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8-10李静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4期
关键词:脑卒中临床效果

李静

摘  要:目的  探究给予脑卒中应用中医康复护理效果情况。方法  将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聊城市中医医院进行治疗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抽签分两组,每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中医康复护理,将两组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运动功能(MFMA)、自理能力(BI)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和对比。结果  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BI评分以及MFMA评分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具统计意义(P<0.05)。结论  脑卒中应用中医康复护理,能够有效加速患者康复进程,能够改善自理及运动能力指标,能够明显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脑卒中;中医康复护理;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4-0133-02

随着人们饮食习惯也不断发生变化,脑卒中(cerebral stroke)发病率逐年提升[1]。脑卒中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以及高致残率等特点[2]。脑卒中属于急性的脑血管病,主要因脑血管阻塞或是突然破裂造成血液流进大脑造成脑组织发生损伤而发病。目前临床上并没行之有效治疗方案,因此预防就变得尤为重要。同时,临床治疗脑卒中疾病患者时,还需要重视患者临床护理服务[3]。近年来,中医康复护理开始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本探究对脑卒中患者中医康复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10月在聊城市中医医院诊治80例脑卒中患者,随机抽签分为两组,每40例。观察组男性30例,女性10例;年龄区间在45~76岁,平均年龄(65.49±5.87)岁;左侧梗死22例,右侧梗死18例。对照组男性31例,女性9例,年龄区间在45~77岁,平均年龄(65.35±5.82)岁;左侧梗死21例,右侧梗死19例。两组年龄、梗死位置和例数等基本资料相似,差异不具统计意义(P>0.05),具可比性。研究经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排标准

纳入标准:①签署知情相关同意书;②确诊为脑卒中者。

排除标准:①肝肾功能疾病;②心理精神疾病;③资料不完整者。

1.3  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监测患者生命特征,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变化,按时、按量遵照医嘱给予患者药物。

观察组予以中医康复护理方案,具体是:中医针灸、情志护理、环境护理、饮食护理及健康讲解。护理人员选取曲池、合谷、足三里、尺泽、手三里、上巨虚、太冲、条口等穴位进行按摩,每个穴位2 min,以疏通经脉;结合患者气海穴、关元穴、神阙穴等针灸,1次/d;选取患者梁丘穴、夹脊穴等位置拔罐,10 min/次,每两日拔罐一次;情志护理:积极与患者交流及沟通,为患者讲解成功护理案例,鼓励积极参与治疗中。饮食护理:患者家属辅助完善饮食结构,结合基本资料、实际情况进行个性饮食护理计划制定。健康讲解:护理人员要主动向患者、家属进行致病原因、治疗计划讲解,耐心讲解排除对疾病的疑虑。环境护理:帮助患者、家属熟悉环境,护理人员要根据当天气温对病房的湿度和温度进行调控,定期消毒病房。夜间,尽量促使仪器噪声降低,提供患者舒适、安静的病房环境。夜间,可通过播放舒缓类曲目,帮助患者缓解压力,提升睡眠质量。两组持续护理1个月。

1.4  观察指标及评定

干预1个月后,两组采用美国卫生院卒中表(NIHSS)评分、运动功能评分(MFMA)、自理能力评分(BI)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和分析对比。采用NIHSS进行卒中恢复情况评估,分值0~42分,分值越高证明患者恢复效果越好;运动功能评分表(MFMA),对患者的运动能力进行评估,分值0~10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运动能力越强;生活自理能力(BI),分值0~100分,评分越高自理能力越强。院内自制调查表询问患者满意度,临床满意度可分成满意、非常满意、一般及不满意情况;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一般)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数据选择(x±s) 代表,以t检验差异;计数数据选择[n(%)]代表,以χ2检验差异,P<0.05时有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指标恢复对比

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11.51±1.16)分、BI评分(73.13±2.26)分以及MFMA评分(70.40±2.23)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2.2  两组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非常满意52.50%,对照组非常满意25.00%,观察组临床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80.00%(P<0.05)。见表2。

3  讨论

伴随社会发展,人口老龄化趋势及生活节奏的加快,脑卒中疾病患者的发病逐年提升[4]。脑卒中属于急性的脑血管病,机体脑血管破裂、血管阻塞导致血液未流进大脑,造成脑组织损伤是致病主要原因[5-6]。脑卒中有高发病率、高死亡以及高致残率等特点[7]。目前,临床并无有效治疗方案,因此,预防被认为是最好方案[8]。本探究主要对脑卒中40例患者给予中医康复护理方案的临床效果情况。

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NIHSS评分、BI评分以及MFMA评分分均高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比较有统计意义(P<0.05),说明给予脑卒中患者中医康复护理能有效加速患者康复进程,有助于运动能力的恢复,利于加强自理能力。原因分析考虑是:中医康复护理方案结合患者病情及辨证分型制定,通过给予患者穴位按摩、针灸及拔罐等干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并主动和患者交流、沟通,倾听患者诉说,帮助患者改善焦虑等负面情绪,为患者进行成功案例讲解,鼓励积极参与,结合实际情况、基本资料为患者设定个性化饮食方案,在患者家属协同下,完善患者的饮食结构。临床需要主动介绍致病原因、治疗,解除患者、家属疑虑,指导患者、家属掌握脑卒中疾病的预防重要性。同时,积极主动向患者和家属进行环境周边讲解,缓解患者应对环境的陌生感而造成的恐惧;定期通风、消毒患者房间,护理人员要根据当天环境,将病房内温湿度调制适宜;夜间减少仪器的噪声,提供安静舒心环境。护理人员还能播放音乐方式,缓解患者神经,缓解患者那些焦虑不安等负面情绪,提升睡眠质量,有利于病情恢复。受到时间、样本等因素,脑卒中患者应用中医康复护理对远期效果的影响,有待再研究。

综上所述,脑卒中患者应用中医康复护理,利于缩短患者的康复进程情况,提高临床满意度情况,对运动能力的恢复起到积极作用,能够提升患者自理能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參考文献

[1]罗秀玲,杨凤翔,赵晓庆,等.探析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J].心血管外科,2019,8(4):178-179.

[2]赵珊珊.康复期脑卒中患者中医情志护理的研究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2019,6(27):74,79.

[3]谭明芳.早期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9):235-236.

[4]黄文霞,刘艳丽.中医康复护理对脑卒中患者吞咽障碍功能康复的影响评估[J].临床医药文献,2019,6(72):78.

[5]孙启英.中医康复护理在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体会[J].中外医疗,2019,38(28):165-167.

[6]何少辉,陈如华,张琼.中医辨证康复护理在促进脑卒中恢复期偏瘫患者运动功能中的作用[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24):50-52.

[7]何英杰,何新华.脑卒中偏瘫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对其康复效果的影响[J].中医临床研究,2019,11(21):38-39

[8]王江红.中医康复护理干预对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障碍和不良情绪的影响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2019,6(57):137-138.

猜你喜欢

脑卒中临床效果
早期护理介入在脑卒中患者构音障碍训练中的作用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
脑卒中合并脑栓塞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
良肢位摆放结合中药熏敷降低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疗效观察
白眉蛇毒血凝酶与泮托拉唑联合应用于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评价
观察奥曲肽治疗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临床效果
兰索拉唑联合抗生素三联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
成人腹腔镜疝修补术92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