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卡尼汀联合rh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研究
2021-08-05郝季春岳丽霞
王 磊,郝季春,马 东,岳丽霞,徐 超
左卡尼汀联合rh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研究
王 磊,郝季春,马 东,岳丽霞,徐 超
摘要:目的探讨左卡尼汀联合重组人脑利钠肽(rh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病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方法将已实施PCI术的80例AMI病人随机分为A组与B组,每组4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药物治疗,A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于梗死相关血管开通后立即注射rhBNP治疗,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左卡尼汀。比较两组用药前后心肌损伤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抗氧化指标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及左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质量指数(LVMI)、左室射血分数(LVEF)],记录术后30 d内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的发生情况。结果用药12 h、24 h、7 d后,两组CK-MB、cTnI、H-FABP水平均较用药前明显降低(P<0.05),且随着时间延长CK-MB、cTnI、H-FABP也降低(P<0.05);用药12 h、24 h、7 d后,B组CK-MB、cTnI、H-FABP水平均低于A组(P<0.05)。用药24 h、7 d后,两组MDA水平均较用药前明显降低(P<0.05),且MDA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降低(P<0.05);用药24 h、7 d后,B组MDA水平均低于A组(P<0.05);用药24 h、7 d后,两组SOD水平均较用药前明显升高(P<0.05),且SOD水平随着时间的延长升高;用药24 h、7 d后,B组SOD水平均高于A组(P<0.05)。用药7 d后,两组LVMI水平均较用药前明显降低(P<0.05),且B组LVMI低于A组(P<0.05);两组LVEDV、LVEF水平均较用药前明显提高(P<0.05),且B组LVEDV、LVEF均大于A组(P<0.05)。B组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P<0.05)。结论左卡尼汀联合rhBNP对减轻AMI病人PCI后心肌血流再灌注损伤程度具有积极意义,可减少心肌损伤,增强心肌抗氧化功能,从而促进左心功能恢复,并减少MACE的发生。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左卡尼汀;重组人脑利钠肽;缺血再灌注损伤;心功能
作者单位:沧州市中心医院(河北沧州 061000)
通讯作者郝季春,E-mail:121065807@qq.com
引用信息王磊,郝季春,马东,等.左卡尼汀联合rhBNP治疗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临床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1,19(14):2392-2395.
doi:10.12102/j.issn.1672-1349.2021.014.021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心血管疾病中致死率较高的疾病之一。近年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对AMI病人的治疗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其治疗措施是开通冠状动脉相关梗死部位,恢复梗死区的血流灌注,挽救濒死缺血心肌。但缺血心肌在恢复血液再灌注后,会出现心肌细胞能量代谢障碍、心律失常、心肌细胞结构变化及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等进一步加重的现象,即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主要是由于PCI中缺血心肌损伤所致[1-2]。左卡尼汀是一种氨基酸衍生物,人体脂肪酸代谢的必需辅助因子,可改善心肌缺血时的异常代谢状况,减少自由基损伤,从而改善缺血心肌损伤症状[3]。重组人脑利钠肽(recombinant human 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rhBNP)是一种多肽类心脏激素,因其具有扩血管、利钠、利尿等作用被广泛用于AMI病人的临床治疗中,对增强心肌抗缺血、抗缺氧能力及阻碍心肌纤维增殖等具有积极意义[4]。目前关于左卡尼汀联合rhBNP治疗AMI病人PCI术后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研究较少。本研究旨在探讨左卡尼汀联合rhBNP对AMI病人PCI术后缺血再灌注心肌损伤的作用,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月于我院进行PCI术的80例AMI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与B组,每组40例。A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37~69(53.4±2.8)岁;发病至就诊时间间隔为0.5~5.5(3.6±0.7)h;梗死部位:前壁13例,前间壁12例,下壁9例,侧壁6例;Gensini评分<40分13例,40~60分15例,>60分12例。B组男26例,女14例;年龄39~70(52.6±3.3)岁;发病至就诊时间间隔为1.0~6.0(3.8±0.6)h;梗死部位:前壁12例,前间壁15例,下壁8例,侧壁5例; Gensini评分<40分14例,40~60分13例,>60分13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①符合《实用心血管内科诊疗手册》[5]中AMI诊断标准;②符合《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6]中PCI术及相关治疗适应证者;③冠状动脉造影显示至少1支主要冠状动脉血管狭窄>75%;④年龄18~70岁;⑤病人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有表达障碍、自身免疫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严重肝肾病变者,心源性休克者;②孕期或哺乳期女性;③过敏体质或低血压者;④发病至就诊时间间隔超过6 h。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抗凝、抗血小板凝聚、抗感染、降脂、保护心脏、β-受体阻滞剂、预防心室重构等常规药物治疗,并参考中国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指南(2016)[6]中相关要求及操作规范完成PCI术。A组于上述治疗基础上于PCI术后立即推注rhBNP(成都诺迪康生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每瓶0.5 mg,国药准字:S2005003)1.5 μg/kg,以0.007 5~0.010 0 μg/(kg·min)剂量静脉连续滴注24 h。B组在A组治疗基础上,术后给予左卡尼汀(东北制药集团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5 mL(1g),国药准字:H20113215)3.0 g加入0.9%氯化钠溶液20 mL中静脉推注,每日用药1次,连续治疗7 d。
1.3 观察指标
1.3.1 心肌损伤标志物 比较两组用药前后心肌损伤标志物。两组受试者均于用药前、用药12 h后、用药24 h后、用药7 d后常规采集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4 mL,4 ℃静置4 h,6 000 r/min离心20 min,分离上清获得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心脏脂肪酸结合蛋白(heart fatty acid-binding protein,H-FABP)水平,采用ELx800型全自动酶标仪。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1.3.2 血清抗氧化指标 用药前、用药24 h后、用药7 d后常规采集晨起空腹外周静脉血4 mL,处理方法同上,采用ELISA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及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试剂盒均购自北京百奥莱博科技有限公司。
1.3.3 左心功能指标 用药前及用药7 d后使用GE730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检测并计算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室质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
1.3.4 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jor 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 记录术后30 d内MACE(包括心绞痛、再发心肌梗死、再发心力衰竭及死亡等)发生情况。
2 结 果
2.1 两组用药前后心肌损伤指标比较 用药7 d后,A组、B组存活例数均为40例。用药前两组心肌损伤指标CK-MB、cTnI、H-FAB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12 h、24 h、7 d后,两组CK-MB、cTnI、H-FABP水平低于用药前(P<0.05);用药24 h、7 d后,两组CK-MB、cTnI、H-FABP水平均低于用药12 h后(P<0.05);用药7 d后,两组CK-MB、cTnI、H-FABP水平均低于用药24 h后(P<0.05);用药12 h、24 h、7 d后,B组CK-MB、cTnI、H-FABP水平均低于A组(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用药前后CK-MB、cTnI、H-FABP水平比较 (±s)
2.2 两组用药前后血清抗氧化指标比较 用药前,两组SOD、MDA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24 h、7 d后,两组MDA水平均较用药前明显降低(P<0.05);用药7 d后,两组MDA水平低于用药24 h后(P<0.05);用药24 h、7 d后,B组MDA水平均低于A组(P<0.05)。用药24 h、7 d后,两组SOD水平均较用药前明显升高(P<0.05);用药7 d后,两组SOD水平均高于用药24 h后(P<0.05);用药24 h、7 d后,B组SOD水平高于A组(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用药前后血清MDA、SOD水平比较(±s)
2.3 两组用药前后左心功能指标比较 用药前,两组LVEDV、LVMI、LVEF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7 d后,两组LVMI水平较用药前明显降低(P<0.05),且B组低于A组(P<0.05);LVEDV、LVEF水平均较用药升提高(P<0.05),且B组低于A组(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用药前后左心功能指标比较(±s)
2.4 两组术后30 d MACE发生率比较 B组术后30 d内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术后30 d内MACE发生率比较 单位:例(%)
3 讨 论
PCI术可以有效缓解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改善病变远端心肌供血,是目前治疗AMI的重要手段,但术后心肌缺血重新恢复血流供应可能会引起心肌再灌注损伤,导致缺血心肌功能未得到恢复,反而加重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心肌损伤,甚至导致病人死亡。目前,研究发现心肌再灌注损伤时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细胞内钙超载、炎性细胞浸润、细胞能量合成减少,可导致心肌细胞损伤[7]。如何有效降低AMI病人PCI术后发生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概率,改善再灌注损伤病人的病情成为研究热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心肌受损、抗氧化能力、左心功能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用药前,证实rhBNP参与AMI病人PCI术后血压、血容量等调节过程,具有减轻心脏负荷,增强心输出量,改善再灌注时心肌损伤,抑制心室重构的作用。rhBNP是改善AMI病人左心功能的常见药物。研究发现,心功能受损时,外源性rhBNP能够调整病人体内的神经内分泌水平,缩小心肌梗死面积,静脉应用rhBNP可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再灌注后心肌细胞凋亡,对心脏有保护作用;同时也发现rhBNP可以减少PCI术后心肌再灌注损伤,具有保护心肌的作用[8-10],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通过增大冠状动脉血管直径起保护作用,避免出现微血管受损,同时对抗神经激素应激反应,避免痉挛现象,增加冠状动脉供血,改善心肌环境保护血管,发挥保护心肌的功效[11]。
本研究还发现,药物治疗后B组心肌受损、抗氧化能力、左心功能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A组,说明与单独rhBNP比较,左卡尼汀联合rhBNP更能降低心肌损伤严重程度,增强心肌细胞抗氧化功能,促进AMI病人左心功能恢复;术后30 d内B组MACE的发生率低于A组,说明左卡尼汀联合rhBNP对改善AMI病人PCI术后临床疗效有积极意义。左卡尼汀是脂肪酸代谢的必需辅助因子,存在于高能量需求组织中,如心肌、肝脏等。有研究发现,外源性左卡尼汀可改善AMI病人PCI术后的心肌细胞能量代谢,减轻心肌损伤,缩小心肌梗死面积,改善心肌重构[12-13],其作用机制是加速缺血心肌利用脂肪酸氧化产生能量,改变心肌细胞通过无氧糖酵解来产生能量,减轻心肌损伤。左卡尼汀还可通过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后自由基对脂质及脂肪酸成分过氧化,改善心脏功能,抑制细胞凋亡[14-15]。
左卡尼汀联合rhBNP可减轻AMI病人PCI术后心肌损伤,促进左心功能恢复,增强心肌抗氧化能力,降低心肌血流再灌注损伤。
(收稿日期:2019-08-31)
(本文编辑 王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