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卡拉马佐夫兄弟》中的孩子形象
2021-08-09薛曼
薛曼
内容摘要:《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所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它凝聚了陀思妥耶夫斯基一生的思考,也是其文学作品中的巅峰著作。作品中存在着丰富的与孩子们有关的形象,并且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义,本文重点分析了柯里亚和伊留莎这两个孩子的形象,并引发了相应的思考。
关键词:《卡拉马佐夫兄弟》 陀思妥耶夫斯基 柯里亚 伊留莎 孩子形象
《卡拉马佐夫兄弟》[1]是俄国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所创作的长篇小说。小说故事的素材来源于现实生活,是根据现实中的一桩杀父案而写成的。在该著作中,主要人物是旧俄外省地主卡拉马佐夫及其四个儿子(伊凡,德米特里,阿辽沙,斯麦尔佳科夫(私生子))。故事大概情节为:在老卡拉马佐夫年老之时,依然好色且贪婪,他不但将妻子给儿子们留下的遗产霸占了,同时还为了一个女人而和德米特里(长子)争风吃醋,这使得德米特里十分痛恨他,并扬言要把他杀死。在一天夜里,老卡拉马佐夫死于非命,由此德米特里被拘捕。但事实上,德米特里并非杀父之人,真凶则是卡拉马佐夫的私生子,即斯麦尔佳科夫。他受到“既然上帝不存在,那么做什么都可以”的理论的诱导,为了将自己长期以来卑躬屈膝所积累的哀怨情绪发泄出来,并从父亲那里得到金钱,最终将自己的生父残忍地杀害了。整个故事的结局非常悲惨:德米特里被无辜地判刑,同时斯麦尔佳科夫也畏罪自杀,阿辽沙离家远行,而伊凡由于自责内疚最终精神紊乱。这一家庭以崩溃而告终,这也是沙皇专制社会分崩离析状态的映射。该小说通过对他们相互间的错综复杂关系及人性道德的描写,引发了后人对于伦理、宗教和哲学问题等方面的思考。
该小说规模宏大,内容充满了社会哲理性,它被世人评为“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书中人物众多,线索繁杂。其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严谨,哲理深刻,心理描写非常细腻,人物灵魂刻画精准,创作方法独特……所有这些均使得广大读者深受感染。这些错综复杂的元素共同构筑了一个博大精深、光怪陆离的艺术世界,它对于各国众多读者、文学流派以及作家的影响都颇为深远。
孩子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中占有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在作品《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具有丰富的与孩子有关的形象,通过这些与孩子有关的形象的表达,可以更好地加深我们对人物的理解和认识[2][3]。下面选取柯里亚、伊留莎两个孩子做出重点分析。
(一)柯里亚
十四岁的柯里亚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着重刻画的一个形象,他与众不同,受到母亲的溺爱,有些男孩子因此取笑他、捉弄他,但他力气大得吓人,举动灵活,性格固执,胆大而富于进取精神,能够自我保护,而且各门功课都很好,受到同学的欢迎。他博览群书,受到众多同学们的崇拜。他不仅淘气,还喜欢耍点小聪明,做出点古怪的行为。比如他跟一群少年打赌,自己敢在夜里火车经过的时候,脸朝下躺在轨道中间,直到火车从自己身上开过去。他赌赢了,而且得了“不顾死活的人”的名声。还有就是他怂恿一个小伙子牵动马车,压断了一只鹅的脖子。当然除了淘气,他还出奇地自尊,这让他很多时候在对人对事上显得不近人情。他对别人将自己当成小孩对待非常反感和憎恨,因此在孩子群當中会想方设法地表现得像个成年人一般,并会以专制口吻对孩子们讲话。柯里亚命令伊留莎臣服于他,就像奴隶那般,严格执行其命令,而且不得反抗。在“特洛伊城的建造者”问题上,对待自己的小伙伴卡尔塔绍夫一次次打压;还有就是他不顾伊留莎在重病中的苦苦哀求迟迟不来看他,把看家狗茹奇卡藏在家里,把它训练成彼列兹汪,当伊留莎病危后,去探望他时,柯里亚先是用言语来刺激伊留莎,让他想起以前用大头针将茹奇卡害死的事情,并将其作为惊喜再送给伊留莎。如此扭曲不堪的关爱,使得伊留莎极为痛苦。从上面的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柯里亚性格中冷酷残忍的一面。
通过柯里亚和阿辽沙之间的谈话,可以了解到,柯里亚小小年纪便已经开始对“上帝是否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思。在柯里亚看来,自己对上帝虽然是不信仰的,可为了融入这个世界,维持其秩序,就要缔造出来上帝。柯里亚声称自己是一个社会主义者,并且觉得假如基督能活到今天,肯定会加入革命党,或许还会发挥巨大的作用。在柯里亚读过的书里,那些非常时尚的理论变成了他深信不疑的“真理”,这使得他既独立,又显得非常激进。作者通过阿辽沙这一人物将自身对于柯里亚的忧虑表现了出来,日后或许会受到荒谬言论的影响。所以柯里亚可以看做是早熟孩子们的代表。通过解读柯里亚,不难发现当时社会专制与强权给孩子们所带来的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得孩子们有了专制的思想,而且会要求他人臣服于自己。
当时的那个年代充满了动乱,拜金主义充斥着社会各个角落,理性主义盛行,这使得很多人都迷失了自我。在如此污浊不堪的社会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们,其幼小心灵也受到了侵蚀。
(二)伊留莎
下面说说小男孩伊留莎的故事。伊留莎,不过九岁。他本性是善良的,但却在斯麦尔佳科夫教唆之下做出了荒谬的事情。他用裹着大头针的面包喂了名儿为茹奇卡的这条看家狗,他眼睁睁地看着狗跑过来并一口吞下了面包,那只狗身体打转并狂叫不止,然后拼命地逃跑,一边跑,一边叫,从此就失踪了”,他的良心受到了谴责,这样看来其实他身上同样有冷酷残忍的一面。而当他看到彼列兹汪的时候,他又是悲喜交加的。伊留莎将它的头紧紧抱住,并依偎着它,将脸深深地藏进彼列兹汪的长毛中,这是因为在这一刻,他终于能够将埋藏在心底的那种负罪感释放了。
他是个很重感情的人。柯里亚在出头帮他教训了欺负他的那帮高年级的学生之后,就被伊留莎当成自己的唯一知己,从此对柯里亚唯命是从,像奴隶那样忠心不二。柯里亚对伊留莎来说非常重要,在他心底的位置非同一般。所以伊留莎生病发烧的时候,在迷迷糊糊中总会念叨着柯里亚。因此,柯里亚在带着彼列兹汪在他病床旁边出现时,他瞬间变得十分舒坦和轻松。
他心中充满着爱。没有人能瞧得起他的父亲,为此他十分愤怒和伤心,自己也在父亲的牵连之下被同学们起外号“树皮擦子”,受到羞辱。但为了父亲,他打抱不平、忍辱负重,在家时,害怕父亲会担心自己,从未与父亲诉说过这些。伊留莎对死亡毫不畏惧,却担心自己死了父亲会伤心不已。因此伊留莎安慰着自己的父亲,并说道:“爸爸不要哭,我死了,你可以再另外弄一个好的男孩子,也给他取名“伊留莎”,像你爱我那样来爱他”。
在描写伊留莎这一人物时,作者对伊留莎殡葬时的样子进行了十分细致的描绘。“伊留莎交叉着双手,阖上眼睛,躺在蓝底白边的棺材里。他消瘦的脸庞完全没有变,奇怪的是尸身几乎没有发出一点气味。”在《卡拉马佐夫兄弟》当中,即便是佐西马长老这样如此受尊敬的人,在死后他的尸体都会散发出恶臭,腐烂不堪。伊留莎与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将伊留莎非凡之处深刻地折射了出来。
伊留莎,他基本代表了孩子们最美好的一面,正如卷首语:“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所说,孩子们就像一粒粒善的种子,在阳光下生根、发芽、长大,为世界带来无尽的美好。陀思妥耶夫斯基在文中很多地方都显露出对于伊留莎的那种赞美之情,这又一次表明,只有如伊留莎那样美好的人,才可获得上帝的爱,才可进入天堂。
几乎每一个孩子身上,都具有“双重人格”,他们受到成人世界的阴霾侵蚀,但仍然保留着孩子的纯洁。“爱”在伊留莎和柯里亚身上都是很容易找到的。爱和残忍,在孩子们身上混杂在一起,这就好像陀思妥耶夫斯基那混乱的内心世界。他被迫接受一些来自成人世界的思想,但是其天性还是很纯真的[4]。
在陀思妥耶夫斯基眼中,孩子们是纯净的,无邪的,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是“基督”形象的显现。整部作品中还有多处描写孩子们的柔弱、无助、无路可走、无处可诉,他们最纯净的灵魂遭受了最深的伤害,从侧面反映出作者对成人世界的不满和抗议,以及对纯朴人性的向往。
参考文献
[1]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佐夫兄弟[M].耿济之,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辜永娟.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儿童形象[D].湘潭大学,2007.
[3]郭菲.从《卡拉马佐夫兄弟》看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儿童形象[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3,20(06):55-58.
[4]肖四新,涂晓艳.原始回归与人性超越——从《卡拉马佐夫兄弟》看陀思妥耶夫斯基对人的理解和对人性的超越[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2):9-14+128.
(作者单位:榆林学院绥德师范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