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冠状动脉能谱CT血管造影管腔密度衰减梯度规律研究

2021-08-03曾剑兵方进智刘年元欧阳效枨汪国华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12期
关键词:能谱管腔梯度

曾剑兵,方进智,刘年元,欧阳效枨,刘 昊,汪国华

(1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医学影像科 广东 深圳 518109)

(2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医学介入科 广东 深圳 518109)

近些年来,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可有效精准判断及治疗病变,越来越受到关注。其金标准为冠状动脉动脉造影所获得的血流储备分数,因冠状动脉造影操作复杂、价格昂贵,且临床应用具有一定风险性,患者整体接受程度差,目前在国内开展数量并不多[1-3]。早期能够无创性评估冠状动脉功能性狭窄为目前临床需要解决问题。CT管腔内对比度衰减梯度(TAG)是指截面管腔内某点对比度与从冠状动脉起始处到该点的距离之间梯度,从而判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为临床诊断提供合理依据[4]。文章就冠状动脉能谱CT血管造影密度衰减梯度规律情况如下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入冠状动脉能谱CT血管造影冠心病患者总计80例,纳入标准:①纳入对象经确诊为冠心病患者;②本次研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晓,并自愿参与。排除标准:①不愿接受本次研究参与者;②临床一般资料不全者。其中男52例,女28例,年龄35~72岁,平均(52.3±4.8)岁。另选取同期收入健康人群50例作为参照组,其中男25例,女25例,年龄36~72岁,平均(53.5±4.9)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所有患者实施冠脉CTA,均有256排CT(Revolution CT, GE Medical systems, LLC)完成,协助患者取仰卧位,屏气扫描。单位:气管分叉下方10~15 mm至膈肌水平。检查前静坐休息30 min,不控制心率。经肘前静脉,选择双筒高压注射器注射对比剂,维持在4.5~5.0 mL/s,注射完毕后,并配合相同速率注射生理盐水40 mL。选择Smart Prep技术,对主动脉根部感兴趣区域进行照射,设定阈值为60HU,当ROI内监测CT值达到阈值后并触发扫描,采取前瞻性扫描,R-R间期为70%~80%或者40%~50%。扫描参数:准直器宽度:0.625 mm,探测器总宽度:16 cm,重建层厚:0.625 mm。机架旋转时间:0.28 s,DFOV:200 mm×200 mm,矩阵:512×512,管电压:100 kV。选择ASiR-V进行图像重建,将其图像数据传送至工作站进行分析。

TAG测量:选择Auto Coronary Analysis程序获得血管分析图像,从每支冠状动脉分支起始处至远端血管截面积<2.0 mm2处,每间隔5 mm并在血管截面上以血管中轴为中心勾画ROI,记录RIO内平均CT值,以线性回归模型确定TAG。

并对患者开展ICA检查,将其结果分为以下三类[5]:1级:狭窄程度<25%;2级:25%≤狭窄程度<49%;3级:49%≤狭窄程度<69%;4级:69%≤狭窄程度<99%;5级:狭窄程度≥99%。

1.3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冠心病与健康人群TAG值比较

冠心病患者TAG值显著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见表1。

表1 冠心病与健康人群TAG值比较()

表1 冠心病与健康人群TAG值比较()

组别 例数 TAG值冠心病 80 17.59±2.26参照组 50 2.26±1.05 t 44.978 P 0.001

2.2 80例患者TAG值比较

狭窄程度中,狭窄5级TAG值显著高于其他组别(P<0.05),见表2。

表2 80例患者TAG值比较()

表2 80例患者TAG值比较()

组别 例数 TAG/HU10 mm-1 1级 35 16.01±2.26 2级 18 16.26±2.05 3级 14 17.72±2.15 4级 10 19.59±2.26 5级 3 22.15±2.48 F 10.210 P 0.001

3 讨论

伴随着国内冠心病整体发病率上升的趋势,对指导患者治疗及其预后改善上,主要依据冠状动脉解剖、功能新型等指标。临床对未能确定是否引起心肌缺血冠状动脉病灶开展支架植入或冠状动脉搭桥手术血运重建存在争议。因此,为降低临床支架植入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实施,如何有效评估冠状动脉病变功能学尤为重要。相比较传统X线冠状动脉造影,开展CT冠状动脉,可精准对冠状动脉进行评估,判断是否存在粥样硬化斑块及其狭窄。但一定程度上,不易提供解剖病变功能学信息,为此,临床应用上存在一定局限性。研究指出[6-7],CT冠状动脉造影开展期间,对比剂通过正常、病变冠状动脉时往往存在动力学差异性,可通过对比对比剂通过血管腔下降率,并评估冠状动脉血流情况。

文章研究指出,对患者采取冠状动脉能谱CT血管造影管腔密度衰减规律分析,与正常人群比较,冠心病患者TAG数值显著高于正常人群,伴随着狭窄程度上升,此时TAG值显著偏高,狭窄程度中,狭窄5级TAG值高于其他组别,差异显著(P<0.05)。TAG由CT冠状动脉造影时获得,其反映了造影剂通过管腔下降率,归为常见一类方式,主要依据管腔下降率数值动态评估冠状动脉血流情况。同时,TAG优势包括测量简便,易于普及优点[8]。与传统冠状动脉动脉造影比较,无损伤性,且诊断准确性高,可有效评估患者冠脉狭窄程度,依据结果医师可对应采取合理治疗方案,进而改善预后,促进患者病情康复。但目前TAG应用仍然存在较多问题,如TAG诊断上,依据管腔CT值衰减,且准确性往往与多种因素关系紧密,整体变异性偏大,预测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学异常能力显著降低。同时,TAG数值往往与多种因素相关,包括图像质量、血管腔内CT值及扫描时间等[9-10]。本次研究中仍然存在一定问题,如纳入年龄存在偏差,本次研究为回顾性,未深入对患者进行随访,同样,TAG测量期间存在较多影响因素,尚未将其风险因素纳入其中,需要进一步通过大数据研究证实研究准确性。

综上所述,冠状动脉能谱CT血管造影管腔密度衰减梯度可有效鉴别血管堵塞程度,有助于临床诊断及后续治疗,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能谱管腔梯度
3~4级支气管管腔分嵴HRCT定位的临床意义
能谱CT在术前预测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的价值
一个带重启步的改进PRP型谱共轭梯度法
一个改进的WYL型三项共轭梯度法
一种自适应Dai-Liao共轭梯度法
精细管腔类器械清洗中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管腔器械清洗效果不同检测方式的比较
CT能谱成像在鉴别肾上腺意外瘤:乏脂性腺瘤及嗜铬细胞瘤中的价值
一个具梯度项的p-Laplace 方程弱解的存在性
M87的多波段辐射过程及其能谱拟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