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对发热患者病因诊断价值分析
2021-08-04姜萍萍
姜萍萍
(辽宁省阜新市第二人民医院(阜新市妇产医院)检验科,辽宁 阜新 123000)
发热的患者一般在门诊急诊当中较为常见,临床上导致患者出现发热症状的因素较为复杂多样,很多患者病因都不明确,所以为患者进行早期诊断相对比较困难,会对患者的治疗和预后产生一定的影响[1]。及时的对患者发热原因进行判断,这能够快速的对患者提供诊断,对改善患者身体质量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发热病症的原因需要根据患者的血常规检验结果来进行确定,血细胞形态学检验是血常规检验当中十分重要的环节,基于异常细胞形态学的临床经验和技术知识等需要根据相关指标检验,做好对于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相关的检验工作,在患者出现发热病症以后,患者的相关血细胞形态和数量都出现一定的变化[2]。所以在这种背景下,本文主要分析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工作对发热患者诊断的价值,并选择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150例发热患者和15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分组对照,现将主要研究情况进行如下的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150例发热患者作为本文的观察组,选择同期来我院进行身体检查的1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本文的对照组。本文观察组当中男性70例,女性80例,对照组当中男性69例,女性81例;观察组患者年龄最大为60岁,年龄最小为18岁,平均年龄为(38.52±11.25)岁,对照组患者年龄最大值为61岁,年龄最小值为20岁,平均年龄为(38.36±12.41)岁。一般资料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1.2.1 诊断标准 ①本文所有观察组研究对象经过临床诊断均被确诊为发热病症患者,诊断符合发热病的标准。②本文所有观察组研究对象经过临床病原学检查和流行病学资料查询等,符合发热病症的标准[3]。
1.2.2 纳入标准 ①本文所选择的患者符合发热诊断的相关标准。②所有患者凝血功能不存在障碍。③所有研究对象不存在肿瘤病史。④所有患者进行研究前6个月没有使用过影响血细胞功能的相关药物。⑤健康体检者没有发热等相关病症[4]。
1.2.3 排除标准 ①本文排除合并严重的心、肝、肾等脏器损害患者。②本文排除精神障碍或意识障碍的患者。③排除不配合调查的患者。④排除因各种因素无法完成调查而中途退组的患者[5]。
1.3 方法 本文选择采用BC-6000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检验,所选择的试剂主要为仪器所配套的试剂,对所有调查对象进行室内质控确认相关仪器检验的稳定性和准确性,本文选择采用奥林巴斯BX53型显微镜。
所有的受检者清晨空腹抽取静脉血2 mL放置在EDTA-K2抗凝真空管当中匀速摇晃10次以上,以便于进行血细胞常规检验和血涂片显微镜的检验分析等,所有检查工作需要在1 h之内完成。血液涂片制备的同时还要做好血细胞计数工作,并进行血液涂片,通过瑞氏染色液进行染色,具体的操作需要严格的执行《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范》,同时在显微镜之下进行分类观察,观察各个形态变化,主要包括空泡变性、中毒颗粒、奥氏小体和核染色质等相关的变化状况,还要观察全片,包括细胞的形态、细胞大小等。
1.4 观察指标 对两组研究对象的白细胞变化、异型淋巴细胞变化、小细胞性贫血、大细胞性贫血、异常细胞,形态是否正常等相关情况进行评价和比较,研究对象的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D)、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等相关水平进行比较[6]。
1.5 统计学分析 启动统计学软件IBM SPSS25.0进行统计学检验,采用t值检验计量值,χ2检验计数值,P<0.05表示两组数据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文对照组的150例受检者进行细胞计数和形态学检验分析可以得出,基本上没有出现异常的变化状况。本文观察组150例患者当中,86例患者存在细胞形态变化状况,细胞形态变化概率为57.33%。其中存在白细胞变化20例,占13.33%,存在异型淋巴细胞变化15例,占10.00%,存在小细胞性贫血18例,占12.00%,存在大细胞性贫血17例,占11.33%,还有异常细胞16例,如出现原始细胞并伴随形态改变等,占10.67%,存在形态正常的64例,占42.67%,细胞形态异常和细胞形态正常之间进行比较,χ2=103.6800,P=0.0000<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
两组调查对象的MCH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HCT、RDW-SD、MCHC、MCV水平都普遍比对照组更高,P<0.05,存在统计学差异性。见表1。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的相关指标比较()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的相关指标比较()
3 讨论
近几年临床上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工作开始被试用在血常规检查当中,能够通过对于血液当中的白细胞、血小板和红细胞等相关的指标进行检验来获得相关结果[7]。在检验的过程中,需要在细胞学形态的相关知识基础之上进行,如果患者合并有一定的发热症状或者患者的细胞形态、细胞大小和数量等存在变化,那么就会导致细胞形态学检验时的结果存在异常[8]。患者的血细胞形态存在异常改变,通常主要以中性粒细胞毒性改变最为明显,患者一般伴随不同程度的核左移症状,对发热病因进行诊断而言,这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对本文选择的150例发热患者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血细胞形态学检验对发热病因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特别是通过另外150例健康体检者的相关检验结果对比能够看出,通过对患者进行相关的血液细胞形态学检验,可以为患者的发热病症诊断提供科学的参考。
通过相关调查研究能够看出,两组研究对象的外周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主要与红细胞压积(HCT)、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MCH)、红细胞分布宽度(RDW-SD)、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等相关水平存在着明显的关联。观察组患者血细胞标本中的白细胞变化状况、异型淋巴细胞变化、大细胞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异常细胞阳性率等都明显比对照组更高,血细胞异常形态的阳性率为86.00%,相对对照组而言明显更高,这也说明了血细胞形态学检验结果能够对于患者的血细胞异常形态变化进行分析,可以在临床上对发热病症原因的早期诊断提供科学的价值和依据。患者的血细胞形态变化主要划分为白细胞变化、异型淋巴细胞、大细胞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和异常细胞等5类,而异型淋巴细胞变化相对比较常见,很多发热患者群体当中,其血液标本都出现了异型淋巴细胞[9-10],因此也可以得出这主要是导致患者出现病毒性感染的一个诱发因素。异型淋巴细胞变异会导致患者出现流行性出血热、麻疹、传染性肝炎、百日咳、流行性感冒、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相关的病症,所以在进行干预的过程中要引起临床的重视。白细胞的形态变异会使患者的中性粒细胞毒性出现改变,因此也提示细胞变异会导致患者有相关的肺炎和呼吸道感染等。
从临床的形态鉴别角度来说,如果淋巴细胞在血液当中所占的比例相对较高,那么就会被怀疑是出现病毒性感染,从形态角度而言,异型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增多,会提示患者存在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如果患者异型淋巴细胞所占比例不足10%,那么也可以怀疑患者存在其他的病毒性感染。如果患者机体存在化脓性感染,一般会伴随有中性粒细胞比例明显增多并伴有中性粒细胞毒性改变和核左移,严重感染者会导致造血物质匮乏,或者使患者出现造血功能减退的状况,这类病例常提示预后不良。对本文的调查进行分析以后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的异型淋巴细胞变化、白细胞变化、大细胞性贫血、小细胞性贫血以及异常细胞阳性率都比对照组更高,所以说明血细胞形态和发热的产生存在着必然的关联,能够准确的对于疾病的变化进行反应,对于发热病症的早期临床鉴别和指导也具有重要的价值。当患者出现发热症状的时候,蛋白质和铁元素的消耗会大幅度的上升,容易产生食欲缺乏的状况,所以容易对红细胞形态产生一定的干扰,患者在血糖升高时,利尿作用会使得自身水分加速流失,这样会导致患者出现HCT升高的趋势,同时还会导致患者的RDW-SD发生改变,对患者的红细胞形态大小和数量变化状况产生一定的影响。血细胞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式因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检验结果可能有一定的误差,再加之发热病症和相关治疗药物等,容易导致患者的细胞等产生一定的影响,这样就会导致形态变化具有更多的复杂性,所以在进行检验过程当中需要有效的避免仪器的影响等出现假阳性的误导等,准确提升临床检验的准确性势在必行。
综上所述,发热疾病的病情发生和发展进程当中,患者的外周血细胞形态存在变化,通过对外周血细胞的形态学变化进行科学的检验可以有效的确定患者发热病症的相关因素,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