蒿属花粉分布及对过敏性鼻炎患者气道反应性的影响
2021-08-09梁红宇刘晓佳萨日娜刘晓玲
梁红宇 刘晓佳 萨日娜 刘晓玲
摘 要:目的 探讨蒿属花粉分布及其对过敏性鼻炎患者气道反应性的影响。方法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工作人员于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城区进行选点,总共选取4处取样,分别是A、B、C、D,调查分析蒿属花粉的分布状况,同时调查150例蒿属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的发病季节,并检测气道反应性、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结果 本地区8~10月是蒿属花粉飘散高峰期。蒿属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发病主要季节与蒿属花粉播散高峰阶段相同。结论 本地区秋季致敏花粉中以蒿属花粉为主,通过探讨蒿属花粉分布状况,在预防与治疗蒿属花粉相关过敏性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正确认识本市蒿属花粉分布规律,为预防、诊断、研究和治疗与蒿属花粉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提供了数据参考。
关键词:气道反应性;过敏性鼻炎;蒿属花粉
中图分类号:R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2-0177-03
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其指代当特应性个体接触变应原后,激光IgE接到的介质释放,同时有许多免疫活性细胞及细胞因子参与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炎性疾病。因为蒿属花粉具有较强的低于分布性特点,因此本研究进一步分析了该地区蒿属花粉分布状况,其可以及早预防并治疗蒿属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1]。通过分析本市区蒿属花粉播散规律和数量,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2]。因此,本文针对蒿属花粉分布状况及其对过敏性鼻炎患者气道反应性的影响进行综合分析,详细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工作人员于2017年1月~2019年12月在我市城区进行选点,总共选取4处取样,分别是A、B、C、D。同时选取150例蒿属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85例,女65例;年龄段:18~69岁,平均(35.62±2.15)岁。学历水平:小学、初中、高中、大专及以上分别有32例、41例、45例和32例;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沟通、表达与理解能力均正常;②具备完整资料;③神志意识清楚,并签署书面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具有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史;②合并心、肾、肝器官功能不全;③神志意识模糊;④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⑤因个人因素拒绝参与本研究或者中途选择退出;⑥临床资料欠缺。
1.3 方法
1.3.1 检测方法
分别才已经选好的4处取样点固定全国统一标准的空气花粉取样器。安装过程中,使其与地面距离12~15m,也就是放在5~6层楼顶的平台上方。每日在相同时间,于花粉取样器中放置涂抹一层厚度相对较薄而且均匀黏附剂的载玻片,使其暴露在空气中24h,1张/d。同时,在取回的载玻片上放置琼脂甘油染色,实施碱性复红染色,并加盖22mm×22mm的盖玻片,利用显微镜鉴定花粉形态学,最后登记每种花粉类型和数量。
1.3.2 气象记录
为对不同区域点气候性因素对蒿属花粉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每日实际状况和不同区域气象报告为依据,准确记录该区域风力、气温等。
1.3.3 调查过敏患者发病季节和过敏原皮肤试验
本研究150例进行皮肤试验的蒿属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的试剂为点刺液,依据国家统一规定开展试验,同时判断试验结果,最后询问患者发病季节,并准确记录。
1.3.4 气道反应性检测
通过乙酰甲胆碱吸入激发试验检测患者气道反应性,检测指标包括使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降低20%所需要的应用的乙酰甲胆碱的累计量(PD2θ-FEV1)。
1.3.5 检测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
通过Pharmacia UniCAP100过敏原体外检测仪检测150例患者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水平。
1.4 观察指标
分析本市区蒿属花粉分布状况和蒿属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发病主要季节,并分析血清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水平和气道反应性检测结果。
1.5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研究数据准确处理、分析,(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两组对比,P<0.05表示差异明显。
2 结果
2.1 分析本市区蒿属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发病季节和蒿属花粉分布状况
本市区8~10月是蒿属花粉飘散的高峰阶段,9月份是播散量最大的季节。见表1。
2.2 分析150例患者ECP水平和气道反应性测定结果
本市区6~11月是蒿属花粉播散的季节。本次所选150例蒿属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发病季节符合蒿属花粉播散的高峰阶段。8月、9月及10月ECP水平较高,6月、7月、10月和11月PD2θ-FEV1水平较高,可见气道反应性与血清ECP水平变化相反,同时与蒿属花粉浓度有关。见表2。
3 讨论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许多地区秋季致敏花粉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是蒿属花粉,特别是秋季,蒿属花粉飘散量日益增多,对于蒿属花粉过敏的鼻炎患者,在吸入蒿属花粉后,很容易导致许多过敏反应[3]。经调查研究发现,全球20%左右的人群由于蒿属花粉进行导致过敏性哮喘及过敏性鼻炎等疾病。同时,随着季节的改变,空气中蒿属花粉含量越来越少,所以,因为蒿属花粉导致的过敏性疾病患者也會逐渐减少。
本研究结果显示,本市区每年8~10月是蒿属花粉播散的主要季节,同时也是高峰解决,本次调查结果与我国许多地区蒿属花粉播散的主要分布季节相同。每年9月是蒿属花粉播散量最高的时间。9月份该地区气候偏暖,对于蒿属类植物的生长有利,进而增加了蒿属花粉播散量。本研究所选150例患者均无哮喘疾病史,因为本市区秋季是蒿属花粉播散的主要季节,同时研究结果显示,本研究150例蒿属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发病季节符合蒿属花粉播散的高峰階段。
研究结果显示,患者血清ECR水平与气道反应性抑制,同时与蒿属花粉浓度有关。由此分析,随着蒿属花粉数量的增加,蒿属花粉过敏鼻炎患者气道反应越来越明显。可见,蒿属花粉过敏性鼻炎患者在受到划分刺激后,在无显著临床病症后,气道反应越来越高。但是,通过监测血清ECP水平后发现,血清ECP水平能够将变应性炎症指标清楚的显示出来,可知,蒿属花粉是导致过敏性鼻炎患者气道变应性炎症的主要因素。
据有关资料显示,蒿属花粉是秋季主要且常见的一种致敏花粉,其从一定程度上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了影响,使其正常生活受到一定影响,因此,应加强对蒿属花粉的关注,尽可能的避免蒿属花粉过敏性鼻炎的发生,同时及时实施防治对策,确保良好的预防及治疗效果[4-5]。
综上所述,本地区秋季致敏花粉中以蒿属花粉为主,通过探讨蒿属花粉分布状况,在预防和治疗蒿属花粉相关过敏性疾病中具有重要作用。在正确认识本市蒿属花粉分布规律,为预防、诊断、研究和治疗与蒿属花粉有关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提供了数据参考。
参考文献
[1]严玲玲.小剂量红霉素对于儿童过敏性鼻炎气道高反应的临床疗效[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6):111-113.
[2]张雪,费霞,鲍鲁红,等.支气管哮喘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与小气道功能的相关性及其影响因素[J].上海医学,2017,40(2):84-89.
[3]郑舒华,巫利旺,黄少挺.支气管哮喘合并过敏性鼻炎的流行病学调查及相关性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24):166-167.
[4]梁灼萍,潘洪珠,徐伟,等.变应性鼻炎患者吸入性过敏原IgE检测结果r分析及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7,25(5):359-363.
[5]崔云江,黄晓芳,刘海燕,等.茂名地区鼻鼽患者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总结报告[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20):126-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