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化自信背景下职业院校非遗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

2021-08-09臧其林

职教通讯 2021年6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自信职业院校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坚定文化自信最坚实的根基和持久动力,也是学校“三全育人”重要的内容之一。职业院校在非遗传承教育中应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开发课程思政内容,形成课程思政体系,发挥课程思政在丰富课程内容、完善课程体系,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审美能力,稳固职业信念、塑造职业品格,激发创新活力、扩大文化传播等方面的突出作用。具体而言,可以通过“四个课堂”进行构建,即:开设非遗项目教学,与专业教学融合,非遗大师引领教学;组建非遗社团组织,与专业教学联动,非遗活动延伸课堂;成立非遗体验中心,与中小学校对接,非遗体验促进传承;依托对外交流中心,与国际师生交流,国际研学扩大传播。并在实施中把握好内容、师资、方法和平台四个方面的策略,从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增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软实力。

關键词:职业院校;课程思政;课程体系;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自信

作者简介:臧其林,男,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校长,正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旅游文化和公共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21)06-0089-0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精神滋养,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源泉,是坚定文化自信最坚实的根基和持久动力,是持久不衰的民族软实力,也是学校“三全育人”重要的内容之一[1]。职业院校因其专业设置与职业面向等方面的特点,在非遗传承教育中具有天然优势,一直以来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非遗文化传承、发展与创新的重要基地。非遗传承教育融入课程思政理念,开发课程思政内容,形成课程思政体系,继而突破专业限制,能够惠及全体职业院校的在校学生;在职业院校普职融通、服务社会的过程中,非遗课程思政的辐射面还可进一步扩大至中小学生、社会人员乃至国际研学师生等。因此,为进一步发挥非遗传承教育在提升人文素养和职业精神、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弘扬中华优秀文化软实力等方面的作用,非遗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的意义十分重大。

一、非遗课程的思政作用

非遗课程思政是在传统非遗课程知识教授和技艺传授的基础上,进行思政内容的项目和模块设计,将项目和模块系统地、有机地融入课程,成为有思政育人功能的非遗课程。非遗课程思政可以运用在专业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也可推广至社团活动、研学课程、国际交流等多个领域,发挥其“德技并修”的育人功能,实现“培根铸魂”的思政作用。在职业院校非遗课程中进行全员、全程和全方位的思政教育,不断丰富非遗课程内容、完善非遗课程体系,这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塑造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品格,从而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实现守正创新。

(一)丰富课程内容,完善课程体系

社会的发展促使非遗项目不能再局限于传统师傅收徒弟的一对一的传授,职业学校作为非遗学习的基地,已经逐步开始开设非遗专业,旨在培养非遗专业人才,甚至非遗传承人;或在相关专业中开设非遗课程,通过非遗课程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了解。然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教师仅教授知识或传授技艺,显然已经不足以达到高素质人才培养之目的,除此之外,还应增加非遗课程思政内容,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立德树人、爱岗敬业的教育。当课程思政成为非遗课程的灵魂和主线后,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拓展课程边界,结合第二课堂的社团活动、第三课堂的中小学体验课程、第四课堂的国际研学课程,形成贯穿“四个课堂”的非遗课程体系,开展广泛而深刻的非遗继承和文化传播活动。

(二)提高人文素养,培养审美能力

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是职业院校学生核心素养之一,在其职业养成和人生发展中具有重要意义。学生通过非遗课程的专业学习、学生社团的兴趣发展和技艺锻炼,在各种交流活动中的展示和成长,成长的每一步都在感受着非遗的魅力。教师从一言一行开始,都能让学生的眼、耳、手、心、身都浸润在非遗学习中,使其体会文化魅力,感受非遗精彩。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才可以不断成长,其人文素养得以进一步的提升;学生才能够学会欣赏美,继而能够创造美。因此,通过非遗课程思政的渗透,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非遗本身的学习,发现隐藏在非遗背后的劳动之美、匠心之美。另外,非遗课程思政不仅仅强调技能的强化训练,同时也是对学生耐心细致、一丝不苟劳动态度的培养,更能够实现学生的人文素养、审美情趣、持之以恒精神的锻造和提升。

(三)稳固职业信念,塑造职业品格

非遗技艺的学习和传承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具有坚定的职业信念和精益求精的职业品格,因此,职业学校应整合专业师资和教学资源,在培养准传承人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然而,目前职业院校普遍的情况是参加非遗课程学习的学生人数不少,但能够在学习中刻苦练习、反复琢磨的学生却不多,把非遗作为未来职业的学生则更是少之又少。职业学校开展非遗教学,不仅是为了对学生进行兴趣培养、技艺传授,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够稳固职业信念,塑造职业品格。非遗课程思政应坚持“德技并修”,将思政教育融入到教学的全过程,从育人角度去培养学生的精益求精、一丝不苟的工匠精神,激发其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担当非遗传承人的责任和使命。只有融入了课程思政的非遗课程,才能真正实现学生对非遗技艺学习的内化于心、外化于形。

(四)激发创新活力,扩大文化传播

当代青年学生是思想开放,兼容并包的一代人,职业院校的学生更是充满着青春活力和创造力。非遗课程思政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去积极主动地创新创造,激励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勇于尝试和突破,在学习和发展中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并不断地将创造力融入到非遗技艺新产品的设计与研发中,从而出色地展现出当代传承人的艺术魅力。由于职业院校能够较好地提供各种对外交流的平台,参与非遗学习的学生也可以成为对外交流的使者。职业院校在普职融通、国际研学等活动中适当地嵌入非遗项目课程,只有让师生充分地参与其中,才能充分地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这些活动,中小学生、外国师生也可以在非遗项目课程中了解非遗知识,体验非遗技艺,感受非遗魅力,在交流和学习中去感知中华传承力量和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也能得以进一步扩大。

二、非遗课程思政體系构建的路径

职业院校要想真正有效地开展非遗项目的教育教学,就必须提炼非遗教育教学的核心育人理念,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员、全程和全方位地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学校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非遗项目的素质要求相融合,把非遗的工匠精神引申为通过教育实践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以此来最终达成教育目标。具体而言,职业院校需通过“四个课堂”来实现非遗课程思政体系的建构。

(一)开设非遗项目教学,与专业教学融合,非遗大师引领教学

职业院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开设相关专业,不少学校已开设非遗相关专业,或在相近专业中开设非遗教学项目,如在艺术设计专业中嵌入较多项目的非遗项目化教学,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引进非遗大师引领非遗教学,细化非遗教育的思政目标,全程以职业生涯规划为载体,让学生清晰地认知非遗的精髓[2]。

非遗的项目教学是包括了非遗知识课程、非遗技能课程和非遗实践课程的三个层次在内的课程体系。非遗大师进校园一般通过开设专题讲座的形式,带领学生去参观考察非遗博物馆、非遗企业,以知识性和鉴赏性的教学内容为主。具体而言,教师对低年级从普及非遗知识和激发兴趣入手,讲授非遗文化的丰富内涵,进行艺术审美教育;对中年级以技能学习和工匠精神培育为重点,开设沉浸式课程,由非遗大师和学校专业教师共同授课,突出宣传非遗大师“独运匠心”的人生经历的故事,以此来培养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的专注坚守的精神,关注非遗的人文元素;对高年级进入跟岗和顶岗实习阶段,让学生加入非遗大师工作室、项目研发团队去拜师学艺,通过与非遗大师面对面地学习精湛的非遗技艺,主要领悟非遗大师一丝不苟和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时,职业院校还可以编写非遗校本教材,并在其中突出前辈非遗大师的工匠精神,讲好非遗故事,从而形成非遗特色课程、大师教学团队和贯穿思政内容的校本非遗教材一体化的思政体系。

(二)组建非遗社团组织,与专业教学联动,非遗活动延伸课堂

学校社团既是学生学习生活的重要载体,也是学生兴趣发展和素养提升的重要平台。职业院校应依托专业课程、专业师资,组建非遗社团,吸纳校内相关专业和非相关专业的学生都加入到非遗学习的行列之中,既延长了学生对非遗的学习时间,又扩大了非遗教学的覆盖面。

职业院校通过组建非遗社团,将非遗项目的学习由第一课堂延伸至第二课堂,使非遗学习不再是平板式的文本和课堂学习,而是沉浸式的立体化学习。将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有机融合,这能够在校园内形成浓厚的学习非遗的氛围,增强学生非遗传承的责任感,促使学生用实际行动促进非遗“活化”。具体而言,非遗社团应以丰富的专业课程资源为基础,积极推进非遗项目的社团化教学;聘请系部专业教师、非遗大师直接参与社团指导;由校团委统一管理,采用学分制考核,学生参与活动纳入考核评价,用可见可测的方式,激励学生参与学习。非遗社团的教学可以以常规活动、社团宣讲等为抓手,有序推进非遗社团教学开展,并强调经验交流与心得分享;以非遗艺术节、社团文化节等为平台,营造全体学生浸润在非遗技艺认知和学习的良好氛围;以社区合作共建、青年文创展示活动等为契机,带领非遗社团走出校园、服务社会。

(三)成立非遗体验中心,与中小学校对接,非遗体验促进传承

非遗体验可以理解为一种劳动教育,重在培养学生的劳动品质,培养其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毅力。根据《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所提出的“鼓励中等职业学校联合中小学开展劳动和职业启蒙教育”[3]的要求,职业院校可以依托校内的非遗项目实训基地,申请设立非遗项目的体验中心,开设“第三课堂”,面向中小学开展非遗劳动和职业体验活动[4]。体验课程旨在拓展中小学生视野,开展职业启蒙教育,培养劳动精神,坚定民族文化自信,增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

在开设非遗知识讲座的组织设计方面,职业院校应围绕非遗专业和非遗课程特色,以体验中心为载体平台,系统化地建立若干适合中小学生的研学式非遗课程菜单。非遗菜单课程教学方式可以灵活多样。在教学时间上,既可以是日常教学时间,也可以是周末时间;既可以一堂课体验,也可以一天甚至一周体验。在教学地点上,既可以将学校作为非遗实训基地,也可以走出学校,走到中小学校、走进社区、走向社会。在教学形式上,既可以中小学生最为感兴趣的动手体验为主,也可以他们乐于接受的形式灵活多变地开展。在师资配备上,既可以校内专业教师为主,辅以优秀的专业学生和在非遗社团中的积极分子,也可以邀请校外非遗大师一同参与研学体验的教学工作,让大师、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各自担当不同的角色,相辅相成,有机配合。

(四)依托对外交流中心,与国际师生交流,国际研学扩大传播

随着国际化办学的进一步推进,职业院校也发展成为了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在与外国师生、外国友好院校、外国教育访问团体等的交流合作中,笔者发现,他们最感兴趣的就是独具中国特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其中又以非遗技艺最为突出。因此,职业院校可以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扩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力,从而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软实力[5]。

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可以建立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在“第四课堂”中传播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体而言,职业院校可面向海外院校师生,开设京剧、昆曲、中式烹饪、茶艺、书法、太极、雕刻、缂丝等非遗技艺国际化体验课程包,开发相关游学、研学、体验教材和读物,突出非遗技艺的“体验性”和非遗教材、读物的“趣味性”和“文化性”,从而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体验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三、非遗课程思政体系构建的策略

非遗项目课程不仅仅是为学习非遗而学习非遗,而是真正让学生由内而外的激发学习兴趣,通过专业嵌入、大师引领、沉浸学习、社团联动、服务社会的方式,实现构建非遗课程思政体系,来培育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非遗人才。在非遗项目教学活动中,知识、技能、价值观这三大要素不可分割。非遗课程思政体系要围绕“知识、技能的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目标进行建构,主要的构建策略有以下四个方面。

(一)内容策略:嵌入课程,以美育人

非遗项目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沉淀下来的精美的艺术,既有外形的美,也有寓意的美;既有文化的美,也有技艺的美;既有可以感知到的形式上的美,也有需要用心才能感受到的内涵上的美;既有非遗本身的美,也有创造非遗的人的美……对美的追求是人的行为动机中最本能的意识,非遗课程中就应该抓住这最本能的意识,用美吸引人参与到非遗课程中来,用感受美的过程吸引人投入到美的传承中来。课程思政嵌入非遗课程,最直接的、也是最能打动人的,就是用深刻而又丰富的美,感染人、启发人,充分挖掘和发挥非遗课程的美育作用,引导学生发现美、体验美,继而展现美、创造美,用非遗的美妆点自己的学习、工作和人生。

非遗课程思政的内容应灵活地嵌入美育元素,巧构明确思政目标和美育目标的教学设计,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从而引导和激励学生去自发地追求美。基于此,教师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善于转换表达方式,寓教于乐、寓教于美,以非遗的美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学习效果,从而引导学生形成个人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

(二)师资策略:大师引领,过程育人

非遗课程思政在推进实施过程中,尤其要突出大师的引领作用。大师就是标杆,大师的成绩都是几十年的坚持和努力凝结而成的。职业院校要将大师的成长故事、大师传承和创作的历程、大师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以及大师的言传身教引入到非遗课程中,用学生身边的大师来引领和引导学生成长进步。然而,非遗课程的教学不同于一般的专业课,除了理论的讲解,更多的是实践教学,学校从低年级开始的非遗大师讲座,到中年级非遗大师授课,零距离感受大师的工匠精神,再到高年级跟随大师创作作品,真正实践工匠精神。因此,在非遗课程思政育人过程中,职业院校必须尽可能地发挥大师在非遗教育和非遗传承中的作用。具体而言,学校要建立健全多维度的引领机制,如建立大师工作室、鼓励专业教师加入大师工作室、形成双导师制、倡导大师师徒结对等;设立大师工作室专项经费和大师奖励制度,为大师参与教学、促进非遗项目传承提供保障;鼓励大师全过程参与专业教学、社团指导、中小学职业体验和国际研学交流“四个课堂”。

(三)方法策略:沉浸学习,实践育人

非遗的沉浸式学习是一种以非遗项目的实训条件为依托,以项目的自主研发为载体,以师(大师、教师)生的共同探究为主要形式,以作品和产品为主要学习成果,让学生在沉浸学习的过程中亲自动手实践和体验,全身心浸润在非遗技艺中的学习方式。沉浸式的学习方式不仅体现在非遗的专业教学中,也可通过社团、中小学体验活动、国际研学活动等,拓展至非遗的通识教育中。在非遗课程的教学中,学校应为学生创设沉浸式的环境氛围,以实现学生对非遗项目的感知、感受和领悟。具体而言,师生之间精诚合作的默契、共同探究的坚持、在作品创作过程中形成的艺术观和创作观、最终以劳动的成果获得收获的喜悦都是非遗课程思政的体现,课程思政作用也能在实践的全过程中一以贯之地得以发挥。

(四)平台策略:多元联动,以美化人

学校非遗课程思政要整合非遗教学资源,发挥社团、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国际交流中心等多个平台,实现多元联动。例如:统筹专业教学和社团的联动作用,拓展课堂边界,有机教育教学活动和兴趣发展活动,促成非遗技艺的教和传、工匠精神的授和承;依托非遗社团和中小学职业体验中心,开展面向本校学生和校外中小学生的非遗体验活动,让更多的学生从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内心深处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践行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之举;打通专业教学、社团活动和国际交流中心的功能,学生用所学之长,参与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推广中,将学到的非遗技艺的美传递给中小学生和国际师生。在非遗专业课程和社团活动中,学生学习和感受美,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得到提升;在非遗的劳动教育和体验活动,学生传承和传递美,充分展示自我、锻炼自我,积极参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在非遗项目的国际交流活动中,学生传播和宣传美,全面彰显文化自信,展现大国工匠精神,弘扬中华软实力。

四、结语

非遗课程思政体系的建立最终受益者是学习非遗项目的学生,因此人才培养效果是评价的首要标准。在推进非遗课程思政创新的过程中,职业院校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丰富内涵,学生的技艺和品质同步得到提升;在教学过程中,职业院校应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延伸到社团活动、中小学职业体验、國际交流等活动之中,学生也应积极传播非遗文化,弘扬工匠精神,从而形成精益求精、守正创新的良好品格和道德操守。

职业院校通过非遗项目教学实践培养学生持之以恒、诚恳做事的良好品格和职业操守,训练学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目的是最终把学生培养成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非遗人才。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同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热爱中华文化之情得到激发,传承和发扬中国文化之举得以践行,才能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才有勃勃生机,才能绵延永续。

参考文献:

[1]刘倩.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与路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20(20):91-93.

[2]臧其林.大师工作室引领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培养实践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17):58-61.

[3]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Z].国发〔2019〕4号,2019-01-24.

[4]李敏,夏思诗.我国职业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述评[J].职业教育研究,2019(1):5-9.

[5]臧其林.用“一带一路”战略引领职业学校国际化特色办学[J].职教通讯,2017(14):3.

[责任编辑    秦   涛]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自信职业院校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新时期职业院校档案管理的思考
新闻媒体坚定文化自信的思考
如何让西方文化帝国主义“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