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

2021-08-09林裕凤

教育界·中旬 2021年7期
关键词:数学作业创新设计互联网+

林裕凤

【摘要】数学作业能够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且能够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在“互联网+”时代,教师需要将互联网技术应用其中,从而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数学作业;创新设计

互联网技术与课程整合正在不断深入,但依旧有许多教师在布置作业时仍以书面练习为主,书面练习不仅功能单一,而且学习形式与内容枯燥,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同时还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因此需要相关教育者重视互网联技术在小学数学作业中的创新运用与设计。

一、通过多种维度设计作业内容

数学课程主要能帮助学生持续且全面地发展,所以在设计数学作业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数学作业的趣味性与色彩性,通过多种维度的设计转变以往单一枯燥的文本,使得作业内容多元化与多样化。在传统数学教学中,作业的主要目的通常是对知识进行巩固,要求学生进行口头朗读或者书面练习,其内容也仅仅局限于基础题、拓展题、变式题等,因此很容易让学生出现负面情绪[1]。针对该类问题,教师可以利用教学平台来提高作业的广度。比如,在操作实践型作业中,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推导、掌握梯形面积计算方法,教师可以通过计算机技术为学生设计相关作业。首先教师为学生展示动画场景,即把两个一样的梯形旋转180°,然后将它们平移,之后便能够得出一个长方形或者平行四边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通过多媒体技术直观地感受到图形的剪切、拼图、旋转、平移,这种具象化的知识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感知,之后教师再为学生布置作业,让学生计算梯形的面积,这样学生在实践操作过程中能够很容易计算出梯形的面积,使得学生加深了对梯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记忆。最后在批改作业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批改,或者利用计算机自动批改技术,这样能够帮助学生走出题海,通过有趣的情境来对梯形的面积相关内容有更为深刻的认知和理解,使得学生收获数学的学习乐趣。再比如,口头型作业多出现在语言类学科中,在数学学科出现的机率较少,主要是通过课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与沟通来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在学习完小学人教版教材“混合运算”后,教师可以在课堂上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对混合运算的数学问题进行相互交流,并让学生对讨论结果进行阐述,随后在课后作业中,教师再利用互联网来帮助学生进行交流与互动。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搭建互联网交流平台,在这个平台中布置相关主题作业,主题作业需要具有吸引力,并且能够顾及所有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然后学生再在互联网平台上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这样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通过多种类型布置作业

以往的数学作业通常是让学生独立完成作业,而且作业形式一般都是线下布置、线下完成,比如口算练习、课堂作业本等,这种作业布置方法具有单一性,缺乏足够的互动,从而容易导致学生出现思维惰性,所以需要教师布置多种作业来改善该情况[2]。例如,教师可以线上布置作业,然后让学生在线上完成,基本操作流程包括五步,第一步,教师自主组卷,或者由计算机智能组卷来对作业进行设计;第二步,教师将作业在互联网平台上发布;第三步,学生登录互联网平台,然后对作业进行自主选择;第四步,学生完成作业后提交作业;第五步,教师或者电脑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学生对错题及时进行修改。由于学生之间的天赋、教育、家庭环境等方面存在差异,所以客观上学生的数学知识与数学能力是存在差异的,教师在布置线上作业时,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避免出现“吃不消”或者“吃不饱”的情况,从而提高全班的整体教学质量。比如,在学习完小学人教版教材“年月日”后,教师可以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与学习能力分为三个等级,然后设计三种了作业套餐。A套餐主要是要求学生完成一组基础题,B套餐是让学生独立制作今年的年月历,C套餐是让学生查找相关资料,并制作当年的年月日电子小报。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平台定期开展平台奖励活动,比如“金榜题名、积分夺宝”“智能辅导提分赛”等,或者可以通过互联网手段,在布置作业时将口算题转变为数学直通车、填空题转变为知识万花筒、计算题转变为粗心大意回收站等,这样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能够主动完成作业,并孜孜不倦地对数学知识进行钻研。这一系列的平台活动能够将原本枯燥乏味的数学学习变得紧张和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还可以通过线上布置、线下完成的方法来设计相关作业内容,主要是通过教学平台来布置作业,学生再根据相关要求,通过纸质或者实践操作等相关形式来完成作业。例如,教师可以设计“身边的行程问题”的网络主题探究学习,整个学习的过程就是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过程,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同学们,暑假马上就要到了,你们最想去哪里游玩?请制订出自己的假日旅行路线和旅行计划。”这样能够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感知度,使得学生清楚地了解到数学知识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极大地转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使其积极主动地完成数学作业。

三、通过多种情境设计作业

就目前而言,教师在设计小学数学作业时,通常是以书本为依托来布置书面作业,然后学生通过书面作业形式来巩固所学知识内容,教师再通过书面作业形式来考察教学成果,这样虽然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无法让学生通过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学生缺乏足够的数学应用能力。数学学科有着较强的实用性与技术性,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相关内容,通过互联网技术来为学生创造相关情境,从而改善学生的知识理论体系,提高学生的知识素养。例如,在学习完小学人教版教材“圆柱的体积”后,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设计说、玩、用、问、记的作业情境。比如,在“说”方面,教师要求学生回家后,向自己的家长或者同伴讲述今天的学习收获,并说说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在“玩”方面,教师可以在互联网平台上传与圆面积相关的小游戏,让学生通过合作的方法,来推导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在“用”方面,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学习到的知识,对家里圆柱物体拍照上传至学习平台,并附上圆柱物体图片与计算公式;在“问”方面,教师要求学生向家长提出几个问题,让家长回答,或者让家长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回答,如果遇到不懂的问题,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和沟通,未能够解决的问题再回校询问教师;在“记”方面,教师要求学生写一篇数学日记,让学生将自己的所想、所问、所记、所用、所悟记录下来,上传至班级交流群,然后评选出最优的日记,并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的情境作业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

四、通过多种方法反馈作业

作业目标的达成离不开评价的有效性,所以教师需要明确作业评价目的,并通过互联网技术来落实内容。首先教师可以通过电脑来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学生完成作业后在电脑上提交,然后教师利用计算机系统来自动评卷,计算机自动显示学生的成绩与错题。为了提高趣味性,教师可以将电脑的评价分为多个等级,比如最低的等级为挑战完成、初学乍练,中等的等级为略有小成、驾轻就熟,高等的为融会贯通、出类拔萃,根据成绩的不同,给予学生相应等级的评价,这样能够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并且能够引发学生的好胜心,进而转变学生以往被动的学习态度,使他们能主动地去完成作业,不再需要家长对其进行监督。而且电脑评价能够帮助学生随时查看错题,同时错题下方有着详细的解题过程来供学生参考,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及时纠正自己对知识的错误认知,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与记忆。除此之外,教师在利用电脑评价时,还可以对学生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估,包括最多挑战者、最快达标者、最好完成者等,并且让所有学生都能够看到评价结果。学生如果对自己第一次作业的完成情况不满意,还可以继续进行挑战,针对完成情况优异者,教师给予肯定与表扬,针对完成情况较差者,教师给予支持与鼓励,这样能够使课后作业变成学生的竞赛项目,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在完成作业后,教师还需要通过互联网技术向学生发送个性化的诊断报告,并让系统自动向学生推荐相应的学习视频,这样能够帮助学生有针对性地对自己的知识体系进行巩固与强化,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简而言之,“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深入,使得小学数学作业出现了较大的变革,在这种全新的局面和背景下,教师需要将互联网技术巧妙地应用到作业设计当中,以学生现有的认知结构为出发点,多角度、多方位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将抽象性、概括性的数学内容变得形象化、直观化,从而帮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完成课后作业,进而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与内容。

【参考文献】

[1]池雅娟.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小学数学速算作业设计及优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9(20):38-41.

[2]王晓婷,李正强.“互联网+”背景下的小學数学教学初探[J].中国农村教育,2019(08):106.

猜你喜欢

数学作业创新设计互联网+
高中数学如何提高学生作业有效性的探索
评语式批改在数学作业中的运用尝试
家用水汽治疗仪的设计与实现
园林道路设计创新应用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提高数学作业质效的几点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