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前列腺癌诊断中MR弥散加权成像的运用评价

2021-08-03郑后珍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2期
关键词:前列腺癌良性发病率

郑后珍

(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放射科 江苏 南京 211800)

前列腺癌是一类发生于前列腺的上皮恶性肿瘤,好发于老年男性,在欧美等发达地区发病率较高,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前列腺癌新发病例达91.4万,占男性恶性肿瘤总数的13.8%,发病率为28.5/10万,死亡率为7.5/10万,位居男性常见肿瘤第二位,2012年全球新发前列腺癌病例111.2万,在男性恶性肿瘤中具有15%的占比[1-2]。我国也有调查显示,2012年国内前列腺癌发病率为9.92/10万,在我国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中排第6位,在泌尿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排第二位,55岁后前列腺癌发病率逐渐上升,70~80岁为高峰年龄段,但近些年研究显示,前列腺癌发病率在我国的不断增高且发病人群不断趋于年轻化[3-4]。准确的诊断是改善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基础,以往前列腺癌的诊断主要通过直肠超声检查、特异性抗原水平检测等,但上述检测方式均存在漏诊或误诊情况[5-6]。MR弥散加权成像(MR DWI)是近些年发展起来的影像学检查手段,能够无创的评价受试者体内水分子弥散[7],本研究旨在探究MR DW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以期为该病患者预后的改善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68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患者年龄为50~68岁,平均年龄(58.19±2.39)岁,平均病程(0.89±0.21)年。

纳入标准:(1)患者无意识障碍,能配合本研究;(2)临床资料完整;(3)患者或其家属对本研究完全知情,也愿意参与;(4)麻醉分级Ⅰ~Ⅱ级。

排除标准:(1)合并精神疾病患者;(2)合并其他恶性肿瘤患者;(3)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者;(4)近期应用镇静药、抗抑郁药等对神经功能有影响药物者;(5)对调研应用药物过敏者;(6)合并药物依赖或酒精依赖者;(7)近期激素治疗者;(8)调研依从性较差者。

1.2 干预方法

选择GE 1.5T HDe MR系统,采用腹部专用线圈对受试者开展扫描,设置扫描序列如下:AxT2 frFSE,AxT1PeIvis,0Sag T2 FSE,0Cor T2 fs FSE,Ax DWI b=800,Ax DWI b=1 500,设置扫描参数,EC:1/54.69 kHz,FOV:30.0×30.0,SL:25.88,矩阵:256×224,激励次数2.00NEX。

1.3 观察指标及评测标准

以前列腺穿刺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请2位经验丰富的影像学医师双盲条件下进行读片,MR DWI以及T2WI良恶性鉴别均按照ADC值进行鉴别,其中ADC>1.3为Ⅰ级,1.1<ADC<1.3为Ⅱ级,0.9<ADC<1.1为Ⅲ级,0.7<ADC<0.9为Ⅳ级,ADC<0.7为Ⅴ级,本研究将Ⅰ~Ⅲ级视为良性,将Ⅳ~Ⅴ级视为恶性[8]。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MR DWI与T2WI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分析

经前列腺穿刺检测,68例入组对象有27例被确诊为前列腺癌(6例精囊腺受累、2例淋巴结转移,4例骨转移),14例为前列腺慢性炎症,23例为前列腺增生,2例为部分上皮内瘤变。分别评估MR DWI与T2WI对前列腺癌良恶性鉴别价值,显示MR DWI对前列腺癌诊断一致性为94.12%,灵敏度为88.89%,特异度为97.56%,T2WI对前列腺癌诊断一致性为86.76%,灵敏度为70.37%,特异度为97.56%,组间比较MR DWI诊断一致性和灵敏度均显著高于T2WI,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2。

表1 MR DWI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分析(例)

表2 T2WI对前列腺癌诊断价值分析(例)

2.2 前列腺癌与良性病变患者MR DWI相关系数差异性比较

比较显示,在b=800 s/mm2和1 500 s/mm2时,前列腺癌患者的信号强度值以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均显著低于良性前列腺病变患者(P<0.05),见表3。

表3 前列腺癌与良性病变患者MR DWI相关系数差异性比较()

表3 前列腺癌与良性病变患者MR DWI相关系数差异性比较()

组别 例数 MR DWI信号强度 ADC b=800 s/mm2 b=1 500 s/mm2前列腺癌 27 102.29±20.11 93.29±9.98 102.11±20.11良性病变 41 123.19±19.29 132.19±10.22 165.19±30.44 t 4.299 7.683 9.479 P<0.001 <0.001 <0.001

2.3 MR DWI与T2WI对前列腺癌诊断ROC曲线分析

分别绘制MR DWI以及T2W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ROC曲线,并计算其AUC,结果显示,MR DWI的AUC为0.8848(95%CI为0.7713~0.9983,P=0.0002),T2WI的AUC为 0.8613(95%CI为 0.7377~ 0.9849,P=0.0005),具体数据如图1所示。

图1 MR DWI与T2WI对前列腺癌诊断ROC曲线

3 讨论

在中老年男性中常见的恶性肿瘤即为前列腺癌,该病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发病率较高,研究显示,全球新增前列腺癌病例数达在2012年高达112万人,具有的发病率为31.2/10万,大约30万人死亡,死亡率高达8.6/10万,在男性死亡总例数中具有6.6%的占比,目前前列腺癌已成为男性恶性肿瘤发病率第二位[9]。我国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虽然发病例数较低,但在国内也具有13.01/10万的发病率以及4.69/10万死亡率,在我国居民人均寿命得到延长以及饮食结构调整的背景下,国内前列腺癌发病率也随之不断增长,已经严重威胁我国男性的健康[10]。

因前列腺癌早期并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所有多数患者都是在出现尿路症状或者骨痛时,才进行就诊,但此时最佳的治疗时机已经错过,因而早期的诊断以及准确的分期对改善前列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MR DWI)是在MRI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检查手段,主要利用水分子弥散受限的程度在细胞水平上为医师提供病灶区域血流动力学相关信息,因而该检测方式在较小的肿瘤以及评价血流动力学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11]。本研究通过设立不同分组的方式,探究了MR DWI在前列腺癌诊断鉴别中的应用价值,结果显示,同T2WI相比较,MR DW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一致性和敏感性明显更高,组间差异明显,同时在b=800 s/mm2和1 500 s/mm2时,前列腺癌患者的信号强度值以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均显著低于良性前列腺病变患者。一项针对经病理确诊的20例前列腺癌患者与24例前列腺良性增生患者开展的鉴别研究显示,MR DWI能够为前列腺疾病提供功能成像,尤其是通过ADC值可以鉴别前列腺的良恶性病变,对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具有重要意义[12]。还有研究通过将前列腺增生与前列腺癌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b=2 000 s/mm2时,MR DWI对前列腺癌的诊断灵敏度最高,约登指数最大,该学者认为MR DWI在鉴别前列腺癌中具有较大的优势[13]。本文作者分析认为,前列腺癌患者病变组织中会存在少量的间质,主要由大量的紧密堆积的腺体组成,恶性腺体内部结构往往会发生改建,肿瘤组织会替代正常的含水腺泡结构,因而其MR DWI相关参数会发生明显的变化,这在文中两种检测方式的ROC曲线图中也有所体现。

综上所述,MR DWI对前列腺癌具有较好的诊断价值,在鉴别诊断前列腺病变过程中具有较高的价值,且对于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改善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猜你喜欢

前列腺癌良性发病率
走出睡眠认知误区,建立良性睡眠条件反射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呼伦贝尔沙地实现良性逆转
ARIMA模型在肺癌发病率预测中的应用
MTA1和XIAP的表达与前列腺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前列腺癌治疗与继发性糖代谢紊乱的相关性
微小RNA-424-3p和5p对人前列腺癌细胞LNCaP增殖和迁移影响的比较
基层良性发展从何入手
宫内节育器与宫颈糜烂发病率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