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2021-08-09杨燕中

教育界·中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初中数学应用

杨燕中

【摘要】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初中数学对于学生的课程学习意义重大。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被应用的频率非常高,通过问题导学法的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展开自主学习,并对知识进行深度思考,从而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大幅提升。问题导学法在应用中需要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心理发展特点,合理的应用才能实现学生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文章针对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论述。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导学;应用

一、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一)设计问题导学情境

问题导学法的应用离不开情境的创设,教师要将其与学生的生活紧密关联在一起,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是来源于生活且被应用于生活的,这样才有助于学生数学应用思维的培养。在数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当关注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构建起数学应用场景,让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把握所学知识的重点。问题的设置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开展学习,只有把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才能让学生对问题中的数学知识进行深入研究,进而实现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逐渐提升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与数学分析能力。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和性质”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①函数图象的绘制步骤是什么?②尝试在同一坐标上画出函数y=x2、y=12x2和y=2x2的图象。③观察所绘制的图象,总结图象特征,包括開口、对称方式、顶点坐标。这样问题引导式的教学方法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回顾,学生在画图与观察图象的过程中就能实现本节内容的深度学习,掌握重点与难点知识。通过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构建起更加合理的教学场景,拉近了学生与教师的距离,增强了学生对教师的信赖程度,帮助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逐渐提升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二)注重问题的创设

问题导学法在应用上需要以大量的实践作为基础,问题的创设是提高学生问题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对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来说,怎样将问题以最直观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影响着学生能力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注重问题的呈现,要以学生的兴趣或生活为切入点,让问题以更有效的方式表现出来,强化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例如在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学习时,就可以借助教具创设导学问题,教师引导学生用预先准备好的塑料小棒进行三角形的搭接,小棒长度分别为7cm、5cm、3cm、2cm,并将需要学生思考的问题在黑板上书写出来:用现有的材料你可以拼搭几个三角形?在拼三角形时,是不是选任何三根小棒都可以?请以小组为单位对不同的三角形拼接方式进行交流讨论。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能够帮助学生从实践中抽离出抽象的数学模型,并发现数学学习的乐趣,使学生逐渐形成探索式学习的意识,培养创新精神,同时通过小组讨论还能帮助学生养成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这些习惯对学生数学素养的提升意义重大。通过趣味性教学场景的创设,能够激发学生对三角形三边关系的深层次思考,并在探索中完成知识学习。有效的问题呈现场景让传统的教学方式得到改善,对学生思维能力发展与探索能力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能够提高学生预习活动的积极性,并使学生在预习中找出学习中的难点,进而实现问题总结能力的培养,习惯使用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解决方式。

(三)关注专题训练中的问题导学法

通过大量教学实践表明,针对某一问题进行反复强化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加深相关知识点的记忆,而多次思考计算还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更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知识应用能力。因此,为了实现学生对同类型问题的有效解决,教师就需要开展有效的专题训练,让学生通过同类不同型的问题积累丰富的解决经验。例如在开展函数解析式的专题训练时,教师需要注重题型的筛选与把控,向学生讲解具有规律的题型之后,以此为基础进行题型扩展,由学生自主解答,进而实现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同时还能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归纳,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体系构建。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将强化训练与题海战术区分开来,强化训练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探索不同的解题思路,增强知识的应用水平,而题海战术则是对某一类题型的重复练习,学习效率较为低下。由此可知,专题强化练习需要教师具有较高的问题分析水平,要在教学活动前完成题目的收集以及教学设计。例如,在学习函数时,其中包含的内容非常复杂,函数类型众多但是具有一定的共性,在做函数解析式相关题目时就需要学生掌握一般性的函数规律,这类题目的解题方法较为多样,教师在设计题目时,应当把握住函数的规律,增强题目的针对性,强化学生的解题能力,这样的教学方式有利于对课堂时间的充分利用,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二、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应用的注意事项

(一)问题的设计要做到恰到好处

将问题导学法应用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对问题的设置提出了严格要求,在教学中要保证问题设计贯穿于整个课堂。这就需要教师对教材内容有全面且透彻的理解,同时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基础水平有清晰的认知,将问题巧妙地设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能为了提问而随意找问题,要注重问题的设计过程。在课堂教学前对问题进行整理,不能超出教材范围,还要将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范围内,这样才能让问题导学法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是为了帮助教师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如果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偏离了教学目标,或问题难度非常大,都不利于其作用的发挥,甚至会适得其反,打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总而言之,应用问题导学法的关键就在于教师对问题的把握程度,只有科学合理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让他们在探索中找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二)问题的设计要做到前后呼应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问题导学法通常会有两种问题设计方式,一种是提问以实际问题为基础,这类方法是对教学内容的拓展,教师需要根据设置的问题来合理选择教学方式。例如,在对两数之和与两数之差的乘法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题目作为基础并结合生活实际提出相关问题。假设有一块木板,我们将它的长裁去3m,宽粘贴4m,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呢?教师可以将这样的问题作为导学,引发学生的思考,进而引导学生总结出两数之和与两数之差的乘法的计算方式,之后将得到的公式应用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上,这样学生就能对数学知识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同时还实现了知识的灵活运用。还有一种就是在数学教学中融入生活问题,这能够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但是这样的教学方法对教师的要求较高。对于初中生的认知水平来说,绝大多数初中数学教学都是通过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出问题的,之后将问题转变为对应的数学知识,最终实现问题的解决,再由学生将知识返回到生活问题的解决中。绝大多数教师都能很好地把握问题设计与教学之间的关系,但是有些教师会忽略掉教学内容与问题之间的关联性,这就会对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产生影响,不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究其原因是教师忽略了问题与知识的关联性,没有保证问题的代入感,进而导致课堂教学与课后练习出现问题。面对这一问题,教师要注重对自身水平的提升,对问题导学法进行不断完善,突出问题导学法中的“导”,保证问题与课堂教学的呼应,提高课堂教学的完整性与系统性。

(三)关注教学中的导学形式

对于初中数学教学中的问题导学法来说,教师的作用非常显著。当前的课堂教学非常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更多的是起引导与辅助作用。就问题导学法而言,导学突出的就是教师的引导作用,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设计问题就是为了更好地发挥引导作用,用很少的时间完成提问,之后围绕相关问题来启发学生思维,并引导学生用最佳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在对教学导学法进行应用时,所有的教学知识点被完美地融入其中,学生在思考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实现了数学综合能力的提升。有效的数学教学问题与导学缺一不可,若缺少问题则导学无从谈起,若缺少导学那么问题的设置也将变得毫无意义。在教学中教师需要科学合理地整合教学目标,从生活实际出发,在完成问题设计后循序渐进到导学环节,帮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对问题进行分析与解决,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提升,强化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非常显著,能够让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得到提升。从教师的角度来说,要注重对教学规律的探索,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调整优化课堂教学活动。初中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学生完成化学、物理等课程学习的基础,这就需要数学教师承担起自身的责任,一切教学活动都以学生为本,帮助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营造和谐、愉悦的学习环境,妥善安排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将知识转变为技能,这就需要教师对多种教学方法进行灵活运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活跃度。通过这样的课堂教学,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能够得到培养,从而为自身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穆道龙.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06):121.

[2]艾坤,陈开宇.略谈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方法[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7(17):49.

[3]谌敏飞.问题导学法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江西教育,2018(18):22-23.

[4]高红.试论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8(16):120-121.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初中数学应用
浅析问题导学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问题导学”教学模式下引导学生提问的策略探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