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人民为中心视域下的大学生生命愿景A-S-H递进式教育模式研究

2021-08-06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21年16期
关键词:愿景幸福感心理健康

王 露

(湖南城市学院 湖南·益阳 413000)

1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理论背景与生命愿景教育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时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治国理念,他在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重要讲话中也指出:“我们要让人民共享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即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个人幸福,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也是不断提高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前提。在此思想指引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人性管理日渐强化,人本主义的教育理念成为学校教育的核心观念,更是贯穿人才培养“生命愿景”教育始终。

本文尝试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引领下,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致力于将高水平理论研究成果指导生命教育教学实践,探寻大学生生命愿景A-S-H递进式教育模式研究,使新时代大学生有充足的“获得感、安全感与幸福感”,成长为一名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这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都是一次宝贵的跨学科理论延伸,并拓展实践路径的视野和方向,以期更好的教育成效,具备独到的教育应用价值。

2 “大学生生命愿景教育”的学术背景与价值

1960在美国出现了“生命教育”形式。1964年日本学者谷口雅春撰写了著作《生命的实相》,书中强调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1990年代港台地区也引入生命教育,并逐渐成为了广大民众关注的热点。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使人们的开始关注“生命教育”。201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要重视“生命教育”,这彰显了我国教育主管部门的意志,也意味着“生命教育”成为了教育界重点关注对象。随着社会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健康的日益关注,多数高校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展开的职业规划中,“生命教育”始终是重要内容。

国外学者多从哲学宗教知识、死亡教育、生命科学等视角去探寻生命的意义,而由于文化和历史背景不同,国内多将生命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紧密相连,如王学丽《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冯川川《由大学生生命教育引发的思想政治教育思考》等。“生命愿景”一词是2004年由学者李虹在专著《压力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中所提出,即一种新的压力应对源概念,其中谈到“生命愿景”时提出了“生命控制感”一说,即“自我超越的生命意义”与“自我控制感”相结合的“新控制感”,使这部分内心动荡期的青年群体真正明白自我超越的生命意义之余,能够学习和感悟到如何高效、有品质地把握自我的生命之旅。这既是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践行探索,更是大学生积极生命愿景的正向提升和心灵深处的洗礼。

3 以人民为中心视域下大学生生命愿景A-S-H递进式教育模式

在“以人民为中心”思想指导下的大学生生命愿景A-S-H递进式教育模式研究遵从的基本理念: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足人本主义原则,使我国大学生获得感、安全感与幸福感充足;基本路径目标:第一步正向情感体验的自我获得,第二步自助心理介质的安全认同,第三步积极心理建设的幸福成就;以期成效:立足先进发展思想,遵循新时代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提升生命愿景教育品质,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实践模式。

3.1 自我效能与集体自尊视域下的大学生“获得感”(acquisition)教育模式

在“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引领下的生命愿景教育中“获得感”是首要目标。1977年美国认知理论之父阿尔伯特·班杜拉基于社会学习的观点,提出了“自我效能”理论,以解释个体在某些特殊情景下动机产生的原因,即指个体应对或处理内外环境事件的效验或有效性,并将直接影响个体在执行这一活动的心理过程的功能发挥。“集体自尊”是个人在集体中收到来自集体对自我积极正面、尊重友爱的正向情感体验,二者都注重“人本身”的主体体验与感受。

高校以提升大学生自我效能与行为绩效的正比例关系,以强化大学生集体自尊情感体验为教育侧重点,从激发大学生应对或处理内外环境事件的执行能力、动力心理正向功能,及营造积极正面的个体情感环境两方面建设模式,在养成锻炼应对内外环境事件执行能力的心理健康实践课程中可加入模拟负面事件应激处理方案,模拟应激处理过程中的方式方法以及内心感受的真实体验,以强化大学生在今后实际应对处理中的熟悉度及平抚其慌乱与紧张感;在正面个体情感环境营造上,可持续推进大学生生涯规划阶段性成就感体验、加大团体辅导关爱活动的力度、依托线上线下心理咨询、互助关怀等多种方式拓展其人际交往面。当然,所有举措都需注重回归“人本身”的真实感受,这对于校园中迷茫无助、失去自我的青年群体在提高自我认知与提升自我“获得感”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图1:大学生“获得感”(acquisition)教育模式

3.2 多方认同与自助心理介质作用下的大学生“安全感”(security)教育模式

充足的安全感是大学生能否在纷繁复杂、信息爆炸时代能否保持心理健康的基本保障,也是衡量高等学校学生工作是否到位的重要指标。来自社会、家庭、学校三方教育环境的营造以及主体认同的动力心理,是大学生自我安全意识树立的助推器,而大学生自助心理机制的构建以及能力的培养,才是大学生真正安全感建立的基石。

心理自助是指人为改善心理问题,进行了有意识的调节自身情绪行为。大学生自助能力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自生性能力,包括他们对心理问题的调节能力、心理健康的维护能力和心理危机的处理能力等。因此,个人自助心理意识的树立及能力的培养是自我安全感教育的重点。在认同氛围及自助心理的作用下,构建个人自助知识的习得——心理教学实践训练辅导——育心环境氛围营造三个紧密连接的教育模式是关键。其中,社会、学校和家庭的认同、支持是前提,社会教育体制的基本保障与对口补贴支持、学校教育资源的细腻与丰富化、家庭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及正能量情感关怀,都有助于当代大学生建立充足的安全感;在此基础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自助知识习得与实践课程训练辅导才能发挥作用,获得成效。育心环境氛围营造主要依靠校园物质文化、服务渠道和人力资源,服务渠道资源主要借助网络新媒体之力,主要是知识服务,强化自助意识,提供专业的指导与帮助;而在人力资源中,教师对学生的关爱将给学生带来心理的强烈满足。

图2:大学生“安全感”(security)教育模式

3.3 成就动机与积极心理暗示下的大学生“幸福感”(happiness)教育模式分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幸福,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可见,幸福感不仅使人发自内心的感到愉悦,更高层次的意义是促进一个人的全面发展。从心理学看,幸福感的核心是正向地改变人的主观感受,注重人类生命本身的自我体验,由于涉及主观感受和自我体验,积极的心理建设不可缺少。美国心理学家Kobasa提出了“坚韧人格”,意为个人心理应对能力、心理韧性越强,成就动机就越强,主观感受也就越幸福。许多心理学家探寻人类幸福感奥秘时,调研中经常会使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WB)、成就动机量表(AMS)。可见,成就动机和积极心理暗示与幸福感的获得有着必然的直接联系。

此处笔者从三方面思考分析建设大学生“幸福感”的教育模式:一是成就动机和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主要从大学生应对处理各类事件能力的正向训练和引导中,正向提升其成功率,强化学生建立自信心,并树立良好的成就感;二是引导学生产生并体验更多积极心理情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推广与健康、正能量“三观”的培育十分必要;三是营造与学生积极交流的氛围,这一点是考虑到宏观环境的重要影响,建立和谐、温暖、友爱、互助的校园人文环境,加强家长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情感关怀与有效沟通。以上三方面都是在充分保证大学生“获得感”与“安全感”的前提下,最大化提升他们的“幸福”所得。

图3:大学生“幸福感”(happiness)教育模式

4 结语

本文在“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引领下,探寻大学生生命愿景A-S-H递进式教育模式研究:大学生“自我获得”(“获得感”)教育—“安全认同”(“安全感”)教育—“幸福成就”(“幸福感”)教育,意图使新时代大学生有充足的“获得感、安全感与幸福感”,激发大学生生命愿景教育的终极意义,即使广大学子始终保持积极向上、阳光健康的良好心态,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发成才,成为一名内外兼修、健康有为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

猜你喜欢

愿景幸福感心理健康
7件小事,让你下班后更有幸福感
心理健康
冬日的愿景(组章)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友谊的硕果,美好的愿景
奉献、互助和封禁已转变我们的“幸福感”
七件事提高中年幸福感
保护一半倡议: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愿景和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