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动物资源调查与分析
2021-08-05齐成
齐 成
(新疆林科院园林绿化研究所,乌鲁木齐 830000)
自1984年新疆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成立以来,一直没有经批准的总体规划,造成保护区界线不精准、无功能区划,极不利于保护区科研、救护、保护、监测及宣传等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全面开展与实施。2018年,笔者对范围和功能分区尚不明确的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进行《新疆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2019—2028年)》编制,先后3次赴保护区进行补充调查,进而对其资源现状、保护利用价值和科研价值进行分析,旨在为《总体规划》编制补充基础数据,并为动物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参考。
1 研究区概况
研究区位于新疆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地处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的南部,地理位置为35°35′35.357″~37°30′28.244″N,74°27′11.986″~77°6′32.122″E之间,东西长180 km,南北长210 km,总面积为16 140km2。保护区平均海拔高度在4 000m以上,地势陡峻,境内有世界第二高峰乔格里峰,海拔8 611m,是地球上海拔最高,相对起伏和地面坡度最大的地区之一;由于庞大的山体和高峻的地势,使该区气候、湖泊、水系、冰川等自然环境变化剧烈,属于大陆性高原干旱荒漠气候,空气稀薄、日照充足、降水量少、气候干燥、气压低,辐射强烈。特殊的自然环境孕育了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该区是我国动物资源的重要密集分布区,也是我国特有物种集中分布的重要区域。
2 研究方法
2.1 调查方法
2018年6—9月,依据《新疆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实施细则》《全国第二次陆生野生动物资源调查与监测技术规程》[1],采用样线、样点、样方法为主,文献检索法为辅,对保护区开展了3次野外调查,记录所分布的动物种类、数量状况。
在确定的调查样区内布设样地(样线、样点、样方),考虑到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类型、活动范围、生态习性及使用的交通工具,选择分层随机抽样。用GPS对采集或观察到的物种定位,用相机对物种及生境进行拍照,以供物种鉴定和内业整理时参考。通过询问当地管理机构和牧民对采集的资料进行核实,确保结果的真实性[2]。
2.2 样地布设
根据调查小区的总面积(Ai)、抽样强度(Qi),以及预设样线、样点、样方面积(Mi)来确定相应样地数(ni)。计算公式为:
ni=Ai×Qi/Mi
式中:样点面积Mi=3.14×r2,样线面积Mi=样线长度×宽度。调查前,在1/50 000和1/100 000的地形图对样方进行预设,在调查过程中按照预设路线进行,所有样点、样方位置使用GPS定位(使用前进行校准)。在一条样线上的样点、样方数至少达到30~40个以上[3]。野生动物监测指标如表1所示。
表1 野生动物监测指标
3 结果与分析
3.1 动物资源现状
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共有哺乳动物6目12科41种,其中国家Ⅰ级保护动物5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8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物种共有10种[4]。
鸟类15目35科159种,爬行动物1目4科12种,两栖动物1目1科1种,鱼类1目2科7种。鸟类中国家Ⅰ级保护鸟类5种、国家Ⅱ级保护鸟类17种。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的物种有26种。被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列入易危(VU)的物种有3种,近危(NT)、几近符合易危(VU)的物种有8种[5]。被列入中日候鸟保护协定的鸟类有46种、中澳保护候鸟及其生活环境协定的鸟类有18种。
在塔什库尔干河中下游河段共发现7种土著鱼类,其中塔里木裂腹鱼和斑重唇鱼属自治区Ⅱ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塔什库尔干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塔什库尔干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情况
3.2 动物资源特点
1) 独特性。塔什库尔干保护区为连接中亚山地与青藏高原的巨大山结,分属古北界中亚亚界蒙新区和青藏区的动物区系在此交汇,在动物类群分布上形成系统代替。一些青藏高原的代表性动物类群,如兽类中的岩羊(Pseudoisnayaur)、藏原羚(Procaprapicticaudata)、野牦牛(Bosmutus)、藏野驴(Equuskiang)、藏狐(Vulpesferrilata)、灰尾兔(Lepusoiostolus)、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himalayana)、藏仓鼠(Cricetuluskamensis)等,鸟类中的藏雪鸡(Tetraogallustibetanus)、暗腹雪鸡(Tetraogallushimalayensis)、金雕(Aquilachrysaetos)等均以此为分布的西界,不再向保护区西北延伸;一些中亚山地的代表性物种,如北山羊(Caprasibirica)、长尾旱獭(Marmotacaudata)、赤狐(Vulpesvulpes)等以及多种鸟类、爬行类的分布亦止步于保护区,而不再向青藏高原纵深延伸。加之蒙新区荒漠动物类群对高寒环境具有广泛的适应性,由北而南向保护区渗透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南部毗邻印度次大陆东洋界的影响,导致保护区动物区系组成十分独特。
2) 典型性。塔什库尔干保护区动物区系具有极其鲜明的高山寒漠动物群的特点,即以有蹄动物占绝对优势、以中国和青藏高原特有种为主的、由珍稀濒危物种组成的物种数简单但种群规模庞大的野生动物群,是国内马可波罗盘羊(Ovisammonpolii)的唯一分布地,是北山羊、岩羊、雪豹(Pantherauncia)的集中分布地,作为高原荒漠动物群具有典型的代表性[6]。
3) 多样性。塔什库尔干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丰富,分布有高等脊椎动物5纲24目54科219种,是我国高寒山地动物物种多样性最为富集的区域之一。国家珍稀、濒危物种丰富,国家I级保护动物10种,国家Ⅱ级保护动物25种;列入CITES的物种31种[7]。青藏高原特有和我国特有脊椎动物29种,特别是分布有大量的马可波罗盘羊、北山羊、岩羊及相当数量的雪豹,其生物多样性价值显而易见。
3.3 保护利用和科研价值
1) 保护区地势高,沟壑纵横,水源充沛,冰川广布,高山植被丰茂,发育有大面积间断分布的高原草场,加之环境闭塞,少受人群活动干扰,为各类资源动物生存繁衍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气息环境。境内分布的鸟类中,仅猛禽就有17种,雁鸭类12种;兽类中有食肉动物11种,高原有蹄动物7种,其中岩羊、北山羊种群数量均逾万头;举世闻名的马可波罗盘羊种群数量亦达数千头。可见,保护区动物资源之富集及其保护利用价值。
2) 塔什库尔干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丰富,珍稀濒危物种较多,有蹄类动物储量较大,是我国特有物种集中分布的重要区域。集中大量分布的马可波罗盘羊、岩羊、北山羊和雪豹等野生动物,良好的生态系统和野生动物栖息地,丰富的景观和野生动物资源,使得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成为优良的科研、教学基地,北山羊、马可波罗盘羊的保护和利用、冰川—气候的演化模型、资源的可持续经营利用等,使得保护区成为优良的科研、教学基地,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8]。
4 结论与建议
1) 新疆塔什库尔干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地处高寒山地,独特的地理位置、地势地貌和气候特点,导致保护区生态系统结构脆弱,具有青藏高原与中亚山地所处不同的生态系统,动物区系组成十分独特,区系的过渡带特征极其典型,是我国重要的物种基因库,也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区域之一,具有重大的科学研究价值。
2) 保护区内的许多物种是IUCN红皮书、《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的独具特色的高原生物物种,尤其是大量具有指示性的国家级保护动物(如马可波罗盘羊(Ovispolii)) 和在维护当地生态系统平衡中起到关键作用的物种(如高原兔(Lepusoiostolus)),具有极高的保护价值。虽然保护区人为干扰轻微,通过自身生态系统的调节,使保护区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仍然保持着一种极度脆弱的平衡,但即使是最轻的破坏在这里也是十分严重的,甚至是不可逆的。
3) 建议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力度,重点保护好野生动物、植物资源及其生境;加大塔什库尔干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提升保护区管理能力,建立完整的保护管理体系;完善科研监测平台,积极与科研院所及高校展开合作,提高保护区工作人员业务能力和自身素质,逐步完善保护区科学研究和技术监测体系。最终实现保护区生态系统完整、自然环境稳定,管护理念先进化、科研监测数字化和建设管理标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