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幼儿调皮行为的策略
2017-02-06虞朝霞
虞朝霞
摘 要: 通过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我简称为“指南”)学习后,我们更加了解对孩子的教育,在这方面有了更系统的学习。以健康领域为例,以前只知道健康就是体育活动,但是自从学习《指南》后,健康包括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是一种身体上和精神上的完美状态及良好适应能力。
关键词: 身心状况 动作发展 生活习惯 生活能力
一、孩子调皮的成因
为什么幼儿园里每个班级或多或少都有几位调皮的孩子?比如在平常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或者在游戏中总是能看见那么几位突出的孩子。孩子调皮行为形成的原因很多:可能是家庭环境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他们的性格决定的。
二、减少幼儿的调皮行为的策略
(一)正确看待幼儿的调皮行为。
对于调皮幼儿,个别老师往往把他们的淘气、打闹、喜欢搞恶作剧等行为看成故意破坏、捣乱,并随意扣上“坏孩子”的帽子,这会给幼儿成长带来不利影响。如果我们静下心来,仔细观察,便不难看出,调皮幼儿的许多行为与普通幼儿的表现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程度上更强烈一些。许多调皮行为还蕴涵着积极向上的因素,如好玩、好动、好问是探索求知的表现,不听话往往反映出孩子有主见,好争斗则体现出孩子有进取心等。只是当这些表现不分场合、时间或者强度过大时,就需要我们理智地对待,进行恰当的引导和教育。
(二)区别对待,多给调皮幼儿一份关爱。
现实中我们经常会看到,一些过分调皮的孩子被盛怒之下的老师动用了消极的教育方式——孤立他们。实践证明,被成人或集体厌弃的幼儿常常自暴自弃,形成自卑或逆反心理,这样容易恶性循环,离预期教育目标越来越远。要知道,爱是幼儿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教师要时时关注调皮孩子的言行,了解他的内心需求,宽容他的幼稚无知,尊重他的个性特点,甚至允许他暂时犯一些错误。曾教过一个叫洋洋的男孩,他很喜欢捣乱,活动时常常打打闹闹,攻击性很强。经了解,他母亲改嫁,父亲常常工作在外,他跟着年迈的奶奶生活。因此,我像妈妈一样去关心他,与他亲近,让他感到“老师是爱我的”。这样他就愿意向我敞开心扉,使我可以有针对性地实施教育。因此,当调皮幼儿的行为出现问题时,老师首先要冷静,然后深入细致地观察了解,寻找行为背后的原因,并分别对待。如果是幼儿正常的年龄特征表现,比如幼儿以为好玩而为之的“恶作剧”应给予理解与引导;如果是家庭方面的原因,就应做好家长工作,如建议家长采取“冷处理”,精神鼓励等方法,对于“霸道”的幼儿,可用榜样说服法、诱导法等。
(三)防患于未然,多用暗示的方法,引导幼儿自觉改正。
有的幼儿表面上对自己的问题行为表现得满不在乎,但他的内心是隐藏着要求改进的愿望的。因此,当孩子的调皮行为刚冒火花或出现反复时,老师要用摇头、眼神暗示其停止。如在上课时,当调皮儿用手戳别的小朋友时,老师可以用眼神暗示或走到他跟前将他的手放回腿上,使幼儿意识到自己行为的不对,并能自觉改正。又如在区角活动时,老师看到有些幼儿随意走动、捣乱,可以问幼儿:你在玩游戏吗?你想扮演谁?然后根据他的愿望安排到相应的活动区活动。
(四)细心观察,及时发现,挖掘调皮幼儿身上的闪光点。
调皮幼儿虽然有不少不尽如人意的表现,但同样也有许多积极、可贵的地方,如好问、好探索、有主见、较聪明等,教师要找出其闪光点以鼓励进步。比如我班有个叫昂昂的男孩,上课时经常不举手就突然提问题,打断老师的话,造成课堂秩序混乱。经过仔细观察,我发现他有较强的表现欲,就是不善于控制自己。于是,我便在一次集体活动中,在全班幼儿面前表扬了他,并对他提出了要求:“你很聪明,反应快,老师喜欢你,如果你能守纪律,等老师讲完了再举手提问题,老师就更喜欢你了。”结果他真改掉了这一毛病。由于他自制力较差,以后我又有意让他在活动区里当“交警”值班,他认真负责,坚持到底,小朋友对他的表现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从而使他体验到战胜自我的愉快,越变越好。
(五)创造条件,让幼儿有充分玩乐和“发泄”的机会。
好动是幼儿的天性,而玩具是幼儿的天使。教师要为幼儿提供足够的材料和玩具、学具,让幼儿有东西可玩、可操作,这样,他手里有“事”干,就不会到处乱跑了。调皮幼儿往往精力过剩,我们应创造条件,允许幼儿把剩余精力“发泄”出来,如保证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允许他们跑、跳、带他们玩一些活动强度大的游戏等。对于那些聪明、“鬼点子”多的调皮幼儿,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引导他们想办法解决,努力提高他们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孩子的一些过分调皮的行为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当然也不会在短时间内消失,有时情况有了好转,过一阵子又会出现反复,如果一时松懈,就可能前功尽弃。因此,对待调皮孩子,教师要有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一时改不了的要耐心等待,积极引导,相信只要坚持下去,孩子总会有更阳光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