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接受的娱乐效应探析
2021-08-03杨慧吕明宸
杨慧 吕明宸
摘 要: 作为艺术接受的基本效应,娱乐效应古已有之,它是教化效应和认知效应得以实现的必要基础,更是常常与教化效应相伴相随。在当今消费文化强势蔓延浸濡之现实语境中,艺术接受的娱乐效应倍受关注,逐渐凸显。对其的历史回顾与当下审视有助于防止艺术接受效应的过度娱乐化。
关键词:艺术接受 娱乐效应 消费文化
一般而言,艺术接受效应主要有娱乐、教化和认知三大效应。其中,娱乐效应是指人们本着消遣娱乐的接受动机,进行艺术接受活动,从中获得审美愉悦,使身心得以愉快和休息。在某种意义上,它是指人在艺术接受中通过自身“原始欲望的宣泄和升华产生了消除心理压力的愉悦感” a,是艺术游戏所带来的效果。作为艺术接受的基本效应,娱乐效应常常成为教化效应和认知效应得以实现的必要基础。尤其是在当今消费文化成为主要文化形态的现实环境中,艺术接受的娱乐效应倍受关注,获得凸显。对其进行历史回顾与当下审视,有助于我们清醒地面对艺术接受的现实,积极探寻艺术健康发展之路。
一、艺术接受的娱乐效应的历史回溯
艺术接受的娱乐效应古已有之。娱乐效应即令人产生快感的效应,它集中于感性层面,通过知觉、表象的奇特或意外组合,借助于某种突发性刺激或者引发某种本能欲望,使人欢悦与兴奋。古希腊的学者亚里士多德就曾指出,追求本能的正当需求和欲望的合理满足以及情感的慰藉欢愉是人们应有的权力。人们可以通过艺术获得快感愉悦。他说:“人们都承认音乐是一种最愉快的东西……人们聚会娱乐时,总是要弄音乐,这是很有道理的,它的确使人心畅神怡。”b对此,黑格尔也曾有所论述,他说:“艺术的目的应被规定为:唤醒各种本来睡着的情绪、愿望和情欲,使它们再活跃起来,把心填满;使一切有教养的人或无教养的人都能深切感受到人在内心最深处和最隐秘处所能体验和创造的东西……在赏心悦目的观照和情绪中尽情欢乐。”c从中不难看出,娱乐是艺术的基本目的所在,通过艺术接受实践,无论是普通大众还是上层人士都能获得的接受效应。在我国古代,艺术接受的娱乐效应也备受人们关注。《礼记·乐记》曾阐述:“乐者乐也。君子乐得其道,小人乐得其欲。以道制欲,则乐而不乱;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d文中直截了当地指出:艺术带给人们愉悦快乐,通过对艺术作品的接受,不同人所获取的快乐不同,因而从儒家观点来看,应当对娱乐给以适当的规约,方能维护社会的稳定。元代文人画家倪瓒曾说:“仆之所谓画者,不过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耳。”e绘画的笔墨游戏带给人的是消遣娱乐罢了,其中的随性、洒脱溢于言表。
艺术接受的娱乐效应经常与艺术接受的教化效应相伴随,这其实是一种感性与理性在艺术中的融合,教化的意蕴通常是伦理性的,娱乐的感性形式因素被围绕这类意蕴组合起来,从而成为寓教于乐的艺术形式。古罗马学者贺拉斯曾鲜明地提出“寓教于乐”的艺术接受效应,他认为:艺术对人的劝谕教化,只有借助其娱乐效应,使人喜爱,才能得以实现,这是符合接受者意愿的。我国儒家也强调借助艺术的娱乐作用来对人进行品格培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则是很好的例证。通过艺术令人愉悦的功能,使人格培养的枯燥艰辛转化为艺术潜移默化的教化作用。但是随着人类社会的飞速发展,艺术接受的教化效应得以凸显,居于主导地位。高蹈的艺术创作目的在于引领人类的思想前行和社会进步。精英艺术家以其高瞻远瞩的目光,超越于世俗社会,唤醒民众的心智,燃起解放的火炬,勾画美好的愿景,带领众人奋力前行。如我国从“五四”时期开始,艺术就总是与民族存亡紧密相连,仁人志士希冀通过艺术接受改造民众的思想,从而改造社会。直到新中国成立,在半个世纪的艰难历程中,艺术始终不渝地坚守着其启蒙人心、改變世界的教化理想,带来民众的新生。20世纪80年代初,艺术再次发挥其启蒙功能,打破沉闷的风气、解放民众思想,去除僵化的政治色彩,这些确实给人们的艺术接受带来新生。但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消费时代的到来,艺术接受的教化效应日渐潜隐、弱化,多年来备受压制束缚的艺术接受的娱乐效应以井喷之势进行逆袭,成为艺术接受的主导效应。
二、艺术接受的娱乐效应凸显的当下审视
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和大众传媒的发展等,消费文化形成潮流,冲击着中国当代社会的每个角落。艺术接受者往往不愿意将自己投入传统的、崇高的、凝重的意义世界中对其进行顶礼膜拜和深入探究,而是将艺术接受当成信手拈来之事,悠然自得地从中获得消遣娱乐的接受效应。“娱乐片”的热潮、“痞子文学”的盛行、赵本山小品的热播等,都反映了当下人们逃离传统的精英艺术,青睐大众娱乐艺术,渴求从艺术接受中获得娱乐效应满足的文化现实。那么,今天艺术接受中娱乐效应得以凸显的原因何在?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艺术接受的娱乐效应能够满足人的本能需求。“游戏与宣泄”是人的本能需求,是人的鲜活的感性生命的流露方式。尽管这一本能不可避免地带有低俗化,但是没有它们,人的真实的感性生命是无法想象的,人性的伟大也正是在于对这种寻常性的不断逾越而迈入更高层次。董学文和张永刚两位先生也曾以文学为例对此予以肯定。他们说:“我们必须把游戏与宣泄视为文学人间情怀的基础,这不仅不会减低文学的文化地位和文化档次,相反,它正好更为充分地突出了文学的文化价值以及这种价值的真实性与可行性。”f 通过对承载着人类的本能和感性生命的文学艺术作品的接受,人们获得娱乐的快适愉悦和生命的感性体验。这种“游戏与宣泄”的娱乐效应是文学艺术的基本效应,纯粹的审美、道德教化和世界认知等都是以此为基础的。在当今消费文化的社会场域中,艺术的日常生活化和日常生活的艺术化这一社会文化现实,更是要求文学艺术“必须以自身的游戏方式来映衬、切合生活的游戏方式。这种方式最重要的标志就是注重娱乐性”g。于是,在人们关注艺术接受所带来的娱乐效应之时,文学艺术也实现了其自身的现实价值。
第二,消费文化带来当下人们获得娱乐效应满足的现实境况。德国拓朴心理学派曾通过实验证明出:寻求补偿是人的天性,人对不能完成的工作尤其念念不忘,但是通过“代替满足”可以弥补过去的遗憾,即把未完成工作替换为在性质上类似的工作,通过完成相似工作,人们可以获得满足。在现实生活中这种现象到处都是,如没钱买昂贵时髦的衣服,我们就通过到时装店逛一圈、试穿一通来满足自己的购买欲求,等等。在所有的“代替满足”中,文学艺术活动是最惬意、最彻底,也是最具有永恒魅力的,因为它是理想的结晶,是幻想的升华。就艺术接受效应而言,道德教化对艺术和人的思想束缚、娱乐效应的缺位,使人们极力寻求“代替满足”。当代“代替满足”求而不得,就形成了人们对娱乐效应的念念不忘、无法释怀。自改革开放以来,政治环境的宽松、市场经济的勃兴和媒介技术的发展,使得消费文化在中国应运而生,渗透浸濡社会的每个角落。一方面,社会文化的转型,使大众娱乐文化如潮水般而来,满足了民众长期焦渴的娱乐需求,补偿了艺术接受中娱乐效应的缺失。长期的念念不忘一旦获得补偿机会,则一发不可收拾,其所反弹、爆发的补偿的心理欲求令人震撼。另一方面,置身于消费文化这一历史语境中的人们,不可避免地有着强烈的物质欲望,但现实生活中的工资收入难以满足其奢华享受的需求,所以在当今艺术作品中寻找“代替满足”,幻想自己成为文学艺术作品中的白富美或高富帅,拥有富可敌国的财富和超绝卓然的容貌,尽情享受精彩人生。而时下买方占主导的市场运行逻辑,也催生了一大批此类艺术作品的产生,恰好满足人们的幻想需求。
三、结语
尽管艺术接受的娱乐效应是不可或缺的,接受者在其中能够获得身心的欢愉和满足,但是当前我们也要防止艺术接受效应的过度娱乐化,否则将印证奥尔德斯·赫胥黎先生所担心的“我们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h。正视艺术接受效应问题,重新回归到“寓教于乐”或许是我们今天艺术接受中娱乐效应的理想归宿。教化效应、认知效应与娱乐效应进行适时适度地融合,这不仅会使广大接受者的艺术趣味得以提升,也会通过大众的艺术接受反作用于艺术创作等,从而引领艺术步入持续健康的发展轨道。
a 杨春时:《文学概论》,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4页。
b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西方美学家论美和美感》,商务印书馆1980年版,第 45页。
c〔德〕 黑格尔: 《美学》 (第1卷),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57页。
d 北京大学哲学系美学教研室:《中国美学史资料选编》(上册),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 65页。
e 俞剑华:《中国画论类编》,人民美术出版社1957年版,第702页。
fg董学文,张永刚:《文学原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50—251页,第251页。
h 〔美〕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前言》,章艳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2页。
作 者: 杨慧,鲁迅美术学院人文学院教授,研究方向:艺术学理论;吕明宸,毕业于天津理工大学,现供职于沈阳硕峰商贸有限公司,研究方向:数字技术。
编 辑: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