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做,落实学生想象能力

2021-08-03李娜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7期
关键词:语文能力教学目标想象

李娜

摘 要:面对新的部编版教材,教师应如何看待教学做,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呢?我将以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谈谈在教学中,我通过解读教学目标、抓图画、抓朗读、抓文字,基本做到让学生想象有形、想象有声、想象有色,初步实现学生想象能力的由说到写。

关键词:想象; 教学目标; 语文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編号:1006-3315(2021)7-031-002

部编版新教材选文既考虑如何服务于语文素养的提升,又要贯穿“立德树人”的总体要求,还要尽可能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并留给教师发挥的空间。这套教材特别重视创新编排的理念,从课内阅读向课外阅读延伸,力求把教材中的这些内容不断与学生的社会生活联系,让语言文字走入学生的生活。所以,为了更好的对部编版教材文本进行深入解读与开掘,教师应积极研究教材,认真备课、上课,课后积极反思,不断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真正落实新课标,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学以致用。

接下来,我就以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谈谈教师如何教学做,落实想象单元,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能力。这一单元一共有四篇课文,体裁多样,有儿童诗、儿童散文和儿童故事,内容富有童心童趣。课文都是以第一人称来写的,都充满了丰富的想象。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运用学到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而在此之前,与想象有关的语文要素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展开想象”;第二次是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读句子,想象画面”。从“展开想象”到“想象画面”再到第四单元的“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可以看出,这符合由易到难、螺旋上升的三种梯度。那么教师在教学做中,应如何落实学生的想象能力呢?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我来粗浅地谈一谈。

一、精准解读,确定想象目标

纵观单元教学目标,教师继续研学教材,进一步解读、细化到每一篇课文的教学目标,可确定为:《彩色的梦》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并学会按照课文仿写;《枫树上的喜鹊》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并把自己想到的内容写下来;《沙滩上的童话》要求学生展开想象,根据故事的开头编故事;《我是一只小虫子》要求学生发挥想象,能就课文感兴趣的内容和大家分享。

实际上一篇文章,教师能教的语文知识太多,而每堂课学生的精力也很有限,如何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发挥这节课最大的效能,唯有教师不断深入研学,精准解读课文,抓住教学目标,把握教学重难点,围绕课时目标,教得准确,教得正确,才可以谓之“教”。围绕这一单元,教师主要教学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想象能力,实现“会想会说”到“会写”的过渡。显然,教师只有在心中先确定好“想象”这个教学大方向,才能围绕“想象”展开接下来的教学。

二、图画,让想象有形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紧密相关,教是为了促进学生更好的学。教师就先从图画开始教,学生就先从图画开始学。我们看到这个单元的四篇课文都配有插图,大都采用儿童画风格,充满童真稚气。例如,在教学《彩色的梦》时,插图色彩明艳,意境优美,用儿童特有的语言,形象地再现了诗歌的彩色梦境:蓝天白云,花红草绿,雪松拉着手,小鸟唱着歌,苹果般的太阳,静谧的小屋,潺潺的溪水······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图画,学生观察后,能更直观的了解诗歌,也就能融入自己的理解,加入自己的想象。

图画有利于想象,结合这一特点,我创设了“你说我画”教学环节:学生来描述画面,教师当场在黑板上画简笔画。学生的兴趣提升了,因为每个小朋友都希望老师画出他的梦境,思考也就更积极了,举手的小朋友当然也更多了。教师进而鼓励学生大胆描绘,发挥想象,把自己想象的梦境表达出来,并且不仅可以和老师分享,还可以和同学交流。在“你说我画”教学环节中,学生积极发言,大胆想象,并尝试站起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其中还有学生这样争论:有学生说是“结一个黄黄的月亮”,有学生说是“结一个小船般的月亮”,还有学生说是“结一个摇篮般的月亮”。每个同学对自己的答案都很满意,每个同学脸上都是灿烂的笑容。后来经过大家的一致讨论,觉得“结一个摇篮般的月亮”不仅正确,还更有美感。讨论后的仿写展示:夜空里,星星们眨着眼,云朵们跳着舞,结一个摇篮般的月亮,又——弯——又——亮。

会想和会说之后,会写就降低了难度,那课时目标里的仿写也就自然而然完成了。教师搭建想象的天梯,鼓励学生一步步想象,而图画,让学生轻轻松松走进文本。在这个环节,教师既在“教”学生,其实也在“学”,即从学生的各种答案中获得收获。学生不仅在“学”,也在和同学的交流中,无形中教了同学甚至老师,做了一回“教”。

三、朗读,让想象有声

结合课标,对低段学生来讲,朗读至关重要。对于诗歌教学,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朗读。所谓“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学生通过朗读,学会充分展开想象,能够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并能初步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当然不仅仅是诗歌,散文、故事也好,都可以在读中体会,读中感受。朗读要神形兼备,要体会文字中的每一个情感。教师应积极调动学生朗读的兴趣,邀请学生边读边想象,边读边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读出画面感来。

记得,我在教学《我是一只小虫子》时,这篇课文是虫子的自述,自问自答,自得其乐。比如,读好这句话:“当一只虫子好不好?”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要重点读好“好不好?”有的学生读出了疑惑的感觉,有的学生读出了询问的感觉,有的学生读出了思考的感觉,每个学生对文本都有自己的解读,每个学生对文字都有自己的情感,教师应给予充分鼓励和表扬。再比如这句话:“早上醒来,我在摇摇晃晃的草叶上伸懒腰,用一颗露珠把脸洗干净,把细长的触须擦得亮亮的。”通过学生声情并茂的朗读加上自己的想象,我们仿佛真的看到了一只小虫子“在草叶上伸懒腰”“在用露珠洗脸”“在把细长的触须擦亮”这三幅生动有趣的画面。这想象新奇独特,妙趣横生,每个学生都应该能体验到想象的乐趣。学生读着读着,感觉“当一只虫子还真不错”,自然而然拉进了与文本的距离。当学生在朗读中有了对句子的感悟,接下来再邀请他交流自己感兴趣的地方也就容易多了。

四、文字,让想象有色

如果说图画勾勒出了想象的形态,朗读呈现了想象的声音,那关注文字则是丰富了想象的色彩。而关注文字除了品读字词句段之外,还可以从文本关键词或标点符号等入手。

例如,在教学《彩色的梦》的第一小节时,教师可抓住关键词“聊天”和“跳蹦”,引导学生进行想象:他们躺在铅笔盒里会聊些什么?打开铅笔盒,跳蹦着,他们又会做些什么呢?“聊天”和“跳蹦”对于低年级小朋友是再熟悉不过,话匣子一下子打开了。教师抓住关键词,引导学生理解句子和段落,实际上再深奥的语言,只要结合生活,加以想象,就没那么难理解。再比如,第四小节,“我的彩色梦境,有水果香,有季节风,还有紫葡萄的叮咛,在溪水里流动······”一句中,省略号代表还有很多很多的梦境,就像潺潺的小溪水。教师邀请学生发挥想象,说说还有哪些彩色梦境。学生展开想象:我的彩色梦境有白鸽,有彩虹,还有欢声笑语;有绿色的校园,有红色的花朵,还有金色的阳光。省略号就像学生源源不断的想象。

印象最深刻的,是在教学《枫树上的喜鹊》时,有一组对话:我看见喜鹊阿姨站在窝边,指着上升的太阳,问喜鹊弟弟:“鹊!鹊鹊鹊?”喜鹊弟弟一齐快乐地回答:“鹊!鹊鹊!鹊鹊鹊!”想象就穿插在喜鹊阿姨与喜鹊弟弟的对话中,虽然对话的内容就只有一个单调的音节“鹊”,但孩子们依然能够读出自己的理解。喜鹊弟弟会说:“我饿了!我饿了!我要吃虫子!”喜鹊阿姨说:“吃吧,吃吧,不要着急!”看,多有趣的想象。原来“鹊”字的内容是这么丰富!

除了“鹊”字,感叹号和问号的巧妙使用,使喜鹊的语音、语调、语气富于变化,读起来富有情感和生趣。当学生敢于想象,积极想象,感叹号和问好就成了他们最容易掌握的文字。当学生通过想象,感受到了文字中含有的感情,获得了情感体验,想象就增添了丰富的色彩。关注文字,品位文字,再插上想象的翅膀,让文字、想象和情感交融到一起,语言文字的魅力自然显现出来。

当想象有了形态,有了声音,有了色彩,意味着学生已经初步掌握这种想象能力。如果学生能利用这种想象能力,再勇敢地表達出来,把想象变成文字写出来,就意味着他成功地修炼出了“想到说再到写”的语文素养。而在这个教育过程中,教师则发挥着“教”的主导作用,“学”的引导作用,“做”的促进作用。教师的“教”促进学生更好的“学”和“做”,而学生的“学”和“做”也督促着教师的“教”和“学”。教师在做中教,学生在做中学。实际上,“教学做”密不可分,融入到了教师和学生完整的学习过程中。

参考文献:

[1]陈佳凝.走进童心 展开想象——以《我是一只小虫子》为例谈童话教学[J]科普童话·新课堂(下),2019年1期

[2]林彩云.把握层级序列,让语文要素自然落地——以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中低年级“想象”能力培养为例[J]新教师,2018年第08期

猜你喜欢

语文能力教学目标想象
快乐的想象
一生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不因人文失语言 要因语言悟人文
浅论小学语文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
应用型本科人才语文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