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021-08-05王正灿
王正灿
◆摘 要:随着现代教学理论的发展和进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现代教育理论优势,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成为教师关注的重要课题。在小学数学课程教学中,计算能力是学生进行数学知识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综合数学素养提升的阶梯。本文将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进行分析和讨论,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的创新发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能力;提升策略;应用分析
小学数学中的数理教学、几何教学、生活常识教育都和学生的计算能力有着深刻关联。计算能力的提升不仅能够提升学生计算效率,还能提升学生的数字直觉,增加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应用意识。在传统教学基础上,教师要对学生的思维进能力进行拓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规范意识和纠错能力,使学生在计算问题上获得能力突破,促进学生综合数学素养的全面发展。
1小学数学中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关键要素
1.1学生对数学计算问题保有兴趣。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兴趣是指导学生能力发展的第一动力。数学计算问题以枯燥性著称,简单的数字很难提高学生的计算兴趣。传统教学中教师更是以“题海”策略为基础思路,给学生布置了大量的习题。虽然使学生的计算能力获得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导致学生对计算问题比较厌恶,缺乏主动计算和应用的意识。对此在新的教学时期,教师可以以游戏化的思维对传统方式进行转化,在课堂教学中营造竞争氛围和态势,采取激励策略不断地对学生进行学习反馈。使学生在计算问题中获得竞争兴趣和荣誉意识,激励学生在数学计算问题上做到多样尝试。
1.2学生有勤奋的验证和纠错思维。在数学问题计算中,勤勉意识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必要条件。小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教师应该对学生的勤勉意识进行有效培养,避免学生对数学计算问题有畏难和惰性心理。但是传统“一言堂”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失去了更多实践计算机会,增加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心理,使学生对数学问题缺乏探索欲望,在笔头计算上更加懒散。勤勉意识的匮乏也使学生缺乏必要的纠错心理,对计算问题有应付学习的态度。对此在新的教学时期,教师要减少对学生的过度辅导,将更多的问题留给学生自己尝试、验证,以此培养学生的勤勉学习思维,使学生从计算问题中获得更多积极的体验。
1.3学生的解题过程具有规范性。在数学问题计算中部分学生缺乏规则意识,在计算问题中缺乏耐心进行按步骤的计算和验算,导致其出现失误的可能升高,对计算问题的理解不够深刻。对此在新的教学时期,教师应该将计算基础规范放到重要位置进行教学,强化学生的规范计算思维,使学生的计算效率和规则意识得到同步有效培养。
1.4学生对演绎思维、归纳思维的充分理解。在小学数学计算问题教学中,教师要将基础的逻辑思维内容融入其中,使学生了解到计算规则的核心价值,提升学生对计算规则的重视程度和应用能力,使学生在计算问题解决中保持正确的目标和方向。例如教師对演绎法的积极解释,即将各项数学定律、定理奇妙应用到一般问题中,使具体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而归纳法则是将一般的解题经验进行积极总结,从而形成普遍适用的规律,使自己的解题过程更具质量和效率。最后教师可以对抽象模型的含义进行解释,即数学计算问题是一种符号模型,但却能对客观问题进行有效反应和总结,以此提升学生的计算转化思想,以客观现实检验自己的计算成果,以数学计算验证自己对现实的看法和结论。
2小学教学中提升学生计算能力的策略
2.1保持激励教学策略,开展计算竞技活动。在小学数学计算问题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多样的竞技活动,激发学生的荣誉心理竞争意识,使学生对数学计算保持持续兴趣。例如在教学《小数的乘法和除法》中,教师可以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小数计算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结合自己的生活常识判断自己的计算结果是否合理,自主确定小数点的确定方法,鼓励学生结成小组对彼此的计算结果进行讨论,以此激发学生的课堂讨论兴趣和荣誉心理,促使学生在计算问题探究中保持活跃。
2.2将更多的数学计算问题留给学生自己解决。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将更多的计算问题留给学生自己解决。包括对数学定理的推定、对数学例题的讲解等。使师生之间完成更有效的互动,培养学生的勤勉实践意识,促进学生对原问题的理解等。例如在教学《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对圆的“π”进行丈量和分析,询问学生“π”可以取整数吗?为什么?以此促进学生对圆问题的全面深刻理解。
2.3鼓励学生按步骤逐步得出计算结论。在数学课堂计算和作业检查中,教师要对学生的验算过程进行核查,鼓励学生按照书写步骤得到自己的结论,以此方便教师的检查,对错误问题的检验。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树立学生的有效检查和纠错意识。
2.4对数学计算问题的规则演绎理念进行有效解释。在数学历史课程中,教师要对数学知识进行溯源解释,使学生了解到公理、定理、数字计算问题的来历,促进学生对数学定理更得心应手的应用。如分数的出现是建立在古人对物资进行有效分配的基础上的,分数天然具备着“平均”分配的属性,以使更多的生活常见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此外教师要鼓励学生从数学计算问题中积极总结经验,如计算问题中对“0”和“5”的特别关注,对偶数和奇数、质数和因数的关注等,使学生对计算问题做到多样简化思考。
3结束语
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教师可以从多个角度对数学问题的计算应用问题进行解释,树立学生“不为难”勤勉理性的学习思维模式,培养学生的解题信心和兴趣,促进学生规范思想的发展,最终使学生对计算问题产生别样的认知和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周波.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9).
[2]刘林香.浅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计算能力[J].中外交流, 2019, 026(047):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