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四变”方法提升孕产期健康教育质量
2021-08-09潘雪红余安喆刘桂华
潘雪红,余安喆,刘桂华,欧 萍,曹 华
孕妇学校是为孕产妇提供专业健康知识的场所,可帮助孕产妇掌握关于分娩、保健和育婴等方面的健康知识,从而提升孕产妇的健康行为,消除对孕产妇、胎儿的不利因素,增强孕产妇对自身和新生儿的自护能力[1]。根据《福建省助产技术服务机构基本标准(试行)》的要求,开展助产技术服务的各级各类医疗保健机构均应设置孕妇学校。本研究以某省级三甲妇幼保健院的孕妇学校为实践对象,应用“一动力三循环”管理模式的“三联四变”方法,改进孕妇学校日常组织管理工作,促进孕妇听课参与率、教学质量和群众满意度的提升,为进一步加强医疗助产机构的孕妇学校健康教育服务,为提高母婴健康素养提供思路和参考。
1 医院孕妇学校的工作现状与存在问题
该省级三甲妇幼保健院孕妇学校成立近30年,长期为本院产检、建档的孕妇传播孕产期保健科普知识,日常听课率(听课孕妇人数/建档孕妇总人数)为60%左右。2018年底,为有效分析孕妇学校听课率不高的原因,开展了孕妇健康教育需求调查,259名孕妇填写了问卷。结果显示,不少孕妇因时间不便无法现场听课(150人,57.92%),希望能开展线上宣教(204人,79.15%),认可现场讲座形式(154人,59.46%),同时存在一定比例的孕妇不知道有孕妇学校(105人,40.54%)。可见,原有孕妇学校的运行模式与当前的群众需求并不匹配,存在宣传力度不够、课程不丰富、健康教育模式过于单一等问题。
2 基于“一动力三循环”管理模式的“三联四变”方法
黄发云等人提出了“一动力三循环”医疗质量管理模式,是模拟人体各循环系统维持生命正常活动的原理,融合现代管理的理念及方法,以医疗团队为动力源,通过创新环,在决策环的引导下,最终为目标环(患者)服务,实现医疗质量的全面提升[2]。
2019年起,本研究通过运用“一动力三循环”质量管理模式,转变固有的管理思维。针对孕妇学校存在的问题,以“协作-配合”团队为动力源,在决策环的引导下,融合创新环“三联四变”方法,最终为目标环(孕妇)提供“科学-便利”的健康教育服务。见图1。
图1 基于“一动力三循环”的“三联四变”孕妇学校管理模式图
2.1 孕妇学校管理中的动力源
以负责孕妇学校日常工作的健康教育科为核心,联合门诊部、护理部、产科、儿科、计算机技术科等多部门组成团队,形成“动力源”,秉承“协作-配合”的团队精神,共同改进孕妇学校工作。
2.2 孕妇学校管理中的目标环
孕妇学校健康教育是为维护以及促进母婴健康而收集、制作、传递和分享围产期健康信息,是提高孕产妇母婴健康素养的最佳途径之一[3]。为妇幼群体提供“科学-便利”的健康教育服务,助力母婴健康素养提升是整个管理的目标所在。
2.3 孕妇学校管理中的决策环
孕妇学校工作须依据《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6年版)》《爱婴医院复核标准》《母婴友好医院》 《母婴安全行动计划(2018—2020年)》等各项细则标准对孕妇学校的具体要求展开,同时结合医院规章制度,不断地实践应用,制定、完善并规范孕妇学校的职责流程,指导孕妇学校工作。
2.4 孕妇学校管理中的创新环——“三联四变”
2.4.1 三联动
健康教育科联合产科门诊、门诊部抽血室,把好孕妇入门诊的两个重要关口,相互配合协作,促进门诊就诊的孕妇及时知晓孕妇学校,提高孕妇听课的依从性和积极性。见图2。
图2 “三联动”管理模式
2.4.2 四转变
(1) 转变课程内容。原孕妇学校1周排课8节,每周循环同样课程。由2名固定老师授课,课程较固定,师资力量薄弱,对群众的吸引力不大。现结合群众需求,逐步协调相关专业科室的医护人员兼职授课,丰富课程内容。现每周课程内容由8节增加到17节,每周安排新课程,每月更新课程安排;同时师资队伍扩大到30余名,由一批有着丰富临床经验的医护骨干担任,确保授课内容的专业性、时效性以及科学性。
(2)转变宣传方式。原孕妇学校的宣传方式,仅体现在1张固定的课表海报,有限的宣传途径导致人群知晓率较低。现转变单一宣传为多渠道宣传。设计每日课程海报展示;每月制作课表宣传单在产科、就医服务中心、抽血室等门诊显眼处发放;通过医院微信平台、 APP、母子健康手册、网站、 QQ群等网络媒介定期发布课程表,加大宣传力度。
(3)转变听课流程。原孕妇学校听课较随意,孕妇迟到、早退、中途离场等现象时有存在,且工作人员的听课登记为手工记录,操作慢、效率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上课秩序和听课效果。现转变随机随到的听课模式为规范有序的电子信息化预约听课模式,在医院信息化就诊系统中建立听课预约、刷卡听课登记等模块。该模式方便孕妇通过医院微信、 APP平台随时随地了解课程安排,提前预约课程;根据预约的提醒信息,做到准时到校。
(4)转变服务模式。长期以来该院仅设置一种宣教干预,即传统的孕妇学校现场课堂讲课模式。实体孕妇学校的发展存在政策、资金、场地、设备等条件的限制,同时时间、路程、气候等因素也影响孕产妇参加孕妇学校学习的积极性[4]。
在当今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年代,可根据学员需求,将老师授课的视频或课件公布于医院网站,供孕妇在家网上学习[5]。有关研究发现,采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的孕妇学校教学模式在疫情期间发挥了作用,89.19% 的孕妇持认可态度[6]。2020年初结合新冠疫情防控,本院首次建立“线上课堂”,并开通“妇幼健康讲堂直播间”“孕校云课堂”,转变单一现场宣教为院内外、线上下、全方位、多立体的健康教育服务模式。
3 实施成效
3.1 听课人次数有效增加
对实施前的2018年、实施后的2019—2020年该孕妇学校3年的听课情况进行对比,评价“三联四变”方法的应用效果。
结果显示,2019年相比2018年的听课率提升了14.6%,听课人次增加了11 966人、增长24.4%。2020年由于新冠疫情防控,为避免人群聚集暂停孕妇学校2~5月现场授课,全年开课8个月。统计2020年1~11月现场和线上课堂的听课情况,比2018年听课率提升了7.8%,听课人次数比2018年增加了19 502人、增长39.7%。即使在2020年疫情防控的特殊时期,听课人数仍旧稳定,听课率稳步提升,听课人次数有所增加。
3.2 教学质量明显提升
《妇幼保健专科建设和管理指南(试行)》的“健康教育专科建设和管理指南”章节中明确要求:职能管理部门须对健康教育活动进行宣教的成效评估,持续改进教学质量[7]。本研究应用问卷星软件,定期开展孕妇学校教学质量评价。
2019年第四季度开展线下课堂的5门孕产期必修课程中的核心知识前后知晓率调查,共计2 350名孕妇参与了问卷调查,知晓率平均提高20.8分。这表明对孕妇实施有计划、有目的和系统专业的孕产期健康教育,可提升孕产妇的认知水平,加强保健意识,减少孕产期的危险因素,促进优生优育,改善妊娠结局[8]。
3.3 提高医院社会效益
2019年第四季度开展了现场课堂满意度问卷调查,121名孕妇参与调查,其中对现场课程安排“表示满意”的为99.17%,对授课老师“表示满意”的为100%。2020年,本研究开展了“线上课堂”满意度问卷调查,183名群众参与调查,其中对线上课程 “表示满意”的为91.26%;对授课老师“表示满意”的为90.71%。群众对线上、下课堂的高度认可和肯定是孕妇学校良性发展的动力。通过孕妇间的口口相传,促进医院正面形象的塑造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4 小结
根据“一动力三循环”的反馈建言模式,收集各方反馈的问题,对问题进行分类分析。对于简单问题用“动力源”直接解决;对于复杂问题,团队在决策环的引导下进入“创新环”,推陈出新,进一步改进孕妇学校的管理工作。
孕妇学校作为健康教育的重要阵地,是孕产妇保健工作关口前移的重要平台,是我国围产保健体系中心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9]。作为省级三甲妇幼保健机构,承载着本市及周边区县30%左右的孕妇产检和分娩量,尤其是当前高龄高危妊娠产妇增多,孕妇学校健康教育工作任重道远。基于“一动力三循环”的“三联四变”方法能为孕产妇传播保健知识、降低孕产期并发症,并提升团队相互协作和健康教育的质量管理水平;不断整改、持续完善,才能与时俱进、满足群众需求,从而有效助力母婴健康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