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代札甲形制考

2021-08-09易弘扬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1年12期
关键词:明代

易弘扬

摘 要: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出警入跸图》及日本东京大学史料编纂所收藏的《倭寇图卷》出现了大量明代人物形象,其中包括身穿札甲的锦衣卫校尉、将校及将校亲兵。通过两幅图卷及相关文献史料和出土实物,可以大致梳理出明代札甲的形制特点,即在继承宋代形制的基础上略有变化,同时对于不同的职能和情景,同一时代的札甲也有不同,锦衣卫校尉的札甲更加华丽,而前线作战的将校札甲则朴实无华。

关键词:明代;札甲;军戎服饰;《出警入跸图》;《倭寇图卷》

1 《出警入跸图》与《倭寇图卷》概述

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出警入跸图》是一幅由明代画师绘制的、描绘明代皇帝出京谒陵盛况的画卷。经当代学者考证,一般认为图卷中的皇帝为明神宗万历皇帝(图1)。《出警入跸图》总长近69米,其中《出警图》长26米,描绘的是万历皇帝在侍卫护送下骑马出京,前往京郊皇陵祭祖。《入跸图》长超过30米,描绘的是万历皇帝祭拜完毕之后坐船返回皇宫的情景。而日本东京大学史料编纂所收藏的《倭寇图卷》全长约599厘米,比内容高度相似的国家博物馆馆藏《抗倭图卷》长近70厘米。据中日学者考证,一般认为《倭寇图卷》反映的是明朝嘉靖年间江浙一带明军和倭寇作战的场景。《倭寇图卷》画面内容可大体分为倭寇登陆、明军出击、明军与倭寇交战等。明军与倭寇交战的场面作为画面的重点,占据了很大的篇幅。同为纪实性画作的《出警入跸图》与《倭寇图卷》对今人了解16世纪明代的军戎服饰,尤其是了解札甲这一军戎服饰类型,提供了弥足珍贵的第一手图画史料,具有比较重要的史料参考价值。

2 札甲概述及其在中国的发展源流

札甲在我国军队列装的时间很早,早在先秦时就已出现其身影。《周礼》曾记载:“犀甲七属,兕甲六属,合甲五属。”这些“犀甲”“兕甲”“合甲”都属于札甲。札甲,又称“甲扎”,因甲片较长,近似秦汉之前的竹、木牍片的书札而得名。前文《周礼》中“属”字指的是甲扎的续数,即排数。商代和西周时期皮甲还以整张兽皮制作,这种整片皮甲不便作战,因而工匠根据兵士身体大小将皮革裁剪成大小不一的甲片,同时在皮甲片表面涂漆,进行多层缝合,甚至会用红色的矿物颜料在皮革表面绘制兽头。除了文献记载,先秦时期的札甲实物也有出土,比如河南安阳曾出土一件战国皮甲,其裙甲由4排皮甲组成,每排甲片13片,共由52片皮甲组成。其甲片的编缀方法先横编成排,然后纵向相连,上下两排通过甲片中部穿孔,是一副典型的札甲。

相较于整片的皮甲,由若干小甲片做成的札甲更加贴身和便于四肢活动,同时多层、涂漆的皮革扎甲保存时间也更为长久,防御性能也更为优异。先秦时期的札甲主要以犀牛皮等皮革为原材料,“三代秦汉以前,军旅多用皮甲,曰犀、兕者是也。”这也是我国犀牛分布区在春秋之后大约以每年0.5千米的速度向西南退缩的重要原因。除了皮革,先秦时期也有少数札甲使用青铜、铁编缀,其中青铜札甲在甲片四周开孔,然后用绳带或皮带进行编缀,编缀时互不重叠。不过因沉重的重量、技术的限制和高昂的成本,使青铜、铁制札甲在先秦时期并不普及。

秦漢以降至宋代,随着炼钢技术的进步,铁制札甲的数量开始增多,逐渐成为主流。同时札甲的甲片呈现细小化的趋势。更加细小的甲片带来更好的韧性和弯曲性,穿戴更为舒适。宋代是我国札甲发展的鼎盛时期,其铠甲生产规模也达到了空前的水平,同时也基本最终定型了札甲的形制。

宋代打造一套札甲的工艺较为复杂,需要经过铁锻甲片、打札、粗磨、穿孔、错穴、裁札、错棱、精磨等多道工艺,然后再用皮绳编缀,整个流程需耗时210天。根据南宋绍兴四年(1134)的规定,一套步兵穿的札甲共由1825片甲叶编缀而成,重达29千克。宋以后,札甲在我国军队的占比逐渐下降,南明覆灭后,札甲完全被布面甲取代。

3 《出警入跸图》和《倭寇图卷》的明代札甲形制

札甲发展到明代时,其主流札甲的甲片虽是铁甲片,但皮革甲片也依然沿用,《经国雄略》记载:“制甲或皮或铁皆可为之。”而且皮革札甲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如果做工“精纯细巧”,则其坚固性“不下于铁”。在形制上,由于距离被明人视为法理正统的宋朝不远,明代札甲形制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宋代札甲的样式,同前者基本上没有什么太大的变化,依旧由披膊、身甲两部分组成,其中身甲的胸甲、腹甲、腿裙和鹘尾是连成一体的,展开可以形成一个平面,背面则可分成左右两片,中间用纽扣或布带束扣,胸甲上缘由两根肩带以连接背面。在《倭寇图卷》中可以看到身穿札甲的将校及将校亲兵其胸前、后背系带的身影(图2),这种札甲的展开平面图在宋代的《武经总要》以及明代的《武备志》图版中均可见,其形制与《倭寇图卷》中明军所穿札甲也高度相似,与《出警入跸图》中的札甲有所区别,后者的札甲基本没有披膊。

相较宋代札甲,明代札甲也有所不同,主要体现在甲片更加宽大。从西藏阿里格故城采集到的宋代至明代的甲片实物看,明代的甲片要略大一些。《出警入跸图》与《倭寇图卷》中无法看出札甲铁片的具体编缀方式,根据广州出土的明铁甲残片及广州文物考古研究所复原的该铁甲来看,铁甲片上有多个小的孔洞,各个甲片以绳穿系。在穿绳的方式上,明代与前朝也有所不同,明代在串联时用绳索串联两次,这样编缀的甲片更加牢固。复原后的铁甲排列方式同《出警入跸图》和《倭寇图卷》中的札甲铁片排列基本一致,因此这种编缀方式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在使用上,由于制造、保养烦琐,加上火器的逐渐普及和威力的提高,明代札甲逐渐退居次席,布面甲渐渐成为明军装备的主流。明初普通兵士穿札甲者尚且较多,但是基本为只能保护上半身的齐腰式札甲。明中叶以后,札甲主要由将校、将校亲军、帝王仪仗队所穿,比如在《出警入跸图》中穿着札甲的均为锦衣卫校尉,《倭寇图卷》中穿札甲者则为将校及其亲兵。同时,仪仗所用札甲与实战札甲又有不同。《出警入跸图》中穿札甲的锦衣卫校尉札甲甲片更为细密,甚至采用镀金的甲片。此外,札甲用金纽带扣系,穿缀甲片的绳索采用“工料最巨”的潞绸、丝绒,肩部则缀有肩缨,札甲底部有彩色排穗,非常华美(图3)。相比之下,《倭寇图卷》中将校所穿的札甲甲片更为粗大,没有采用镀金甲片,装饰也几乎全部省去,明显朴实无华了许多。

对于明代札甲所用甲片的数量,据《明会典》记载:“(洪武)十六年(1383),令造甲每副领叶三十片,身叶二百九片,分心叶十七片,肢窝叶二十片,俱用石灰淹里,软熟皮穿。”此种记载的札甲甲片数量较少,可能是明初普通兵士穿着的齐腰式札甲。广州出土有明代札甲残片,其共计有甲片1088片,一般是在甲片上下两端及中腰两侧开孔,按照一定的连缀方式组成横排。其横向编排叠压的方式向左、向右兼而有之,进而再分别利用甲片上部和中部居中的开孔完成各横排间的纵向连接,以下排压上排的方式,形成可以上下压缩的结构。此种排列结构同《出警入跸图》与《倭寇图卷》中将校和锦衣卫校尉所穿札甲十分接近,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明人何汝宾著《兵录》也提到了札甲的制作工艺与用材:“造甲式一副约用熟铁四十五斤加钢三、四斤,开成叶一片钻千余捶。”可见其做工之烦琐、用料之多。

4 总结

通过《出警入跸图》《倭寇图卷》上绘制的形象、相关的史料文献以及出土实物,基本可以梳理出明代札甲的形制特点,即在整体形制上,明代札甲基本上继承宋代札甲的特点,但甲片可能略微比后者大一些。一般兵士所穿札甲甲片数量较少,仅能防御上半身,如《出警入跸图》与《倭寇图卷》中将校、将校亲兵和锦衣卫校尉则穿着由上千片甲片编缀的札甲,前两者包括保护肩部的披膊以及保护躯干和腿部的身甲,而后者则基本只有身甲没有披膊。同时两幅图卷中的札甲又有不同,前者的装饰和用料更加华丽、奢侈,而后者则朴实许多,这与他们的身份和所处情境不同有关。前者作为帝王仪卫需要鲜明的铠甲以壮威仪,而后者处于战场前线自然要追求实用性和更节省的成本。

猜你喜欢

明代
论明代文人茶画中的审美意蕴
浅论明《南都繁会景物图卷》的表现形式和技法
佛典重现 宝藏增辉
明代中后期山水画发展情况梳理
明代官员如何发挥谏言监督作用
明代贵州卫学与地域文化
明代科举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东南亚香药与明代饮食风尚
明代休宁隆阜戴氏荆墩门的派分、建构及生活
明代容像的绘制表现及技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