APP下载

浅谈事业单位财务内审工作新思路

2021-08-10盛婧婧

今日财富 2021年21期
关键词:内审审计工作事业单位

盛婧婧

事业单位在其发展过程中的各类内审工作对其发展而言,有着极其重要的指导性作用,同时能够使整体社会在发展过程中获得显著的良性循环,并且对整体社会发展产生较为突出的现实影响。事业单位的各类内审工作,能够促使其自身的管理规范性及相应的党风廉政建设性得到有效的提升,凸显了事业单位管理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对当前我国经济建设有着重要影响。

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往往需要肩负对社会福利、教育、科学、卫生等诸多方面的责任,需要直接对社会进行有效的服务,这也是我国社会总体布局中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存在对整体社会的稳定性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事业单位的内审工作不仅影响着其自身的发展,同时对整个社会而言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其自身内审工作中,需要對5G信息化时代所存在的诸多机遇及挑战进行详细的探究,积极地对各类创新型的知识进行学习,提高综合能力,同时将最新最前沿的知识应用于具体的内审工作中,结合传统的工作流程及方法,使整体的工作效率得以提升。在具体的工作中,对个体问题做到及时性的发现,并进行总结,以使整体事业单位获得保障的同时也得到良性的循环。这就对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素质、管理能力以及执行层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将以下针对目前事业单位在审计中遇到的问题及改进方案进行阐述。

一、目前事业单位审计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审计人员自身素质问题较为明显

审计队伍的建设需要长期的时间,对新事物的接受和学习以及实际工作中积累的经验可谓缺一不可。良好健康的审计队伍中既需要新鲜的血液,也需要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员。在具体的构建团队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青黄不接”,专业不对口或审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的问题,而由于内审工作的专业性和特殊性,往往是短时间高强度的工作,甚至需要临时抽调人员,这就造成内审工作流于形式的照本宣科,外行人审内行人的工作的现象。第二,由于部分审计人员专业性不足,缺乏实战工作经验,面对繁重的审计任务,审计人员在具体的工作开展过程中,其自身思维相对单一,专业能力的缺乏,很容易被被检查人“牵着鼻子走”,其思维在具体审计过程中往往仅停留在表面错误上,并不能透过现象找到问题的本质。第三,部分审计部门在具体的人员配置过程中,往往会对财务知识方面的人才过分的重视,忽视对于其他领域的人才的搭配,造成审计工作的全面有效性打折严重。

(二)常规化的管理工作有待于进一步的提升

首先,事业单位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将内审工作真正做到常规化管理,上级部门下发的政策和规章制度仅仅是被复制粘贴,而不是根据单位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内化,也没有根据业务发展的情况进行调整,导致政策制度在及时落地执行的效果无法真正发挥作用。其次,在成本管理上,由于部分组织架构的问题,管理往往存在一部分重叠区也存在一部分空白区,致使事业单位各部门间往往无法进行较为良好的沟通,事业单位的部门之间如果想对某一项目进行综合性的合作,则需要沟通重叠区的工作安排,同时就空白区的内容进行分工,由此产生诸多的现实成本。由于对整体成本的认知相对不足,某个部门或者某类人员在做决策时往往无法对整体的成本有全面的认识,只关注自己熟悉领域的成本核算,其他方面的核算往往沿用一贯做法,将成本管理简单的看作是固定性的成本,这种片面的思想也使得整体事业单位的发展无法对其财务进行综合性的管理,无法使财务管理所拥有的战略意义得到有效的体现。再次,很多历史资料大多以纸质版的方式存储,无论是查找、修订、更新等方面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缺乏电子化管理的意识。没有形成数据化的文件往往不具备对比意义,也无法复制成功的经验做法,造成资源的浪费。

(三)审计工作的执行力度有待于进一步提升

部分事业单位将内审的重点工作放在上级布置的“散点型”任务或针对某类临时发生的事项上,最终的结果往往会以内审报告的形式呈现,而对于这种内审结束之后,相应的整改措施执行情况仍然无法从根本上得到有效的改善。内审工作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可以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形成常规化管理。

另一方面,在内审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紧凑性,时间相对较紧,并且其任务相对较重,而无法在短时间内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一一整改,这就要求审计人员需要将审计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尽可能详细的在内审报告及相应的管理技术书中体现。事业单位需要根据内审报告存在的各类问题,进行综合性的整改,并且需要对整改时间进行明确。但从实际内审工作的情况看,某些事业单位的审计工作往往是财务人员兼职,造成“运动员当裁判”的问题,很多内审工作只能停留在解决表面问题的层次上,而无法对问题所存在根本原因进行综合性的整改,由此使得整体内控工作在开展过程中无法发挥其监督的作用及意义。

二、强化事业单位内审工作的有效方式

(一)提升内审人员的能力及素质

高素质的内审管人员是保障事业单位内审工作有效开展的重要因素,内审工作在具体的开展过程中,流程的设计、关键节点的管理以及执行的有效性,很大程度都取决于内审人员的能力。

首先,内审人员需要对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综合学习,对内审工作的操作规范及业务标准进行有效的明确;同时针对本行业的特殊性,定期组织培训或行业知识学习,实时跟进行业变化,对本行业的深刻理解对内审工作有着重要积极的影响。定期加强质量控制学习和职业道德培训,也是内审人员重要的必修课,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在所有职业活动中保持正直、诚实守信,做到公正处事,实事求是,不得由于偏见、利益冲突或他人的不当影响损害自己的职业判断。其次,内审人员还需要对先进的内审知识进行学习,对当前社会发展的经济情况的了解和认知能更好地帮助内审工作的开展。一方面可以通过利用5G网络的便利性,将审计课程放在云端,随时供审计人员学习;另一方面可以在实际的审计工作中“由老带新”,快速增加年轻审计工作者的实战经验,在实际业务中学习,由此使内审工作能够紧跟时代的步伐,使相应的内审人员快速提升,使其能够对国内外同行在审计条线发展过程中的各类做法及思路进行有效的探究,更新其的工作思路。

猜你喜欢

内审审计工作事业单位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浅析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加强审计工作质量研究
简述如何做好管理体系的内部审核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