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课堂:指向学生言语能力的生长
2021-08-05邓超
摘要:“语言+”课堂的构建,从凸显语文学科的特质出发,充分发挥语言学习在语文学习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以语言学习和思维发展、情感熏陶、审美丰盈、文化传承之间的耦合点为突破口,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形成以语言学习为目的和实现工具的课堂样态。在实践中,以“选点设练、由点到线、连线成面”为思路,总结出“遴选‘点—发射‘线—形成‘面”的教学实施路径。
关键词:语言+;言语能力;小学语文;课堂样态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2A-0102-04
“语文是什么”关乎语文本真,体现学科特质,决定语文教学何去何从。然而,长期以来,人们对这一根本问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导致语文教学无法很好地回答“为什么教(学)”“教(学)什么”“怎么教(学)”等一系列最基础、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因而出现教学目标繁杂、教学内容膨胀、教学路径不明等现象。笔者基于对上述问题的反思,尝试构建小学语文“语言+”课堂,以期重构课堂教学的样态,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的生长。
一、“语言+”课堂的内涵阐释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并进一步指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在语文课程中,学生的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都是以语言的建构与运用为基础,并在学生个体言语经验发展过程中得以实现的。”[1]4-5不同学段有不同的教学要求,但对于基础教育而言,高中课程标准具有顶层设计的意义,其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语文教学有着极其重要的启示——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发展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根本所在。对此,浙江外国语学院汪潮教授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把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初步设定为:“态度素养、语言素养和文化素养”,并就“语言素养”进一步阐述:“应该说语言素养是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中的关键因素。从结构看,语言素养是‘一体两翼的综合体:语言是主体,情感和思维是两翼。通过语言文字的习得,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所以,语言素养其实包括三个要素:语言、情感和思维。其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语言,语言是本质。其余二者都是基本属性,应有机地渗透到语言之中,既不能凌驾其上,也不能游离其外”[2]。
语文是个综合体,本身包罗万象、气象万千,可以“教”的东西似乎有很多,历史的、军事的、科技的、人文的……都可能出现在语文课中。诚如王尚文教授所言:“就教材的内容看,语文教材有的可以直接划入政治、历史或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学科。”[3]然而,我们应该看到,描摹众生万象、表达思想认识、抒发情感体验的载体是语言;语文这个综合体的根是语言,综合性是它的表象特征,舍本逐末实在非明智之举。“但是,语文教学仅着眼语言,难免干瘪、枯燥、机械、流于形式化”[4],充分观照、体现语文的综合性,将语言中的文学、文化、文明等要素有机融合、渗透于语言学习中,才会使语文课堂生动活泼、简明高效,才是语文课堂应有的样态。
基于此,笔者尝试构建小学语文“语言+”课堂。这里的“语言”指的是语言学习,具体而言,是指通过听、说、读、写等方式,品析字词句、揣摩文本结构、习得表现手法等,进而积累语言材料,掌握语言运用的规律。“语言+”不是在语言学习的基础上另外附加东西,而是指充分发挥语言学习在语文学习中的优化和集成作用,将语言学习与内隐其中的思维、情感、审美、文化等深度融合,寻找到它们之间的耦合点,在促进学生言语能力生长的同时解决思维发展、情感熏陶、审美丰盈、文化传承等问题,形成以语言学习为目的和实现工具的课堂样态。这是“执一御万”的哲学观与“乘一总万”的方法论在本文语境中的表达:以语言学习为“一”,统摄包罗万象的教学内容,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以学习语言为“一”,带动其他内容的学习,举要治繁,解决“怎么教”的问题。
二、“语言+”课堂的基本样态
“语言+”课堂,指向的是学生言语能力的生长。学生在具体的言语实践活动中,积累语料、丰富语感、习得语知、内化语理,不断建构言语图式,积存相似模块,让言语能力在“举一反三”和“反三归一”中得到生长。在语言学习的同时,抓住思维增长点、情智丰盈点、文化传承点,达成“一点突破、三点共振”的教学目标。
(一)抓住思维增长点,提升学习品质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沒有思维的支撑,读,读不深;写,写不通。语文教学如果不重视发展思维,读、写能力难以有质的飞跃。”[5]而当下的语文教学中“消费性思考”太多,“生产性思考”太少。一篇课文“读哪里”不需要思考,因为不能跳出教师的预设;从这里“读出什么”同样不需要思考,因为往往都是“事实性问题”,答案也多为学生并不知所以然的陈述性知识。没有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协同活动,就难以形成深度阅读,表达也难以有画面感、难以有条理;没有辩证的思维方法、创新的思维能力,阅读与表达就难以深刻、周全、新颖。
(二)抓住情智丰盈点,赋能言语生长
小学语文是6~12岁儿童的语文。儿童特有的心理需求决定着语文课堂应当充满情趣。有情有趣的语文课,才能让学生潜心会文、静思默想,迸发智慧的火花;才能让学生侃侃而谈、观点交锋,闪烁智慧的火苗。在这一过程中,应充分引导学生关注文本所呈现的语言现象,咀嚼内隐其中的情感与立场,揣摩潜藏其里的爱憎与是非,把握言语规律,习得言语智慧。如此教学,学生不仅经历了对语言的感知、理解、品味,更激发了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语言—言语智能”的可持续发展,最终实现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的水平的提高。
(三)抓住文化传承点,培育文化自信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语言文字的过程也是文化获得的过程。”[1]5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应突出启蒙性,以语言学习为根本,通过诵读经典、含英咀华,获得大量的感性积累和体悟,在个体言语经验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熏染,形成有别于其他国家学生的“精神底色”,逐渐实现对中华文化、多样文化、当代文化的继承与弘扬、理解与借鉴、拓展与增强,逐步实现文化自信。
三、“语言+”课堂的实施路径
构建小学语文“语言+”课堂,意在凸显语文教学的特質,处理好语言学习和其他内容学习的关系,解决“教什么”“怎么教”的问题。通过实践,笔者总结出了“遴选‘点—发射‘线—形成‘面”的教学实施路径。
(一)聚焦语用,遴选“点”
“点”的遴选,首先要考虑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是否有助于解决学生学语言、用语言的问题。于永正老师说得好:“一个人能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有感情,字词句的训练有了,语感训练有了,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也就会有了,‘人文性也就在其中了。”[6]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语言学习是语文教学内容的“纲”,其他都是“目”,“纲举”才能“目张”。有这样一则例子很能说明问题,《荷花淀》中水生把参军的事实告诉妻子后,水生嫂说:“你走,我不拦你。家里怎么办?”一位老师就这句话中的句号作了如下分析:“这个句子里的句号不能改为逗号。如果改为逗号,那么水生嫂支持丈夫参军是假,拖后腿是真。采用句号情形就大不一样了,一方面,水生嫂深明大义,支持丈夫参军;另一方面又需要丈夫的爱怜。前者刁滑,后者温柔而多情。”[7]抓住一个标点,语言学习到位了,思维训练、情感熏陶、审美体验等等也均蕴含其中。当然,语言的学习不仅仅局限于标点,词句运用、文本结构、表现手法等等都是很好的“点”。
(二)着眼素养,发射“线”
遴选出“语言+”的“点”后,接下来要做的是,通过这个“点”的学习,“发射”出若干条“线”,“线”源于“点”,但又超越“点”,使学生在不同方式的言语实践活动中,既提升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又促使情感得到熏陶、思想得到启迪、精神得到发展。
1.在品词析句上做文章
教材选文一般都是文质兼美的,在词句运用上各有讲究、风格迥异:或生动、形象,或准确、简洁,或深刻、含蓄;或富有表现力,或具有说服力,或充满感染力……选择怎样的字词,采取怎样的句式,均蕴藏着作者、编者的良苦用心——作者推敲词句“一吟双泪流”,编者巧妙编改“捻断数茎须”。因此,语文学习需要潜心会文、涵泳词句,以解其言、悟其义、感其情。
2.在构段谋篇上悟神韵
文章不同,思路各异,而文本结构正是作者思路的具体体现。文本结构大致可分为“段”和“篇”两类教学重点。“段”的教学不能局限于划分逻辑段和归纳段意,应在弄清句与句、层与层之间关系的基础上,理解其内部结构,学习作者是如何有中心、有条理地表达意思的。“篇”的教学指要关注课文的篇章结构,主要包括了解课文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学习作者如何选择材料、安排内容等。在学习作者巧妙构段、精心谋篇的同时领悟文本所蕴含的神韵。
3.在表现手法上求突破
不同的文章,尤其是不同的文体都有一套匹配的表现手法。每一种文体都各有其轨,各行其道。记叙文有记叙方法,说明文有说明方法,议论文有论证方法……表现手法受制于文体,同时也是为文体的表达需要服务,因此,在教学时要识文辨体、得体而教。以说理文为例,说理文的教学着眼点就不能仅仅是一个“理”字,更应关注“说”字,学习作者是“如何说”才将“理”说清楚,说得让人信服,即,在“学法”的过程中“明理”。比如体会提出观点的方法,感悟如何列举典型事例才能强有力地证明自己的观点,体悟如何运用“精要的语言”进行强有力的说理,感受说理性文章谋篇布局的基本方法,等等。
(三)连接纵横,形成“面”
语文学习是一个长期熏染的过程,“毕其功于一役”是不现实的,需要“因课设练”循序渐进,需要大量的言语实践活动,才能“连线成面”,最终达到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
1.紧扣“语文要素”纵向提升
部编本语文教材按“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进来编排。其中“语文要素”的出现为一篇课文“教什么”指明了方向,使教学变得有“章”可循。温儒敏教授在《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七个创新点》中指出:“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基本的语文知识、必需的语文能力、适当的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等,分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课文导引或习题设计之中。”[8]语文要素“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其实就是学生语文学习不断走向纵深的过程。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始终瞄准语文要素,力争“一课一得”,通过学习不断强化,直至能够迁移运用,形成能力。
2.紧抓“读写结合”横向发展
语文教育专家张庆先生指出:“语文就该抓好两件事:一是读,二是写。扩大阅读量,才能增加吸收和积累。小学生要多布云彩慢下雨,读书观察养成习惯了,就慢慢会写出真实感受。”诚如斯言,多读多写是提升语文素养的不二法门。值得警惕的是,不能孤立地对待“读”和“写”,关键要在二者之间的“结合”上做研究。“结合”意味着二者之间应相互作用而彼此影响,或为深刻理解,或为升华情感,或为内化语言,或为迁移运用。立足文本语言,关注秘秒的文字表达,关注特别的言语形式,融理解、运用于一体,才是读写结合的“理想国”。
“语言+”课堂的构建,着眼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着力学生言语能力的生长。笔者从课堂教学实践出发,希冀以此不断明晰语文教学基本问题,不断准确把握语文学科本质,从而提升语文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汪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对小学语文教学思想方法的启示[J].小学教学(语文版),2018(7-8):6.
[3]王尚文.语言·言语·言语形式——试论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J].浙江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74.
[4]邓超.以小学语文为例谈“课堂引领”的应然选择[J].中小学教材教学,2015(11):36.
[5]崔峦.吃准目标 讲求实效——准确、全面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J].小学语文教师,2020(4):9.
[6]甘晓妹,刘苏.永远不会被遗忘——致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于永正先生[N].徐州日报,2017-12-11(5).
[7]王尚文.语感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252.
[8]温儒敏.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的七个创新点[J].小学语文,2016(9):8.
责任编辑:赵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