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本科高校精品课程建设与实现

2021-08-06刘光平邹丽新王岩岩

教育教学论坛 2021年23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课程建设

刘光平 邹丽新 王岩岩

[摘 要] 课程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建设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在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课程建设起到关键性的作用。针对苏州城市学院“单片机及接口技术”精品课程的建设,围绕学校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同时明确了本课程的培养目标。在此基础上,确立了课程建设思路,从课程资源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课程教学改革等方面介绍了课程建设的具体工作,阐述了课程建设的特色,为其他课程的建设提供了借鉴。

[关键词] 单片机及接口技术;精品课程;课程建设

[基金项目] 2018年度苏州城市学院精品课程建设项目“‘单片机及接口技术精品课程建设”(2210300912)

[作者简介] 刘光平(1978—),男,江西抚州人,工学硕士,苏州城市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单片机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1)23-0141-04   [收稿日期] 2021-03-09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要求高校“着重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这为高等教育特别是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要实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必须深入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强化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落脚点和着力点,课程建设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质量的高低,而精品課程建设是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载体[1]。因此,全面加强课程建设,努力打造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精品课程,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苏州城市学院主动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积极向应用型高校转型。为了更好地实现转型发展,实现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学校大力实施精品课程建设,以精品课程为引领示范,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校课程建设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在此背景下,“单片机及接口技术”课程团队以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目标,持续致力于课程的改革与建设。2018年,该课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课程建设进入新的阶段。课程团队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法、实验教学等方面积极组织开展了该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历经3年取得了显著成效[2]。

一、课程培养目标与课程建设思路

(一)课程培养目标

建设好精品课程的首要任务是精准定位,明确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培养目标的制定要考虑社会需求、学校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以及专业特色,要融合于专业课程体系之中,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服务[3]。根据学校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单片机及接口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单片机的硬件构成及工作原理,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应用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培养学生的单片机应用设计开发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工程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或从事相关专业技术工作、未来进入硕士研究生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4]。“单片机及接口技术”作为我院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等专业基础必修课程,同时也是这些专业承接学科竞赛、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的桥梁,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将大大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今后岗位工作能力。

(二)课程建设思路

单片机是嵌入式系统控制器的重要一员,它在工业测控、家用电子等行业有着广泛应用,几乎所有工科院校电气信息类专业都开设有类似的课程。这类课程实践性强,同时涉及计算机、电子技术、自动化等众多学科,需要较为扎实的理论基础,具有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根据课程特点和课程培养目标,课程团队确立了“注重基础,强化实践”的课程建设思路。首先注重基础,也就是注重单片机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单片机的种类型号繁多,考虑到51单片机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类,因此选取51单片机作为讲授对象,涵盖了51单片机内部结构、定时器、串行口、系统扩展等基本教学内容,为学生学习嵌入式系统、DSP技术等后续课程提供理论基础。“单片机及接口技术”课程的目标是会用、用好单片机,而强化实践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手段。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依赖实验教学环节,课堂教学也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构建“理论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的全过程实践能力培养体系。

二、课程建设的内容

精品课程的建设一般主要包括课程大纲、教学内容、教材、实验内容、教师队伍、实践环境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一些方面。2012年教育部下发了《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该办法提出精品课程应更加注重资源方面的建设,改变了以往只注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而资源建设方面不足的问题。为此,“单片机及接口技术”课程团队以课程资源建设为中心,重点围绕课程资源、师资队伍以及教学模式改革三个方面,开展精品课程建设。

(一)课程资源建设

课程资源建设的核心是建设类型多样、数量丰富的开放式、动态式教学资源库,教学资源库不但有课程大纲、实验指导书、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教学视频、习题解答、试卷库等基本教学资源,还建立了丰富的拓展资源库,主要包括Proteus仿真实验库、行业动态、单片机新产品、新功能等学科前沿知识以及单片机竞赛、单片机控制算法等相关资料,供学有余力的学生开展深层次的研究学习。依托学校校园网,建立了可供学生自主学习的立体化课程资源网络平台。该网络平台还有在线答疑、在线测试、知识链接等功能。例如,建立单片机爱好者、电子发烧友等知名单片机学习网站的链接,有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5]。

课程教材是教学的关键,教材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目前部分单片机教材偏重理论,难度较大,不利于学生的消化吸收。因此课程团队将教材建设列为课程资源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具有实用型特色的理论授课教材《单片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同时,编写了与主教材相配套的实践教材《单片微型计算机实验与实践》。实践教材以学生为本,注重知识技能学习与能力培养并举。结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技能特点,统筹安排实验项目和实验内容,把学生的实验技能及科学素养的提高渗透到单片机实验课程学习中,实验内容设计兼具系统性和难度的递进性。这两套教材已先后于2017年4月、2018年8月由苏州大学出版社出版,学生使用效果较好,现已被全国众多高校选用。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课程建设
中职学校“汽车空调”精品课程建设实践探索
高职机械类专业“CAD图形设计”课程建设
《海图学》课程的建设与实践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卓越计划的金属结构材料课程实践化改革与建设
资源、生态与环境学科群体系下普通地质学课程建设思考
中高职一体化课程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
医学高职精品课程建设实践及体会
浅析《Photoshop》精品课程开发及网站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