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麦秆绘出“金麦艺”辉煌人生
2021-08-03张华征司利强
张华征 司利强
2021年3月16日,刚刚获得河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杞县“陈氏麦秆画”传承人陈振强,应邀走进河南经贸学院举办“非遗文化进校园——传世麦艺芳华 承继非遗经典”讲座,为300余名师生传授麦秆画的“金麦艺”制作技艺。
陈振强介绍了麦秆画取料、蒸、煮、浸、剖、刮、碾、贴、剪、烫、粘贴、组合等10几道工序。又展示了怎样把这些像草一样不值钱的麦秆,通过精心绘制变成堪比錾金、刺绣,又独具特色的麦草画、麦烫画作品。这令人叫绝的技艺,赢得师生高度赞誉。
“我出生在豫东杞县,在农村长大,打小在麦堆里滚着玩,对麦秆有着天生的亲近感。我家世世代代都以编制手工艺而闻名乡里,從父辈手里学到不少手工艺编制技术。”陈振强回忆道,“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麦秆画,开始学习制作麦秆画并近乎痴狂,通过40多年地慢慢摸索,总结出了独具特点的陈氏麦秆画技艺。”
1975年,陈振强到西安出差时,看到了一幅麦秆画,这让他颇为意外。“麦秆也能制作出这么美的画?”当即,他将画作买下,带回了河南,开始琢磨怎么制作麦秆画。
为了造出有层次感、不同色度的麦秆,让麦秆能变白变软且不褪色,陈振强提着香油等土特产,专门找到高校的化学老师,解决染色与变色等难题。
1986年,在杞县文化馆举办的一次工艺品展示中,陈振强的麦秆画作品被选中,并推荐参加1986年开封市汴京公园工艺品展,获得了特等奖。1988年,他又被推荐参加河南省工艺品展。
麦秆画的名气逐渐传开,杞县当地一家企业主动找到陈振强,创办了工艺美术厂,聘请他负责培训职工并进行生产。
这期间,他全身心投入到创作、研发及带学生工作中。
“陈老师,麦秆画在南方有广阔的市场,只要画作质量高,根本不愁卖。”2010年,曾跟着陈振强学习制作麦秆画的一名学生从广州打来电话。
陈振强随即南下,到这名学生推荐的工厂参观后,内心更加笃定。接下来的一年时间里,陈振强跑遍了全国各地的麦秆画企业,“采百家花,酿自家蜜”,形成陈氏金麦艺独有的艺术风格。后来,他又用两年时间钻研,改进了十几道工序,并吸收了国画、版画、烙画、贴画等诸多艺术表现手法。
2013年,陈振强的作品《王者风范》在河南国际民间艺术节展上获得民间工艺美术作品奖;2014年,陈氏麦秆画被列入开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陈振强成为陈氏金麦艺非遗传承人;2015年,在河南民间工艺绝活绝技展演中,陈振强获得金奖。他的作品被作为国礼赠送给韩国学者和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并远销美国、英国、法国、加拿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如今,河南省文化产业研究会手工艺品委员会会长、河南大学非遗保护中心研究员、郑州市首批工艺美术大师、陈氏麦秆画非遗传承人等头衔集于陈振强一身。
2015年,美国一家工艺公司要高薪聘请陈振强去美国发展,他却婉言拒绝,“我生在中国,长在农村,离不开生养我的这片土地,我要让麦秆画在中国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起来。”
“一位苏州的艺术经纪人要高薪聘请我去朝鲜传授麦秆画技术,也被我拒绝了。麦秆画是中国独有的工艺,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我希望这门民间艺术能够在中国传承下去。”
“我的儿子用麦秆制作佛教、人物画像,现在在业内也比较有名气,这门手艺在陈家已经后继有人了。”陈振强非常欣慰。在陈振强的工作室里,2名外地学生正专心创作麦秆画,陈振强说:“她们在这里创作已经有近6年的时间,年轻人有这样的耐心,不容易啊!”
“陈氏麦秆画反映着中国农耕文明的辉煌,代表着一代代中国人勤劳、坚韧的优良品质与智慧,凝聚着中国人‘乐天知命,与天地万物和谐共生的人文气质。”今年65岁的陈振强要用麦秆绘出更加辉煌的“金麦艺”人生,“我希望,麦秆画作为一项传统技艺,能被全国更多的年轻人掌握并且世代传承下去。”
陈振强所创办的河南省金麦艺文化产业有限公司,被文化部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命名为“华夏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示范单位”;2006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发的世界杰出手工艺品徽章;2018年10月,金麦艺作品被文化部与外交部组织的海上丝路文化之旅作为指定产品。陈振强的作品多次荣获中国文化博览会金奖等。
责任编辑/孙燕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