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合唱作品《榕树》的创作特点

2021-08-04王馨遥

名家名作 2021年7期
关键词:织体乐句榕树

王馨遥

《白马村游记》是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于2018年11月8日发行的音乐专辑,共收录8首歌曲。2019年,该专辑提名第3届唱工委音乐奖最佳古典原创专辑奖。《白马村游记》套曲是写民国十三年,顾远山失意归乡,路过白马村时听闻的一系列奇人异事。《榕树》是金承志所创作的合唱套曲《白马村游记》里的一首合唱作品。这首作品作为套曲的开头,是青年进村后看见的第一幅景象,同时也借此拉开整个套曲故事的序幕。

一、规整的曲式结构

这首作品全曲无转调,结构方整、统一对齐,所有乐段都是按照同一规律进行写作。这首作品材料较为单一,但还是构成了单三部曲式。单三部曲式分析图例如图1:

图1

这首作品全曲调性是单一的F大调。A乐段由两个平行进入的方整型乐句构成,a乐句结束在属七和弦上是开放半终止。a乐句结束在主和弦上,是收拢终止。《榕树》的A乐段中的a乐句前两个小节构成全曲的动机。其包含三个四分音符、一个四十六和二分音符。该动机首先在a乐句中陈述,随后在B和A乐段中进行重复、模进等手法加以发展,这种节奏音型和音调特点使整个乐句高度统一,其在统一全曲的性格和深化主题中起了重要作用。 B乐段由A乐段的材料引申而来,所以该曲为引申型单三部曲式。一般的三部曲式中都是并置型的结构,引申型的极为罕见。所以这也是此曲的特别之处。

二、清晰的时间维度

这首作品通过时间维度把全曲划分为清晨、上午、下午、黄昏四个板块。每个板块用不同音符的时值、节奏型、歌词和伴奏织体等音乐表现形式来表达每个板块其独有的特点,下面我们将从时间划分上来剖析该作品。

(一)清晨

从音符时值上看,在“清晨”时作者的节奏运用多以四分音符、八分音符为主,有少量十六分音符和附点过渡。因为“清晨”大雾弥漫,未见人烟的景色表现出“清晨”独有的宁静,所以用较为宽松的节奏型比较符合当下的场景。从伴奏织体上来看,左手的伴奏织体主要以二分音符的双音为主,在此段最后两小节的节奏型变为后附点和切分节奏。右手的伴奏织体最开始是由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的双音构成,但在人声是长时值停留时,右手的伴奏织体加入旋律,使听觉效果不单调、不枯燥。旋律是由附点和四十六等节奏型为主构成的。从歌词角度来看,因为“清晨”大地还未完全苏醒,所以作者选择从描写静态的大树来进行扩展,也就此拉开全曲的序幕。此段的后几个小节,对早起的农家客进行描写,为后面“上午”时段人物的描写进行铺垫。

(二)上午

由于要和前面“清晨”时段的宁静相衔接,所以从音符时值上看,没有太大变化,同样以四分和八分音符为主,但十六分音符增多,有少量休止符。在“上午”这一时间段,十六分音符的增加再伴随着二度级进,使演唱时情绪有重点突出和淡淡叙述之区分,与“清晨”段所表达的平淡的情绪体现出对比。从伴奏织体上看,左手的伴奏织体由二分音符和大切分为主,偶尔穿插一些旋律。右手的伴奏织体,在前一段的基础上增加了长倚音,其他节奏型大致不变。从歌词角度上看,男声部的歌词变为“啦”,与女声配合,这里情绪就会衬托得比较欢快,与前段的区别能够直接从听觉上感受出来。这一段的歌词主要是对人们活动的侧面描写较多,借此表现出村民聚集一堆的热闹场景。

(三)下午

从节奏型上看,此段增加切分、四十六的节奏型,休止符在此段明显增多,时值较前一段增长。此段休止符的增加正好应了歌词中“铃铛声”的景,歌词和节奏在此处的搭配使场景更加真实地呈现在听众眼前。从伴奏织体上看,左手的伴奏织体大致未变,但在29小节变为切分节奏,该节奏的运用把下雨时雨点滴落在地上的动感表现得淋漓尽致。右手伴奏织体增加休止,在节奏上和表达情绪上与前两个时段对比明显,该时段的伴奏织体也与歌词内容相应和。从歌词上看,这一段歌词对人们描写更加细致,更多在描写人物发生的具体事件和其互动内容的细节。

(四)黄昏

到黄昏时,小孩们都各自回家吃饭,只剩每户升起的袅袅炊烟与落日相伴,同时此段也处于整首作品的结尾部分,所以从节奏型上直接回到与“清晨”一样的节奏型。由于节奏时值变化,给听众呈现的场景从刚才的欢乐打闹的时光瞬间转变到人们散场时的寞落背影上来了。从伴奏织体上看,左手伴奏织体变为二分音符和四分音符为主,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为辅,右手伴奏织体也变成四分音符和二分音符为主,中间穿插着旋律,旋律里运用较多倚音,倚音的运用把风的捉摸不透、灵动表达得十分生动。谱例如图2所示:

图2

从歌词上看,结尾段的歌词对傍晚农家炊烟、漂泊的船只、夜里的虫鸣进行了描写。这样的层层递进使夜晚听上去更加深沉了。

三、有序的声部进入

由于对应的场景不同,作曲家将每个声部所对应的场景都安排得井然有序。每个声部在歌曲中所表达的目的和呈现效果都各有其特色,下面是对四个声部Soprano,Alto,Tenor,Bass的进入,从听觉效果和每个声部不同的特点等方面进行详细分析。总体声部进入图示如图3。

图3

(一)Tenor

Tenor声部在整首作品的5—8小节率先、单独地进入,除了在23、26小节和37—40小节有空缺以外,还在13小节有两拍休止,其余部分都贯穿全曲。23小节的空缺是为了给Soprano,Alto声部让步,在24小节Soprano,Alto声部是一个长时值的音,Tenor,Bass声部此时的加入使得听觉效果上不会显得单调。Tenor,Bass声部在24小节同时也作为一个过渡段为后面出现的乐句做个铺垫。26小节Tenor,Bass声部的空缺是为了在后面为承接26小节的Soprano,Alto声部做准备。在听觉上可以呈现出一种声部间对话般的感觉。37—40小节Tenor,Bass声部的空缺是作者在此处的一种作曲手法,Tenor,Bass声部给Soprano,Alto声部留出空间,然后再以Tenor,Bass声部单独收尾。Tenor声部的音色具有干净、清爽和能带给人温暖感觉的特色,所以在全曲的开头作者用Tenor干净、清爽的音色特点来对静物进行描写。这一安排可以突出“清晨”时的宁静。在全曲结尾的时候,Tenor声部作为主要声部,其温暖的音色加上“黄昏”时段的歌词描写,给人带来如沐春风的感觉。

(二)Bass

Bass声部在第9小节开始加入,在13小节有两拍休止,24、26和37—40小节有空缺,其余部分贯穿全曲。Bass在第9小节的加入,从听觉上给清爽的Tenor声部增加了一些厚度。作者在13小节Tenor,Bass声部的两拍空缺是为了让Soprano,Alto声部进入听起来更加明显。从音符时值上看,在24小节Tenor声部以旋律为主,Bass以二分音符为主。二分音符的目的是让Bass在下面为其他声部做铺垫,Bass声部低沉、有磁性音色,作为打底声部来增加听觉上的厚度。

(三)Soprano

Soprano声部出现在全曲的13—26小节、29—40小节。从音色上看,Soprano声部作为全曲的主旋律,其音色有明亮、轻快、空鸣的特点。该特点使Soprano声部与Alto声部一起演唱时的声音听起来明亮且具有主导性。Soprano声部与其他声部一起演唱时,其声音让主旋律听起来更加明显、清晰。Soprano声部在第13小节以中弱的强度进入,这样与前一段相连接既不会显得突兀,又很好地过渡到下一段。

(四)Alto

Alto声部也出现在全曲的13—26小节、29—40小节。Alto声部在31小节的演唱变为一字单音长时值演唱,其目的是突出Soprano声部,使旋律得到更好的表达。在32小节,Alto声部对歌词“华盖”进行了一个重复,因为Alto声部的音色亲近且温暖,所以用Alto声部来进行结尾,既丰富了歌曲形式,又没有显得突兀。

四、口语化的语言与词汇

在一般合唱作品中都是歌词带着旋律贯穿全曲,无音高的歌词较为少见。但在该作品中,金承志运用了歌词口语化这一惯用写作手法来给全曲增添温度,丰富其情感。歌词口语化的表达是金承志的创作风格,金承志不仅在这首作品中运用了该写作手法,还在《张士超你昨晚到底把我家钥匙放哪了》《春节自救指南》等作品中运用了该写作手法。该曲一共出现了三处歌词口语话的地方,下面将分别进行阐述。

第一处:出现在27小节,在“下楼”两个字上,男声部不带音高,以说话的方式来对这句话进行演唱。27小节这段话的歌词本身就是以对话的方式所呈现。“下楼”这两个字的口语化,使这一小节更贴近歌词所表达的意思,也更加接地气。第二处:出现在41小节第一个字“夜”上,开头一个弱起,再由温柔的男声以说话的方式轻声进入。男声特别的音色加上口语话的写作手法,让人们瞬间进入夜的寂静的氛围。第三处:在全曲的最后一句(43小节),体现在“一”字上。这里的表现情绪就像男生向着心爱的女生温柔道晚安的样子,温柔且充满着感情。

五、结语

综合上文分析,金承志的《榕树》还是在传统合唱的基础上来进行创作的,但是对于较传统的合唱作品来说,作者在写作手法上又有大胆的创新尝试。再加上歌词的写作和歌曲情感的表达,合唱渐渐被大众所接受,就算没有音乐基础的群众,仍然能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意思,能体会到歌曲中的那一份美好。正因如此,合唱在大众中越来越受欢迎。

猜你喜欢

织体乐句榕树
《舒伯特小提琴奏鸣曲D.574》钢琴伴奏演绎分析
学生的弱点,教学的难点
一棵榕树能成林吗
凝而不固 层层铺进
该丘斯曲式学之乐句式研究
榕树
钢琴伴奏织体在不同作品中的运用
钢琴曲《乌苏里船歌》的民族性解读
威尼斯水乡诗画——肖邦《升F大调船歌》的音乐语言分析
榕树军团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