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核心素养,探索英语教学新模式

2021-08-03李敏敏

教育界·下旬 2021年6期
关键词:学科素养小学英语学生

李敏敏

【摘要】社会需要人格健全的公民,需要人品好的人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立足育人的核心素养和学科核心素养,教会学生做人,使其掌握英语知识、技能,学会思考,学会学习,顺应社会,融入社会,走向世界,成为讲文明、守纪律、人格健全、有才华的公民。

【关键词】小学英语;学科素养;学生

英语学科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这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学生融入社会、走向世界的需要。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立足于学科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使学生顺畅进行交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使学生学会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形成优秀的文化品格,继承和发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较强的学习能力,使学生能主动地提升学识才华。总之,教师要立足核心素养,创新教学模式,运用教学策略,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长才华,融入社会,走向世界。

一、夯实基础知识,提高语言能力

语言能力就是在语言操练中内化基础知识并逐渐向语言技能转变,最后形成能力,在语言交际中能自由运用语言进行交流。培养英语语用能力离不开英语基础知识以及进行语言操练。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要依托知识学习,带动技能和能力训练。夯实基础知识是提高语言能力的前提,教师要引领学生在语言操练中把基础知识学好,在活动中内化知识,提高语言能力。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3 My day,本单元需要掌握的短语有很多,如wake up,it is time for sth./doing,want to do sth,go to sleep,have lunch,have breakfast/lunch/supper,go to school,do morning exercises,watch TV,go to bed等等。在学习完这些短语后,组织语言操练活动,让学生将自己一天的作息时间制作成表格,或者画出连环画,并用英语进行解说,让学生在语言操练过程中掌握和内化这些短语,并形成语言技能,依托教学内容和自己的生活实际促进语言学习,再用语言回归生活,学习表达生活,提升英语语用能力。

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掌握英语这门语言工具,提高语言表达能力,为将来适应社会、学习交流创造条件。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应为学生夯实知识基础,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二、培养观察习惯,提升思维品质

思维品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的智商,也影响着一个人的发展前途。善于观察和善于思考的人,思维品质会更好,在思维活动中和思维活动結束后会调整思维方式,学会批判性思维,使思维在广度、深度、灵活、创新等方面得到发展。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还未定型,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让其对所观察的信息进行筛选和利用,从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

例如,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 1 The king's new clothes中“grammar time”一般过去时,教师在语法导入中让学生回顾课文,结合课文学习一般过去时,让学生明白一般过去时是表示过去发生的事情或者存在的状态,谓语动词要用过去式。接着,布置任务,让学生找出下列句子中的过去式:“Long long ago,there was a king. He liked new clothes. There were a lot of people in the street. They looked at the king and shouted.”把学生找到的动词的过去式和动词原形一起呈现出来,总结归纳“动词过去式的构成规律”:1.am/is/are→was/were;2.一般的动词在词尾加ed。对学生的自主发现,教师要给予肯定,即使只是点头、微笑,或是竖起大拇指的一个动作,都有助于学生观察、发现和总结等思维能力的提升。

观察是思维的窗口,在英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习获取准确信息、筛选信息以及分析信息,使思维始终处于活跃状态,培养学生的优秀思维品质。

三、融入文化内容,融入社会群体

每个人都是社会成员,学习、生活、工作无一离不开与人相处,离不开社会文化这一氛围。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立足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文化观念,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在英语学科的学习中,我们要有文化意识,继承和传播中国的传统文化,同时还要有跨文化意识,接受英语语言中的文化氛围、文化习俗和文化观念等,重视人文文化的传播,最大化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例如,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五年级上册Unit 8 At Christmas,圣诞节是西方重要节日之一,如我们中华民族的春节(Spring Festival),但是两者在庆祝方式、饮食上存在着巨大差别。我们学习西方的圣诞节是必要的,了解Christmas Tree,Christmas presents,Christmas Eve,Turkey,pudding,Father Christmas,stocking等等这些元素符号,同时还要学会用first,next,then,finally表示时间顺序的副词描述和介绍过圣诞节的过程。了解并尊重西方人的风俗文化,与西方人进行交流时会更加顺畅,交际会更和谐。同时,我们要强化本国春节的文化习俗,把中西方的文化结合在一起,继承和传承文化,融入文化氛围,融入社会群体。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进行文化氛围的熏陶,让学生融入中国传统文化中,同时还要有跨文化意识,批判性地接受西方文化,更好地融入社会和世界。

四、引导学习方法,培养学习能力

学习是人立足于社会的根本,提高学习能力能够增长智慧。教师在教学中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核心,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中总结学习方法,提升学习能力,掌握基本知识,学会知识迁移,进而学以致用,并促成新思维的产生。在培养学习能力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需求,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或合作探究而有所悟,用成就感来培养和维护学习动机,用学习动机来促成学习能力的提升。

例如,教学译林版小学英语四年级下册Unit 1 Our school subjects中的“sound time”,学习字母a在开音节中的读法。在导入中,教师可以先帶领学生复习Kate,skate,make,take,grape等单词,让学生观察字母a的发音特点:a都读[ei];发音规律:字母的组成方式是“a+辅音字母+e(不发音)”,读字母表中的音。教学要在学生的合作探究中帮助他们学习开音节,渗透发音规律。掌握了发音规律后,让学生根据规律试读单词snake,tape,hate,name。当学生能够正确朗读这些单词时,他们会有一种如获至宝的快乐满足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指导和传授有关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利用音节来掌握单词的读音和拼写,减轻学生的词汇学习负担,增强学生的学习成就感。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习能力源于学习动机。儿童意志薄弱,教师在激发其学习动机和传授学习方法上要重视趣味性,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快乐感,在快乐中提升学习能力。

五、进行德育渗透,提高个人修养

社会需要人才,更需要德智兼备的合格公民。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运用一定的策略实施德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一个人要是人品不过关,就不能在学习、工作、生活中与人友好相处,迟早会做出违背社会道德准则的事情。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教会学生先做人,再做事,这是自古不变的道理。会做人的人,才能做大事,教师在教学中要立足于这一育人核心,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促进学生长远发展。

例如,译林版小学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2 In the library,本单元看似是学习英语知识,学习英语表达,实际上是向学生渗透德育,教育学生学习文明做人,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行,并能够运用英语“Don't shout/Don't eat/Don't talk/Don't run”劝说和影响他人注意礼貌,依托语言学习,潜移默化地把这些文明诠释出来。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学会在公共场合中考虑其他人的感受,不影响他人是最起码的礼貌,培养学生的公德意识,提升个人修养,对于一些不文明行为应该加以制止。人的行为举止不是一件小事,在人际交往中,举止文明才能与人和谐相处。

人品是一个人施展能力的基础,也是社会发展之所需。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以“德才兼备,以德为首”为核心提升学生的品质和文化素养,为学生后续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重视知识传授的同时,还要重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重视语言表达能力、思维品质、文化品格、学习能力和个人修养等人品方面的教育,让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既掌握知识、技能,又学会如何做人,促进学生文化、品格的全面提升,为学生的成长和将来融入社会做好准备,实现教育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余艺萍.探究核心素养下小学英语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J].英语广场,2020(03):99-100.

李晓,郭燕.浅议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高效教学[J].才智,2020(21):120-121.

孙凤华.互联网背景下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亚太教育,2019(11):12.

猜你喜欢

学科素养小学英语学生
学生写话
从历史文物古迹到架构学科活动的探讨
教师学科素养及学生语文核心素养培养探究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
英语语篇教学的策略探讨
寻求英语课堂对话真实性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