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生》中高加林的人生悲剧

2021-08-09杨泽松

文学教育 2021年7期
关键词:成因启示人生

杨泽松

内容摘要:《人生》是中国当代作家路遥的成名作。小说以改革初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背景,讲述了农村出身的文化青年高加林渴望到大城市出人头地,却在现实的重压下和个人的思想局限中几经挫折最终回归乡土的悲剧故事。本文主要从高加林人生悲剧的表现、成因和启示三方面进行探讨,揭示作品对社会和人性的双重关注。

关键词:高加林 人生悲剧 成因 启示

《人生》是作家路遥创作的小说,也是其成名作。原载《收获》1982年第三期,曾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小说以改革时期陕北高原的城乡生活为时空背景,主要描写了高中毕业生高加林回到土地,又离开土地,再回到土地的人生悲剧,展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社会的发展状况和青年知识分子探索过程中的艰难历程。

一.悲剧表现

高加林的人生悲剧是贯穿作品情节的主要脉络,也是作品思想展现的主要内容,分别由高加林担任民办教师和通讯干事这两段人生经历构成。

1.担任民办教师的悲剧。高加林的人生悲剧首先源于民办教师的身份。高加林高中毕业后怀揣着平凡又朴实的理想,回到家乡当起了民办教师,一干就是三年。但怎么也想不到,三年后高加林的教师工作被村支书高明楼的儿子通过“走后门”强行顶替,他的身份从知识分子一下子又变成了庄稼人,这让有着极强自尊心,渴望外面世界的高加林难以接受。这种巨大的人生落差构成了高加林的第一个人生悲剧。更加可悲的是,高加林迫于当时村支书权力过大的社会形势和父母双亲的极力劝阻,担心举报被报复,最终敢怒不敢言。在人生的第一次低谷时期,高加林唯一的安慰是巧珍深沉、无私的爱。

2.担任通讯干事的悲剧。高加林人生遇到的第二个悲剧是担任通讯干事的时期。成为庄稼人的高加林因为叔父是县劳动局长这层关系的影响,得到了县劳动局副局长马占胜的帮助,最终通过“走后台”获得了县城的一份通讯差事。这让他从庄稼人摇身一变成为了一名国家干部,从而让他有了一种扬眉吐气的感觉。高加林在担任通讯干事的过程中,凭着才华和努力获得了很多的荣誉。乍看上去,高加林前途一片光明。但后来发生的一件事使这一切看起来成为了讽刺,同时也加重了高加林的人生悲惨程度。高加林当上通讯干事后,重遇了当年互有好感的亚萍。亚萍与克南的决绝,亚萍的文化、家庭背景,让高加林彻底迷失了。为了自己的前途,高加林最终选择了抛弃没文化,却深爱着他的巧珍,转而跟亚萍在一起。高加林因为爱情的错误选择,导致了情敌克南母亲的告发,最终又丢了工作回到了农村,亚萍因为身份的差异也离开了他。最后还是已嫁为人妻的巧珍出现,他才避免了被巧英奚落,但是高加林悲惨的结局还是令人唏嘘不已。

以上的人生经历,构成了高加林主要的人生悲剧,这种人生悲剧具有强烈的反差,令人悲痛。但在悲痛之余,我们发现它并不是血淋淋的,因为巧珍的存在,这种悲剧带有了一丝温情。

二.成因分析

翻开高加林人生的轨迹,探求高加林人生悲剧的原因,我们不难发现高加林的悲剧是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的结合,是社会悲剧和性格悲剧的综合体。

1.客观因素。路遥《人生》中的故事发生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陕北农村。在当时,改革开放刚刚起步,市场经济还处于萌芽阶段,而中国的户籍又被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这一僵化的身份制度和尚未建立的经济制度,使得当时年轻一代农民虽然向往城市体面高福利的工作,跳出“农门”、吃“公家饭”,却因为政策因素被牢牢限制在农村土地上。二元对立的城乡差异造成的壁垒,使得拉关系走后门之风在当时十分盛行。路遥正是通过营造这样的社会背景,展现出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艰难困苦。[1]高加林是个有理想、有抱负、有能力的农村青年,但是,当民办教师时期,随便让村支书走后门就可以把一个民办教师辞掉了。高加林一家因为生产队时期村支书的权力过大担心被报复,敢怒不敢言,实质上这就是体制落后的原因造成的。后来,由于“马屁精”马占胜的帮助,高加林当上了通讯干事,但是这个差事也是通过走后门得到的,抛开当时用人程序的弊端不说,这本来是一个令人欣喜的事情,但实际上又为接下来高加林的人生悲剧埋下了祸根。在那个时期,像高加林这样年轻有为的青年,只能凭着走关系的途径才能出人头地,从根本上导致了后来由于爱情的错误选择被告发,高加林即使多么能干、多么努力,也没办法摆脱体制的掣肘,以致最后又丢了工作回到农村当一名农民的悲剧产生。

2.主观因素。高加林人生悲剧的产生不能简单看作是时代的束缚,还有高加林的个人性格因素导致的。从作品的情节发展来看,高加林的主观错误首先表现在爱情的选择上,更深层次的还有个人价值觀的不端正。高加林同农村姑娘刘巧珍,城市姑娘黄亚萍之间的感情纠葛构成了故事发展的主要矛盾冲突,这也正体现了那种个人价值选择错误的悲剧。高加林被辞退民办教师的职位后,由于巧珍的出现让他度过了人生的低谷时期,如果他甘于平凡,踏踏实实扎根农村,即使没有大作为也不至于最后的两手空空。但是,在后来亚萍给了他更大希望的时候,他最终还是选择抛弃巧珍,这个选择既导致了巧珍的改嫁,也直接导致了情敌母亲对他“走后门”的告发,并最终酿成他的人生悲剧,这种悲剧源于他昧着良心的选择,源于他自己的虚荣心。

从高加林的个人选择作更深层次的挖掘,你会发现,与其说高加林选择的是物化的爱情,不如说更多的是选择一种浮华,一种功利。高加林抛弃巧珍除了巧珍没文化,双方找不到共同话题外,更重要的是她给不了亚萍给的东西,亚萍可以给他提供到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助他实现人生的蓝图、理想。高加林曾经清醒地认识并衡量过巧珍与亚萍之间的利与弊,但为了实现自己功利性的理想,最后即使他处处要迁就亚萍的小性子,也最终选择放弃朴实、善良的巧珍。高加林的悲剧,从他个人方面总结,正如作者在扉页上的留言:“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路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的岔道口,事业上的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一生。”选择的错误导致了高加林悲剧的最终发生。

三.思想启示

在《人生》的时代背景下, 像高加林这样的“农村边缘人”注定是要历经苦难的。作者试图通过某个人的悲剧结果推演出一个社会变革的主题,引起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的反思。另一方面,作者想表达的是对于人的发展问题的关注,青年人该如何谋求发展,又如何在谋求发展时正确对待生活的挫折,这些现实的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2]

1.选择的慎重。从高加林自身來说,他的不幸首先是源于放弃巧珍、选择亚萍。因为选择亚萍,遭受报复,因为放弃巧珍,痛失真爱,以致最后造成了两手空空的局面。他的教训告诉我们人生的不幸很多时候来源于选择的错误。如果一直坚守,或许又是另外一种局面。高加林的悲剧首先是源于爱情的选择,但更重要的是源于自己的心气高、三观的不正确。他有现代的意识却割舍不了传统文化,朝气蓬勃却又心浮气躁,志存高远却不肯脚踏实地。正如文中德顺老爹所说:“站得高,跌得惨”,最终落得个悲剧收场。

《人生》不仅仅是个故事,更应该是一种警醒。在高加林的身上可以看到熟悉的影子,人生本就是生活中所有细节的积累。当面临重大抉择的时候,我们需要的是谨慎的态度,我们要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2.体制的变革。《人生》所描述的高加林的人生悲剧引发了人们对现实社会的思索,社会的现代性与落后的体制之间巨大的矛盾像一种无形的力量操控着个人的命运。正如陈思广所说“路遥的艺术关切点不在于表现心灵的选择和灵魂的搏战上,而在于揭示外在环境的迫压对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制约,物质条件的匮乏对人格精神追求和发展的限制。”[3]高加林的两次人生转折都源于“跑关系、走后门”,实际上就是制度和保障的不对等。它启示我们要变革社会。户籍管理制度要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使人民真正实现平等的权利,配套的制度和福利也要进行改革和创新,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平等自由的社会环境才能促进个人的发展,才能避免高加林式的悲剧再次重演。我们可以看到,作品多次提到社会变革对农村的冲击。要杜绝高加林式的悲剧,关键在于体制的改革。我们欣喜地看到,在高加林那个时代,他将经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历改革开放,只要他内心还保持那份追求,并从这些挫折中积累一定的经验,那么,他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总之,高加林的人生悲剧是客观因素与主观因素的结合,是社会悲剧和性格悲剧的综合体,是由当时不健全的社会制度、落后的不开放的社会环境和当事人各方面的性格、价值观的错位等综合因素交织造成的。《人生》不仅为那些在困境中奋斗的年轻人指明了方向,也为科学地审视乡土观念、正确地处理城乡关系提供了深刻的启示意义。

路遥是一位现实主义作家, 描写的是实实在在的“人生”。他结合自身的经验,以优美细腻的笔触对陕北农村的生活深入探索,精心设置了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刻画了高加林复杂而又矛盾的性格特征,把他的悲剧人生展示得淋漓尽致。作者通过高加林这一形象,表现出了人生的不同侧面,挖掘出了人性的深刻内涵,同时也展示出了社会的变革、历史的发展对人们的生活所引起的变化。

《人生》中的高加林一直游走在城市和乡村之间,徘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现实与理想的冲突、性格与环境的冲突,造成了人物的悲剧以及小说戏剧化的结局,使得这部小说具有高度的思想艺术性,给了人们无尽的想象空间。

参考文献

[1]李丽锋.走在人生路上——解读《人生》中高加林的人生悲剧[J].职业技术,2011(06):131.

[2]杜刚秀.路遥《人生》中高加林人生悲剧的分析[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3,(12):32.

[3]陈思广.理解路遥——重读《路遥文集》[J].文艺理论与批评,1999,(5):57.

(作者单位: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

猜你喜欢

成因启示人生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基于青少年心理特点的校园欺凌成因及对策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人生中的某一天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独一无二的你
斜倚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