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初中数学教学师生互动问题的探讨

2021-08-09党宗福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1年20期
关键词:师生互动初中数学教学

党宗福

【摘要】教学是一个互动的过程,特别是对初中数学学科来说,学习难度日益增大,学生又面临着中考的压力,没有有效的师生互动,学生的学习效率必然会受到影响.一直以来,初中数学教师经常会采用一些互动的手段,比如课堂提问等.但很多方式已经过时,互动方式也太过单一,影响学生的学习体验.为了提升互动效果,进而推动初中数学教学成果整体上的进步,本文从互动性教学的概述、初中数学教学应用互动式教学的必要性及其具体的教学策略等几个主要方面,对该领域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师生互动

根据杜威教育思想等教育理论,学生的学习是在各种互动中完成的,既包括课堂上的教学互动,也包括社会生活互动.因此,深入研究师生互动是很有价值的,是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表面看起来有互动成分,比如很多教师惯用的课堂提问,但很多时候学生因为教师提的问题或问答形式比较“无聊”而没有认真思考,只是在下意识地“敷衍”,而不是真正的回应.这就称不上“互动”,也就不可能有效.互动应该是师生双方真正“动”起来,想要做到这点教师还需要付出很多努力.

一、互动性教学概述

互动式教学法,也可以被称为互动式教学模式.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本质就属于互动式教学法.该种教学法指的是教师通过各种具体的教学手段营造出一种教学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师生双方对各种问题进行平等的交流探讨和思维的碰撞,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强化学生的探究欲望,最终取得与传统课堂相比更好的教学效果.而且,教师在互动中往往也能有所成长,比如对学生更加了解,师生关系变得更为融洽等,有时学生甚至还能给教师提供一些关于互动主题新的认识思路.

一般认为,课堂教学互动具备主题明确、条理清晰、探讨深入等各种优点.不过,这些优点的发挥基于师生双方对互动教学模式的认识,也是该种教学法的缺点所在.比如其组织的难度比较大.因为既然是“互动”,就不可能只是教师问、学生答,还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主动提问和探索.但是,学生所提问题的深度和范围是很难控制的.有的看似离题万里的问题,对于提出问题的学生自己来说是颇具价值的,教师不能不管不顾,否则会伤害到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互动的积极性,而如果不进行相应的控制,又可能会耽误正常的教学进度.因此,怎样真正用好课堂教学互动这一利器值得广大教师进行认真的研究.

二、初中数学教学师生互动的策略

(一)以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基础

以学生为教学活动主体是现在教育界的普遍共识,也已经出现了很多值得借鉴的现实应用成果.但在师生互动环节,这种理念似乎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这可能是由于部分教师一直以来的教学习惯,如课堂提问应该由教师来提出问题,学生做出回答;学生的回答应该与问题本身高度相关,而不能离题太远,否则就说明学生听讲不认真,就要受到教师的严厉批评.这显然就是以教师的“是非”为学生的“是非”.一些学生的回答看似与教师的期望不相符,但也是经过学生认真思考的,也是他们认为从问题中合理得到的,对于此类情况教师需要在互动中给学生更多的尊重.

例如,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的“图形的旋转”,教师举出了电风扇、风车等几个例子,让学生回忆思考:这些物体的叶片是否会转动,这种现象具有哪些特点.学生的回答会是多种多样的,有的会说叶片只是旋转,并没有发生“形变”,这种回答显然更贴近本章节的教学内容;有的会说这些叶片都是绕着一个中间的“轴”进行旋转;有的则会说它们都需要“外力”即电力或风力来驱动旋转.后面的两种答案显然也没有错误,只不过是思考角度不同,恰恰说明了学生们思维的活跃,教师也要予以肯定,同时将大家的注意力引导到教学核心内容上.

(二)合理设置师生互动的目标

以往初中数学教师对师生互动目标的设置大都是巩固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或者单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些目标都是提问等简单的互动方式能够自然产生的效果,只是效果大小不同而已,并没有完全发挥出师生互动的作用,对系统化的互动式教学是一种浪费.换句话说,教师在互动式教学中应该敢于追求更大的目标,使得互动目标能够指向更广泛、更深入的层次,比如逐渐培养起学生的问题意识,增强学生的探究精神等.当然,更大的目标不代表好高骛远、揠苗助长,必须与学生当前的水平相对应.

例如,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的“一元二次方程”,只要学生基础过关,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其实不会有太大的难度.如果只是利用互动来吸引学生注意力,互动的意义并不大.教师可以考虑设置更为复杂的目标,如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充分交流讨论自己平时的生活场景中有哪些可以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方式来解决,解决过程又是什么样的.教师则在学生讨论过程中随时加入各个小组中,对学生提供适宜的指导.这样一来,互动就是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就能够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从而互动的作用被放大了.

(三)努力创新师生互动的形式

上文已经多次提到,教师提问、学生回答是以往初中数学课堂互动的主要形式.这种形式已经沿用多年,事实证明能够起到一定的效果.绝大多数学生对此司空见惯,虽然比较容易进入状态,但更容易“审美疲劳”,这也是学生对师生互动表现出“敷衍”態度的重要原因.因此,教师应努力创新互动形式,比如从教师提问转为学生提问,师生互换角色;从单纯的问答变为师生合力解决某个共同发现的问题等等,都可以为师生互动注入新的活力.

例如,人教版初中数学九年级上册的“圆”,其中提到了圆的画法.这些画法与圆的各种性质本身就是高度相关的,比如圆上各点到圆心的距离都是相等的,都等于半径.鉴于学生在学习本部分内容前对圆有基本的认识,教师可以在正式导入新内容前,带领学生利用手头工具共同想办法如何画出一个圆,然后尝试通过圆的画法初步总结出一些圆的性质.这种互动更有趣,且问题并非教师直接提出的,而是由教师引导学生自行发现并解决的,学生收获更多,可以使得后续的学习更顺畅.

猜你喜欢

师生互动初中数学教学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新媒体技术在“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试论高中政治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论如何打造高效的高中英语课堂教学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