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晚期食管癌放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21-08-07马巍巍

中国疗养医学 2021年9期
关键词:因性放化疗食管癌

马巍巍

作为常见恶性肿瘤,食管癌早期无明显症状,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经进展至中晚期,失去手术治疗机会[1]。放化疗综合治疗成为晚期食管癌主要治疗方式,效果确切,可有效延长患者生命,但会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2]。其中,癌因性疲乏是食管癌放化疗患者常见症状。癌因性疲乏对癌症患者在生理、心理方面均会造成较大负面影响,包括精力降低、认知能力降低等,不利于患者的治疗与预后[3-4]。目前,分析各癌症患者癌因性疲乏相关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多,但针对晚期食管癌放化疗患者的研究较少。基于此,本研究主要分析晚期食管癌放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旨在为未来晚期食管癌放化疗患者的合理干预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12月于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放化疗的89例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已通过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研究对象中男57例,女32例;年龄41~78岁,平均年龄(56.70±7.12)岁;体质量指数18.19~24.75 kg/m2,平均体质量指数(21.50±0.69)kg/m2;病理类型:鳞癌80例,腺癌9例。病理分化:高分化37例,中分化32例,低分化20例。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早期食管癌筛查及内镜诊治专家共识意见精简版(2014年,北京)》[5]中食管癌诊断标准;经病理检查结果确诊为晚期食管癌;无法手术治疗选用放化疗治疗;无其他重要脏器器质性病变。排除标准:单用化疗或放疗治疗;合并其他恶性肿瘤;合并肺、肾等脏器严重疾病;存在精神、沟通障碍。

1.3 方法

1.3.1 基线资料调查方法 设计一般资料填写表,仔细查阅研究对象的相关资料并记录研究所需基线资料情况,内容包括:①性别。②年龄。③体重指数。体质量指数=体质量(kg)÷身高(m)2。④病理类型,划分为鳞癌和腺癌。⑤病理分化程度,划分为高分化和中低分化。⑥疼痛程度,划分为中重度和轻度/无。根据疼痛数字评分法[6]评估,以0~10分代表不同程度的疼痛,0分、1~3分、4~6分、7~10分分别代表无痛、轻度疼痛、中度疼痛、重度疼痛。⑦血清指标。采集2 mL空腹静脉血,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以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皮质醇(Cortisol,Cor)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发测定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hormone,ACTH)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 (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水平,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⑧社会支持度,划分为低度和中高度。通过社会支持评定量表[7]评定,包括10个条目分属于3个维度,评分范围0~66分,分数越高表示受测者社会支持度越高,高度≥45分,中度23~44分,低度<23分。

1.3.2 癌因性疲乏评价方法 应用Piper疲乏量表[8]评估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该量表适用于癌症患者主观性疲乏程度的评定,包括4个维度(认知、行为、感知、情感)和22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10级评分法,总量表评分按平均分计算,评分越高表示疲乏程度越高。无癌因性疲乏:0分;轻度癌因性疲乏:<3.3分;中度癌因性疲乏:3.3~6.7分;重度癌因性疲乏:>6.7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均经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呈正态分布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晚期食管癌放化疗患者重度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癌因性疲乏状况 本研究接受放化疗的89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全部存在癌因性疲乏,轻度、中度、重度占比分别为31.46%(28/89)、44.94%(40/89)、23.60%(21/89)。

2.2 基线资料 重度组相较于轻中度组,疼痛程度、TNF-α水平更高,Cor水平、社会支持度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其他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89例晚期食管癌放化疗患者基线资料[n(%),(±s)]

表1 89例晚期食管癌放化疗患者基线资料[n(%),(±s)]

注:Cor=皮质醇,ACT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CRP=C反应蛋白。

因素 例数 重度癌因性疲乏 轻中度癌因性疲乏 χ2(t)值 P值性别男57 15(26.32) 42(73.68)0.651 0.420 32 6(18.75) 26(81.25)年龄(岁) 57.00±6.20 56.60±7.42 0.224 0.823体重指数(kg/m) 21.45±0.69 21.51±0.69 0.348 0.728女病理类型鳞癌 80 19(23.75) 61(76.25)0.097 0.755腺癌 9 2(22.22) 7(77.78)病理分化程度高分化 37 9(24.32) 28(75.68)0.019 0.891中低分化 52 12(23.08) 40(76.92)疼痛程度中重度 43 16(37.21) 27(62.79)8.553 0.003轻度/无 46 5(10.87) 41(89.13)Cor(nmol/L) 126.19±13.84 156.38±16.16 7.724 <0.001 ACTH(ng/L) 63.21±11.74 61.55±9.96 0.640 0.524 TNF-α(μg/L) 122.76±10.98 96.11±9.12 11.143 <0.001 CRP(mg/L) 17.55±3.75 16.67±4.86 0.762 0.448社会支持度低14 10(71.43) 4(28.57)18.054 <0.001中高 75 11(14.67) 64(85.33)

2.3 晚期食管癌放化疗患者重度癌因性疲乏影响因素分析

2.3.1 单因素分析 将基线资料分析得到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作为自变量并进行变量说明,见表2;将癌因性疲乏状况作为因变量(1=重度,0=轻中度),疼痛程度高、Cor水平低、TNF-α水平高,社会支持度低可能是晚期食管癌放化疗患者重度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3。

表2 自变量说明及赋值情况

表3 晚期食管癌放化疗患者重度癌因性疲乏单因素分析结果

2.3.2 多因素分析结果 将基线资料中全部资料纳入作为协变量,将癌因性疲乏状况作为因变量(1=重度,0=轻中度),校正性别、年龄等带来的影响,建立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行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疼痛程度高、Cor水平低、TNF-α水平高、社会支持度低是晚期食管癌放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加重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4。

表4 晚期食管癌放化疗患者重度癌因性疲乏多因素分析结果

3 讨论

放化疗和手术均是癌症患者主要治疗方式,对于晚期食管癌患者而言,部分患者无法进行手术,放化疗成为主要治疗方式。然而,放化疗会引起癌因性疲乏,对患者造成严重困扰,包括心理、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癌因性疲乏的发生和严重程度对癌症患者的疾病发展与预后情况均有重要的影响,应予以足够的重视。

研究发现,癌症患者发生癌因性疲乏所占比重较大[9]。本研究接受放化疗的89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全部存在癌因性疲乏,轻度、中度、重度占比分别为31.46%、44.94%、23.60%,证实上述结论,说明有必要对晚期食管癌放化疗患者发生重度癌因性疲乏的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本研究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疼痛程度高、Cor水平低、TNF-α水平高、社会支持度低是晚期食管癌放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加重的影响因素。

多数癌症患者存在癌性疼痛,研究表明,在初诊癌症患者中,癌性疼痛的发生率即可高达25%,晚期患者则高达75%[10]。疼痛的出现会造成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造成患者食欲不振、活动量减少等,诱发或加重癌因性疲乏。王莉等[11]研究表明,疼痛程度与癌因性疲乏程度呈正相关,与本研究结果相符。因此,应采取措施控制晚期食管癌放化疗患者的疼痛程度,以缓解癌因性疲乏。癌症属于重大应激事件,会影响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造成Cor、ACTH等激素分泌紊乱。Cor属于糖皮质激素,生物学活性多样,对人体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可提升组织对儿茶酚胺敏感度、改善能量代谢、调节免疫应答状态,甚至对情绪具有积极的改善作用,当Cor水平降低时,对机体的各项调节作用降低,造成机体出现疲乏,引起或加重癌症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12]。TNF-α水平的升高可能会加重晚期食管癌放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可能由于TNF-α对放化疗相关疼痛、贫血、食欲降低的发展具有推动作用[13]。TNF-α释放的增加也会进一步对机体的免疫平衡造成破坏,造成脂蛋白脂酶、骨髓造血干细胞活性受到抑制,导致机体内的脂肪细胞和肌细胞被大量消耗,引起恶病质,造成癌因性疲乏;另外,TNF-α水平升高会促进神经递质中促皮质素释放激素,刺激饱中枢,从而减少食物摄取量,增加癌因性疲乏程度[14]。因此,对于晚期食管癌放化疗患者应关注其Cor水平的降低和TNF-α 水平的升高,及时调节Cor、TNF-α 水平,避免癌因性疲乏的加重。社会支持度低的患者心里适应能力较低,面对压力事件的承受能力差,且难以获取较多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式,不利于患者采取有效行为来降低压力对自身的负面影响,因此主观上产生的疲乏程度可能更为严重,造成癌因性疲乏的诱发或加重[15]。因而,应有效评估晚期食管癌放化疗患者的社会支持度,对低度社会支持患者给予鼓励与支持。

综上所述,晚期食管癌放化疗治疗患者普遍伴有不同程度的癌因性疲乏,且多为中重度,可能与疼痛程度、Cor水平、TNF-α水平、社会支持度有关,临床应重视晚期食管癌患者放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的评估及风险因素的观察及干预,可能对减轻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促进良性预后有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因性放化疗食管癌
林雁健脾益肾针刺法治疗结直肠癌术后癌因性疲乏临证经验
全程营养护理管理在食管癌同步放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浅述食管癌术后及放化疗后并发症的中医药治疗
中医饮食干预在改善肿瘤联合放化疗患者营养不良的应用效果观察
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放化疗前后甲状腺功能变化情况及其临床意义
改变趁热吃 预防食管癌
得了食管癌能维持多长时间
食管癌患者两种固定装置摆位误差及计划靶区外扩值探讨
心理支持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吃烫的、辣的东西会导致食管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