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故事滋养心灵,让活动传递力量

2021-08-09廖文丽

文教资料 2021年13期
关键词:德育课程非智力因素故事

廖文丽

摘   要: 针对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德育课程学习中非智力因素不容乐观的现状,在“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中采用故事教学法,通过内容采集亲生化、讲述主体多元化、呈现形式多样化、原理迁移生活化,让故事吸引人心、焕发力量、激活思维、产生智慧,有效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关键词: 中职   德育课程   故事   非智力因素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指出:“思政课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①细细琢磨这段话发现,根据中职德育课程“经济政治与社会”(以下简称“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安排及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培养要求,用讲故事的方法上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政治课,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抬头率”“参与率”,还能培养学生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增强教学实效。

一、概念界定

1.故事。

在汉语倒排词典中,“故事”有两种释义:“①具有情节生动性和连贯性的真实或虚构的事件,经口头讲述或文字表现出来,都叫做故事;②叙事性作品中一系列用于表现人物性格和展示主题的情节。”②(701)如果要在以上两种解释中选择一种,那么政治课中的故事很显然是第一种。然而,第一种解释包含真实和虚构两种事件,思政课的故事要想有说服力,虚构的肯定不行,必须是真实的。同时,我国有5000多年中华文明史、500多年世界社会主义史、170多年近代斗争史、100年中国共产党奋斗史、70多年新中国发展史、40多年改革开放实践史,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国成就举世瞩目,尤其是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凸显的制度优势和党的领导优势,没有必要讲虚构的事。除此之外,作为教学故事,尤其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故事,必须包含政治原理和正能量,体现思想性,抑或具有批判意义。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故事”定义为:具有情节生动性和连贯性,体现思想性,包含政治、道德原理,经口头、文字、图片、音视频等形式表现出来的真实的事件。

2.活动。

现代汉语大词典对“活动”的解释如下:“①指物体运动。②灵活;不固定。③动摇,松动。④活跃;活泼。⑤指手头活络,经济宽裕。⑥为达到某种目的从事的行动;从事有目的的行动。⑦指钻营、说情或行贿等。⑧犹轻松。”③(1476)很明显,在教学活动中,所指的活动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从事的行动”。然而,在政治课教学中,活动应该具体化“某种”二字。德育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上实现知、情、意、行的统一和发展。因此,“某种”目的的含义不言而喻,即让学生在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上达到知、情、意、行发展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活动”定义为:为达到让学生在思想政治和道德品质上获得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发展进行的行动。

3.用故事滋养心灵,让活动传递力量。

本研究主要阐述故事法在政治课中的运用,重点研究故事法对学生在非智力因素方面發展的作用。习近平同志一方面强调思政课要讲好故事,另一方面说道:“讲故事,不仅教师讲,还要组织学生自己讲。”①组织学生自己讲故事的过程,就是活动的过程。教学活动是教学主体“一体两面”相互交流的过程,既需要教师发挥“教”的主导作用,又需要学生发挥“学”的主观能动性。本文研究的中心和目的是如何促进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发展,让学生学有所获。从教师角度来看,教师要用故事承载德育原理,丰富原理的表现形式;从学生角度来看,学生听故事不是简单地听一听,而是通过思维与肢体行动明理、悟情、强意、践行。因此,故事法的运用必须关注教师与学生两个方面,即一方面,教师要用故事滋养学生心灵,另一方面,学生要通过活动内化政治与道德原理,并在活动中相互促进、共同成长。

由此可知,教师用故事滋养心灵,即政治教师将思想政治和道德原理融入故事中,通过向学生讲述故事,让学生在剖析故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收获知识、体验情感、坚强意志,产生心灵的碰撞、交流,获得心灵的净化。让活动传递力量,即学生在政治课学习中积极参与故事剖析,并通过讲故事、采集故事等活动用故事中的真善美感染他人,或通过批判故事中的假恶丑激发追求真善美的动力。

二、用故事滋养心灵,让活动传递力量

1.内容采集亲生化,让故事吸引人心。

故事之所以能打动人、吸引人,根本原因在于故事能在情感上引起听者共鸣或触动听者心灵。教学中的故事要想在情感上引起学生共鸣或触动其心灵,内容应该是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或直接关系学生利益的事件,因此,用故事上好思政课的前提是故事内容要亲近学生。

要想故事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可以从三个方面着手采集故事:①着眼于学生的专业。例如,在第2课“企业的生产与经营”中,为了引导学生向成为一名高素质的劳动者努力,即成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通过连线学校优秀毕业生陈同学,让他讲述专业成长故事,激励学生奋发向上。②着眼于学生的生活。在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学生每天待在家里刷手机,关注疫情新闻,“菜篮子”“米袋子”的故事及防疫物品及设施生产与消费的故事等,既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又蕴含丰富的政治与道德原理,例如政府的宏观调控、市场的价值规律等。让学生通过剖析“疫情故事”,从自身熟悉的事件中感悟政治原理,有效实现寓教于生活。③着眼于学生的心理。十四五岁的中职生已进入青春期,独立自主意识逐渐强化,敢于并善于表达喜怒哀乐,心理和思维都处于活跃期,比较关注同龄人的故事。因此,选择与中职生有共同特点或同龄人的故事,更容易吸引学生,更能调动其思考的积极性。例如,在第9课“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中,“某中学两只流浪猫引起的听证会”的故事,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自己拥有的民主权利。在第13课“坚定文化自信”中,通过李子柒的故事,生动形象地阐释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向往并追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讲述主体多元化,让故事焕发力量。

习近平同志说道,思政课讲故事,不仅教师要讲,还要组织学生讲。其实根据“三全育人”的要求,除了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讲述主体外,还可以寻求第三方讲述主体,即社会人士、家长等其他非教学主体。故事讲述主体的多元化,能让学生对故事内容的把握更生动和深刻,使故事更能感染学生和传递力量。

故事讲述主体的多元化,可以发挥三类主体的积极作用:①教师主导讲故事。教师作为教学活动主体的一面,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结合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故事蕴含的政治、道德原理,让学生在听故事和剖析故事的过程中获得知、情、意、行的发展。例如,在第8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中,通过讲述《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整个起草过程,让学生真正体会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科学性和正确性,打心底里真正认同和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②学生积极讲故事。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除了听故事,还要积极参与讲故事,在讲故事的过程中全面深刻地感悟故事内涵,获得心灵滋养。例如,在第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通过给学生提供党史资料,学生课前合作学习并提炼内容和情节,再在课堂上讲述中国共产党成立和发展的故事。学生在故事的讲述中不仅加深了对中国共产党的了解,还被党的伟大精神深深地打动了,立志努力学习、服务他人。③其他主体参与讲故事。思想政治来源于社会生活,思想政治教育指导社会生活,在思政课教学中充分调动其他主体参与讲思政故事,是传播思政原理、传递思政力量的有效途径。例如,在第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中,通过让学生采访基层委员会干部,让基层干部讲述基层自治的故事,不仅让学生深入了解基层群众的自治情况,还调动学生参与基层政治生活的积极性。

3.呈现形式多样化,让故事激活思维。

随着思政课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相比传统的思政课堂,现在大多思政课堂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趋向多样化。讲故事作为一种教学策略,能使教学内容变得生动。如果讲故事只停留在语言文字层面,那么故事仍难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难以调动学生思維的积极性。因此,要把故事讲好,还需要在故事的呈现形式上下功夫,让故事的呈现形式丰富多彩。

信息技术的发展为我们丰富故事呈现形式提供了有利条件,具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操作:①多种媒介综合用。在故事讲述时,可以通过图片、视频、音频、实物等媒介展示故事内容的生动形象,直观的故事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内容、激活思维、主动思考。例如,在第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民族区域自治中,通过一张50元人民币上的“布达拉宫”图片及一段“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的歌曲视频,生动、直观地向学生讲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故事。②网络平台充分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已然普及了教育信息化,思政课教学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将故事资料提前发布到相应平台,既扩充了学习资源,又让学生反复阅读思考感悟。例如,除前面提到过的流浪猫引发的听证会、中国共产党的党史资料外,在第9、10课中通过上传“15张选民证见证‘当家史”“全国人大代表王海燕履职记”“轮椅上最美丽的火炬手金晶”“神秘‘地质勘探队引起导游警惕”“抢劫5元钱沦为抢劫犯”等资料,让学生在拓展阅读中感悟享有的广泛民主权利及履行政治性义务的意义。③情节载体灵活用。除了通过多种媒介和网络平台呈现故事外,结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故事表演”的特长,思政故事还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特色,让故事载体活起来,让学生在表演故事的过程中领悟角色、思考哲理。例如,在第7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之“从国名看我国政体”中,课前上传“中华人民共和国”名称诞生记的资料到对分易,让学生课外将故事排练成小品,再在课堂上通过小品的方式再现当时情境,带动全班同学回味历史、思考国体内涵。

4.原理迁移生活化,让故事产生智慧。

思政课教学,一方面要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生活的智慧水平。任何学习活动只有让学习主体意识到其有价值,才能激发他继续探索的兴趣,并增强他的学习意志力。同样,思政课的故事除了在当下吸引学生外,还要发挥故事原理在课外对学生生活的指导作用,让学生不仅认为故事能反映当下的思政原理,还能将原理迁移到实际生活中,产生生活智慧。

充分挖掘思政故事的迁移价值,方法和角度是多样的,但对于中职生来说,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挖掘故事中的迁移价值:①让故事原理迁移到学生校园生活。讲故事的时候联系学生的校园生活讲,让故事更亲近学生,同时故事原理能有效指导学生的校园生活。例如,前面讲到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起草过程,插入学生班级管理的故事,让学生对照评价当前班级管理中的优点与不足,再结合《建议》起草过程中开门问策、集思广益、民主集中等方法,讨论如何优化班级的管理与决策,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政治课并非纯理论课,更有行动方法的借鉴。②让故事原理迁移到学生家庭生活。除了校园生活外,家庭生活也是学生的重要生活组成部分。将故事原理迁移到学生家庭生活,能有效加大政治课的吸引力和魅力。例如,在第3课“个人的收入与理财”中,通过理财故事讲述理财之道,再让学生结合家庭财产情况,跟父母沟通理财方案,较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③让故事原理迁移到学生社会生活。对于未成年中职生来说,社会生活离他们还比较远,但不可否认的是,当前的学习是在为学生的社会生活做准备,故事原理的迁移不能忽视学生的社会生活。例如,在第10课“履行义务承担责任”中,通过“长沙一中学生致信市长,探讨交通拥堵问题”的故事,让学生明白社会生活其实与政治生活密切相关,要想过好社会生活,首先需要人人过好政治生活。

三、故事教学法对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意义

故事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传播了思政内容和道德原理,实现了对学生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的引领,还有效促进了学生在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发展。

1.故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端正学习态度,重视思政课程学习。

来源于生活的真实故事,蕴含丰富的生活原理,这种原理不仅是思政课教学的知识目标,还是指导学生实际生活的科学方法。学生不仅能从故事中收获实实在在的、可行可信的为人处事之道,还能感悟真真切切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让学生打心底认同思政课是一门有用的课,一门能产生智慧的课,让学生改变对思政课“说教”“灌输”的刻板印象,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在不知不觉中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对思政课程学习的重视度。

2.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德育学习动力。

爱听故事是学生的共性。学生如果能在思政课上听到各种各样的故事,而且是真实发生的故事,甚至是跟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故事,就会有种收获源头活水的感觉,有时候还能把自己代入故事中,自然兴趣浓厚。与此同时,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而言,女生居多,且都乐于表现自己,善于表达自己,让他们讲故事、演故事,变教学活动为艺术活动。学生为能有优良的表现,往往会认真准备,甚至不惜牺牲休息时间填补相关的理论知识,间接增强学习动力。

3.有利于增强学生學习意志,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在故事法教学过程中,不管是故事内容的采集、故事原理的迁移,还是故事的呈现和讲述,尽量让全体学生参与进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各环节的表现及小组合作中的贡献都会记入学生的平时成绩,为取得好成绩,学生一般会按时按要求完成任务。受故事的吸引和任务的驱动,学生的学习意志力得到了有效增强,学习习惯得到了优化。除此之外,学生在参与讲故事的过程中,还要把故事讲好,或完成相应的原理迁移,除课内认真参与外,课外还要自主学习相关资料或拓展延伸,进一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通过一学期的故事教学法实践,学生的思政课兴趣明显浓厚,课堂上的“抬头率”“参与率”明显提高,课外布置的任务基本会主动、按时完成,学生的转变与进步让我们倍感欣慰。当然,教学方法的探索永远在路上,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绝非只此一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注释:

①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EB/OL].2020-08-31.http://www.moe.gov.cn/jyb_xwfb/moe_176/202008/t20200831_483752.html

②郝迟,盛广智,李勉东,编.汉语倒排词典[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

③阮智富,郭忠新,编著.现代汉语大词典·上册[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9.

参考文献:

[1]马艺铭.高校思政课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探究[J].科教导刊(下旬刊),2020(09):70-71.

[2]朱敏,姚燕平,叶汶坤.故事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路径选择[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20,38(05):71-73.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工作者协会基础教育一般课题《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德育课程学习中的非智力因素培养探究》的研究成果,课题编号:XJKX19B376。

猜你喜欢

德育课程非智力因素故事
简谈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中职学校德育课程教学探讨
体验式学习模式在中职学生德育课程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非智力因素在高中物理学习中的影响
浅论中职学校的教育创新
数学教学中如何进行非智力因素的训练
智力因素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