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积极教育”在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实践

2021-08-04梁婷婷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42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学生

梁婷婷

【摘要】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需要学习新的教育理念——“积极教育”,通过实践,运用“积极教育”的相关工具来管理班级,让学生在班级中得到归属感和价值感,从而积极参与到班级的管理当中,成为一个拥有自律、自强、自信,充满快乐和爱的人。

【关键词】积极教育;班级管理;学生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如何利用“积极教育”来管理班级呢?本文运用“积极教育”班会、学生行为的错误目的和鼓励等“积极教育”理念进行班级管理实践。

一、“积极教育”理念

“积极教育”,也称正面管教。“积极教育”是正面管教在清远市的另一种译法,与正面管教一脉相承。“积极教育”是一种“和善而坚定”“不惩罚不娇纵”的教育理念。“积极教育”给学生营造一种和善而坚定的成长氛围,让学生成为一个拥有自律、自强、自信,充满快乐和爱的人。

二、学生在班会中获成长的力量

(一)围圈中获归属感

围圈是每一节“积极教育”班会中最基本的一项。在班会开始前,所有学生围坐成一个圆圈,其目的是让学生建立民主的氛围,让所有学生都能看到班里的每一位学生,然后平等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并能被其他同学认真倾听,从而让学生在班级中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新学期,笔者接手新的班级,第一次给班里的学生上“积极教育”班会——围圈,学生都觉得很有趣。首先,笔者让班里的学生进行围圈,大概过了几分钟,班里大部分学生都围圈坐好了。笔者发现有一个学生还在圈外的一个角落。笔者故意问大家:“孩子们,我们围好圈了吗?”学生们纷纷点头说:“好了。”笔者接着又问:“孩子们,我们的围圈成功了吗?”这时,有学生发现圆圈外还有一个同学茫然地站着,很无助的样子。学生们看到这一幕,意识到自己是在一个集体里,围圈需要全班人共同努力才能成功。因此,他们都站起来,出谋划策、互相帮助,终于腾出一个位置来了,让站在圈外的同学围了进来。笔者再问一次:“孩子们,这一次我们的围圈成功了吗?”这次学生们都绽开了笑脸,异口同声地说:“成功了!”经过反复地练习围圈,学生围坐成圈的时间越来越短了,不再出现有学生遗漏在角落的情况。最快的一次只用了25秒,学生就能成功围坐成一个圆圈。

通过围圈,班里的学生不仅感受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还从班级中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从而更加热爱班集体了。

(二)致谢中悟价值感

致谢是每一节“积极教育”班会中的重要流程。在围圈后,教师引导学生轮流向同学或教师致谢,其目的是增强学生的自尊,让学生拥有一颗感恩的心,也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从而促进班级的和谐发展。“小红,谢谢你,因为刚才你帮我捡起了一支笔。”“谢谢你,小明。”在致谢的过程中,说与听的学生需要四目相对,说的学生往往真情流露,充满感激之情,听的学生需要专注聆听并感激对方的致谢。学生在致谢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感恩,还感受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价值和重要性,促进了班级的和谐发展。

(三)班级公约中立规矩

班级公约是“积极教育”班会的一个内容。在开学第一天,笔者都会组织班级的学生上一节关于班级公约的班会。在班会上,笔者首先让班里的学生进行“头脑风暴”:一个安全、有效、有趣、能学习的班级需要我们做什么?接着让学生根据同学们的想法投票选出自己认为最重要的三个指导原则;然后邀请一名学生志愿者统计同学们的票数,选出3-5个想法作为班级公约;最后让学生志愿者把班级公约制作成海报,让班里的每一个学生在海报上签名,一个安全而成功的班级公约就完成了。班级公约制定后让学生跟进执行,遵守原则,互相监督,让学生每天进行反思,不断进步。由此,班级会往好的方向发展,学生也会成为一个懂规矩、有规矩、守规矩的人。

“积极教育”班会还有很多有趣、有意义的内容,学生在上完班会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完善不足,不断地进步,获得更多成长的力量。

三、学生在错误中获成长的勇气

德雷克斯说:“一个行为不当的孩子,是一个丧失信心的孩子。”当学生丧失信心时,他们会选择错误目的建立在如何获得归属感和价值感的错误想法上。笔者班有个学生叫小维,他是一个很乖、上课很认真的学生,可期中考试后就出现了哭闹不停的现象,不管教师、家长怎么安慰或与他谈心都阻止不了他的哭闹,也找不出他哭闹的原因。

刚好近段时间,笔者参加了“积极教育”的培训。对照“错误目的”表,笔者才知道学生哭闹是因为在寻求过度关注。笔者首先找出了自己的感受——心烦、担心。接着,笔者对照“错误目的”表,找到了学生行为背后的信念这一栏,上面写着“唯有我得到特别关注或特别服务,我才有归属感。”然后读取他心底的信息是“注意我,让我有帮助地参与。”最后,笔者在“错误目的”表上寻找解决方法:“通过让孩子参与到一个有用的任务,转移孩子的行为。”

在一次语文课堂上,小维又开始哭闹了。笔者灵机一动,运用“错误目的表”的解决方法处理小维的哭闹问题。果然有效,很快他就停止哭闹,融入课堂当中。课后,笔者找小维谈心,首先夸赞他课堂表现,然后慢慢引导他说出哭闹的原因。在了解小维哭闹的原因后,笔者和小维的妈妈进行了一次深切交谈。我们决定以后对小维的哭闹采取积极教育的方法,避免责骂,耐心地聆听孩子的心声,让他参与到有用的任务当中,重新树立他的信心,获得勇气。慢慢地,经过我们的积极教育,小维的信心回来了,不再哭闹,每天带着阳光般的笑容回校,与同学和睦相处,遇到困难也积极地找家长和教师寻求帮助。

学生的每个错误的行为背后都是为了寻求归属感与价值感。当学生出现错误目的时,我们应该运用积极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帮助学生树立信心,让他们在成长中获得勇气。

四、学生在鼓励中获成长的快乐

鼓励性语言能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具有激励、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积极教育”中鼓励有三种语言,分别是“我注意到你……”“我谢谢你……”“我相信你……”三种鼓励性语言能在班级管理中起到很大的作用。

笔者班上的小静,不爱学习,上课开小差,课后不做作业,还找借口不上学。笔者多次和她交谈,端正她的学习态度,但是反反复复,效果不大。笔者决定改变方式,多关注她,发现她的闪光点,并鼓励她:“我注意到你刚刚捡起了地上的垃圾,谢谢你让班级变得更加干净,我相信你其它事情也能做得很好。”慢慢地,小静终于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因为基础弱,她无法跟上学习进度,所以自暴自弃了。了解她内心想法后,笔者在课堂特别关注小静的情况,也让小静尝试回答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当她回答不上时,笔者加以鼓励,慢慢地引导她。课后,笔者还辅导她的基础知识,教她学习方法,引导她发现自己的长处和技能。慢慢地,小静爱上了学习,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基础知识也扎实了,成绩不断地进步。

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我们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行为,还要多使用鼓励性的语言,積极引导学生向好的、适合自己的方面发展,让学生不断取得进步,在鼓励中获得成长的快乐。

在过去的一年,笔者运用“积极教育”管理班级,通过不断地实践,学生能主动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与同学友好相处、互相帮助,把班级管理得井井有条,还获得不少荣誉。班里常常洋溢着学生的笑脸,听到学生朗朗的笑声,学生更加自律、自强、自信了。

参考文献:

[1]陶洪涛.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中的有效应用研究——正面管教的理念[J].速读(中旬),2019(6):228.

[2]朱丹丹.运用正面管教制定课堂规矩[J].教师,2019(32):20-21.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学生
快把我哥带走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特意和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