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

2021-08-05梁环忠童荣辉

天津商务职业学院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三明市城镇金融机构

梁环忠,童荣辉

1.福建江夏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2.三明市农商银行,福建 三明 365000

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以城市群为主体构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格局”。这是党中央深刻把握和运用城市化和城市空间布局规律,对优化我国未来城镇体系战略格局作出的重大判断和战略导向。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中指出:“到 2020 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22年,乡村振兴的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初步健全。”要实行乡村振兴与区域协调发展,必须坚持走“城乡融合发展”的道路,推动新型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以建设信息化、工业化的新型城镇。

根据国家统计局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的城镇人口数量为84843万人,城镇化率达60.6%,是1978年底城镇化率17.92%的3.4倍。而截至2017年,日本城镇化率为91.54%,英国城镇化率为83.14%,美国城镇化率为82.06%,法国城镇化率为80.18%,德国城镇化率为77.26%。可以看出,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相比差距甚远,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根据以往发达国家的经验显示,一个国家的城镇化率从30%提升至70%的过程,是经济发展迅速的黄金阶段,由此可见,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最佳时期,蕴含着强大的经济增长潜力。因此,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意义重大。城镇化发展无论是基础设施建设还是实体经济经营规模的壮大与资本运作能力的提升,均离不开金融的支持。本文以福建省三明市为例,基于乡村振兴与区域协调发展的背景,对三明市城镇化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分析了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探讨了其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方式,并从金融的视角为其进行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一、三明市城镇化的发展现状

(一)三明市基本情况

1.地理位置及土地分布。三明市位于福建省中西北部,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全市面积2296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8.53%,约为1959平方公里;园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3.00%,约为688平方公里;林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79.65%,约为18292平方公里;草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1.49%,约为341平方公里;城镇村及工矿用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2.34%,约为538平方公里;交通运输用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1.24%,约为284平方公里;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1.96%,约为451平方公里;其他土地面积占土地总面积的1.79%,约为412平方公里。

2.矿产资源。三明市地处武夷山脉与戴云山脉之间,地层结构发育完整,以中低山脉和丘陵为主,矿产资源较为丰富,由于地质结构差异,导致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在全市已发现的79种矿产中有49种已探明储量,在已探明的矿产中,大型矿床6座、中型矿床43座,已开发利用的矿产43种。

3.林木资源。三明市素有“中国绿都”之称,林地面积占土地面积的79.65%,森林覆盖率高达76.8%,其中,活立木储量1.15亿立方米,毛竹储量3.8亿株,人均林木资源位居全省第一。

4.水资源。三明市基本处于山地丘陵,八分山一分水一分田,全年气候温暖湿润,降水充足,河流密集,全市内集雨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250条,其中集雨面积超过100平方公里的河流有75条,可利用开发水能资源244.71万千瓦。

(二)三明市的城镇化现状分析

1.三明市城镇化水平与福建省、全国城镇化水平比较

2019年末,中国大陆总人口达140005万人,城镇常驻人口84843万人,城镇化率60.60%;福建省常驻人口3973万人,城镇常驻人口2642万人,城镇化率66.50%;三明市常驻人口259万人,城镇常驻人口157.8万人,城镇化率60.93%。可见,三明市城镇化率略高于全国水平,但远低于福建省全省水平。从表1可知,2015年,三明市城镇化水平就略超全国平均城镇化水平,但相较于省内发达地区城镇水平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2019年三明市的城镇化率较全国水平的差距在逐渐拉大,而较全省水平的差距在逐渐减小。而且2015-2019年间,全国年均城镇化提高率为0.90%,福建省年均城镇化提高率为0.78%,三明市年均城镇化提高率为0.93%,可见,三明市城镇化水平增速较快,城镇化潜力十足。

表1 2015年、2019年三明市与全省、全国城镇化水平比较(单位:%)

2.三明市各区县城镇化速度比较

通过分析表2数据可知,2019年除去三元区、梅列区、永安市,其他8个县城镇化均未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其中清流县、宁化县、尤溪县、建宁县的城镇化水平更是在50%及以下,说明三明市整体城镇化水平不高,发展较慢。

表2 2015年、2019年三明市各区县城镇化水平比较

2015年至2019年的这5年间,三明市各区县发展变化较大,其中尤溪县和宁化县城镇化发展速度领先,分别是年均1.12%和1.10%,大田县和建宁县均以1.08%的速度紧随其后。其原因在于近几年这四个地区经济发展迅速,而且其原本的城镇化水平就较低,发展潜力较大。永安市和沙县两地的基础城镇化率相对较高,因此其城镇化速率均低于全国年均水平,仅为0.80%和0.88%,这也充分体现了城镇化发展“先快后慢”的规律。除去三明市区和上述六县,其余四县的城镇化速率都在0.90%-1.00%之间,高于全国年均城镇化速率水平。这表明三明市城镇化发展势头良好,社会发展及经济发展能量充足。

(三)三明市金融行业存贷款余额

根据 《三明统计年鉴2020》数据显示,2015-2019年三明市金融行业发展迅速,存贷款余额逐年增加。2019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18887542万元,同比增长8.8%。其中,住户储蓄存款余额10668165万元,占比56.5%;非金融企业存款余额3750393万元,占比19.9%;机关团体存款余额为3993066万元,占比21.1%;财政性存款余额475113万元,占比2.5%;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余额804万元,占比不足0.01%。同期,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15232862万元,同比增长11.4%。其中,住户贷款余额7868595万元,占比51.7%;非金融企业及机关团体贷款余额7364267万元,占比48.3%;个人经营性贷款余额2437961万元,单位经营性贷款余额2709475万元,全市经营性贷款占贷款余额的33.8%。可见,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不高,具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三明市城镇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城镇化质量差异明显,部分区域金融服务薄弱

三明市城市群分布较为分散,城镇化程度不同,同时城镇化的质量也不尽相同。三明市人民政府公示,三明市内各区县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差异十分明显,梅列区、永安市、沙县三地的生产总值遥遥领先。本文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分析计算包括 “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二产业总值”、“第三产业总值”、“非城镇居民数量”、“城镇占地面积”、“工矿业占地面积”共计6个指标的综合得分,对三明市各区县的城镇化质量进行分析。

将6项指标数据输入SPSS20.0中,首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通过KMO检验统计量和Bartlett球形度检验分别对6项指标的相关性进行度量,通过计算,KMO检验统计量结果为0.73,大于0.7;Bartlett球形度检验的sig.值为0,小于0.05。可见两项检验同时满足指标之间相关性的要求,由此表明所选的6项指标存在相关性,可以进行主成分分析。

主成分的选取标准一般为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在85%-95%即可作为主成分。由表3可知,第一主成分的初试特征值为3.646,第二主成分的初试特征值为1.004,两者初试特征值均大于1,第一主成分贡献率为72.912%,低于85%,但第一主成分和第二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为92.991%,处于85%-95%之间,满足主成分选取的条件。

表3 主成分分析部分数值

表4显示,在第一主成分得分中,永安市、梅列区、沙县位居前三,建宁县、明溪县、清流县位列倒三;在第二主成分得分中,以宁化县、建宁县、大田县位居前三,泰宁县、将乐县、明溪县位列倒三;在综合得分中,永安市、梅列区、沙县位居前三,其排名与第一主成分得分排名相同,明溪县、泰宁县、建宁县位列倒三,与综合得分前三的差距很大。

表4 主成分分析结果表

综上可知,三明市各区县城镇化质量发展差异性非常显著。城镇化质量的差异容易导致金融服务系统出现薄弱区域。对于城镇化程度较低的地区,金融系统的基础建设较弱,而农村居民的金融需求不断增加,以农商行、农村信用合作社为主的涉农金融机构目前只能勉强为农村实体经济提供金融服务,无法满足农村居民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金融服务未实现完全覆盖。可以看出,城镇化程度较低地区的金融体制改革较为滞后,信贷资源分布不平衡,金融政策不够完善,执行难度大,金融服务系统出现薄弱区域,不利于实体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城乡收入差距显著,农村实体经济发展困难

近年来,中国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村居民收入显著提高。然而,长期受城乡二元化的影响,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一直存在较大的差距。与2005年相比,2019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至37942元,共计增长26545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至18312元,共计增长14103元。可见,虽然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均有增加,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量远超农村居民。

农村与城镇收入差距持续加大,将会严重影响实体经济的发展。原因在于:第一,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使得农村居民移居城镇的意愿增加,人口向城镇流动意味着农业、工业就业人数的减少,以农业、工业为主的农村实体经济生产总值将会降低;第二,城乡收入差距显著导致多数投资者更愿意将资金资源投入城镇而不是农村,这将造成农村实体经济无法健康发展,农村和城镇的分化将会再次加剧;第三,收入情况是金融机构贷款审批的重要指标之一,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致使农村居民可申请贷款的份额逐渐减少,农村实体经济发展将更加困难,因此农村居民更愿意去城镇打工而不愿留在农村大力发展实体经济。

(三)资金供给存在错配问题

实体经济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大量资金的支持,短期贷款可以辅助其资金流动,但无法满足企业和实体经济的扩张需求,此时需要银行等金融机构为其提供中长期贷款服务。而我国的中长期贷款供给量存在明显不足,以银行为主的间接融资的金融体系主要提供短期贷款服务。中长期贷款服务申请条件更为复杂,审核标准也更为苛刻。因此,大型企业、国有企业、成熟企业获得中长期贷款资源的份额要明显高于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及新兴企业。根据三明市政府官网数据显示,2019年初,三明市全市贷款余额约1367.87亿元,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为478.79亿元,占全市贷款余额的35%。贷款资金多数在大型企业、国有企业及金融系统中循环,能够流入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贷款资金少之又少,存在明显的资金供给配比错位问题。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金融行业应主要服务于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新兴企业的发展,资金供给错配严重违背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初衷。

(四)三明市金融科技服务渗透度低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截止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8.54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六成。其中,农村网民2.25亿人,仅占我国网民总数的26.3%。而三明市群山错落,村落零散分布,互联网基础建设困难,进而导致三明市农村互联网普及率低下。

互联网普及率低容易造成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得金融机构很难完整收集乡镇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数据,无法清晰描绘其用户画像,对其信用很难进行风险评估,无法对实体经济企业的金融需求做出准确判断。因此,金融机构很难通过金融科技手段维持与乡镇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民营企业的客户黏性。而且,由于金融科技服务渗透度低,造成金融机构为乡镇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民营企业提供的服务大多为线下模式,企业享受不到金融科技带来的便利,金融信息发布平台稀少导致企业金融信息获取存在滞后性,从而缺少便利的融资渠道,不利于企业的经营发展。

(五)实体经济产业结构不合理

三明市是一个新兴工业城市,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各县域经济差异和城镇化建设影响并不大,第二产业偏高的结构效应是影响各个县域经济差异、城镇化建设水平不断扩大的主要原因。各个县域经济差异、城镇化建设水平均与第二产业偏高的产值份额有着密切的联系。第二产业的经济、税收、就业贡献远远超过其他产业,居于主要地位。

首先,第一产业农业的基础十分薄弱,仍以粮食、烟叶、养猪、养鱼等传统的种养殖为主,优质高产的农产品严重低下,涉及农业灌溉的水利基础设施非常落后,涉及农业播种、病虫害防治、农作物收割等生产设施严重不足,而且农民种养殖技术普遍偏低,农村劳动力过剩难转移,因此,农业贡献度不高。第二产业工业是指国民经济中生产要素组合方式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变革的过程,其中融资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是根本驱动力。由于是科学技术驱动下的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所以第二产业的贡献率要明显高于第一产业。

其次,第三产业服务业尤其是金融保险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金融服务的总量太小、层次较低,区域经济金融总体运行质量不高,城乡经济金融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金融机构信贷结构出现问题,大量贷款资金流入第二产业,并且资金回收周期较长,造成第二产业产能过剩,如果越来越多的行业形成产能过剩,物价总水平会下降,从而造成通货紧缩,加大了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而且企业投资预期、居民消费预期也会下降,经济增长面临下调;同时银行不良资产增加,导致金融风险增大。

最后,作为三明市主要支撑的第一产业和短线亟待发展的第三产业所能获得的贷款比率减少,资金利用率降低,现行金融体系仅有主动脉,缺乏为大量的小企业和个体户服务的中小金融机构服务体系,第一、第三产业大量的个体户、小微企业得不到贷款的支持就难以生存发展,也就无法很好地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

三、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推动城镇化发展的建议

地域不同,环境资源不同,城镇化的发展模式不能生搬硬套。要更好地推动三明市城镇化发展,必须从三明市的人文地理、物质资源、风俗习惯、产业基础等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集群城镇化、人本城镇化、市场城镇化、城乡统筹城镇化的要求及乡村振兴策略,选择适合的城镇化发展方向,以建造文明、绿色、智慧、特色鲜明的新型城镇。由于三明市资源分布较为分散,因此,本文根据不同乡镇的环境特点分别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一)拓宽融资渠道推动工业型城镇化

由于第二产业作为三明市GDP的主要构成,因此发展第二产业、建造工矿型城镇,对于推动三明市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三明市的青州镇(沙县)、西洋镇(永安市)、建设镇(沙县)、管前镇(尤溪县)、坂面乡(尤溪县)、太华镇(大田县)、胡坊镇(明溪县)、湖村镇(宁化县)、嵩溪镇(清流县)、嵩口镇(清流县)10地的工业基础条件具有较大优势,可开采矿产资源较为丰富,工业发展程度较高,工业企业聚集度高,工业生产较为集中。三明市第二产业发展强劲,从业人数稳步增加,吸引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聚集,城镇人口密度增加的同时也带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为服务行业提供了就业机会。

上述乡镇可以围绕工业产业发展,打造工业型城镇。处理好生活区域和工业生产区域的共存关系,实施产城联动开发。首先,当地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个人提供经营贷款服务,鼓励当地居民以家庭为单位建设家庭作坊,成立家庭企业,分区域进行轻工业生产,由区域负责人进行统收统销。家庭工业发展过程中,以家庭或者家族名义提出贷款申请,政府街道作为担保,打造小型工业集中区,商业银行通过建立小微企业信友联盟,向外贸型、科技型小微企业推出“外贸融资贷”和“科技助力贷”产品,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境。其次,大型矿资源开采、大型石化工业等重工业依然保持由国有企业主导、民营企业竞争的方式,对发展壮大的国有龙头企业,结合广大的上下游供应商、经销商,推出供应链金融服务。最后,工业集中区的基础设施和居民生活区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由政府部门进行建设管理,商业银行可以财政启动资金作担保,提供土地收储贷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贷款、废水废气排放标准管理贷款以助推产城融合式的城镇化发展。通过拓宽融资渠道可更好地促进当地工业的发展和区域经济的增长,从而更好地吸引资金和人才的流入,向“产镇一体”的工业型城镇发展。

(二)拓展融资方式推动农林型城镇化

三明市群山环绕,农林资源丰富,拥有适合发展农林业的天然环境,部分乡村有着深厚的农耕文化底蕴,拥有优美独特的乡村田园风景,不论是发展规模型农业还是发展观光型农业都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适合发展规模农业种植的乡镇,例如夏茂镇(沙县),夏茂镇拥有万亩良田,且耕地分布集中,每年优质水稻种植面积20000亩(一年两季)、经济作物烟叶种植面积7000亩、制种面积8000多亩,还拥有大规模的茶叶及水果种植。类似的乡镇还有桃源镇(大田县)、上京镇(大田县)、奇韬镇(大田县)、新阳镇(尤溪县)、黄潭镇(将乐县)、盖洋镇(明溪县)和灵地镇(清流县)。

林业同样是三明市重要的收入来源。洪田镇(永安市)、高唐镇(将乐县)拥有高储量的活木资源,高桥镇(沙县)、泉上镇(宁化县)存有大量毛竹资源。这些资源在买卖的过程中,银行等金融机构可以木料毛竹收益权作为抵押物,为买卖双方提供应收帐款担保融资服务和流动资金贷款服务,促成其交易。

政府提供政策支持,由村部领头以村落为单位建立农村合作社,银行机构采取产业化龙头企业+合作社+协会+政府或民间担保公司+保险+商业银行+家庭农场+农户的担保经营模式,农户或家庭农场运用土地承包经营权、地面农作物的收益权、商品房所有权,向产业化龙头企业、专业大户、合作社、协会、政府或民间担保公司提供反担保,当地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土地承包经营贷款、扶农贷款,用以扩大烟叶、茶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银行为企业、专业大户、合作社提供产前、产中、产后一条龙服务,银行等金融机构甚至可创新推出农产品金融衍生对冲产品,帮助龙头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规避现货交易风险,以提高农产品收益,使农业增产增收。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经营效益的提升有助融资方式的拓展,有利于推动农林型城镇化发展。

(三)建设大数据风控系统推动商贸型城镇化

三明市位处山区,城镇聚落分散,并没有形成拥有大型贸易中心的商贸城镇。成功打造一个商贸城镇,将会吸引大量的资金、资源以及人才的流入,城镇化的进程也将大大加速。三明市辖内最适合形成大型商贸城镇的区县是以三明市区、永安市、沙县共同发展建设产生的经济大轴,其次是位于福建与江西接壤处的里心镇 (建宁县),里心镇具有悠久的历史底蕴,位处闽赣交接之处,交通运输便捷,自古以来便是边贸重镇。

银行等金融机构可利用金融科学技术完善企业信息采集,建设大数据分控系统。该系统不但能为企业风险评估提供合理的标尺,做到风险提前管控,而且能对小微企业、民营企业风险进行实时监管。同时,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对风险进行评估不能仅限于对企业数据的评估,更要深入企业基层,了解企业详细信息,实时跟踪企业变化,实现及时风险预警。

基于里心镇天然的贸易便利条件,政府财政应出资设立担保公司,提供资金支持,银行等金融机构可利用大数据系统和企业数据库对进驻的小微企业进行筛选,以打造优质贸易城镇。银行等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服务能为优质小型企业获得初始资金,塑造本地特色品牌,销售本地特色产品。在初步形成商贸区后,通过加强文化宣传推广,借助民俗表演、事件表演等方式吸引游客,由当地银行引入投资基金,如风险投资基金、天使基金等,金融机构为投资基金的进入提供便利和安全保障。投入资金的增加会带来新的商流、资金流,吸引外商入驻,引进高级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为建设更加成熟繁茂的商贸城镇打下创造良好的条件。

(四)搭建信息平台推动文化旅游型城镇化

三明市共有 129个乡镇,其中八成的乡镇被青山绿水所环绕,环境优美,武夷山脉和戴云山脉带来的大面积的原始森林环境是三明市的特色之一。因为三明市受大山阻隔,与外界交流较少,所以保留了较为完整的古代客家民俗文化,其文化可追溯至晋、汉时期。部分乡镇历史悠久,保有明清时代建筑,流传着种类丰富的民俗文化,例如泰宁县的梅林戏、沙县的肩膀戏、建宁县的宜黄戏等等,差异性、特色性较强,文化底蕴深厚,因此,可大力发展文化旅游,打造特色的文化旅游型城镇,吸引四面八方游客的到来。

发展文化旅游离不开宣传,但宣传费用高昂,宣传效果未定。银行等金融机构搭建的信息平台可以很好解决此类问题。三明市金融网点分布广泛,信息平台建设较为完善,且与群众生活结合紧密,通过平台的推广能达到潜移默化的宣传效果。由政府出面支持,撮合金融机构与商户合作,利用金融机构自有的信息平台对文化旅游进行宣传,对特色产品进行代售,游客游玩和购买产品的过程同时加强了游客对金融机构良好的印象,反哺金融的发展,实现双赢。

发展文化旅游要重视将古建筑所代表的静态历史遗留物进行活化,通过电影、戏剧、文化宣讲等方式展现历史;对于留存下来的民俗活动进行深度挖掘,挖掘民俗活动的源泉及意义,将其与现代相结合,产生出既有历史又符合当下审美的创新产品。政府应鼓励家庭对传统民俗进行继承,成立民俗保护协会,以协会名义向银行等金融机构申请贷款,银行等金融机构为此成立专项贷款,为保障民俗文化传承发展设立公益基金,在保护民俗的前提下,将民俗产品形成产业化。文化旅游城镇发展会引来更多的客流和贸易流,推动城镇化的进程。例如石壁镇(宁化县)的客家文化、青水畲族乡(永安市)的畲族文化、林畲乡(清流县)的红色文化、洋中镇(尤溪县)古村落文化等。

(五)个性化金融服务推动综合型城镇化

综合型城镇要求三种产业有机结合,向以第三产业为主导,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相互协助的新型综合型城镇化方向发展。这不仅需要三种产业相对成熟,还需要城市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即现代服务行业发达、商业贸易成熟、历史悠久、交通便捷等,拥有这些特质的有三明市中心城区、永安城区、小陶镇(永安市)、洋中镇(尤溪县)及各县县城。通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推出集团客户现金管理、票据集中代理贴现,以及为个体工商户提供支农特色的 “福田贷”“小额快农贷”等多种个性化金融服务,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快速规模化发展。加之地方政府的产业指导作用,在政府的扶持、金融机构提供的便利条件下,依附于商贸物流等现代化服务,将农业化、工业化与城镇化有机结合,打造特色品牌的系列行业、产业和龙头企业,通过边贸、电商等方式进行上下游联动营销,辐射推广,形成产业集群效应。与此同时,人民银行三明中心支行推出的支农优惠再贷款、再贴现业务,也加大了商业银行信贷投放力度,三方共同努力促进了三明市实体经济的发展,加快了城乡融合发展的步伐。

猜你喜欢

三明市城镇金融机构
三明市海斯福化公有限责任公司
2.5 MPa及以上城镇燃气管道与输气管道区别
林深水美佳人茶香——三明市妇联推动茶文化活动综述
文化边城镇远
金融机构共商共建“一带一路”
提高初三数学复习课的课堂效率之我见
资金结算中心:集团公司的金融机构
简述我国城镇老年群体轻体育运动的常态化开展
一季度境内金融机构对外直接投资17.79亿美元
聚焦三明市获得福建省政府质量奖和三明市质量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