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读促写,读写结合
2021-08-06魏存兴
魏存兴
【摘 要】初中阶段语文学科在写作课程和阅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需要相互辅助,可实践中师生只是单纯模仿那些高分作文的写作模式,重视对作文技巧的日常训练,忽视了培养学生对生活素材的感悟与积累,缺乏对课外书籍的大量阅读和感受。写作是练出来的,更是需要感悟的,与初中生的阅读与文本的感悟是紧密相关的。本文中笔者主要分析了现阶段初中语文学科在写作课程和阅读课程的融合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探讨了相应的改善策略,希望能为初中阶段语文学科教学品质的提升提供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写作;融合策略
通过阅读课程的学习可以使初中生掌握更多写作所需要的素材,感悟更多文章的灵感与思想,但如果无法将感悟到的内容以文字形式进行转化,并及时进行巩固,就容易导致写作素材出现流失的问题。若只重视开展写作训练活动,而忽视阅读课程的开展,也会使学生由于写作素材的缺乏而使写作训练任务无法完成。因此,在初中阶段开展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需要将写作课程与阅读教学活动相结合,发挥二者的优势,以提升语文学科的教学品质。
一、现阶段初中语文学科在写作课程和阅读课程的融合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学生缺乏对阅读课程的学习兴趣,没有明确的阅读方向
由于应试考试带来的压力,让学生从心底觉得只有成绩好,才能说明能力强。不少学生身上担负着非常重的学业负担,极少有能够供自己支配的时间,而初中生阅读所需要的时间也往往被应试考试的各种训练所占用,在初中生心中阅读方法并未得到准确的定义,也不知应当阅读些什么书目,这无疑给学生群体的成长造成了一种十分迷茫的状态,而这一阶段正是初中生个人思维活跃,充满对新知识和新事物兴趣的时期,这种兴趣往往无法稳定、持续发展。如果语文教师未能加以及时引导,加之初中生判断与选择能力较弱,这些因素都会给初中生的阅读能力的发展造成十分不利的负面影响。
(二)传统阅读和写作教学方式对初中生的发展产生了制约
传统的语文学科教学方式使得很多初中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丧失了热情,而语文老师也总是认为只要完成教学任务,将准备好的教学素材讲授给学生听即可,却忽视了对学生认知程度的關注。初中生理解能力有限,生活阅历不足,导致他们在进行阅读时无法完全理解文本所表达的中心思想。而写作训练也是如此,在写作训练的选题、制定题目以及选取提议的过程中,老师往往并未关注到题目所涉及到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是否是紧密相关的,而这一点恰是写作成功的关键。写作所需要的想象力不能只停留在空想的层面上,实践是习作训练最好的指导老师,如果写作无法以实践作为支撑,那这样的文章将会成为缺乏灵动性和水源的湖泊。
(三)阅读量的缺乏导致写作能力难以提升
初中生若在阅读领域存在问题,那么也会对其写作产生影响。若缺乏较大的阅读量则会使作文出现无从下笔、缺乏写作素材的问题,这一问题主要在于初中生的课余时间很多都被学科作业所占用。另外,初中生由于生活经历、认知能力及水平的限制,虽然有时想要阅读,但看的却是对写作和语文学习没有价值的文献,无法提升个人的写作能力,还会为自身发展带来十分严重的负面影响。初中阶段学生心理发育仍然不够健全,他们往往存在观察力缺乏、兴趣不稳定的年龄特征,无法细致、全面地关注身边的生活,上述因素的缺乏都使得初中生在进行习作练习时无从下笔,只能写出一些走马观花的事情,使文章阅读起来毫无生动性可言。
二、现阶段初中语文学科写作课程和阅读课程的有效融合路径
(一)重视心灵上的共鸣,以此来激发初中生的创作潜能
现阶段不少初中生无法用鲜活的语言文字来对自己内心的情感进行描述,缺乏足够的知识储备,也没有自己比较感兴趣或引起共鸣的话题来进行文章写作。要解决上述问题,就应当从强化初中生群体在阅读过程中的情感效应着手,鼓励学生要带着情感来阅读文章,感受作者在文字背后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只有学生能够与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产生心灵层面的共鸣,才能使阅读教学的目标得到实现,给学生的写作提供更多的素材和灵感。以人教版七年级下《伟大的悲剧》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教师和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感受斯科特等所经历的跋涉是怎样的艰苦卓绝,他们的灵魂是如何坚强不屈。在看到那些鲜活的生命只能离我们远去时,大家都会受到强烈的震撼和感染……在为他们进行墓志铭设计时,由于学生们和作品产生了心灵层面的共鸣,导致学生的创作充满感情色彩和艺术气息。这种类型的写作训练可以让学生意识到情感的抒发和表达,可以实现以情动人的写作目标,而这也是文学作品创作最为重要的灵魂。
(二)培养初中生群体的创新意识,开展专题式的写作指导
初中阶段语文学科写作和阅读课程的教学两者应当是创造和借鉴的关系,在学生对范文进行了阅读之后,可以从中领悟到文章的表达方式、写作主旨和技巧,再通过个人思维的改造和加工,把从阅读文本中学到的内容转化为自身的写作素材,以此来培养个性化的创作风格。阅读和创作之间存在互补关系,这一关系是指从阅读阶段到写作阶段,再由写作阶段重新返回到阅读阶段的这一过程,学习文章在表达修辞、段落安排与衔接以及素材应用等诸多方面的写作技巧,使初中生可以根据自己在写作训练时经常出现的问题来明确借鉴和参考的要点,以吸收优秀文章精华为基础,来扩展初中生的文章创作思路,使其创新能力得以快速增强,写出生动新颖且具有特色的文章。以人教版七年级上《羚羊木雕》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语文老师在进行这篇课文的讲述时,可以让初中生大胆展开联想,将生活中与父母沟通时存在困难或自己遭遇他人误解的实际案例作为写作素材,来创作和课文思想主题相类似的文章。上述写作训练方式不仅是对初中生群体迁移思维的训练,还是对初中生群体创造性的培养。
(三)以写作来促进阅读,增强初中生对阅读的兴趣
写作可以说是对阅读素材另一种形式的应用,同时也可以增强初中生群体的阅读水平。在初中阶段语文学科教学中开展写作训练,可以和阅读课程的教学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写读后感这种任务形式来强化初中生对所阅读文本内容的认知和理解。可以运用写评论的创作形式来鼓励学生表达自己对某种事物、文章或人物的看法及观点,上述写作训练方式有利于强化初中生群体的语言表达能力。语文老师应当教授学生选择文体的方法,有效借鉴阅读内容当中的有效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让学生有针对性地积累写作素材,写作练习的顺畅也会反过来增强初中生对阅读的热情。如描写人物的写作训练时,语文老师可以为学生留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权,使他们可以对写作的主体进行自由选择,既可以是朋友同学,也可以是亲人或著名人物。接下来,语文教师再及时引导学生对之前所学过的《纪念白求恩》和《邓稼先》这两篇课文进行回顾,分析这两篇文章是如何对人物特征进行把握的,是怎样将人物精神进行突出描写的。最后,让初中生在借鉴学习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上述技巧,使学生对人物的刻画和描写可以更加细致、到位、全面。
再以人教版九年级《麦琪的礼物》这篇课文的教学为例,语文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在进行文章阅读时,对作者的写作手法进行仔细分析,例如铺垫、先抑后扬和转折等手法,并探讨吉姆和德拉是运用了何种方式来表达了对彼此的爱意。分析上述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更加透彻地了解文章内容,激发出初中生群体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可以在日后的创作中合理运用和借鉴上述写作手法,学生的习作可以变得更加有文学性,更加出彩。同时也能使初中生群体的写作能力获得快速提升。文章写作实际上是充满学问和技巧的,语文老师需要引导学生在进行文章阅读时,不断丰富写作方法,从而让个人的知识储备更加深厚,写作技巧更为完善。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写作课程与阅读课程的融合教学,这是一种新型的模式,需要语文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不断进行实践和探究,当二者的优势发挥出来,可以增强初中生群体的学习效率和文学素养,提高初中阶段语文学科的教学品质。
【参考文献】
[1]钟燕秋.以读促写,读写结合——初中语文课堂阅读与写作有效融合策略分析[J].读与写(上,下旬),2019,016(034):92-93.
[2]古红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
[3]王翠英.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教学的有机结合[J].华夏教师,2018,000(010):61-62.
[4]梅帅峰.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教学思考——“以读悟写”[J].作文成功之路(中旬),2018,000(004):10.
[5]戈亚晟.初中语文阅读与写作的有机结合教学思考[J].文渊(高中版),2019,000(006):506.
[6]刘佳佳.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促进写作的途径研究[J].新课程(中学版),2019,000(00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