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术前营养支持在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2021-08-05张冰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胃肠道白蛋白维度

张冰

平顶山市第二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467000

胃肠道恶性肿瘤在临床上较常见,包括结肠癌、直肠癌、胃癌等,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临床上针对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但在手术前,患者由于受到病情影响,其胃肠功能出现障碍,往往会导致其营养状况欠佳,存在营养风险,不利于手术开展,尤其是身体机能逐渐减退的老年患者〔1-3〕,影响患者术后的康复。临床的营养支持治疗主要在术后进行,术前不存在明显营养障碍的患者应用营养支持的较为少见,但老年人的身体机能下降,在相同的营养状态下机体的营养储备能力要远远低于中青年人,因此在术前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增加营养储备对于维护围术期的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探讨营养支持在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120例。纳入标准:①经临床辅助检查证实为胃肠道恶性肿瘤,②年龄≥60岁,③具备手术指征,④对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存在精神障碍、认知障碍者,②合并严重感染或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③合并血液系统疾病者,④合并严重营养障碍、恶液质、中度贫血或白蛋白<30 g/L者。所有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39例,女21例;年龄60~83岁,平均(71.53±9.48)岁;恶性肿瘤类型:结肠癌13例,直肠癌17例,胃癌30例。观察组男38例,女22例;年龄60~84岁,平均(71.80±9.37)岁;恶性肿瘤类型:结肠癌14例,直肠癌18例,胃癌2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学伦理学委员会批准,符合医学伦理学要求。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接受腹腔镜下肿瘤根治性切除手术治疗,术后常规应用抗菌药预防感染,静脉补液,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采用静脉联合胃肠道营养支持,术后第1天给予全静脉营养,患者消化道功能部分恢复后联合胃肠道营养支持,逐渐过度到全胃肠道营养,根据患者能量需求计算其每日能量摄入,确保每日能量摄入充足,满足热量及营养需求。观察组入院后给予营养支持,给予患者肠内营养乳剂口服,每天热量摄入125.52 kJ/kg,营养状态较差患者联合静脉营养,静脉补充白蛋白至35 g/L,直至手术前1 d。术后患者均门诊随访。

1.3 观察指标

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7天比较两组的营养风险评分、营养状况指标(包括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血红蛋白)、免疫功能指标(包括CD3+、CD4+/CD8+、NK细胞)、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恢复时间(包括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评估工具为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量量表(QOL),量表有生理功能100分、心理功能100分、社会功能100分、物质生活100分,得分越高代表生活质量越好〔5〕。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7天采用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量表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评估,统计患者术前营养状况。NRS-2002营养风险筛查量表内容〔4〕:①疾病状态维度:慢性病、骨折计1分,偏瘫、肿瘤、重症肺炎、腹部大手术计2分,颅脑损伤、骨髓抑制、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分>10分计3分;②体重减轻维度:术前3个月内体重减轻>5%计1分,术前2个月内体重减轻>5%计2分,术前1个月内体重减轻>5%计3分;③年龄维度:年龄≥70岁计1分,年龄<70岁计0分。3个维度分值相加之和≥3分,即可判断患者存在营养风险。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营养风险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营养风险评分无显著差异:术后第1天及第7天营养风险评分均提高(P<0.05),但观察组患者营养风险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营养风险评分(分,

2.2 两组患者营养指标比较

两组患者术前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及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及第7天两组患者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及血红蛋白均降低(P<0.05),且术后第1天及第7天研究组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及血红蛋白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营养状态

续表2 两组患者营养状态

2.3 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比较

术前两组患者CD3+,CD4+/CD8+及NK无显著差异,治疗后第1天及第7天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

2.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n(%)〕

2.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两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而治疗后观察组的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更高(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分,

2.6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

术后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观察组均较对照组缩短(P<0.05)。见表6。

表6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

3 讨论

胃肠道恶性肿瘤主要包括胃癌、大肠癌(结肠癌、直肠癌)等,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类型,而手术是胃肠道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可对胃肠道恶性肿瘤予以切除,达到延缓肿瘤进展的目的〔6-7〕。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由于受到病情影响而出现食欲减退、胃肠吸收障碍、机体内高代谢情况,易出现营养不良情况,尤其是老年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其机体味觉、嗅觉、咀嚼功能出现减退,其发生营养不良的风险更高,而营养不良是影响胃肠道恶性肿瘤患者术后恢复的主要因素之一〔8-10〕,老年消化道肿瘤患者围术期营养支持对于患者的康复尤为重要。

临床上针对营养风险较高的患者多采取营养干预及营养支持,营养干预主要是以饮食调控为主,可在一定程度上确保患者合理饮食,但其干预效果并不理想。营养支持是通过外源性补充机体内所需营养的最直接手段,根据其营养输送方式可分为肠外营养、肠内营养,肠外营养即静脉营养输注,操作简便,但其无法满足患者大量营养的需求,而肠内营养主要是指经口服或鼻饲管直接使用营养制剂,可使营养制剂直接抵达胃食管,在胃食管被充分吸收,符合人体生理学特点,可保持胃肠道黏膜结构的完整性,保护胃肠道功能,还可为患者补充大量的营养〔11-14〕。患者围术期的营养支持多在术后进行,尤其对于明显障碍的患者,术前营养支持应用的较少,本研究中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给予口服营养液,对于合并低蛋白的患者,即使蛋白尚未低到明显影响手术安全,也给予静脉补充白蛋白至正常水平后进行手术。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术后的营养风险均不同程度增高,其可能同术后患者的活动能力下降,体重减轻以及可能合并的肺部感染有关。对前白蛋白、白蛋白等影响指标的观察也取得类似的结果,说明手术对于患者的机体营养状态存在较大的影响,但术前的营养支持能够促进患者术后营养状态的改善。随着营养状态的下降,患者免疫功能也出现降低,其不仅与营养状态下降有关,而且与手术创伤导致的内分泌神经调节功能的异常等因素有关〔15-18〕,虽然术后第7天两组患者的免疫功能指标未能恢复到术前水平,但观察组的恢复程度要明显优于对照组。

本研究发现,研究组术后的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康复的速度明显较对照组提高,术后生活质量的评估也要优于对照组,说明术前的营养支持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19-21〕,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不仅促进患者在生理上的康复,也更有利于患者心理及社会角色的恢复,能够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22-23〕。

综上所述,老年胃肠道肿瘤患者在术前实施营养支持,可有效降低患者营养风险,改善其营养状况,促进患者术后营养状态及免疫功能的恢复,有利于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术后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胃肠道白蛋白维度
体外仿生胃肠道模型的开发与应用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光的维度
“五个维度”解有机化学推断题
白蛋白不可滥用
Cu2+、Zn2+和 Pb2+对绿原酸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的影响
连花清瘟胶囊致胃肠道不良反应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