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插画创作中“度”的把握

2021-08-04赵帅森张增辉

名家名作 2021年7期
关键词:故事性艺术性插画

赵帅森 张增辉

一、插画创作概述

插画作为一种表现手法丰富的设计表现形式正在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同其他设计活动相同,插画创作必然有效地满足某些需求,也就是具有目的性的操作过程。其中认知操作过程即插画创作过程中,目的性是指导认知操作的原则,认知操作的结果是目的性的体现,目的在整个活动进程中对活动起指导、修正、协调的作用。同时目的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人类根据客观事物所确定的,一旦目的不符合或者脱离客观事实,活动行为就会失败。插画设计当然也不例外,因此在插画创作之初以某一客观事物或者某一意象为目的对作品结果进行合理的构想,同时在创作的各个阶段有意识地根据客观事物或意象对作品进行调节、修正,使作品不偏离创作目的,有效地解决问题;反之,一旦偏离创作目的,作品就无法有效解决问题。因此,在广阔的应用领域中插画的创作目的无论是以情感表达为主还是信息表达为主,成功的关键并不是插画创作的结果,而是作品对于创作目的性的表达程度。

事物由内容与形式构成,插画作品也不例外,内容与形式互为表里且互相依存。形式往往以内容为根基,一旦形式不能充分表达内容,形式就会失去意义。在插画设计领域,内容与形式的意义与关系又有所不同,毕竟插画属于视觉作品,无论内容多么高深奥妙,最终还是需要以画面的形式来表达,因此在插画设计领域形式的地位有所上升,是设计者要考虑的重要问题。在插画创作中内容指向要表达的内在要素,可以是客观存在的信息,也可以是意象信息。形式在插画设计中不仅仅是指表现内容的方式,还更多地体现在形式美中,在作品中所有的视觉内容都属于形式,当形式的组合与表现方式符合美学规律时,作品就具有了形式美,如线条、颜色、结构等。优秀的作品一定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二者存在辩证统一的关系。在实际应用中因为需求不同导致创作目的存在差异,在创作初期的计划与准备中对于形式与内容的侧重点必然不同,由此可分为以下三种:(1)以内容为主要表达的故事性插画;(2)以形式感为主要诉求的艺术性插画;(3)内容与形式感并重的综合性插画。

二、故事性插画创作

故事性插画由来已久,在公元1世纪左右随着宗教的快速发展被经卷、典籍大量使用。早期人们识字率较低,教育资源大多掌握在少数贵族阶层手中,因此有插图的书籍往往比没有插图的书籍所产生的宣传效果要更好,同时宗教建筑的壁画也需要大量的故事性插画。因此插画早期的作用就是对文本内容、故事情节或思想进行解释和说明,使人们阅读起来简单明了,正因这一作用使故事性插画得以快速发展。近年来网络的普及让故事性插画的适用范围得到一定的拓展,因为故事性插画往往以表达故事情节为主,这一特性随着故事性插画的发展成熟逐渐出现了漫画、儿童绘本等创作形式。并且在教育领域,无论是中小学的课本还是各类儿童读物、故事书都少不了故事性插画的身影。从形式上来说,故事性插画的形式要为内容服务,作品的形式起烘托和解释内容的作用。一般来说,故事性插画的形式是衡量作品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这也是故事性插画创作的目的性所在。所以在创作中首先应考虑插画内容的连贯性、故事的直观性,其次才是画面的艺术性。作者对故事情节的理解程度是创作的关键,一般来说最具代表性、典型性的情节是进行绘制的首选。绘画风格应整体朴实美观,以贴合内容调性作为选择依据,以免太过花哨影响情节表达。

在实际应用中,插画的创作分为初期的准备和构思、中期的操作和后期的检验三个阶段。 创作初期根据目的性制订合理的计划来指导整个创作活动,对创作来说至关重要。许多经验较少的初学者在创作时往往依靠脑海中的灵光乍现或是看到某一景物后的心血来潮,尽管这样也可以创作出许多优秀的作品,但很多时候面对设计活动脑海中并不能直接产生某一画面或情境,这种情况下以目的性为原则分析和规划插画创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这里我们以表达夏天为例,浅谈创作初期准备的具体方法。首先,以表达夏天为目的,在内容与形式两方面进行思维拓展。如内容上夏天可以引申出炎热、暑假、滚烫等意象,形式上有风扇、西瓜、冰等形象。其次,列出引申的意象后对意象进行分析、对比,从中挑选出矛盾性最强、最具典型性的意象,如炎热、西瓜、风扇、冰,然后进行提炼与组合,使它们可以以最恰当的形式表达目的性,如在炎热的夏日里吹着风扇吃西瓜。根据以上步骤可以得到一个倒金字塔模型,如下图。

中期的操作也就是整个作品的制作过程,应按照计划一步步实现想要达到的效果,并且不断解决计划在实际操作中的不足,形成反馈,有助于作者以后的提高。后期的检验是作者对作品是否符合创作目的性、能否有效满足需求的判断,对于作者以后的提高和避免相似错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检验原则是大量浏览同类作品,选择其中较为成功的典型案例,找出它们的共性,可以是作品的信息、调性等内容上的共性,也可以是作品风格、表现手法等形式上的共性,然后与自己的作品进行对比。一般情况下,如果作品具有这种共性,说明作品与目的匹配度较高,即可以有效地满足需求;反之则不能有效地满足需求,同时要注意在不偏离共性的基础上做到与其他作品不雷同。

三、艺术性插画创作

现代插画概念早已超出了传统插画的范畴。随着时代的发展,大众精神需求不断提高,现如今几乎所有领域的产品在满足实用性的基础上要求尽量美观,这也是大众对产品的需求,同时产品美观可以起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一举多得。在市场的需求下艺术性插画应运而生。艺术性插画相较于故事性插画成型较晚,近年来插画艺术以其丰富的表达方式、强大的视觉感染力被越来越多的领域所青睐。与故事性插画注重文字解释不同,艺术性插画以画面的形式感为主要诉求点,装饰性作用与吸引观者的作用是它的主要特点,因此很多情况下其内容性几乎可以忽略,应用的领域也与故事性插画略有不同,如产品设计、包装设计等。其主要以形式和视觉冲击来打动观者,从而达到吸引观者、提升作品艺术品位的作用。从形式与内容的角度来说,形式是主要的,内容是次要的,作品形式美感的充分表达是艺术性插画的创作目的。当然,不仅仅是形式美,有些时候“创意”也是吸引观者的重要手段,以异于现实的画面使人眼前一亮,也能达到吸引受众这一目的。总的来说,艺术性插画通过形式的巧妙运用,达到吸引观者这一目的。在这一点上故事性插画就相形见绌了,也正因这一特性艺术性插画在包装、产品设计、装潢等领域被大量使用。

艺术性插画在创作初期一定要注意构图和对作品完成的效果进行构想,往往以形式美为主要诉求,辅以一定的内容,构成作品的创作目的,应用方面也以装饰性居多。在创作艺术性插画时,作者的审美能力往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通过不断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和手绘能力是创作优秀艺术性插画的先决条件。相对于故事性插画广泛的应用领域,艺术性插画的适用领域要小一些,主要应用于杂志、报纸、包装、画集等领域,当然有些时候也以艺术品的形式出现。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插画师举办了个人画展,艺术性插画也以它艺术性较强的特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

四、综合性插画创作

在综合性插画中内容与形式感往往并重,在其中内容起到骨架的作用,形式感则是附于骨架的血肉,在创作过程中二者并重。综合性插画主要应用在商业、漫画等领域。这些领域都有共同的特点:脱离了内容,则形式感存在没有意义;脱离了形式感,则内容无法达到吸引观者、广而告之的目的。近年来移动设备的简讯软件与短视频平台的兴起和人民审美水平的提高,要求设计师在设计出美观的产品的同时注重内容的丰富性,二者缺一不可。综合性插画内容与形式并重,在绘制过程中应注重内容的完整表达,也不能忽略形式美。通过形式吸引观者、通过内容传递信息是综合性插画的特点,这一特点也正是广告海报所追求的,所以综合性插画往往在广告宣传领域应用较多。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插画设计的发展必然越发趋向于丰富性、专业性,这也使得综合性插画成了插画设计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五、结论

插画的绘制方法绝不仅仅有以上所谈数种,但各种方法殊途同归,都是为了创作的目的性服务。绘制之前的计划和构思才是插画设计的核心,手段仅仅是表达目的的形式,当然,一味地强调概念与构思也会陷入眼高手低的境地,因此通过训练不断提高自己的美学修养和艺术水平也是十分必要的,二者的良好配合才能创作出优秀的插画作品。近年来插画设计行业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商业活动的推动,应对不同需求所产生的创作目的必然不同,以需求所产生的目的性为出发点,对创作过程中的内容与形式的侧重进行尺度的把握是合理表达目的性的核心,抓住各种类型插画的核心点会使插画的学习与创作事半功倍。故事性插画在故事情节的选择和直观性、连贯性等方面需要着重考虑和构思;艺术性插画创作中对绘画风格的选择和形式感的充分体现尤为重要,需要重点构思;综合性插画可以说二者兼有之,同时也最能考验作者的综合能力。三种插画运用领域存在部分交叉,但也有不同,故事性插画的需求者往往是教育领域或者书籍领域;艺术性插画则经常会出现在包装、装饰、墙绘等方面;综合性插画出现在宣传册、海报等广告行业较多,同时也是未来插画设计行业的发展方向。创作目的通过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把握指导作品的效果,作品通过视觉形象和故事情节体现创作目的,只有二者形成良性循环才能创作出符合设计需求的插画作品。

猜你喜欢

故事性艺术性插画
插画
小说叙事如何充满故事性
散文的“故事性”
治愈系插画:艺术中的幽默
数学课堂提问七要
浅析老龄化背景下公园小品设计
创作谈:场景
Understanding each other
何籽❘插画
预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