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提升对策

2021-08-02郑紫薇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1年12期
关键词:问题与对策写作教学小学语文

郑紫薇

摘 要: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当前小学习作教学存在的十分突出问题是,作文教学不但是小学语文教师感到十分棘手头痛的课题,而且也是小学生最不愿意完成的功课。由于写作教学不得法,导致写作教学的效率较低,因此提高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问题与对策

一、引言

《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要求:“能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寫出来,做到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语句通顺,书写工整,注意不写错别字,会用常用的标点符号。养成留心观察、思考、勤于动笔、认真修改自己作文的良好习惯。”并对低中高年级分别提出了“写话”和“习作”的具体要求。

这就要求教师在写作教学中,不但要准确地把握低中高年段学生习作重点,而且还要更准确地把握各年段之间学生习作的衔接点。从学生的语文习作基础入手,分析当前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法,满足学生们的学习需求,从而提高学生们的写作能力。

二、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对各年段习作重点把握不准,指导训练不得法

例如,《语文课程标准》中对一、二年级的写话教学是这样要求的:“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的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在日常的说、写话实际教学中,由于教师没有从兴趣着手,不能很好地把握说(写)什么,怎么说(写)的问题指导与训练,使刚入门的低年级学生一提到(说)写话就感到头疼,无从下笔。

(二)看重布局谋篇,轻视选材指导

内容和形式是辩证的统一。内容决定形式,形式服从内容,并随内容的变化而变化。在写作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注重的是指导学生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对于积累材料做到“三心”指导不到位。积累材料要做到经心、细心和耐心。“经心”是指在生活中随时留心各种各样的事情;“细心”指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事物都要精微地观察和认识;“耐心”则是指积累材料要坚持不懈。

(三)教学中读写结合训练脱节

反观当下语文教学,占据教学时间最多的是阅读教学。但在读写结合这个关节上,难以将“读”转化为“写”,仍然存在脱节甚至严重脱节现象,表现为“二重二轻”。

重选文,轻课文。作文指导,要尽可能以课文为例子,既可强化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又可将劲用在利用课文有效实现读写结合的策略和技法上。

重知识,轻方法。阅读教学中,教师热衷提问“写什么”,倾向于解读课文内容,忽视了围绕“怎么写”教学生如何立意选材、谋篇布局、遣词造句。

(四)重语言积累的“量”,轻积累的运用的“效”

积累是学习语文的根本方法,而运用则是检验积累知识正误以及提升能力的手段。在语文教学中,积累与运用的脱节,使大多数学生只是起了一个仓库的作用。犹如泼留西金的“那一堆”,东西是不少,然而不用,毫无意义。

语文教育具有人文性、实践性,它和民族的文化紧紧相连,和生活实际紧紧相连。积累的语言不运用,就将失去了“源头活水”的作用。

三、写作教学提升对策

(一)夯实低中高各年段写作训练重点,达成目标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对各年段习作训练重点及目标达成要求的十分明确。简单地说就是:低年段进行写话训练;中年段进行段的训练;高年段进行布局谋篇训练。

例如,在中年段进行段的写作训练中,其重点是:继续巩固低年级的词句训练。在老师的指导下读懂课文内容,着重进行自然段和逻辑段的训练,开始练习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为了达到这一阅读教学的要求,三年级必须扎扎实实地抓好连句成段的训练。训练的重点是“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让学生在了解几种基本段式的基础上,着重引导学生感知分析“承接”(侧重于“言之有序”的训练,)和“总分”(侧重于“言之有物”的训练)两种重点段式的结构规律,并进行读写迁移的训练。

(二)语言积累和运用同步进行

小学语文教学重在引导学生积累和运用语言。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有效策略,用好教材,优化课堂教学,教给学生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的方式方法,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通过各种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1.在阅读教学中运用积累的语言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把握合理时机,设计灵活形式,让学生练习说话,使学生把学到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并沉淀积累。以故事描述、导游介绍、即兴表演等形式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在说话中沉淀积累。

如教学《荷花》一课时,先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品读着、赏析着、想象着,徜徉在叶老优美的语言中流连忘返。此时,教师问:“我想,一池的荷花恐怕不仅仅只这三种姿态,想一想,还会有哪几种呢?”孩子们的想象起飞了:“有的还是小花苞,非常小。”“有的快脱落了,只剩两三片花瓣。”“有的全展开了,随风飘动。”……学生在反复的语言运用中,既激活了自身的语言积淀,又吸收了他人的新鲜语汇,不断丰富了自身语言,达到语言的再积累。

2.在习作中运用积累的语言

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积累的语言。对学生摘录的优美词句,要鼓励学生在习作中运用,让他们体验到运用语言的方法和积累语言的乐趣。

鼓励学生在课外语言实践中运用语言。在语文活动课上,可用成语接龙方式,找近、反义词方式,指定一个意思要求用各种形式表达的方式等,指导学生运用积累的语言,展现自己的语言能力。

总之,从读到写、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基本规律。教师引导学生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用语言文字的方式,同时借用一定的写作方法、修辞手法记录下来,不但会形成优美的篇章,而且通过文字的记录、书写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态度、人生观、世界观的进一步思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验生活,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小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C].世纪之星创新教育论坛,2016.

[2]陈学平.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刊,2017(36):129-130.

猜你喜欢

问题与对策写作教学小学语文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信息化条件下供电公司电力营销管理策略探究
浙江省中小企业民间借贷问题探讨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生存关注”阶段中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