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培智生活数学课个别化教学目标的设定与达成
2021-08-04丁园
丁园
【摘要】智障学生好比折断羽翼的天使,虽然不能展翅翱翔,但他们也有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学习需要,与普通学校的学生一样,都怀有梦想.就目前而言,我国培智学校针对特殊学生的教育采用的依然是班级授课制,尽管这种教学制度能够为特殊儿童提供较为系统化的教学内容,但却不利于智障学生的个性化发展.针对培智生活数学课的教学,为了使学生得到最大程度的发展,教师则需要根据不同學生的学情与掌握情况设定个别化教学目标,并通过将数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方式来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以此来激发智障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促使其实现个性化发展.
【关键词】培智学校;生活数学;个别化教学;目标设定;达成
一、个别化教学目标在培智生活数学课教学中的重要性
培智学校的教学原则是通过个别化教育的方式来促进学生的发展,使学生能够掌握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此,对于培智生活数学课的教学,教师也应以个别化教学作为原则,通过设定个别化教学目标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智障学生在身心发展方面具有缺陷,往往会在生活中充当“残疾者”或者“落后者”的角色,而这类学生的个别差异性非常大,不管是其知识的接受能力还是兴趣爱好都存在明显的差异,所以,教师在开展培智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掌握情况、接受能力等进行教学层次的划分,并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来设定不同的个别化教学目标,例如,针对接受能力强以及基础好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设定高一点的教学目标,而面对接受能力弱、学习基础差、理解能力差的学生,则需要设定简单一点的教学目标,以便各得所需.培智学校的教学目的便是满足智障学生的个别化学习需求,进而实现其个性化发展,在培智生活数学教学中,倘若教师采用的是统一的教学目标,只会增加智障学生的学习压力,使他们在学习上变得更加消极与被动,与培智的目的相违背,基于此,教师对于培智生活数学课教学一定要将个别化教学目标贯穿于课堂的始终,通过将数学与生活紧密相连的方式来促使个别化教学目标的达成,以便调动智障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充满生活化教学氛围的数学学习中实现主动发展,进而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教师也可以借助生活化小游戏来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实现个别化教学目标的达成.[1]
二、培智生活数学课个别化教学目标设定与达成策略
(一)培智生活数学课个别化教学目标的设定
培智学校每个班级的学生人数相较于普通学校学生班级人数还是比较少的,所以,教师在开展培智生活数学课教学的前期阶段,一定要根据不同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来设定个别化教学目标.例如,在开始上课之前,教师先对班级内的学生开展课前发展性评估及学业评估,以便为个别化教学目标的设定提供依据.教师根据学生的评估情况将学生划分为三类,分别为:A类:数学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相对较强的学生;B类:数学理解能力稍差的学生;C类:数学理解能力与学习能力都比较差的学生.之后教师根据不同类别学生的具体学情,为每位学生设定个别化教学目标,例如,关于数字1、2、3、4、5的教学,教师可以根据对学生进行的学业评估,设定个别化教学目标,A类:建立数前概念,能比较5以内数的大小,知道有和没有,会点数5以内的物品数量,并认识数字1~5,会书写数字1~5;B类:尝试建立数前概念,认识数字1~5,并会书写数字1~5,能比较5以内的数字大小;C类:认识数字1~5,并能够跟着他人点数5以内的物品数量,会认、会写数字1~5.教师再依据对学生进行的发展性评估,对A、B、C类中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设定个别化目标:能唱数、独立读出数字1~5;对语言表达能力较弱的学生设定个别化目标:能借助数字卡片,表达5以内的数;对精细动作能力较好的学生设定个别化目标:能握笔书写5以内的数;对精细动作能力较弱的学生设定个别化目标:借助辅具或他人辅助书写5以内的数.[2]
(二)培智生活数学课个别化教学目标的达成
1.强化教学过程,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
教学本身就有一定的目的性与计划性,因此,在开展培智生活数学课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先对教学过程进行书面计划,以便为个别化教学目标的达成奠定基础.教师在对班级学生进行划分,并针对不同学生设定个别化教学目标之后,便需要通过强化教学过程的方式来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例如,教学“认识数字1”这一课时,在开始上课之前,教师先为学生出示洋娃娃1个,引导学生会说“1”的数字,此时针对预设的个别化目标,语言能力强的学生要说出数字“1”,语言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借助数字卡片,指出数字“1”.之后教师设置生活化教学情境:“现在洋娃娃需要睡觉了,让我们一起去认识其他的小朋友吧!”随后,教师出示挂图,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图上有几个小朋友,他们在做什么,进而让学生认识图上有1个小朋友、1支笔、1张桌子.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这位小朋友在干什么呀?”让学生观察挂图,引出数字“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之后教师以开小火车的方式让学生尝试自己读.教师可依据每位学生设定个别化教学目标、设计个别化教学任务,例如,有的学生是认读、点读数字1,有的学生是跟读数字1,有的学生是指认数字1.对于数学学习能力与接受能力都比较差的学生,教师除了在课堂上通过设定个别化教学目标的方式进行教学之外,还需要进行个别辅导,以便在不断强化训练与反复记忆中,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进而帮助学生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3]
2.开展合作学习,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
尽管教师在上课之前通过课前评估的方式为每位学生预设了个别化目标,设计的个别化教学任务也不完全相同,但这并不影响合作学习教学的开展,其在一定程度上还能够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对于合作学习教学的开展,教师可以根据班级学生个别化教学目标中的班级共同教学目标为基础,采用小组互助的方式开展合作学习,使学生在相互学习中寻找规律,既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又能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利于促使个别化教学目标的达成.例如,“认识数字1”这一课的班级共同目标为能认读数字1.但鉴于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教师设定的个别化教学目标有的是能指出数字1,有的是能跟读数字1,有的是能独立认读数字1.班级目标是所有学生共同需要掌握与学习的,因此,教师先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之后给每组发放与生活相关的图片,如1个萝卜、1只小白兔、1个苹果等,让每组学生针对自己的图片说出或指认与数字“1”相关的内容,以便对之前的知识进行巩固.随后,教师指出黑板上的铅笔图,让学生想一想这支铅笔所蕴含的数学知识,在学生思考后,教师将铅笔图拿掉,展示第二张数字卡片“1”,让学生直观地明白铅笔像数字“1”.教师将食指放到“1”的旁边,让学生说一说食指像什么.在此过程中,理解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在小组合作中为主导,理解能力弱的学生为促进,以此来帮助认知能力更弱的学生进行数字“1”的学习,学生之间既可以相互学习,又能够相互帮助,有利于学生正确地掌握数字“1”的认读,进而同步实现个别化教学目标的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