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校园馆”育人模式实践研究
2021-08-09孙逾东
摘 要:当前,电子商务行业发展迅速,但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十分短缺,职业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的培养对产业发展的助力不足。基于此,宿豫中等专业学校提出构建“校园馆”育人模式。“校园馆”育人模式是指学校电子商务专业通过与电商企业深入合作,进行电商人才培养培训和创业项目孵化的一种模式,按照“企业文化展示、实训教学、电商职场、创业孵化”四个功能模块进行建设,采用校企深度参与和互动的共建共管机制。在“校园馆”育人模式的实践方面,学校专业建设要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引入行业、企业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提供人才保障;引入行业岗位标准,完善课程体系;整合学校与行业企业资源,丰富育人载体;同时,利用“校园馆”育人优势,开展创业教育,促进人才培养多元化。
关键词: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校园馆”育人模式
基金项目:江苏省第四期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质量提升专项课题“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校园馆育人模式实践研究”(项目编号:ZLT3)
作者简介:孙逾东,男,江苏省宿豫中等专业学校副校长,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和中职专业建设。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1)06-0123-05
职业教育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关键在于实现育人质量的提升。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推动校企全面加强深度合作,实现校企协同育人。2020年7月,江苏省教育厅印发了《江苏省职业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2020—2022年)》,明确提出要提升校企协同育人水平,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丰富校企协同育人载体。宿豫中等专业学校地处江苏宿迁,是一所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主的职业院校,该校在培养电子商务专业人才方面实施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校园馆”育人模式,对现有的校企协同育人载体进行了创新,进一步提升了学校的育人质量。
一、电子商务专业人才需求的现状
对江苏省宿迁市6家电子商务产业园及电商企业情况的调查发现,宿迁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呈现以下三方面特点。一是宿迁市电子商务规模不断扩大。宿迁市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年均增长85.35%,电商主体规模不断扩大。截至目前,全市在慧聪网、阿里巴巴、中国制造网等B2B电商平台注册并开展业务的企业超过了13 000家,正常经营网店4.2万家;电子商务产业直接从业人员约8.6万人,带动相关就业人数达到35万人。二是电子商务产业的普及不断深入。宿迁市电子商务平台企业有十余个,利用第三方平台电子商务企业数共近200家,义乌商贸城、华东农业大市场、沭阳花卉市场、耿车家具城等一些传统批发市场开始进行线上线下一体化转型。三是农村电商发展迅速。宿迁市政府大力推行“一村一品一店”建设,目前,全市现有农产品网店2万余家,“触网”农产品4 000余种。各县(区)均已建成農村电商孵化园区(平台),113个乡镇建成电商服务中心,405个村居实现“一村一店”[1],全市“县有园区、乡有中心、村有网店”的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布局体系基本形成。
从电商人才需求来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十分短缺,主要表现为专业人才的培养数量和质量不能够满足第三方平台企业、个体经营户和农村电商的需求,尤其是电商运营、视觉营销、网点美工等复合型人才十分短缺。一些电商企业为了解决该问题,将客服设在产业园里,仓储设在郊区,运营中心设在北京、南京、杭州等地,如此一来,大大增加了人才投入成本。从农村中小型电商企业用人来看,电子商务从业人员急需组织培训,学习技术。
从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情况来看,人才培养对产业发展的助力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一是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企业参与度不高,缺乏有效的协同育人载体,这导致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等落后于电子商务产业发展。二是学校现有电商专业育人质量不高,不能对接行业企业发展需求。目前,学校缺乏真实的电子商务活动环境,不能瞄准产业发展前沿。宿迁目前已经成为全国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但目前宿豫中等专业学校的专业建设,特别是实训条件、师资条件并没有达到跨境电商专业的教学要求,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受到限制。三是毕业生就业岗位单一。近两年来,从宿迁市毕业的电商毕业生就业岗位统计来看,90.8%的学生从事的是低端电商客服就业岗位,从事美工、电商运营岗位的毕业生占不到10%,从事电商的创业人数更是寥寥无几。因此,电子商务专业急需建立校企深度融合的育人载体,创新育人模式,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培养更高质量的技能人才,服务地区产业发展。
二、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校园馆”育人模式——以宿豫中等专业学校为例
(一)电子商务专业“校园馆”育人模式的概念
“校园馆”育人模式是指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与电商企业深入合作,进行电商人才培养培训和创业项目孵化的一种模式。首先,“校园馆”的建设以“校企共建、协同育人”为指导思想,由学校提供场地、管理、师资等,电商企业提供设备、技术、人员、运营实体资源支持。“校园馆”按照“企业文化展示、实训教学、电商职场、创业孵化”四个功能模块进行建设,包含实训岗位教学、营销运营实战、电商职场体验、创业项目孵化、电商人才培训等功能。其次,宿豫中等专业学校的电商合作企业主要以京东集团为主,双方共建“京东校园馆”。同时,京东“国际馆”“宿迁馆”等电商平台在校园内进行拓展延伸,在“校园馆”内涵盖地方特产和校园电商创业的项目在京东平台进行线上线下运营,实现电子商务专业和产业的融合。
(二)电子商务专业“校园馆”的建设构架
宿豫中等专业学校的“校园馆”占地面积为2 500平方米,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出资建设,按照“企业文化展示、实训教学、电商职场、创业孵化”四个功能模块进行建设,积极融入企业文化元素,具体有“京东客服中心、电商运营实训中心、摄影中心、新媒体运营中心、创业孵化运营中心(线上及线下)、京东生态校园体验店(线上线下)”等项目。学校围绕“校园馆”进行协同育人,按照“通用技能教学—专业核心技能学习—实战项目分组教学—创业项目辅导”人才培养体系加强对学生职业素养能力的培养,以实现育人目标。
(三)电子商务专业“校园馆”运行管理机制
“校园馆”采用校企深度参与和互动的共建共管机制,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共同搭建组织架构,成立“校园馆”运营领导小组、职场中心(京东客服中心)、实训教学指导中心、创业孵化中心、线上线下运营中心。运营领导小组由学校和企业共同成立,组长由分管校级领导担任,副组长由电商系主任和京东校企合作中心经理共同担任。职场中心主任由企业运营经理担任,副组长由学校专业实训主任担任,主要负责学生客服岗位校内顶岗实训。实训教学指导中心主任由系部教学主任担任,成员由京东大学讲师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组成,主要负责学生实践教学和参加比赛指导。创业孵化中心主任由京东创业导师担任,学校专业教师协助,主要负责推动学生创业项目孵化。线上线下运行中心主任由企业创业导师兼任,负责馆内京东京造产品实体店运营。“校园馆”的运行采用O2O模式,既包括线下实体店铺,也包括線上APP,以学生为运营主体,引入京东运营标准。“校园馆”的管理上进行了岗位细分,明确学生岗位职责和薪酬。二是建设约束机制,学校与企业签署相关协议,由“校园馆”实训教学中心和线上线下运营中心共同安排学生实践教学和项目实战训练工作,稳步推进教学、比赛和创业研发工作,每月召开例会协调解决教学及实战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避免双方在实训场地、设备、人员的使用上出现因过度生产经营或过度保障教学而导致的利益失衡现象[2]。
三、电子商务专业“校园馆”育人实践经验
(一)“校园馆”育人实践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
宿豫中等专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及教学过程的实施均以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并邀请行业、企业人员深度参与。在培养过程中,学校建立了“校园馆”内部沟通机制,及时掌握企业的需求信息,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动态调整,使人才培养的方向和目标更具有针对性。学生学习的具体内容和方向也会根据企业需求作出改变,使学生在校内就能了解企业工作模式、管理方法和企业文化,使其所学习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直接应用于为企业特定岗位。与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相比,这种新育人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操作技能水平,学生走出校门后能快速适应行业企业岗位需求,直接到企业就业上岗[3]。
(二)引入行业、企业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提供人才保障
宿豫中等专业学校“校园馆”组织架构搭建过程中,聘用企业高技能人才担任管理及教学工作,引进运营管理人才2人,京东大学讲师5人,这些优秀人才具备电子商务的业务能力,对行业发展有较为清晰的认识[4]。同时,在授课过程中,他们同校内专业教师不断地进行交流,也提升了教师的专业水平。
(三)引入行业岗位标准,完善课程体系
宿豫中等专业学校在实施“校园馆”育人实践过程中,以职业能力发展为主线,重构专业课程体系,重点关注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职业技能的训练,关注学生解决问题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同时,通过引入行业岗位标准,由知识传承型教学转向项目驱动型教学,与行业、企业人员(京东大学培训讲师)共同开发人才培养核心技能课程。目前,已开发的专业技能校本课程有“商品策划与发布”“店铺装修与设计”“平台店铺运营”“平台视觉营销”“新平台营销玩法”,这些课程融入了电子商务行业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针对性强,实践内容多,符合职业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的需求。
(四)整合学校与行业企业资源,丰富育人载体
宿豫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园馆”建设过程中,建立企业价值诱导机制。京东集团利用行业资源优势在“校园馆”内建立了电商运营真实平台和职场客服中心,将京东真实业态引进校园运营。因此,在育人过程中,京东集团得到学校人力资源的支持,同时,电商店铺实际收益有所增长。一方面,学校自主开发的“校园手工坊”“楚城面塑”线上微店铺在京东“校园馆”平台上运营;另一方面,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引进诸如“耿车镇家具”“大兴镇喜糖盒”等小微农村电商企业,帮助小型电商企业线上运营推广,实现专业与电商行业资源整合。
(五)利用“校园馆”育人优势,开展创业教育,促进人才培养多元化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一方面,宿豫中等专业学校在“校园馆内”建立了创客中心,成立了专门的创业导师团队,形成了若干学生代运营团队和创业团队,开展学生创业实践指导;另一方面,学校引入真实电商运营业务,在“校园馆”内开设“创业烘焙”“京东咖啡”“京东共享”“京东饰品”“校园手工坊”等线上线下微店铺,建立微商、微店平台实战资源库,在达成店铺运营目标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使其能拥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优秀的职业品德。经过创业教育的开展及创业项目孵化工作的推进,电子商务学生就业方向从传统以电商客服类为主体向以电商运营岗位为主体兼顾自主创业转变。
四、关于“校园馆”育人模式的思考
《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推动校企加强全面深度合作,构建职业院校和行业企业命运共同体。基于此,根据电子商务行业特点,宿豫中等专业学校创建“校园馆”,实施育人创新模式。京东集团作为电商行业领头企业,在与职业院校合作培养电商技能人才方面开展积极探索,目前,该集团在全国已有上百家合作职业院校,每年举行一次“百校联盟校长论坛”活动。
“校园馆”合作模式使企业与学校形成了新的利益共同体,因此“校园馆”育人模式在同类职业院校也具有可推广性。一方面,“校园馆”育人合作的模式框架具有可复制性;另一方面,合作内容及引入行业电商运营项目能根据各地产业发展状况进行调整,同时,各地区职业学校可交流人才培养模式经验,共同提升育人水平,从而能够更好地服务地方产业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电子商务行业走过了从电子商务技术、电子商务服务到电子商务经济的发展道路,经历了从具体的技术应用到相关产业的形成,并通过创新与协同发展融入国民经济各个组成部分的发展历程[5]。尤其是电商行业短视频产业的快速崛起,电子商务已经渗透到旅游服务、餐饮、汽车、艺术、服装等其它专业领域。因此,电子商务与其它专业融合发展的时代已经到来,“校园馆”育人模式实践过程中应建立资源共享、协调发展的育人平台,形成“电子商务+”的专业格局,不断拓宽“校园馆”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蔡婕.“消费扶贫”视域下宿迁市农产品社交电商发展现状研究[J].西部皮革,2020(10):90-92.
[2]郭刚秋,施向.浅谈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的建设[J].发明与创新·职业教育,2020(4):129-130.
[3]丁康健,刘立栋.基于“校企双主体”协同育人机制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研究[J]. 黑龙江科学,2020(5):40-41.
[4]周智娟.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电子商务校企协同育人实践与研究[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9(9):80-82.
[5]产业信息网.2018年中国电子商务和电子商务服务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EB/OL].(2018-05-31)[2021-03-10]. https://www.chyxx.com/industry/201805/645728.html.
[责任编辑 刘素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