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的研究进展
2021-08-02苏杭
苏杭
摘要:脑梗死是严重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起病急、进展快且易复发。脑梗死发病年龄在45~70岁,主要原因是由于血管、血液、血流动力学的异常造成大脑动脉的狭窄和堵塞,主要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等。对患者脑组织进行保护,属于现在治疗脑梗死急性发病期的主要治疗目的,采取溶栓剂加快患者血管流通速度属于现在临床治疗脑梗死疾病的首选方案,颅内动脉再通治疗是脑梗死患者早期恢复供血量的主要方法,恢复患者受损神经细胞到达正常代谢状态,及时恢复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能够进一步减少致残率。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溶栓治疗;研究进展
脑梗死疾病属于一类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目前是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脑梗死致残率与死亡率非常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随着现在人们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生活压力也随之升高,导致急性脑梗死患病人数日渐增加。患者由于脑部缺氧与缺血,导致脑细胞代谢产生一系列改变,体内产生大量自由基,同时自由基对患者神经细胞产生攻击,引发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在发病初期,死亡脑细胞会产生中心坏死区,但是四周依旧存在侧肢循环,同时有大量存活细胞,如果在此时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那么就能够快速恢复患者血流供应,挽救生命。临床对脑梗死患者普遍开展药物治疗,但是常规药物治疗容易引发不良反应发生,对于临床治疗效果造成一定影响。血管擴张剂应用安全性比较高,能够抑制线粒体释放凋亡诱导因子,降低氧化应激损伤,起到保护线粒体的作用,血管扩张剂药物同时能够对细胞以及血管内皮凋亡产生抑制效果,充分保护脑梗死患者的脑部组织,缓解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进一步缓解病情[1]。
1溶栓治疗的适应证与禁忌证
溶栓治疗适应证:符合临床诊断标准;年龄18~80岁;属于首次发病,不存在意识障碍;卒中量表评分得分在4分~24分;神经功能损害体征持续时间超出1 h,发病时间低于6 h;头部CT以及MRI检查完全排除出血病灶;接受治疗之前收缩压低于180 mm Hg,舒张压低于110 mm Hg;不存在出血体质以及出血性疾病。禁忌证:无法明确发病时间;存在疑似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期间并发癫痫;存在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以及颅内肿瘤;存在心、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最近一周存在活动性内出血或是接受动脉穿刺治疗;最近2周接受外科手术治疗;最近3周之内具有泌尿系统以及胃肠道出血;最近3个月出现头颅外伤以及心肌梗死;血糖水平低于2.7 mmol/L,或超出22.2 mmol/L;收缩压超出180 mm Hg,舒张压超出110 mm Hg;近期口服过抗凝药物治疗;最近2 d之内应用肝素进行治疗;卒中量表评分低于3分或是超出25分;哺乳期以及妊娠期;具有意识障碍;具有严重心理障碍以及精神障碍,无法配合治疗。
2溶栓治疗药物
尿激酶以及链激酶属于第一代溶栓药物,链激酶静脉滴注,初始剂量宜大,便于良好的中和患者体内链球菌抗体,因为链激酶易导致患者多部位出血,风险性非常大,目前在临床中已经不予使用。尿激酶属于基层医院比较常见的溶栓药物,在新鲜血栓中治疗效果理想,治疗费用相对低廉,但是选择性比较差,能够将血栓中纤维蛋白以及血液中纤维蛋白原一起溶解,导致患者出血。组织型纤维蛋白溶媒激活剂以及阿替普酶属于第二代溶栓药物,现在阿替普酶已经被许多国家和国际卒中认定属于脑梗死疾病溶栓治疗的首选药物。文献资料中显示,阿替普酶治疗效果受到药物具体使用剂量影响,低剂量阿替普酶在开展静脉溶栓治疗期间可以帮助减少患者颅内出血风险,提升存活率。
3溶栓治疗给药方式
静脉溶栓指的是利用静脉滴注以及静脉推注形式输送药物到患者体内,属于最早的溶栓治疗给药形式,现在临床中应用作为广泛,治疗速度比较快,操作方法更为简单,治疗及时,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比较小,治疗费用低,但是静脉全身给药使用剂量比较大,会引发出血以及全身不良反应。动脉溶栓指的是通过数字坚硬血管造影技术明确患者的梗阻血管,在其颈内动脉或是椎动脉放置导管,输送溶栓药物到血栓部位,选择性比较高,药物使用剂量比较小,药物浓度高,引发全身不良反应的风险低,但是对于设备要求比较高,操作方法更为复杂,治疗费用相对比较高,在基层医院难以普及。
4小结
脑梗死患者发病人群多为中老年人,主要是因为局灶性脑缺血导致可逆并且短暂神经功能障碍,死亡率非常高。急性脑梗死和动脉粥样硬化导致颅内外血管狭窄和血清中血脂水平以及尿酸水平存在密切关联。脑梗死疾病通常是因为多个病理与生理环节共同参与,通过一系列缺血性代谢紊乱连锁反应造成的缺血性脑损害。文献资料表明,急性脑梗死患者3个月内再次产生脑梗塞几率大概在14.6%,死亡率高达5.2%,由此表明,急性脑梗死患者死亡率以及脑梗塞再发率显著高于普通人群。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需要开展及时并且有效的诊断及治疗,需尽快改善患者脑组织新陈代谢,保护正常脑组织,最大化减少有害物质对于患者脑组织所产生的损害,从而减少急性脑梗死的死亡率。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rt-PA属于第二代溶栓药物,存在特异性高以及溶栓能力强的特点,临床中对于符合适应证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开展rt-PA静脉溶栓治疗,属于目前世界诊疗指南中首选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梅丽,高勇,吕士英,等.急性脑梗死患者溶栓治疗后脑微出血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1,29(3):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