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不良情绪的影响
2021-08-10夏存艳
夏存艳
摘 要:目的 分析中医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取枣庄市薛城区中医院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老年痴呆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实验组分别40例患者。其中对照组常规康复处理,实验组联合中医康复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AS、SD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老年痴呆患者施行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有利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调节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痴呆;中医康复护理;生活能力;心理状况;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4-0145-02
阿尔兹海默病也称为老年痴呆症,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退行病变,近年来,老年痴呆症的发病率在我国越来越高[1],临床上通常采用常规西药护理,但是一般并没有很好的效果,不能改善心理状况,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不到改善,最近有研究者提出可以行中医综合康复护理联合护理老年痴呆[2],并取得一定效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情绪状况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可进一步配合常规药物护理,为进一步确定其临床价值,促进改善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枣庄市薛城区中医院特进行本次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枣庄市薛城区中医院于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老年痴呆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实验组分别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男23例,女17例;年龄在60~75岁之间,平均(68.6±3.48)岁;病程在2.0~8.0之间,平均(5.32±0.26)年。实验组患者男24例,女16例;年龄在61~75岁之间,平均(67.9±4.11)岁。病程在1.5~8.0年之间,平均(5.25±0.89)年。各组患者性别、年龄、以及病程构成等基线资料对比,没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过患者知情及院伦理会的准。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年龄在60周岁以上;②患者均符合阿尔兹海默病的临床诊断标准;③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②合并严重精神疾病及意识障碍患者;③中途脱离病例。
1.3 方法
对照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具体措施:心理护理:适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以保持患者的心情愉悦,并向患者的照料者及家属宣讲老年痴呆的病理、护理手段,以获得来自亲属的关爱。饮食护理:指导患者按时吃饭,并适时摄入肉类、蛋白类等富含卵磷脂的食物。护理干预从患者入院日起,连续干预1个月。
实验组患者施行常规护理联合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护理干预从患者入院日起,连续干预1个月。具体方法如下:①中医情志护理。思虑过度型:针对此类型患者,采取的情志护理为“移情暗示法”。护理人员应通过耐心的交谈,应用语言引导方式,鼓励患者介绍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忧心悲观型:针对此类型患者,采取的情志护理为“以喜制忧法”。护理人员应尽量多与患者交谈一些轻松的话题,也可通过播放患者喜欢的音乐或影片使患者情绪放松,或者提供内容积极乐观是书籍给患者阅读。②认知及语言训练护理。老年痴呆患者的护理目的主要在于其认知状况的康复,改善其正常生理功能,指导患者积极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活动,进一步保持情绪的愉悦与稳定。此外,训练患者的语言能力,帮助他们尝试讲话,从一些简单的字词开始,逐渐成句,训练要耐心,对患者给予一定的尊重,同时给予患者一定的兴趣爱好训练。③日常生活能力锻炼护理。在护理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日常给生活能力的训练,循序渐进,逐步掌握基础的生活能力,再培训过程中要注意减少对患者的帮助,让患者独立进行,对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基本技能要多加练习,如筷子牙刷的使用、穿衣、系鞋带等。
1.4 观察指标与标准
使用日常生活能力(ADL)及神经功能缺损(ESS)量表[3]评估不同组患者经差异化护理后的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差异,ADL评分范围:0~100分;ESS评分范围0~34分,得分越低,代表以生活能力及神经功能缺失越严重。应用SAS及SDS评分量表统计两组患者的心理状况,量表均共20项,每项1~4级评分,总分0~80分,评分越高,代表焦虑及抑郁情况越严重。选择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评估组间生活质量,项目分认知功能、情绪情况、社会功能、身体状况、行为问题5个维度,每个维度0~20分,總分0~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以上评分均分别于护理实施前1天及连续干预1个月后的第1天时进行评价。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20.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x±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n(%)]表示,经χ2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组间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组间患者SAS、SDS评分的比较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不同组患者生活质量的比较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各项目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 讨论
對于老年痴呆患者以往主要通过康复护理,常规西药护理,但是因为有患者神经功能较差,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4]。目前,针对偏瘫有多种护理方案,比较常用的之外,还有中医药护理,康复护理及针灸护理,为能防止复发,针刺护理联合康复护理老年痴呆是当今较为先进的护理理念,在临床工作中也在不断证实。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护理计划,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本次研究采用认知及生活能力训练,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行针刺可以针对患者的病症进行辨证论治,通过针对病症进行配穴护理,护理与补益并重,可以从根本上护理患者的偏瘫症状[5]。同时,辅助进行中医拔罐护理,可以起到补益脾脏,醒脑开窍及疏通患者全身经络的作用,同时有效训练患者的肢体功能,加强肌肉的神经支配效果,可以保证针灸及拔罐护理的效果,起到协同效应。中医综合康复康复护理理论上会取得较好的护理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实验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各项目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对患者情绪的改善也具有重要意义。
综上,对老年痴呆患者施行中医综合康复护理,有利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改善,调节患者的心理状况,改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滕欣然.探讨早期吞咽障碍筛查及康复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5(11):134+138.
[2]沈佳英.综合康复护理对中轻度老年痴呆患者的应用效果[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9,8(7):146-147.
[3]谢晓娜,沈永梅,陈亚容.综合康复护理对老年痴呆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8,16(30):124-125.
[4]白英.康复护理对于提高老年痴呆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6):181-183.
[5]苏丽红.老年痴呆患者的精神护理及家庭康复护理支持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7,8(18):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