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策略单元读写融合教学的路径探析

2021-08-02倪文娟

江苏教育研究 2021年17期
关键词:读写融合小学语文教学

摘要:策略单元的设置是统编教材的一大亮点。它更注重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更注重操作步骤,更注重能力培养。策略单元读写融合的教学,可以以写促读,以图式理论为依据,以共享知识为基础,通过模仿性写作、积累性写作、探究性写作等功能性写作来探究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有目的地阅读等策略,充分发挥策略单元的优势,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策略单元;读写融合;小学语文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06B-0046-04

2019年秋季,小学语文统编教材全面铺开使用。新教材由普通单元、策略单元、习作单元、综合性学习单元四种类型的单元组成,其中策略单元的设置是一大亮点,它让阅读策略从内隐走向外显,从宽泛走向精选。那么,策略单元是不是只学策略?其他要素要不要学?策略单元教学中读写融合是否可行?本文将厘析策略单元与读写融合的价值,探寻读写融合在策略单元教学中的实施路径。

一、厘清策略单元与读写融合的价值

(一)策略单元在统编教材中的价值

四种类型的单元都指向两个提升:一是提升学生语用能力,二是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策略单元因其特殊的属性,还具有独特的价值。

一是更注重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从三年级上册开始,每个年级安排一个专门的“策略单元”。三上第四单元安排了“预测”,四上第二单元安排了“提问”,五上第二单元安排了“提高阅读速度”,六上第三单元安排了“有目的地阅读”。策略单元设置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和阅读发展规律。“预测”和“提问”属于基本阅读策略,“提高阅读速度”和“有目的地阅读”属于高阶思维策略。四种策略螺旋上升,旨在培养学生的图式思维能力。

二是更注重操作步骤。王荣生在《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中指出,阅读策略是指已经归纳、揭示、提炼出来的被证明行之有效的阅读方法。[1]24阅读策略包括了程序性知识,所以需要更为精细的操作步骤和实施要领。

三是更注重能力培养。王荣生在《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中给出了这样一个公式:阅读能力=生活经验+适当地运用阅读规则和策略[1]29。该公式鲜明地指出,在语文教学中,尤其是课堂教学中,策略单元的教学就是要教会学生适当地运用阅读规则和策略,让学生在这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产生建构“我的学习”的心理需求,从而提升阅读能力。

(二)读写融合在策略单元中的价值

读写融合是指“读”与“写”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形成合力,共生共长。统编教材重构了“语文知识能力体系”,着力培养阅读与表达等语文关键能力。策略单元并非只能为读而读、以读促读,以写促读也能实现策略的学习与转化。我们要警惕唯阅读策略化,用读写融合的学习方式,真正凸显出策略单元的价值。

二、策略单元教学中读写融合的钥匙

策略单元以读为主,读是目的;写为辅助,以写促读,写是深化阅读的路径。打开策略单元教学中读写融合的大门,可以以图式理论为依据,以共享知识为钥匙。

(一)以圖式理论为依据

策略单元和普通单元一样也是由几个语篇组成,语篇除了承载策略学习的功能外,也承载了内容与形式两种图式的功能。在图式理论看来,读与写是不可分的,是彼此交融在一起的。即使是策略单元,我们同样要充分发挥语篇的多重功能,通过读写融合发挥策略单元“1+1>2”的效应。

同时,图式是需要通过文本阅读“激活”的,否则,图式不可能起作用[2]41。在策略单元中激活“图式”的载体非读写融合莫属了。图式能够使策略知识结构化,而结构化的知识可被浓缩成框架,组成网络,容易记忆。它还有利于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而被优化的认知结构使所储存的知识都是“产生式”的,易于激活,便于迁移[2]40。当学生充分掌握阅读策略,他们在阅读中就能够轻松地运用该策略,读写能力就能潜移默化地生长。

(二)以共享知识为钥匙

读与写的融合,实际就是开启读与写这两把“锁”的钥匙。换句话说,这个“融合点”的知识成为既可培养“读”的能力、又可培养“写”的能力的核心知识,而这样的知识即是共享知识。根据图式理论,语文学习中的图式一般包括内容图式、形式图式、语言图式。读写融合中的共享知识一般指的是形式图式和语言图式。形式图式指的是关于文章体裁和章法方面的知识,语言图式指的是语音、字、词、句等方面的语言知识。共享知识转向阅读学习时,就转化为阅读策略;转向写作学习时,就转化为写作策略[3](见表1)。

阅读策略目标与写作技能目标之所以能构成对应的关系,是因为共享知识为“读”与“写”架起了桥梁。根据朱建军的“读写结合双向交流模式”[2]119,两个领域的结合点就是共享知识。阅读策略的学习就是在建构形式图式、语言图式;写作技能呈现的也是关于语言表达层面的写作形式。这样读与写两个领域就产生了交互,将策略学习与言语表现结合在了一起,即读与写的融合。

三、策略单元教学中读写融合的路径

朱建军的“新读写结合”观有两种取向:一是写作介入阅读,指向阅读目的,即以写促读,使学生学会阅读的本领,从而学会学习,学会吸收知识;二是阅读介入写作,指向写作目标,即以读促写,学会写作本领,从而学会学习,学会更好地吸收知识[2]175。策略单元教学中的读写融合显然是第一种取向。那么策略单元教学中用什么样的功能性写作来促进阅读呢?

(一)模仿性写作解锁“预测”“提问”

模仿性写作本质是基于原文的再造,是对新图式的建构。策略单元中的“模仿性写作”就是对照阅读“样本”诸如主题、细节、人物、题材和文体等进行仿写,主要指向阅读目标,顺势也实现写作目标[2]215。

1.模仿性写作内化预测策略

预测单元的学习目标有三个:一是联系文本线索,预测故事情节;二是联系生活经验,预测故事情意;三是联系修辞图式,预测故事表达。第三点最合适的打开路径是读写融合。

比如《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全文由三个情节构成:小猫请求老屋帮忙,母鸡请求老屋帮忙,小蜘蛛请求老屋帮忙。在预测第三个情节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发现前两个情节的文体图式:老屋准备倒—小动物说明求助理由—老屋被暂时说服。再往小处着眼,每个情节中都有相似的修辞图式:“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再过……,行吗?”“哦,是……啊!好吧,我就再站……”。教师用图式理论来教学生预测的策略,就像是玩闯关游戏一样,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被点燃。情节图式与修辞图式被发现后,为了让这种程序性的知识更好地转化为能力,教师就可以让学生仿写一个情节,然后与小蜘蛛的情节进行比照。这一方面让学生享受预测的快乐,一方面是对预测方法的反馈、检验、促进。当然也可以设计“续写”的读写融合活动,进一步巩固预测的方法。

这种通过“仿写”“续写”来预测故事的写作就属于模仿性写作。但要注意的是,预测单元教学的读写融合是基于图式理论的。

2.模仿性写作深化提问策略

提问策略的单元导语指出:“阅读时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提问有哪些不同角度呢?一是从课文内容角度来提问,二是从课文写法角度来提问,三是从联系生活角度来提问。其中第二个角度就是要让学生关注文章的语、修、逻、文,不妨通过读写融合来深化提问策略。

以《蝙蝠和雷达》的教学为例。为了让学生学会提有关写法的问题,教师可以从三次实验的写法入手。第一步,解锁第一次实验的形式图式:实验准备—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第二步,让学生尝试用这种图式写第二次实验和第三次实验。第三步,比照作者写的第二次实验和第三次实验,发现与自己的写法的不同。此时,学生自然而然地會从写法角度提出问题:为什么课文没有具体写后两次实验呢?这样的模仿性写作就架起了读与写的桥梁。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模仿性写作,不仅解锁了详略得当的写作秘妙,还让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学习了如何从写法角度进行提问。从某种程度上讲,模仿性写作让提问策略的学习过程变得可视化。

所以,模仿性写作加速了阅读从理解向使用的过渡,缩短了理解到表达的转化过程,是学生走向真正写作的过渡性学习形式,也是解锁“预测”与“提问”的有效路径。

(二)积累性写作促进“提高阅读速度”

积累性写作注重对“样本”的复制性的理解,是从作者的角度研究其究竟说了什么,以及这个“什么”对于自己的意义,其主要指向阅读目标,主要包括摘要、提要、概述等[2]164。

传统上,这些写作形式为“述”,即主要是指“不动笔墨不读书”中的“动笔墨”。这对于提高阅读速度的策略单元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策略单元教学中,要学习的速读方法有不回读、连词成句地读、借助关键词读、带着问题读。无论是“遮挡法”“之字图法”,还是“扩视域法”,都只限于策略本身,而非教学内容的全部,更不能一味催促学生加快阅读速度。提高阅读速度应该以理解为土壤,最终提高阅读质量。那么,如何检验速读的成效?读写融合是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可用积累性写作来帮助学生不断地学习与运用速读策略,提高阅读质量。

以《将相和》为例,课后第1题是这样的:“你读这篇课文用了几分钟?了解了哪些内容?和同学交流自己的阅读体会。”“了解了哪些内容”就可以让学生把阅读的内容在有限的时间内用积累性写作中的“提要”来反馈。接着比较学生写的“提要”,评价谁写得比较关键、比较全面。其实,写提要就是在培养学生的语感。同样是速读,有的学生写的“提要”比较精准,有的却不切题、啰唆。这就需要通过一次次速读训练,一次次提要训练,在读写融合中培养“读”的策略,同时让“写”来促“读”的成效。

再比如本课课后习题4:“蔺相如、廉颇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结合具体事例说一说。”这样的学习也可以使用读写融合的打开方式。先读出印象,再布置“概述”这种积累性的写作任务,以达到读与写的相互交融。

“提要”和“概述”虽然都属于积累性写作,但也有区别。“提要”是摘出要点,侧重于原文重现;“概述”是大略叙述,侧重于原文解构。无论“提要”还是“概述”,这样的积累性写作都能够成为提高阅读速度的学习支架,不仅指向阅读速度,更指向阅读质量。

(三)探究性写作解锁“有目的地阅读”

探究性写作就是用这一篇课文里的材料,或者借课文中所提及的事物,或者被课文中的事物触发,去进行与该课文或多或少有些相关的写作。读写融合表面看起来主要在“用”文而不在“学”文,但却是更积极地“学”文,是在“用”中体现“学”的价值[2]171。

我们来看看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与读写有关的编排(见表2)。

三篇课文其实读法类似,都是根据阅读目的先速读,再选读,然后仔细读。三个任务看上去各不相同,其实强调的都是“学以致用”,都运用了项目化学习理论中的“驱动性问题”来开始读写融合策略的尝试。

以《竹节人》为例,为了完成“写玩具制作指南”的任务,第一步,创设驱动情境。五年级的“让传统遇见未来”主题活动正在征集传统玩具制作指南。第二步,组建项目小组。项目一:玩具制作指南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项目二:课文中哪些内容与玩具制作有关?第三步,各项目组汇报研究成果。明确写制作指南的要求。第四步,完成写竹节人的制作指南。这四部曲,让每个学生都经历了探究的过程,在有目的的阅读中,学生尝试着将叙述语言转换为说明性语言,将段落呈现转变为条理性呈现。

总之,在策略单元教学中,以读写融合为载体,通过模仿性写作、积累性写作、探究性写作等功能性写作来探究预测、提问、提高阅读速度、有目的地阅读等策略,可以充分发挥阅读策略单元的优势,推动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荣生.阅读教学设计的要诀[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5.

[2]朱建军.语文课程“读写结合”研究:理论、标准与实践[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3]许继忠.概念为本 读写共生[J].小学作文创新教学,2020(4):5.

责任编辑:贾凌燕

本文系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第十二期立项课题“指向关键能力的小学语文读写融和教学研究”(2017JK12-L040)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0-12-18

作者简介:倪文娟,江阴市徐霞客实验小学(江苏江阴,214406)。

猜你喜欢

读写融合小学语文教学
对初中英语阅读与写作融合教学的应用与研究
阅读教学的“美丽转身”
基于素读的初中语文读写融合教学初探
读写融合:提升高年级学生语用能力的应然选择
多元构建,读写融合,实验操作
分层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渗透思想教育
强化师生互动, 保持课堂活力
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小学语文教学要返璞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