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井冈山:天下第一山

2021-08-03谭靓青李一叶

时代报告 2021年6期
关键词:黄洋界井冈山红军

谭靓青 李一叶

行走在井冈山,这里的红旗、红星雕塑、“天下第一山”的石碑都在讲述着红军的不朽史诗。

1962年3月,朱德委员长重游井冈山故地,他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挥笔写下了“天下第一山”。井冈山的最高峰海拔不过1597米,从这个角度上看,它在中国的万山丛中不过是小字辈,但它在精神层面上永远是“天下第一山”。

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走上井冈山,开始工农武装割据斗争。

巍巍井冈,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巍巍井冈,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胜利道路。

巍巍井冈,诞生了一支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红军。

…………

2016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说:“今天,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坚持坚定执着追理想、实事求是闯新路、艰苦奋斗攻难关、依靠群众求胜利,让井冈山精神放射出新的时代光芒。”

习近平总书记还指出,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时期留给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就是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井冈山斗争只有两年零四个月的时间,却有4.8万余人牺牲,平均每天近60人献出生命,其中有名有姓被镌刻在纪念碑上的只有15744人……一片腥风血雨中,因为有着坚定的理想信念,不变的初心使命,真正的中国共产党人没有被吓倒,于黑暗中冲破迷雾,杀出一条光明的新路。

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回答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历史之问,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在这片红色土地上,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开辟了一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光辉道路,书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篇,创造了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

如今,血雨腥风的战争岁月早已硝烟散尽,置身这座青翠环抱、绿意盎然的红色土地上,一个个壮怀激烈的革命故事仍在口耳相传,一首首充满革命豪情的红色歌谣仍在争相传唱,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催人奋进的力量。

重上井冈山

1927年10月,毛泽东同志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开始创建以宁冈为中心的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1928年2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

1928年4月,朱德等率领南昌起义、湘南起义的余部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会师,井冈山红色政权和革命力量得到加强。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成为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的光辉起点。

“久有凌云志,重上井冈山……”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为千百万人所咏诵。这是毛泽东1965年5月重上井冈山时写下的不朽名篇。

1965年,离开井冈山已36年的毛泽东说:“我老了,经常梦到井冈山。很想去看看……”

5月21日,毛泽东结束了在长沙的21天生活,由中共湖南省委第一书记张平化和汪东兴等人陪同去江西考察。

过了洣水河,车队在山区公路上奔驰。过了攸县,下一站是茶陵县城。茶陵是革命老区,在战争年代,茶陵人民做出了巨大牺牲和贡献。1927年9月,毛泽东在浏阳一带发动秋收起义,起义失败后,向茶陵一带撤退,之后向井冈山进军。

5月21日下午,毛泽东的车队驶抵茶陵县城。当晚,毛泽东下榻在中共茶陵县委招待所。毛泽东对茶陵县委领导人说:38年前,路过茶陵很狼狈,吃住都很困难,这一次可完全不一样了!

宁冈砻市是毛泽东与朱德1928年5月4日会师的地方。毛泽东坐在车内,眼睛平视前方,不时浏览砻市的风景,脸上露出了笑容。毛泽东来到了井冈山下的茅坪村,车队在谢氏慎公祠前的空坪停了下来。

在谢氏慎公祠后面,有一栋土砖结构的两层楼房,楼上有一个八角形天窗,当地群众称之为八角楼,毛泽东曾在这里主持召开过苏维埃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1928年,毛泽东在这座简陋的小砖房里,写下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分析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和存在的原因,预言了中国革命的光明前景。

来到黄洋界,毛泽东手持竹拐杖,快步走向山顶,观赏黄洋界巍峨险要的地势和当年的哨口遗址。毛泽东又朝前走了幾步,来到一座木头做的纪念碑前。这块碑上一面刻着毛泽东1928年秋写的那阕《西江月·井冈山》词,一面刻着朱德题写的“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

看着当年写的井冈山的诗词,毛泽东心潮澎湃,他大声说:“这首词是1928年9月初写的。那时刚刚在黄洋界打退湖南、江西两路敌人的进攻。”接下来他讲道:“1928年8月30日,敌湘赣两军各一部趁我军在赣西南欲归未归之际进攻井冈山,我守军不足一营,好险哦!守军凭险抵抗,反复较量,终于把敌人赶下山,才保存了这个根据地。”接着,毛泽东深情地指着架设在哨口的一门大炮,向人们介绍道:“这门大炮是南昌起义军带上井冈山的,至于黄洋界上的三发炮弹,人们都说前两发受潮,第三发没有受潮,所以‘炮声隆。其实也受潮了,只是打前两发时,使炮膛加热,为打响第三发提供条件。从这点上说,前两发的功劳不能抹杀哟!这就是事物的辩证法。”

车队开进了茨坪。井冈山上以茨坪为中心,有大井、小井、上井、中井、下井等地,立有五井碑。来到大井,毛泽东凝望五井碑片刻,若有所思。

1927年秋天,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来到井冈山时,茨坪不过是一个只有十几户人家的小山村。毛泽东到了这里后,茨坪便成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湘赣边界特委、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都曾设在这里。东南山脚下,有一栋简陋的小民房,那就是毛泽东旧居。1928年11月间,毛泽东在这小屋里写下《井冈山的斗争》一文。

1965年的茨坪,俨然一座山中美城。车队到达茨坪时,天色已经暗下来,千百盏灯火齐放光明,一片辉煌,稀落的行人在自由漫步,喇叭里播送着当年中央苏区的民歌《十送红军》。毛泽东在车上高兴地说,井冈山有电灯啦!话音刚落,车队已停在灯火辉煌的宾馆门前。

宾馆刚建成不久,坐落在青松翠竹之中,显得幽静而舒适。毛泽东下车后环顾宾馆四周,感慨地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这可和当年太不一样了!那时敌人前堵后追,我们靠两条腿拼命走,这一千多公里走了半个多月。这次坐汽车两天就到了,还是机械化好。”又说:“没有井冈山人民支持,没有井冈山的艰苦奋斗,就不会有今天!”

毛泽东深情地说:“我离开井冈山已经36年了,这次旧地重游,心情特别激动,为了创建这块革命根据地,不少革命先烈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我早就想回井冈山看一看,没想到一别就是36年。”对这次重上井冈山的生活安排,他说:“今天井冈山各方面比起36年前大不相同了,上山坐汽车,住楼房,吃饭四菜一汤,穿的是干净整齐的衣服,真是神气多了。我相信,井冈山将来还会变得更好,更神气。但我劝大家日子好过了,艰苦奋斗的精神不要丢了,井冈山的革命精神不要丢了。”

从5月22日到29日,毛泽东在井冈山共住了7天。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井冈山是一座好山,风光好,风景好,空气新鲜,是健身、休息的好地方,我们已经住了7天了,该走了!”

这7天时间,每到夜阑人静之时,毛泽东总在宾馆寓所里来回踱步,沉吟不已。自从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来到井冈山,开创了中国革命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至此次重游井冈山(1965年5月),时间如白驹过隙。这38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毛泽东故地重游,感慨万千,他以忆往昔、抒豪情的海阔心胸、浩然情愫,结合自己重上井冈山的所见所感,填写了两首难分秋色的“姐妹词”《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念奴娇·井冈山》。

黄洋界的眺望

“你,看到了什么?”

此刻,黄洋界上雨雾蒙蒙。历史的回响,随着山风扑面而来。 90多年前,这里曾有过一场著名对白——

“站在荷树下能看多远?”毛泽东问红军战士。

红军战士们抢着回答:“可以看到江西。”“还可以看到湖南。”

毛泽东意味深长地说:“对,我们革命者就是要站得高看得远,站在井冈山,不仅要看到江西和湖南,还要看到全中国、全世界。”

2021年6月的一天,罗霄山脉深处云雾弥漫,正如93年前那个夏日一样。

通往黄洋界哨口的道路,与当年红军官兵走过时相比,这条小路已经拓宽了许多。

脚印叠着脚印,来往参观的游人不时吟诵着毛泽东的《西江月·井冈山》: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当年的红色记忆仿佛又浮现在眼前。

1928年8月30日清晨,黄洋界保卫战打响了。双方力量对比悬殊——国民党湘军和赣军共5个团,来势汹汹;黄洋界上,只有红三十一团团长朱云卿、党代表何挺颖和营长陈毅安率领的两个连。

山下,源头村弥漫着大战前夕的紧张气息。国民党反动派军队的指挥员没想到,这次看似必胜的围剿,几分钟后会因红军一门刚刚修好的迫击炮而引发溃败。

山上,红军将士从茨坪修械厂搬来了刚修好的迫击炮。三发炮弹,前两发因受潮均未打响。

第三发炮弹终于脱膛而出。顷刻,源头村腰子坑的敌军指挥所沙石飞溅,一片狼藉。

“云间遥指黄洋界,风过犹闻战鼓声。”

93年过去,在营房外不远处的山坡上,记者看到了那门迫击炮的复制品。

历经风雨侵袭,这门结构极为简单的火炮如今锈迹斑斑。但它的炮管始终对着天空,宛如93年前战场上那群年轻战士,保持着昂扬向上的革命意志和战斗精神。

从黄洋界哨口到山下大陇,往返超过60公里。最陡峭的一段小路长约4.8公里。

在云雾茫茫的大山里,沿着铺满鹅卵石的狭窄山径前行,很快可以看到一个木质路牌:挑粮小道。

90多年前,毛泽东穿着破旧的草鞋、朱德挑着写有自己名字的扁担,和红军战士们一起走在这条崎岖的小路上,挑粮上山。

当时,井冈山上的红军缺粮少弹,平均每人只有两三发子弹,晚上只能盖茅草御寒。

如今,石块铺就的挑粮小道已被青苔覆盖。黄洋界上,红军当年构筑的战壕里,满是新绿。满山遍野的翠竹展示着旺盛的生命力。

“这些竹子和黄洋界保卫战有着特殊的联系。”袁建芳是井冈山干部学院的讲师,作为烈士袁文才的后人,每次讲到那段历史,他总是感慨万分。

那一战,敌我兵力悬殊。红军发动群众就地取材,用竹子构筑了“竹钉阵”和篱笆障碍,迟滞了敌军的前进速度。

“以竹为钉”“滚木礌石”“鞭炮齐鸣”,这些能充分体现当年井冈山军民智慧的诸多战斗细节,以现在年轻人的眼光来看,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当时红军兵力和武器装备所处的劣势。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有一门特殊的大炮:三个铁圈紧紧地箍着一个中空的木头,上面有几道裂纹,尾端一个小孔放置引线。

“这是黄洋界保卫战时红军使用的自制武器松树炮。”讲解员颜瑾说,“这种简易的防御性武器,一般用几次就会裂开。”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黄洋界保卫战往前推数十年,德国制造的克虏伯大炮就已在中国近代的多次重要战爭中得到广泛应用。

与有效射程超过万米的克虏伯大炮相比,眼前的这门松树炮存在着严重的“代差”,简直不在一个重量级。

装备如此简陋,炮声“隆”在哪里?

山鸣谷应。置身峰峦幽谷的旧战场,记者渐渐领悟到,黄洋界上的炮声,传递、放大的是人民军队必胜的信心和力量——

只要战略战术得当,就可以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紧紧团结群众,依靠群众,就能汇聚起无穷的力量。

草木无声,却有记忆。竹林掩映下,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纪念碑高高矗立。

站在碑前,那段历史仿佛变成一段影片在我们脑海中反复播放,提醒着那胜利背后的历史逻辑,那颠扑不破的真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

90多年前,中国革命处于低潮。黑夜沉沉,红旗到底能打多久?围困重重,红色政权能否存在和发展?

道路决定命运。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年轻的毛泽东就在一间昏暗的小屋子里,为中国革命指出了一条光明的道路。

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一个人如此,一支军队、一个政党更是如此。

一场战役的重要性,唯有放在历史坐标系中,方能看出它的深远意义。

从纯粹军事学角度而言,黄洋界上这场战斗,是极其平凡的一次。可对刚刚诞生的人民军队而言,对刚刚拿起枪杆子探索中国革命道路的中国共产党而言,这场战斗的胜利意义非凡。

这场规模并不大的战役,不仅保住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创造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更给当时的共产党人注入信心,点燃了他们内心那簇红色的“星星之火”。

革命的不朽见证

1927年10月24日,这是井冈山人民不可忘记的一日。这一天,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工农革命军,经过与敌人辗转周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荆竹山越过双马石来到了大井。

从此,尘封的山门缓缓开启,一个千百年来不被人们关注的偏僻小山村走进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这里是红四军军部、医务所和红五军所在地,是毛泽东同志经常居住的地方,是井网山斗争时期的“金銮殿”。有当年井网山流传的民谣为证:“行州府,茨坪县,大小五井金銮殿。”

它也因此而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反复烧杀。敌人不但放火烧毁了这幢有着上百年历史、作为大井象征的客家白屋,还用机枪扫射群众,其中一次就杀害了135位大井村村民,至今还遗留在残墙上的累累弹孔,便是敌人暴行的铁证。白屋屋后的两棵大树也未能幸免,几乎被大火吞噬了生命。只有屋前毛泽东平时读书看报时坐过的这块大石头,依然在寒风中傲然挺立。它将耳闻目睹的一切都默默地牢记心间。

它清楚地记得:在那艰难的战争环境中,在那战火纷飞的岁月里,毛泽东经常住在这里。当晨暖到来之后,在夜幕降临之前,总能见到他在这里读书看报,了解国际、国内形势,批阅文件,部署作战方案。晚上,就在一根灯芯的青油灯下,看报读书,赋诗写文,点燃起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创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井网山革命道路。

毛泽东深深懂得读书学习的重要。他说,自己一到图书馆“就像牛进了菜园”,“我一生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饭可以一日不吃,觉可以一日不睡,书不可以一日不读”。他还说:“有了学问,好比站在山上,可以看到很远很多的东西。没有学问,如在暗沟里走路,摸索不着,那会苦人。”所以,即使在最艰苦最紧张的革命战争环境,他也总是不忘读书。

在井网山,毛泽东同志最珍贵的家产是一担皮箩,里面装的是文房四宝、文件书籍以及打仗缴获的报刊。书报就是他的宝贝。毛泽东同志走到哪里,当年的挑夫、后来的共和国少将龙开富,就把这担皮箩挑到哪里。这样,毛泽东同志一住下来,就可以找到自己要看的书报、文件。

因为毛泽东深知,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能战胜敌人的。他曾语重心长地告诉战士们:“读书就像树长在土里一样,没有土里的水分、养料,树就长不活;红军战士不懂得马克思主义,不懂得革命道理,就不能革命到底。”他还说,“红军天天打仗,没有办法到学校去请教先生,只好请教书本了。书,也就是我们的先生。”

在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内,有一本纸张已经泛黄的《井冈山土地法》,安静地躺在玻璃柜里。

“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以人口为标准,男女老幼平均分配”“土地税由县苏维埃政府征收,交高级苏维埃政府支配”……里面记载的文字依然清晰可见。

“《井冈山土地法》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制定的第一部较为成熟的土地法。”井冈山革命博物館讲解员介绍说。它的颁布和实施,改变了几千年来地主剥削农民的封建土地关系,从法律上保障了农民对土地的合法权益。

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而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土地问题。在大量调查研究和对个别地方进行插牌分田的基础上,1928年5月开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土地革命运动,至当年7月,土地基本分配完成。

土地革命极大地激发了广大贫苦农民的斗争积极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有效地支援了革命战争,加快了根据地的发展。

1928年12月,湘赣边界党组织制定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部具有法律效力、成文的土地法——《井冈山土地法》。

这也是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第一部比较完备、比较成熟的土地法,为以后波澜壮阔的土地革命斗争提供了宝贵经验。

从“海归”到“红色讲解员”

“一定要让人们记住红军故事,记住红色历史。”这是井冈山革命博物馆前馆长毛秉华老人的初心,也是他的使命。毛秉华50年如一日地宣讲井冈山精神,被誉为“井冈山精神守望者”。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西考察时,来到井冈山八角楼革命旧址群慎德书屋,看望了6位革命烈士后代和先进人物代表,其中就有时年87岁的全国道德模范毛秉华。

自1968年调任井冈山博物馆馆长起,毛秉华就成为井冈山精神第一宣传员。50年间,毛秉华义务作了1.5万余场井冈山精神宣讲报告,平均每年讲课300次,覆盖听众达220万人次。

2018年7月,毛秉华因病逝世,但他的事业后继有人。

今年32岁的毛浩夫是江西干部学院的一名现场教学老师,也是井冈山精神宣讲团成员。毛浩夫2013年从英国留学回到南昌工作,受爷爷毛秉华的影响,2016年他辞职回到井冈山,成为井冈山革命旧址的一名红色讲解员。

“转变并非一念之间。”对于毛浩夫,从“海归”到“红色讲解员”的转变虽是意料之外,却也在情理之中。“回国后经常和爷爷外出走访调研,帮爷爷收集整理资料。记得爷爷年近90岁时,为了考证一段史实,依然带着我实地走访调研,这种敬业精神让我感触很深。”毛浩夫说。

为了让自己的讲解内容更加生动,毛浩夫在工作之余大量阅读党史资料和书籍,通过实地走访收集了丰富的一手资料,并在宣讲内容、技巧方面进行创新与提高。“在实地走访时遇到的每个村民都能讲出一些红色故事,有些是我们还没有发掘到的。”毛浩夫说。

毛浩夫说,近期工作室正在研发一些新的课程,打算将革命文物引入现场教学中,将当年的红色故事以更生动的形式呈现给学员,这需要做大量的前期走访和史实考证工作。

除研发新课程外,毛浩夫还发挥自己的英文特长,翻译井冈山革命博物馆文献资料,并对到访井冈山的国外游客提供英文讲解。

为了给国外游客讲好井冈山革命故事,毛浩夫大量阅读党史文献,并与翻译较为权威的英译本逐一比对,力求用词精准,探索井冈山革命故事的国际表达。毛浩夫说,在英文翻译时,要结合中文原著中的语境,仔细推敲甄别。

“记得一些国外游客听完我的讲解后感叹,中国共产党人原来是在如此艰辛的条件下一步一步走来的。”毛浩夫说。作为井冈山精神青年宣讲员,有责任将这里曾经发生的激励人心的故事以及如今翻天覆地的变化讲述给大家。

“爷爷一辈子都在守望井冈山精神,我要接过他的接力棒,让井冈山精神的火种生生不息。”在毛浩夫看来,这是一种使命的传承。

责任编辑/张美子

猜你喜欢

黄洋界井冈山红军
冯贵华
李红军美术作品欣赏
红军不怕远征难
西江月? 井冈山
走进革命圣地:井冈山
黄洋界观云海
十送红军
毛泽东首用“井冈山”之名
井冈山十里杜鹃
黄洋界缘何蜚声海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