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DR平片诊断肋骨骨折应用研究

2021-08-03周春霞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2期
关键词:平片三维重建肋骨

周春霞

(阜宁县人民医院影像科 江苏 盐城 224400)

肋骨骨折是最常见的胸部损伤,多由直接或间接暴力外伤所致[1]。肋骨骨折断端可刺激肋间神经导致胸痛,患者在深呼吸、咳嗽或转动体位时疼痛明显加剧,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2]。准确的诊断对于患者接受早期有效治疗、减少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以往临床中通常利用DR平片技术诊断肋骨骨折,虽然该检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费用低等优点,但容易受到骨折断端重叠影的干扰,无法准确定位,因此在检查隐匿性骨折患者时具有一定的误诊、漏诊风险[3]。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是一项新兴的影像学检查技术,该检查方法能够全面、真实、清晰地显示出患者骨折部位的情况,为科学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近年来在骨科诊断中得到广泛应用[4]。本文就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DR平片在肋骨骨折中的诊断价值展开探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60例疑似肋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知晓研究内容并自愿签署知情书;具有胸部外伤史,出现胸痛症状,在深呼吸、转动体位时伴发血气胸、连枷胸的患者;临床资料完整、无缺失。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传染性疾病、神经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者;存在认知障碍,无法正常交流的患者;全身多处严重骨折,病情危重,处于临终期的患者。60例患者中,男33例,女27例;年龄32~66岁,平均(40.78±5.33)岁;受伤原因:交通事故19例、高空坠落14例、器械打击17例、跌倒撞击10例。

1.2 方法

60例患者入院后,首先进行DR平片检查:采用飞利浦数字化X线机,分别将工作电压、电流设置为66 kV、1.74 mAs,嘱患者取仰卧位或站立、保持屏息,对其胸正位、胸左右斜位肋骨行X线摄影观察;之后做切线位摄影,在患处做好标记。

患者经DR平片检查后,采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进行检查:采用德国西门子64排螺旋CT机,选择512×512矩阵式,将扫描电压、层厚分别设置为120 kV、10 mm,并将螺距设置为1.375 mm。嘱患者屏息,使用扫描头从患者锁骨上缘向髂骨翼上缘扫描,扫描全部肋骨后进行1.25 mm薄层重建,设置重建间隔为0.7 mm,适当调整获取的三维立体图像以提高成像清晰度。检查完成后开展三维重建,由2名具有多年临床经验的影像学医师查阅患者的图像。

1.3 观察指标

手术结果显示60例患者中阳性38例、阴性22例,将手术结果作为金标准,观察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与DR平片诊断肋骨骨折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诊断准确率=(真阴性+真阳性)/总例数×100%,灵敏度=真阳性/(真阳性+假阴性)×100%,特异度=真阴性/(真阴性+假阳性)×100%。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计算此次研究数据,采用率(%)描述计数资料,以χ2进行检验;P<0.05表示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DR平片诊断结果

手术结果证实阳性38例、阴性22例;DR平片检查误诊12例、漏诊8例,阳性34例、阴性26例;与手术结果相比,真阳性26例、真阴性14例,见表1。

表1 DR平片诊断结果(例)

2.2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结果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检查误诊2例、漏诊4例,阳性36例、阴性24例;与手术结果相比,真阳性34例、真阴性20例,见表2。

表2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结果(例)

2.3 两种检查方法诊断肋骨骨折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对比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均显著高于DR平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种检查方法的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对比[%(n/n)]

3 讨论

X线胸片、DR平片检查时临床中诊断肋骨骨折的常用方法,虽然X线片费用低廉,适合多数患者的常规检查,但该检查方法图像清晰度有限,且成像为平面二维显影,无法立体地展示患者的胸部结构,在肋软骨骨折、重叠型肋骨骨折等复杂性骨折的检查诊断中效果不够理想。DR平片辐射量较低、操作便捷,能够较为清晰地显示患者骨折部位的具体情况,但也有研究指出[5],利用DR平片检查隐匿性骨折或骨折断端重叠的患者时,误诊、漏诊的风险仍较高。

近年来,在计算机技术、电子学技术的带动下,CT诊断理论和技术得到快速发展,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骨科诊断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6]。本研究中,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均显著高于DR平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表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诊断肋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较高,可有效减少漏诊误诊风险。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能够不间断地采集投影数据,在获取数据后实施重建,增宽了每次扫描的线束覆盖范围,实现了多排探测器并行采集多排图像的功能,降低了采集层厚,提高了采集速度,为复杂的影像重组奠定了基础。DR平片结合了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与X射线放射技术,将立体器官投影到二维平面,存在影像重叠的问题,难以清晰地显示胸椎周围骨折或肋软骨骨折的情况。荣洪林等学者[7]采用DR平片和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65例肋骨骨折患者,结果显示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6.9%、93.8%、90.7%,均显著高于DR平片诊断的76.9%、72.3%、7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该结果与本次研究结果相似,证实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肋骨骨折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通过三维重建多层扫描数据信息,能够得到高质量的立体图像,弥补了DR平片的不足,能够更快、更准确地诊断疾病,提高医疗安全性。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肋骨骨折的优势在于:①该技术能够对骨折部位进行快速地扫描,避免患者因扫描时间过长而产生呼吸紊乱的现象,进而影响成像结果;②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通过对骨折部位进行薄层扫描,能够为医生观察胸椎周围骨折、肋软骨骨折等复杂性、隐匿性骨折的微观变化,提供更准确的诊疗信息;③医生在利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观察骨折部位情况时,还能够对肝、肾、肺等脏器进行观察,全面了解患者骨折断端周围状况,对治疗中存在的风险作出提前准备[8-9];④该技术可采用多元化的图像处理方法清晰地显示骨折移位状况[10]。

综上所述,应用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诊断肋骨骨折能够提高诊断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为后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平片三维重建肋骨
X线平片和CT对颈椎病诊断的临床效果
基于Mimics的CT三维重建应用分析
一根肋骨
基于关系图的无人机影像三维重建
三维重建结合3D打印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迷人肋骨
应用X线平片、CT及MRI在颈椎病诊断中的对比研究
多排螺旋CT三维重建在颌面部美容中的应用
肋骨带外固定加外敷万伤接骨膏治疗单纯性肋骨骨折的临床分析
平片无张力疝修补术在腹股沟疝治疗中的价值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