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库集中支付角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研究
2021-08-10肖流和
肖流和
针对国库集中支付角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价值进行分析,有利于提升国库资金应用的效率,强化内部控制的效果,且能够在有效的监督模式下,预防不良问题的发生。基于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应用的具体情况,分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存问题,且提出相关改善建议,旨在提升内部控制的质量,发挥内控管理的作用,更好的适应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促进现代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为财政资金管理的创新方式,能够强化财政调控的能力,提升行政事业单位财政资金应用情况的监管力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规范性及持续性发展可产生重要影响。但是结合当前国库集中支付角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而言,多具有内部控制制度不够完善,应用体系不够规范等问题,致使各类财务风险的发生。国库集中支付的模式下,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积极学习相关管理方式,基于当前单位内部控制的情况,完善管理制度,强化重视程度,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文章将基于当前国库集中支付角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相关观点与建议,希望能够对相关研究带来参考作用。
一、国库集中支付角度对行政事業单位内部控制的意义
(一)提升国库资金的应用效率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可转变传统财政资金层层支付、多向管理及多户头存放的支付方式。基于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财政集中支付,可降低资金的应用数量,缓解财政资金运行中的成本压力,对国库资金应用效率的提升也能够产生积极影响。
(二)优化内部控制的整体效果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能够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效果,减少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工作压力,预防各类错报、漏报问题的发生率。这种方式下能够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整体效果,对单位的持续性与规范性发展有利。
(三)增强预算执行的监督力度
国库集中制度制度以部门的预算为基础,具体包含预算资金申请体系、预算资金拨付体系等。在统一性的财政资金拨付模式下,可增强财政预算执行的效果,对各类财政支付的情况进行监督。比如根据财政支付的情况,了解一段时间内业务执行的情况,资金运转的情况等,预防资金滥用或者财政资金挤占等问题的发生,降低腐败问题的发生率。
二、国库集中支付角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存问题分析
(一)内控认知不足,系统难以对接
国库集中支付角度下,行政事业单位中各类会计工作均需要集中会计核算中心予以处理。在相关单位管理人员内控内容认知不足,会计核算重视程度不足的情况下,则会影响单位内部的控制效果。在实施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后,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可能会比较依赖国库集中支付的方式,对相关风险防范、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也会影响不同部门工作的情况及配合效果。同时一些单位中会计核算系统和国库集中支付系统相互独立,具有各自的体系要求,则在处理业务操作期间,不同系统需要分别确认信息及操作,影响着信息传输的速度与财政管理的效率,也会增加各类财务及管理风险的发生率。
(二)管理水平较低,审批制度不全
国库集中支付制度下,要求行政事业单位需要细致化审查各类资金,记录资金应用的情况,且根据资金的性质与支付方式等,设置新的项目,便于国库集中支付中心能够获得行政事业单位资金应用情况的详细数据,增添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工作量。
当前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期间,财务预算编制的制度不全,资金审批的流程不够完善,诸多编制存在不合理的问题,内部控制的效果不佳。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记录、明细均需要由财政资金的支付使用,增加了单位的日常对账核算要求。出于单位内部资金支付的需求,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部门可能会将日常备用金保持在较高水平状态下,但是由于显示支付账目管理比较复杂,可能存在大额度资金审批手续不全等问题。
(三)缺乏监管体系,信息沟通不足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期间,需要以完善的监督管理制度进行检查,保证各个岗位工作人员能够各司其职,提升工作的质量。但是基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现状而言,多具有监督部门未能够独立存在,监督审查部门工作权限不足,或者内部审计需要接受监督部门、行政单位双重管理的问题,影响其监督的质量及权威性。缺乏完善的监督控制制度,则难以使内部审计与监督工作的价值得到彰显,内部控制制度也形同虚设。
同时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中存在信息交流不足,很多信息不透明公开等情况。公众对相关活动的情况不了解,难以有效进行监督。尽管当前网络技术应用比较广泛,但是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部门依然存在着信息化管理程度较低的情况,内部信息交通渠道不够顺畅,员工和领导之间缺乏及时交流,致使项目管理的效果不佳,难以对各类科学决策的制定提供数据依据。
三、国库集中支付角度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一)完善管理制度,提升管理质量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制度,能够使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质量提升,为各项经济活动的开展奠定良好基础。行政事业单位内部需要明确不同岗位的责任、审批权限及责任等,建立岗位问责制度,加强各类经济行为实施的可行性分析、风险评估,尽可能降低各类不良问题及风险的发生率。
国库集中支付角度下,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人员、职工均需要积极学习内部控制的相关内容及细节管控方式等,有效防控行政风险和廉政风险,更好地发挥财政综合职能作用。根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以及本单位内部控制基本制度等有关规定,按照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强化流程控制、依法合规运行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制定管理制度。结合中心业务实际,制定清晰、规范、高效的业务流程。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方面的重要事项,通过优化机构设置、合理划分职能,对有关业务实行统一管理,强化责任落实。在中心信息化建设中充分体现内控理念,将控制活动、控制措施嵌入信息系统。对各类资金应用的情况、来源等进行分析,融合单位核算体系,保证各类数据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