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积累到运用的桥梁
2021-08-03陈景东
陈景东
【摘要】学生的语言积累是依靠平时的读、背、抄等死记硬背手段形成的,依靠理解形成的积累少之又少,一旦需要运用只能生搬硬套。写作是一种需要大量积累、不断运用并逐渐巩固的能力。阅读是积累的基础,必须重视积累和运用的训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机会为学生在积累与运用之间搭建桥梁。
【关键词】阅读;积累;语言表达
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众多文采优美、含义深刻的经典文学作品,是学生学习、模仿的对象。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领会词语的深刻含义,熟练掌握语言的表达方法,之后重点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引导学生学会迁移,最终帮助学生学会表达。
一、递进复述,提升表达
复述是一种积累但是又不是单纯的积累。复述,是指在充分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利用自己的语言对其进行描述的过程。通过复述这一过程,学生可以更好地掌握词语,熟悉语句的结构及方法,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提高表达能力。
复述主要包括原文、简要以及创造性复述等方式。通过复述,可以将累积于头脑中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为己所用。例如《普罗米修斯》这篇课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简要复述再到创造性复述,对课文的主要情节进行复述,并注意对人物的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活动进行创造性的复述,结合插图,展开想象,进行描述,从而达到训练语言运用的能力。
复述可以帮助学生学习语言,运用语言。通过不同层次的复述,学生可以不断巩固语言基础,开拓思维及想象能力,提升语言能力。通过复述以及创造性复述,学生可以增强对语言学习以及语言训练的兴趣,可以在语言的使用中获得成就感。在进行复述训练时,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进行想象,成为语言的主宰者,鼓励学生将其在复述中学到的语言以创新的形式运用于实际生活中。
二、奇异联想,连词成文
词语只有运用到不同的环境中才能变得生动有意义,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奇异联想、连词成句、连句成文是一个由简入难、由点到面的过程,主要是指将一篇课文中的若干核心词,通过奇异联系,连词成文。这个过程是将一些没有关联的词编辑在一个假设的语言环境中,使本来没有内在联系的词语,在创设的语言环境中,在一段具体的文章中各定其位,各司其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这个过程是一个理解和运用相结合的过程。词语积累,如果只是单纯地让学生背、抄、听写,循环往复,这种近乎机械式的活动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感和逆反情绪。只动手不动心的事情,我们不也常常厌倦么?相反,如果将一样的词语以连词成句、连句成文的方式进行训练,将能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开拓学生的思路,使学生将自己的生活与想象相结合,进而实现文如泉涌,喜不自禁。教师利用这种创造性的教学方式,从另一个角度开启了学生想象的空间,逐渐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
例如,在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这篇课文时,需要掌握“碧空如洗、万里无云、格外、引人注目”等词语。教师让学生根据这些词语展开联想进行片段描写:“我们乘车来到广阔的草原,这里碧空如洗,万里无云,远处的牛羊如一片片云彩散落在广袤的草地上,格外引人注目……”
三、融入表演,掌握精髓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一些适合表演的文章,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表演的形式进行学习,既可以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掌握相应的语言知识,又可以训练他们的思维,提升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巩固所学知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为了出色地完成表演,必然会倾尽全力发挥想象,不断调动其创新能力。这种教学方式为学生提供了语言实践和语言交流的机会,为学生架起了从积累到运用的桥梁。
让学生表演,首先,教师要选择适合表演的文章。文章主要来源于本学期的课文。例如《狐假虎威》《慈母情深》这两篇文章很适合学生表演,因为它通俗易懂,里面有许多对话与动作场面。这种表演不要求学生必须有很多的准备时间,在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就可以即兴表演。这样既可以激发表演者和观众的兴趣,又可以增强课堂的生动性,使其变得有声有色。
其次,教师要引导学生熟读课文,在此基础上针对课文进行即兴表演,表演的内容可长可短,不局限于整篇课文或者完整的故事,可以是其中的某一段话,也可以是其中的某个情景。例如,教师在讲授《威尼斯的小艇》时,在理解“船夫驾技高超”这一部分时,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边表演边叙述,通过动态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分别扮演船夫或者游客。将语言学习融入活动中,在活动中深入学习语言,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口语交流,真正做到语文的实践性和工具性相统一。
四、读写结合,促进吸收
所谓“读写结合”,就是将阅读与写作深度融合,通过阅读来提高写作能力,通过写作来提高阅读能力,通过读与写的完美结合来提高学生的语言感觉和语言表达能力。叶圣陶曾经将阅读比喻成吸收的过程,将写作比喻成倾吐的过程。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极其丰富,其中不乏读与写相结合的内容,教师在讲授该内容时要充分发挥阅读课上小练笔的作用,将写融入读中,逐渐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多元仿写,提升技能
仿写,是指将作者的所思、所见、所闻、所感用范文的写作方法进行表达,重点是模仿。仿写根据其训练方式可以分为仿句、仿段、仿篇。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分析范文的写作方法及特点,并要求学生仿照其进行写作训练,使学生通过写作准确理解范文的特点,进而在仿写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写作思维和写作技能。仿写是多元的,具体如下。
1.句式仿写
例如,小学二年级上册教材中有一篇名为《葡萄沟》的课文,其中有一个描写葡萄的句子是这样写的:“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可以鼓励二年级的学生仿照該句的样子进行写作。
2.片段仿写
很多文章都是通过细腻的描写对人物或者事件进行刻画,使其生动形象,呼之欲出。因此,作品想要变得鲜明、生动,细节描写是必不可少的。例如,《父爱之舟》这篇文章,作者通过对父亲背孩子上学情景的细致描写,刻画了一位伟大的父亲,使读者能够从点滴小事中体会到父亲对儿子深沉而伟大的爱。教师可以让学生参照这篇文章,采用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进行仿写,刻画生活中自己熟悉的某一个人,例如母亲、奶奶、爷爷等。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水平就会获得极大提高,自然就会出现妙笔生花、跃然纸上的结果。
3.篇章仿写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参照文章的结构进行仿写,即仿写篇章,比较常见的文章的段式结构有总分式、总分总式、并列式等。例如,文章《富饶的西沙群島》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描写了丰富的海底物产,其中有一段描写运用的是并列结构的手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以此为例,让学生采用并列结构对事物进行描述,之后指导学生对其进行仿写,提高学生对这种结构的认识和理解。
(二)留白想象,加深融合
想象是写作的基本条件,只有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学生脑中的人和物才能生动化,具体化,笔下的人和物才有可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当学生头脑中的人和物丰富了,饱满了,写作过程中就不会觉得无话可说,无事可写。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的读写融合能力,就能够帮助学生架起从积累到运用的桥梁。
例如,统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盘古开天地》一文,讲的是盘古创造美丽宇宙的神话故事。文章脉络清晰,层次分明,第四自然段用简单的省略号为学生留出了想象的空间,同时为学生模仿课文语言留下了练习的余地。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省略号内容进行补写,将阅读教学与写作练习紧密结合起来。
有些课文会采用留白的办法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使其对文章进行深入的思考和理解。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合理想象,大胆写出。例如,《宝葫芦的秘密(节选)》一文中,展现了不同的人采用了不同的方法得到了神奇的宝葫芦。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合理想象对其中任意一个故事进行还原,推理故事的发展,展望故事的结果,发现故事的新意,为写作积累基础。
(三)续改结合,升华写作
续写,是指以原文为基础,在遵循原文思路的前提下对原文的故事情节进行延伸。改写,是指打破原文的思路,以学生自己的想象为基础,通过情节的删减或添加影响读者对文章的印象,从而获得启发。改写和续写尽管方法不同,但是都是建立在熟读原文,明确文章的中心思想、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的基础之上。教师可以针对那些故事性强、耐人寻味的文章引导学生进行续写或者改写,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例如,针对《“诺曼底号”遇难记》这篇文章,可以假设哈尔威船长没有死,让学生对其进行改写。
五、结语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部分,学生通过阅读提高语感,理解语义。积累是语文学习的根本,教师将阅读作为教学的起点,使学生不断积累词、句、段,之后通过复述、连词成句、演一演以及读写结合等方法,将阅读与积累进行连接。
教师作为语文教学的主导者,要依据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来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在阅读教学中帮助学生通过多种途径积累语言,提高写作能力,采用不拘一格的方法丰富学生的思想、表达以及感悟能力,帮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写作,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以及整体写作能力,使学生学以致用,写作练笔自然就清简而丰富、灵动而扎实了。
【参考文献】
李小飞.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表达能力的提升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