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疼痛护理干预在腰间盘扭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1-08-04王慧雄

中国医药指南 2021年17期
关键词:腰间盘功能障碍组间

王慧雄

(丹东市公安医院外科,辽宁 丹东 118000)

结合骨科工作开展情况,发现腰间盘扭伤疾病较为常见,严重影响日常工作、生活状况,造成患者明显的身心负担[1]。分析导致患者身心负担的原因,与患者的疼痛不适感关系密切[2]。所以,针对此类骨科疾病患者,除对症支持治疗外,需重视护理干预工作的落实情况[3]。基于此,本文就我院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80例腰间盘扭伤患者为例进行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均为骨科腰间盘扭伤患者,时间选自2019年6月至2020年3月,经影像学等检查确诊,总计80例。纳入标准:①>18岁患者。②患者病历资料完整。③患者顺利完成整个研究。④患者和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肝肾疾病患者。②器官功能异常患者。③凝血功能障碍患者。④精神疾病等无法配合、退出研究患者[4]。进行分组对照研究,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对照组患者中,男25例、女15例;患者年龄20~40岁,平均年龄(30.50±5.50)岁;患者病程2~35 d,平均病程(25.50±5.50)d。观察组患者中,男28例、女12例;患者年龄22~43岁,平均年龄(31.30±6.60)岁;患者病程3~38 d,平均病程(26.50±6.50)d。腰间盘扭伤患者组间性别、年龄与病程资料均衡,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予以腰间盘扭伤患者病情变化观察、基础健康教育、遵医嘱用药指导、疼痛变化观察与干预等常规护理。

观察组:以上基础上配合疼痛护理干预。①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护理人员是护理工作的执行者,直接与患者接触,护理工作能力直接影响患者感受、护理效果。加强疼痛护理培训,在提升护理人员护理观念的基础上改善疼痛认知、态度,掌握超前镇痛、多模式镇痛等知识,予以患者疼痛预见性护理的基础上减轻患者疼痛感。邀请专业镇痛专家授课,讲解疼痛概念、评价与护理方式等。②创建疼痛护理小组。护士长任组长,承担查房、小组讨论等工作职能,提升护理人员护理实践能力。另外,组内成员在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数据库资料以及整合护理经验、患者情况的基础上制定疼痛护理干预措施。③疼痛护理干预措施。环境干预,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病房环境,包括适宜的温度湿度、开窗通风、消毒等,以提升患者的舒适度。体位干预,指导患者正确体位制动,强调合理制动的重要性,如适当抬高肿胀肢体,维持血液循环,以提升患者的配合程度。心理干预,与患者沟通中说明疼痛的原因、表现、时间等,了解患者的真实想法、心理负担,从而进行心理疏导,以减轻患者的心理负担,进而提高患者的疼痛阈值、减轻患者疼痛感。其他干预,根据患者的喜好、性格等以听音乐、看电视等方式转移注意力,从而减轻患者的疼痛。介绍同类型疾病治疗成功案例,以提升患者的治疗信心[5]。

1.3 观察指标 统计腰间盘扭伤患者的疼痛、功能障碍、生活质量、情绪改善情况。

1.4 指标评分标准 参考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总分均为100分)以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总分10分)、健康调查简表(The 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总分100分)、功能障碍调查表(Roland -Morris Disability Questionnaire,RMDQ)(总分24分)评估患者的情绪、疼痛、生活质量与功能障碍[6-8]。

1.5 统计学方法 基于SPSS19.0统计学软件导入计算腰间盘扭伤患者的观察指标,观察指标评分以()表示与t检验。P<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情绪评分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腰间盘扭伤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状况见表1。护理后评分比较,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表1 腰间盘扭伤患者组间情绪评分对比(分,)

表1 腰间盘扭伤患者组间情绪评分对比(分,)

2.2 两组相关指标评分比较 观察组、对照组腰间盘扭伤患者的疼痛、生活质量与功能障碍状况见表2。护理后评分比较,观察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腰间盘扭伤患者组间护理干预前后相关评分改善情况对比(分,)

表2 腰间盘扭伤患者组间护理干预前后相关评分改善情况对比(分,)

3 讨论

腰间盘扭伤疾病一直较为常见,即外力作用、用力过猛等因素所致,患者有腰部活动受限、剧烈疼痛等临床症状表现,直接影响基本日常生活[9-11]。另外,腰间盘扭伤情况下炎性致痛物质的产生会刺激痛觉感受器,患者痛觉感受明显,加上所处位置的特殊性,导致患者明显的生理负担以及心理障碍。所以,除治疗外需通过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身心状况,进而有助于患者康复。疼痛护理干预是在综合患者情况、个体需求的基础上提前制订计划并进行预见性干预,进而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护理效果显著。结合腰间盘扭伤患者情况,实施疼痛护理干预,通过加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提升了护理人员对疼痛管理的认知和实施能力。创建疼痛护理小组,提前制定和实施护理干预,通过提供预见性护理,有效降低了患者的疼痛。通过心理干预、环境干预、体位干预、健康教育等多方面干预,提高了患者的身心舒适度、减轻了患者的负担,有效改善预后,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解除功能障碍,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王霞等[12]研究指出,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腰间盘扭伤患者护理中,有助于减轻患者疼痛、缓解功能障碍、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疼痛护理干预的实施整体效果理想,满足腰间盘扭伤患者护理需求,患者预后状况理想。

猜你喜欢

腰间盘功能障碍组间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机制研究进展
手术与保守治疗腰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对比分析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勃起功能障碍四大误区
腰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78例疗效观察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中药附子汤加减治疗腰间盘突出症临床研究
臭氧消融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