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现状调查及建议
2021-08-06王启元章储惜
王启元 章储惜
摘 要: 当前盐城市非遗发展总体状况很好,但非遗传承人在传承过程中存在老龄化趋势、个体运作较多、非遗受众面较小等困难。非遗传承人的保护和非遗项目的发展需要政府、社会和个人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非遗政策保护和资金补助;社会媒体应加大对非遗的宣传力度,学校鼓励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非遗传承人个人应提高理论修养,加强业务培训,勇于创新非遗发展道路,扎根群众生活,提高非遗参与度。
关键词: 盐城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人 现状 建议
近年来,国家先后颁布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在全国各地开展起来。非遗传承人作为非遗项目传承、保护的亲历者,成为人们了解非遗、接触非遗的重要桥梁,非遗传承人的发展现状成为社会关注、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
一、盐城市非遗传承人的调查情况
2020年7月,由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盐城非遗传承人口述史记录、整理与研究”项目组,历经31天对盐城市48位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现状及所传承项目的保护状况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
本次调查共采访48位非遗传承人,其中5位省级传承人和43位市级传承人。涉及46个非遗项目,其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2人,传统美术类14人,民间文学类7人,传统技艺类11人,传统音乐类3人,传统舞蹈类4人,传统医药类2人,传统戏剧类3人,曲艺类2人。地区覆盖盐城市亭湖区、盐都区、大丰区、射阳县、响水县、滨海县、建湖县及东台市。调查采取实地采访和录音录像相结合的方式,针对传承人的从业经历和非遗项目的见闻回忆、发展现状、未来展望四方面展开访谈,对传承人及所传承的项目形成基本了解。
二、盐城市非遗传承人的基本情况
根据走访调研及查阅史料、文献情况,我们将从传承状况、传承工作、社会影响及思想状况四方面进行介绍。
(一)传承基本状况。
1.年龄和性别状况
48位传承人的年龄高度密集在60岁左右,其中30岁—39岁的传承人共2位,40岁—49岁共8位,50岁—59岁共13位,60岁—69岁共11位,70岁—79岁共10位,80岁—89岁共3位,其中处于退休年龄段的传承人占百分之五十,但大多数仍然从事与非遗传承项目相关的工作或是个体经营户。
传承人性别分布明显不均,男性远多于女性。六位女性传承人中,有三位女性传承人从事传统舞蹈类非遗传承工作:九狮图传承人顾星群、打莲湘传承人王明华和三人花鼓传承人刘旭,其他几位为益林酱油制作技艺传承人顾梅芬,冈西剪纸传承人施君君,安丰麦秆画传承人刘用明及已经退休的淮海锣鼓传承人成素花女士。
2.经济状况
由于政府在非遗传承方面投入相当数量的资金,再加上传承人的创业发展,传承人的经济状况总体来说较为乐观。其中,自主创业的传承人较多,共同特征是将自身传承的非遗文化加工成企业文化,努力推进非遗产品市场化,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金字招牌。形成一定企业规模的传承人年收入较高,调查中直接从事非遗保护相关工作的有六位传承人,多数曲艺工作者仍活跃在一线。除此之外,大多数为退休的教师或文化站工作人员,仍在助力非遗传承相关工作的开展,年收入均足以维持正常生活。
由于网络购物技术的先进与文创产品的开发,传承人除了企业生产销售、店铺经营、路边摆摊等传统销售模式外,还开通了网络销售渠道,通过定制、创作文创产品,扩大销售市场。还结合时下流行的网络直播销售模式,引发社会关注,增加产品热度,解决非遗产品销售难题,为非遗文化发展提供新形式、新空间、新道路。
(二)传承工作。
目前盐城市非遗传承人的传承工作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
第一种是整理相关历史资料,如民间文学类传承人程可石、窦应元和姜鸿愚等。多年致力于收集整理与传说相关的历史资料和民间故事,为地方志的编撰完善做出努力,并参与建设民间传说纪念馆的工作,向地方政府文化部门提出宝贵建议。
第二种是发展非遗产业,形成一系列产业链。例如苇、蒲、麻、草編织技艺传承人戴元军、东台陈皮酒传承人朱凤祥、梁字五粮粥传承人沈钰梁等均立志将非遗文化融入企业文化,并形成一定规模的企业。朱凤祥在调查采访中强调非遗产业的重要性:“要以攻为守,要不断发展,才能传承下来。要考虑怎样变成产业,不要说就是保存历史。”
第三种是致力于传授非遗技艺。盐城方言快板传承人王红专延续传统的师徒传承模式,目前向王红专学习的徒弟众多,均颇有成就。许河杂技传承人姚辉坚持家庭传承途径,父子两辈均从事非遗传承相关工作。江淮口哨传承人唐鸣致力于社会传承途径,与广大口哨表演爱好者共同探讨口哨艺术,通过舞台表演推动江淮口哨的发展。
第四种是尝试传统非遗项目创新发展。传承人认为传承不应局限于文化馆与博物馆的抢救性保护,还鼓励活态传承。如冈西剪纸传承人唐进文和施君君二位在图书馆积极开展亲子剪纸活动,在学校发展有美术功底的教师接触剪纸,鼓励学生参加剪纸比赛,将剪纸与书法等元素结合,努力开拓剪纸艺术的创新道路;大丰瓷刻传承人陈银付响应政府号召,打造瓷刻生活用品、文创产品,探索以非遗手工业为基础的发展新模式。
(三)社会影响。
传承人在社会生活中肩负传承任务,多年来不仅受到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帮助,还通过自身实际行动呼吁人们关注非遗传承、重视非遗发展。
首先,传承人推动非遗社会影响力的发展,将非遗文化打造成为地方名片,提高非遗文化普及度。其中,白驹三腊菜、后港王宜茶干等特色产品远近闻名,受到本地老百姓的认可和外地消费者的喜爱。东台鱼汤面成为东台美食的招牌,民间有“鱼汤面看东台”的说法,伍佑的糖麻花、醉螺成为外地人来盐城旅游的纪念品。
其次,社会对非遗传承人的认识和态度有所转变。多年来,政府部门为众多非遗项目提供相应的资金补助,加大支持力度。由于普及度提高,普通百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态度从最开始的不了解转化为尊敬喜爱,江淮口哨在传承过程中从小众艺术到“可以进入艺术殿堂的高雅艺术”,观众对传统音乐形式的呼声日渐高涨。
(四)传承人的思想状况。
在调研的48位传承人中,44位传承人对非遗发展持积极态度,但仍有几位传承人对自己传承的非遗项目发展前景而担忧,表示群众认可程度不够。水泥雕塑传承人蔡保勤先生在调研中指出这项非遗技艺的传承之所以消极,是因为单纯依靠非遗项目传承获得的经济来源不足以支撑传承人的日常生活开销,非遗传承这项工作受到的重视程度不够。
多数传承人对自己的非遗项目有独到的见解,认为非遗项目传承的是不菲的文化财富和先辈们的宝贵精神。海盐制作技艺传承人邹迎曦先生说:“盐民的精神是很伟大的,不计个人得失、不畏艰难险阻,勤勤恳恳地去劳作。我们主要要发扬、传承的就是盐民这种大无畏、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对于非遗传承的期望,传承人均表示自己会坚守传承阵地,也呼吁政府与民间的支持,更希望社会对非遗传承人工作多一些理解,“政府的重视,社会的支持与关注,只有具备这两个条件,淮剧才能有发展”,建湖淮剧传承人何敏星在采访中如是说。
三、盐城市非遗传承人的困难及原因
尽管非遗在当今社会已引起很大反响,受到政府的重视和广大民众的欢迎,但调查者发现非遗传承人面临的困难大致相似,可概括为以下三方面。
(一)传承人老龄化趋势较重,个别非遗项目面临后继无人的困境。
在调研的48位传承人中,60岁以上的传承人有24位,占整体的二分之一。传承人年龄普遍较大,如草堰木刻传承人刘鸿宾已88岁、海盐制作技艺传承人邹迎曦已84岁、南派淮海戏传承人曹守湖已80岁。在非遗传承方面,一部分传承人的子女或亲属选择跟随传承人学习非遗技艺,加入非遗传承队伍,但仍有一部分传承人年龄较大,尚未找到合适的传承人,使传承的非遗项目面临断代的危险。非遗传承人队伍缺少年轻人加入,使非遗项目的传承面临一定的风險,为保证非遗项目长久传承和发展,年轻人关注、加入非遗传承人队伍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
对于此类现象原因的探究,调查者发现政府是否对非遗项目、非遗传承人关注,成为影响非遗项目发展、传承人队伍壮大的重要原因之一。人才的培养需要资金补助,非遗传承人的保护也不例外[1](91-98),非遗项目的发展需要一定资金政策的保障。大多数目前发展较为困难的传承人在采访过程中都曾表示希望得到政府更多的帮扶,以拓宽非遗发展的道路,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非遗保护队伍。
(二)传承人多为个体运作,少部分形成传承团体或产业。
在已调研的48位传承人中,大多数传承人是一对一式传承非遗技艺,少部分传承人将非遗项目发展成非遗产业,将传承人扩展成传承团体。一对一式传统传承模式多见于民间文学类和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此两者因市场接受度较小、传承门槛较高、学习难度较大等因素,使传承人无法形成传承团体或产业,坚持传统的传承模式对其而言是最合适、最保险的传承方式。拓展成传承团体或产业的非遗项目多见于传统技艺类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它们与市场融合度较高、入门困难较小、愿意学习的年轻人较多,市场化能加快发展进程,为非遗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由此可见,市场化发展趋势是影响非遗传承形态的重要因素。市场化发展一方面加快了非遗产品融入市场的进度,推动了非遗项目与市场需求的融合,为非遗传承人带来了可观的物质保障和可行的发展路径,例如益林酱油制作技艺传承人顾梅芬和新兴场膏药传承人吴登清正推动自身的非遗产品在市场化进程中更上一级台阶。另一方面,市场化发展挤压了一部分传统非遗项目的生存空间,过于追求生产效率会与非遗传承人本身需要的工匠精神产生冲突,造成一部分传统非遗项目在传承过程中出现求量不求质、传统非遗精神缺失等问题。因此,在鼓励非遗与市场结合的过程中,需要保护一部分传统非遗项目与传承人,做到非遗传承多样化发展。
(三)非遗项目受众面较小,年轻群体不愿接触非遗。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主要靠传承人的技艺沿袭和实践展演,可以说,没有传承人就没有非遗项目的存在[2](16-20)。但目前传承人身边的非遗爱好者年龄普遍较大,年轻人不了解非遗的现象较为普遍。例如传统舞蹈、传统戏曲、曲艺类非遗项目在年轻群体中获得的关注度较低,愿意主动走进剧场观赏戏曲演出的年轻人少之又少。非遗缺少年轻目光的关注,无形之中影响非遗文化的普及、非遗影响力的扩大。
针对年轻群体接触非遗较少的社会现象,可分为内外两方面原因进行探究。首先,从非遗本身出发,目前非遗传承人在传承非遗项目的过程中出现传承性有余而创新性不足的现象。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3](26-27),对于年轻群体而言,传统非遗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对他们的吸引力不强。若非遗传承人在传承过程中不加以创新,在年轻群体中难以获得长足发展。其次,网络化浪潮的席卷对非遗而言是一把双刃剑,众多非遗传承人通过借助网络平台发布非遗视频等方式展现非遗魅力、扩大非遗影响力。同时,网络化带来了年轻人一系列问题,多元文化的冲击使年轻人难以主动关注非遗文化,对非遗发展的现实状况的了解更无从谈起。
四、盐城市非遗传承人的发展建议
非遗传承与发展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广泛的社会关注,目前已取得一定成就,但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为促进非遗未来良好发展,政府、社会和个人都需要进一步探索。
(一)政府扶助。
1.加强非遗政策保护。非遗项目的顺利传承发展赖于强有力的政策保护,2005年国务院颁布《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号召各地区各相关部门与时俱进,积极开展非遗保护工作,并且出台一系列保护政策。地方政府需要针对地方非遗的特点,因地制宜,出台政策。政府还应当鼓励非遗传承人成立地方非遗协会,互相交流借鉴。例如盐城市滨海县非遗协会于2020年6月成立,目前协会共有会员83人,其中非遗传承人23人。
2.加大对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资金补助。盐城市2020年首次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进行补助,全市130名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每人获得补助2000元。盐城市文广旅局、财政局还安排专项资金90万元对非遗传播传习活动、非遗展示中心建设等进行资助。同时,政府资金补助需要注意针对性,对具有突出贡献的传承人政府进行表彰,例如传承人潘桂山曾获“盐城工匠”提名奖、江苏省乡土人才“三带”名人等奖项;对潜力较大但缺少资金扶持的非遗项目,政府应适当拨款资助;对于个人生活困难、传承后继无人的传承人更要重点帮扶。
(二)社会协助。
1.加大社会宣传力度。非遗传承人影响力的扩大离不开社会的广泛宣传,社会媒体应加大对非遗动态的关注,利用新媒体渠道向人民群众输送高质量的非遗讯息,以崭新面貌进行非遗文化传播。同时借助短视频平台、自媒体平台等宣传非遗产品,利用时下热门的直播带货等消费新模式开辟市场。2020年盐城高新区盐渎街道“盐之有物”网红直播基地开启为期一周的直播推介活动,其中“非遗盐城”文化专场邀请面塑、剪纸等传承人来到直播间,向广大网友介绍非遗历史文化,展示非遗技艺。
2.鼓励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的开展。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是非遗文化在校园传播的重要途径,各地区中小学和高校应加强和传承人的沟通交流,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节、艺术节充分展现非遗魅力,让学生们近距离接触非遗文化。目前大风麦秆剪贴、冈西剪纸、牛歌等非遗项目已经进入各地区中小学,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培养有兴趣的小传承人。非遗文化进校园活动在提高非遗普及度的同时,为传承提供一条便捷通道。
(三)个人自助。
1.非遗传承人需要树立文化自信,提高理论修养,加强业务培训。非遗项目的发展需要传承人不断学习精进,传承人理论素养完备、非遗技艺出彩才是非遗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传承人应利用社交媒体与非遗同行、爱好者们展开沟通交流,虚心学习,取长补短。例如面塑传承人周必良常与同行定期交流討论,互相分享做面塑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精进面塑技艺。
2.勇于创新,结合时代变化为非遗发展开辟新道路。非遗传承需要传承人求新求变,对非遗本身的不断创新是非遗发展的不竭动力。例如建湖方言从一开始单纯的地方方言保护到发展为百姓喜闻乐见的语言艺术,传承人肖公章在电台、短视频平台发表建湖方言作品,将方言传承与新思想、新理念结合,以“百姓名嘴”工作室为基地,将建湖方言与经典名段、新潮语言融合发展,使方言语言艺术深入人心。
3.扎根群众,提高非遗参与度。非遗传承人可以利用竞赛、表演、互动等形式,加深非遗技艺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印象,鼓励普通民众参与非遗创作,成为非遗技艺传承发展的见证者与参与者。通过与群众的交流互动,非遗真正融入现实生活,非遗文化成为扎根基层的文化。例如里下河糖塑传承人张丛惠在制作糖塑的过程中精心设置了互动环节,鼓励参与者吹糖人、捏造型,共同完成糖塑制作,激发群众兴趣,增强参与感和成就感。
总体来说,非遗传承的前景很好。无论是将非遗与市场结合,还是将非遗文化保存在博物馆与史料当中,都离不开政府扶持和人民支持。政府加大投入力度,人民群众密切关注,传承人通过创新发展,将非遗项目发展成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努力突破传统圈层,形成合力,促进非遗资源最优化分配,在坚守传统和创新发展两条道路上齐头并进,为非遗文化的传播和发展开拓更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宁峰,冯梦琪.皖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现状调查与保护机制研究——以阜阳市为例[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9(1).
[2]詹娜.辽宁非遗传承人的保护现状、问题及对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
[3]徐成芳.习近平科技创新思想的时代背景与意义[J].人民论坛,20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