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谪仙怨》的反讽叙事
2021-08-03陈凯
摘 要: 白先勇小说《谪仙怨》通过多重反讽叙事,取得了别具魅力的艺术效果。从情节、话语、主题三个层次观察其叙事特征,不难发现其中的反讽意涵,其反讽叙事策略对小说主题的揭示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白先勇 《谪仙怨》 反讽
《谪仙怨》是白先勇颇负盛名的短篇小说,写于20世纪60年代白先勇赴美留学时期,收录在其短篇小说集《纽约客》中。和《纽约客》中其他小说一样,《谪仙怨》的故事也发生在纽约,讲述了官宦小姐黄凤仪家道中落后举债留学,到了纽约不久,便在学业、爱情、生活的多重压力下沦落风尘的故事。《谪仙怨》的故事简短,却不简单,作者通过多重反讽叙事,深化了故事内涵,取得了别具魅力的艺术效果。
一、情节反讽
“‘反讽一词在大多数现代批评的使用中仍然保留了其原意,即不为欺骗,而是为了达到特殊的修辞或艺术效果而掩盖或隐藏话语的真实含义。” a在《谪仙怨》中,最易察觉的是情节反讽,作者通过叙事结构的安排,隐藏了叙述的真实含义,从而达到反讽的效果。《谪仙怨》是《纽约客》中最短的一篇,全文不到四千字,作者却规划了两个相对独立又有机结合的叙事段落,对结构的重视可见一斑。事实上,小说的反讽结构,正依赖于这两部分叙事段落的并置。
孤立来看,两部分篇幅相当,无论从叙事内容、叙述视角看,都具有相对独立性,甚至将其割裂开来做两个故事阅读也未尝不可。第一部分题为“给母亲的一封信”,信件一开头,她便开始了对母亲关怀的“责备”,“你一个人在台北,不小心保重,弄出了毛病来,我又不能回去照顾你,岂不是给我在国外增添烦恼吗?” b俨然一个母亲责备孩子的口吻。她輕松几句交代了自己失败的感情生活,仿佛在谈论别人的事情。她表达了对纽约的热爱,让妈妈相信她实在过得很开心。在黄凤仪的口中,她完全理顺了她的生活,获得了完全的自洽状态。
第二部分题为“LOWER EAST SIDE,NEW YORK”,采用全知视角。在纽约的一个风雪夜,黄凤仪在风月场化身“蒙古公主”,无比老练地周旋于各色人等之间,和四五十岁的“糖爹爹”打情骂俏。在玫瑰色的气氛中,黄凤仪似乎依然是一个自洽的存在。
在《纽约客》首篇《谪仙记》 中,强力矫饰如李彤,我们依然可以看到她的疲惫和孤独在小说叙述中外化出来,但在《谪仙怨》中,就两部分叙事的字面而言,我们并不能进入黄凤仪的内心深处。而一旦我们将这两部分并置、对比,情节反讽便立刻形成了。小说构建了“书信—现实”这个情节反讽结构,它们像两块对立的镜子,互相补遗,互相掩饰,更互相拆穿,当两个自洽的黄凤仪站到一起,我们看到了一个不自洽的黄凤仪。
二、话语反讽
“新批评”派的布鲁克斯认为反讽就是“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c。孤立地看《谪仙怨》的两部分叙事,我们很难发现有什么话语被明显歪曲了,或者说,哪怕我们对一些话语感到怀疑,也并不能立刻确定这就是反讽,只有情节反讽模式浮出水面后,两部分叙事在各自内部的话语反讽才得以成立。简而言之,在我们读完小说之前,我们并不会发现话语里面的反讽意味,而当我们发现了两部分叙事的巨大矛盾后,再回头一看,就会发现,许多话语都变得诡异起来。
在“给母亲的一封信”中,黄凤仪使用了许多问句,尤其是反问句,带着一种不容辩解、斩钉截铁的口吻,以致形成身份倒置——母亲如此“不懂事”,几乎要惹恼了强势的女儿。然而,她的反问句越是决绝,就越让人怀疑,越让人想追问一句“是吗?”——
“其实我已经二十五岁了,难道还不懂得照顾自己吗?”是吗?
“其实你挂来挂去,还不是担心我一个人在纽约过得不习惯,不开心。怎么会呢?人人都说美国是年轻人的天堂。”是吗?
“我想通了,美国既是年轻人的天堂,我为什么不趁着还年轻,在天堂里好好享一阵乐呢?”是吗?
在那些看似坦荡的陈述句中,话语反讽更是比比皆是。第二部分充斥着风月场的行话,“Rescue Me”“乖乖”“宝贝”“没长毛的小狗儿”“四五十岁的‘糖爹爹”,这些语句都极不可靠,在浓烈的玫瑰色氛围中,巨大的孤独感被抽离出来。更有“蒙古公主—老蜜糖”形成强烈反讽,中年嫖客沉浸在情色的异域猎奇里,黄凤仪则沉迷在甜与苦的混淆中。我们能感觉到,她不愿被拆穿,她希望沉浸在“蜜糖”一般的错觉里,求得片刻的遗忘,因为“蜜糖”的背后,恰恰是最苦涩的生活。这也正如她对待纽约的态度,她需要纽约,并非要召唤自我,而是要召唤对自我的遗忘。吴福辉认为,白先勇小说“仿佛是白头宫女在述说天宝遗事,但用的是一颗纯粹现代人的心灵,叙述中国人在20世纪被放逐的悲剧……” d如果说“纽约客”是对“台北人”的引申或再放逐,那么,在黄凤仪身上,我们可以看到,这种“被放逐”“再放逐”的结果,是引领被放逐者走向自我放逐。
三、主题反讽
看完前文的论述,也许你会质疑,在“给母亲的一封信”中,难道她的叙述一定不可靠吗?我们为什么不能选择全然相信黄凤仪呢?难道我们不能认为,她的口吻只是性格使然吗?毕竟,她讲起母亲去舅舅家打麻将的往事时,我们甚至感到了无比真挚、不加矫饰的情感。这种情感没有一贯性吗?对于第二部分,你还可以踩着道德选择和生活方式的界限如此质疑:是的,黄凤仪是沦落风尘了,可这有什么问题吗?沦落风尘就一定是精神的不自洽吗?
如果没有主题上的反讽,以上所有质疑都将成立。我们可能掌握了许多黄凤仪的心灵事实,但它们无法形成证据链以供我们从总体上把握其心灵实质。但《谪仙怨》主题反讽赫然存在。
在《谪仙怨》中,主题反讽从整体上统摄着情节反讽和话语反讽,成为串联证据链的最重要线索。它赫然存在于标题当中——“谪仙怨”。据《说文解字》:谪,罚也,“谪”和“仙”两个字就构成了主题上的反讽,这一反讽的结果是“怨”。黄凤仪的心灵实质是什么?当然就是“怨”。如此一来,前文所假设的质疑便不攻自破了。黄凤仪之“怨”从何来?借反讽视角,可以“身份焦虑”为核心解读《谪仙怨》的主题。“谪—仙”反讽的本质就是身份焦虑,黄凤仪的身份焦虑可借几个经典的哲学问题来归纳。
我是谁?——“最多有时有些美国人把我错当成日本姑娘,我便笑而不答,懒得否认,于是他们便认为我是个捉摸不透的东方神秘女郎了……”
我从哪里来?——“你看,妈妈,连我对从前的日子,尚且会迷恋,又何况你呢?”“以后不必再寄中国罐头来给我,我已经不做中国饭了,太麻烦。”
我在哪儿?——“抬起头看见那些摩天大楼,一排排在往后退,我觉得自己只有一点丁儿那么大了。”
我要到哪里去?——“现在全世界无论什么地方,除了纽约,我都未必住得惯了。”
只需以反讽视角去看黄凤仪给母亲的信,就会感受到她巨大的身份焦虑。无论是身份认同、文化根底、现实处境、人生方向,黄凤仪都到了进退失据的地步,正如刘俊谈及李彤、黄凤仪的命运所说:“从上海到纽约, 她们跨越的不仅是太平洋, 更是天上人间的界限——在天上她们是主人,到了人间她们却成为消费品。” e黄凤仪“谪仙”之“怨”,由此而来。
《谪仙怨》是《纽约客》的第二篇,从集子的共同主题的角度,我们同样能够发现反讽色彩。与“谪—仙”的反讽结构类似,“纽约—客”同样是一个反讽结构,黄凤仪不是“纽约人”,而只是“纽约客”(在这里,“New Yorker”的中文谐音奇妙地显示出宿命色彩)。黄凤仪说她喜欢纽约,“在纽约最大的好处,便是渐渐忘却了自己的身份。真的我已经觉得自己是个十足的纽约客了”。在纽约这样的大城市中,她失去了全部的主体性(作为“纽约人”的可能),纽约将她放逐,將她客体化。当她丧失身份认同,丧失前路也丧失退路时,她渴求的是被淹没和被遗忘,城市的价值无奈地体现在其冷漠和吞噬性上。而通观《纽约客》,遭此处境的又何止她一人呢?克尔凯郭尔如此强调主题反讽:“在更高的意义上,反讽不是指向这个或那个具体的存在,而是指向某个时间或情状的整个现实……它不是这个或那个现象,而是经验的整体……”f在这个意义上,《谪仙怨》甚至可以看作是对《纽约客》的点题。
四、结语
通过情节的对置、话语的语境歪曲和主题的深度反讽,《谪仙怨》的故事在悍然的撕扯中成立,人物的身份焦虑得到了贴切的展现,这种展现尤具焦灼感和幻灭感。反讽越深,“谪仙”之“怨”越深,相对于“怨”而言,“谪仙”无疑成了一场盛大的自我嘲弄。将这样深切的反讽结构推延至《纽约客》中,“纽约”又何尝不是对“客”的嘲弄与放逐呢?
a 〔美〕艾布拉姆斯,哈巧姆:《文学术语词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184页。
b 《谪仙怨》原文均引自《白先勇文集第一卷》,花城出版社2009年版,以下不再一一另注。
c 〔美〕布鲁克斯:《反讽—— 一种结构原则》,转引自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376页。
d 吴福辉:《背负历史记忆而流离的中国人——白先勇小说新论》,《文艺争鸣》1993年第3期。
e 刘俊:《从国族立场到世界主义——论白先勇的〈纽约客〉》,《扬子江评论》2007年第4期。
f 〔丹麦〕克尔凯郭尔:《反讽概念》,转引自赵毅衡编选:《“新批评”文集》,百花文艺出版社2001年版,第114页。
作 者: 陈凯,云南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编 辑: 康慧 E-mail: kanghuixx@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