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师工作室在建筑类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效果探讨
2021-08-02赵虎麻承琛仝晖
赵虎 麻承琛 仝晖
摘要:为进一步优化导师工作室教育模式,提升建筑类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在梳理现有导师工作室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思政教育、课程学习、学术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等四个方面,阐析
导师工作室在建筑类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然后采取问卷调查法对山东建筑大学建筑类研究生的培养效果进行评价,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优化导师工作室的建设策略。研究发现,工作室已经成为建筑类研究生工作学习的主要空间载体之一,并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导师工作室;建筑类专业; 研究生培养;作用框架;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G6430;TU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21)03-0064-08
按照《普通高校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2012年)》中的分类,建筑类专业目前包含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三个专业[1]。这三个专业教学通常对实践课程的要求比较高,与本科阶段宽博基础课程和统一评价标准的教学组织体系相比,研究生的培养则进入了更注重特色方向和专业技能的阶段,而导师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为研究生的专业学习主要是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可以说,导师自身的研究领域和行业范围决定了研究生培养的方向。研究生在“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模式下,则能熟练掌握专业某一方向的知识和技能。基于此,“导师工作室”模式近年来逐渐受到高校建筑类专业教育的认可,并得以推广。
高校建筑类教育工作室模式来源于西方国家,初期以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的“图房”为代表,中期以德国包豪斯学校的“工作坊”为典型,当前则以美国建筑院校的“设计实验室”为潮流[2]。1990年以来,设计市场体系的建立与注册建筑师制度的实施,对建筑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改革要求。2000年前后,国内以“建筑老八校”
“建筑老八校”,是业内乃至学界对较早开设建筑学类专业,且在行业内拥有重大影响力的八所高校的统称,这八所院校分别是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原哈尔滨建筑大学(已并入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原重庆建筑大学(已并入重庆大学)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为代表的建筑类专业纷纷推出工作室模式,积极探索教学模式的改革,许多学者对此也进行了相关探讨。其中,王国荣较早结合建筑设计作业对东南大学、天津大学教授工作室制度的作用进行分析,并结合工作室的特点对建筑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大纲提出改进建议[3]。贾璐在系统梳理国内外工作室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知名院校、设计单位的工作室案例,对工作室的类型、优缺点及其对建筑教育的改革进行了研究[1]。詹笑冬结合案例系统介绍了国内外著名教授工作室的运作模式[4]。周琦认为工作室通过强烈连续的高强度刺激和训练,引导学生对设计、时空、材料和技术的相互融合进行思考[5]。方茂青等人则介绍了以工作室模式为背景的城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经验[6]。整体而言,现有研究对工作室在建筑类专业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对教学模式的优化提出建议。但目前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在研究方法上多以定性的描述为主,在研究层次上多体现在本科教学,在研究对象上更关注建筑学专业。
本研究在梳理工作室相关文献的基础上,从课程学习、思政教育、学术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等方面,分析工作室在建筑类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并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山东建筑大学建筑类研究生的培养效果进行评价,最后提出针对性的优化策略。
一、导师工作室在建筑类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
国内高校设定工作室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培养质量和改善教师的科研环境,为教师和研究生提供一个更适合于项目运作的实际工作环境。其次,工作室制度是适应建筑类教育时代需求的产物,它不仅能够体现市场的专业需求,增强教学的灵活性和主动性,还有助于传承建筑类专业 “师傅带徒弟”[7]和“导师小组制”[8]两种传统教学模式的精髓,成为高校培育人才的有效载体。在建筑类专业研究生的培养中,导师工作室主要在思政教育、课程教学、学术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四个方面发挥作用(表1)。
在思政教育方面,导师工作室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以及职业规范、学术道德、行为规范等的培养上。作为研究生日常活动的组织单位,工作室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活动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如结合学校的“党的主题教育”活动,邀请辅导员、讲师团专家等进工作室举办主题讲座,组织学生开展交流讨论,帮助学生深刻领会新时期党的大政方针,增强青年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树立远大的理想,这对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此外,研究生在工作室接触实际的工程项目,导师在科研与工程项目上的严谨态度以及精益求精的精神,必将对研究生的学术道德和职业素养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课程教学方面,导师工作室可以承担部分课程的教学,组织研究生开展课程讨论。这些课程可以是导师自己的课程,也可以是其他教师的课程。利用工作室的会议桌、投影仪、软木墙等设备,开展相关课程教学和讨论,或辅导研究生完成课程作业。相比依托教室组织大规模课堂教学,在工作室开展教学适合于选课人数较少的小班课程,或者以汇报讨论为主的课程。
在学术能力的培养上,导师工作室可以为学生提供论文写作、学术交流、科研资料的获取和分析、学术报告的撰写等方面的指导。相比本科阶段重视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研究生阶段更关注学术能力的训练和强化。在工作室,导师通过组织研究生参与纵横向科研项目的研究,指导学生获取科研资料和文献,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挖掘其中有学术价值的内容,学习撰写科研报告,进一步整理成学术论文。此外,根据自己研究的需要,导师还可以邀请国内外的专家学者来工作室进行专题讲座,开展工作室内部的学术交流,定期组织文献阅读和科研项目讨论,为研究生学术能力的提升创造良好条件。
在专业技能的培养上,导师工作室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为研究生提供工程实践的机会,使研究生得到针对性的专业训练,从而提升研究生在基地调查、规划设计、制图表现、沟通汇报这里的沟通汇报主要是指在实践项目的推进过程中,与项目组和项目委托方就规划设计方案進行的沟通汇报,其更侧重于应用性的交流和沟通环节技能的训练等,这有别于学术能力培养中学术交流能力的培养。因为学术交流能力的培养更侧重于学术规范性,最终落脚点是在学术思想和学术创新上,其最本质的意义是激励(激活、激发)和启迪。和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前文提到,工作室的设置是工程实践市场化需求的体现。
为了适应工程项目的组织需求和空间需求,山东建筑大学整合现有教学空间,打破以往以教研室或者专业系所为单位的集体公共教学模式,引导更多的师生参与到工程实践中,满足专业人才技能的培养需求。
在研究生的培养中,导师的研究方向和业务范围决定了研究生培养的重点和特色。导师工作室的设置进一步密切了研究生与导师的联系,发挥导师在人才培养多个环节中的作用,这更符合传统工匠“师徒制”的教育理念。导师以实践项目组织专业教学,有助于形成以应用为导向的知识体系[9]。经过本科阶段的学习,研究生已初步形成专业知识体系,再通过实践项目的训练,有利于强化研究生的专业规范性。这样学生才能主动把自己置身于社会的实际需求之中,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使学生感到学有所用。此外,工作室的学习实践环境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等专业技能。
二、导师工作室在建筑类研究生培养中的效果评价
山东建筑大学开设了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三个建筑类专业,多年来为地方和全国培养了大量的专业人才,至2020年6月,工作室已招收6届研究生,毕业4届研究生。此外,有些教师为方便实践项目的操作,在校外成立设计公司或参与设计公司的工作,也为研究生提供实践机会。本研究亦将此算作工作室的范畴来进行研究。
本次效果评价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发放对象是山东建筑大学2014—2019级的建筑类(建筑学、城乡规划学和风景园林学三个专业)硕士研究生。结合上述工作室的四个作用问卷设计了相关问题,并通过专业问卷网站发放问卷,发放时间在6月22-29日,本次共收回有效问卷233份,其中,有工作室培养经历的研究生样本占89.7%,在读研究生样本占83.7%。经过对问卷结果的统计分析,特别是对有无导师工作室培养经历两类研究生的比较分析,对导师工作室在山东建筑大学建筑类专业研究生培养中的效果进行评估。
(一) 平均满意度超过80%,工作室成为学生主要学习工作空间
问卷从思政教育、课程教学、学术能力和专业技能培养四个方面对研究生的满意度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80%以上的研究生在这四个方面的满意程度为满意和很满意,选择不满意和很不满意的比例均在5%之下。其中,有工作室培养经历研究生的满意度更高,比没有工作室培养经历的学生高出5个百分点左右。另外,调查还发现在有工作室培养经历的研究生中,有超过70%的被调查者选择工作室作为他们日常工作和学习的主要空间(图2),可见导师工作室在培养研究生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二)导师对研究生价值观影响明显,工作室更有利于开展思政教育
工作室在思政教育上能发挥较大的作用,这和导师在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地位紧密相关。据调查显示,有84.6%的被调查者认为导师对自己价值观的形成影响比较大和非常大。同时,研究还对有无工作室培养经历的研究生进行交叉分析统计,发现有工作室培养经历的研究生认为导师对自己价值观的影响更大一些。其中,认为导师影响比较大和影响非常大的比重达到89%,而在无工作室培养经历的研究生中这一比重仅为45.5%,二者差距明显(图3)。另外,
据统计,有工作室培养经历的研究生,其思想动态会得到导师更多的关注,其中有54.1%的被调查者认为,导师经常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并能及时进行引导,高出无工作室培养经历研究生近13个百分点。
(三)课程设置偏重基本知识和技能,课程作业是研究生课余主要任务之一
学校设置的课程主要是满足研究生获取基本知识和技能的需要。据问卷调查统计显示,在学习学校课程后的收获选项中,有超过28.9%的研究生选项是熟悉了本学科的理论体系,超过27.55%的选项是掌握了本专业的基本技能,这两个选项之和超过了总数的一半,而研究生对高水平知识和技能方面教学效果的认可却较有限。另外,课余时间主要用来完成课程作业和导师课题的选项中,超过
269%有工作室培养经历的研究生选择了在课余完成课程作业,而在无工作室培养经历的研究生中这一比重则达到30.3%,排名第一(图4)。
(四)多数研究生均有学术产出,但高水平成果数量还有待提升
研究生在读期间,经过工作室培养的研究生多数都发表了学术论文,并参与了科研项目。据统计,有66.5%的被调查者发表过论文,有70%的研究生参加过科研项目的训练。但是在学术产出中,高水平成果的数量还有待提升。据统计,在发表的论文中,属于CSSCI\\SCI\\SSCI来源期刊高水平论文的比例不到3%,而有74%的成果发表在其他期刊或仅在專业会议发表,论文水平较低(图5)。
研究生学术成果获奖数量也不突出。据统计,被调查者中仅有50%的人在读期间获过奖项,且获奖中还有3成是设计竞赛类奖,其学术含金量并不高。同时,经交叉分析发现,无工作室培养经历的研究生学术产出更低,其中,未发表学术论文的比重为45.8%,未获过奖项的比重达到80%,均高于有工作室培养经历的研究生。
(五)专业技能基本匹配工作需求,逻辑分析能力提升明显
经过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研究生专业技能水平都有提升,近9成有工作室培养经历的研究生认为基本能够和能够适应现在或未来工作的需求。究其原因是有工作室培养经历的研究生绝大多数都经过实践项目的训练。据统计,有93.8%的研究生在读期间参与过项目实践,并且有50%以上的参与过4个以上工程实践项目,这两项指标均高于无工作室培养经历的研究生。
在研究生对各项专业技能重视程度的调查中发现,有无工作室培养经历的研究生,均把逻辑分析能力的提升放在首位。重视程度排在二三四位的技能分别是规划设计、团队合作和沟通汇报技能。值得关注的是,有无工作室培养经历的研究生,对上述四项专业技能重视程度的排序差异不大(图6)。
三、导师工作室优化提升策略
研究发现,导师工作室在建筑类研究生的培养中有着十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在建筑类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除应考虑对接行业市场化的项目需要外,还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完善导师工作室制度。
(一)鼓励多类型工作室的开设,争取建筑类专业研究生培养的全覆盖
导师工作室不仅能给研究生提供类似教室、图书馆等专业学习场所,还能增加师生见面交流的机会,其在研究生培养中所起的积极作用是显而易见的。本文所调研的研究生工作室有校内设置的工作室,也有校外企业类型的工作室;有单一导师主持的工作室,也有多位导师联合主持的工作室。无论哪一类工作室都在研究生培养中起了重要而积极的作用,特别是在专业实践教学中,导师工作室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导师指导与学生需求紧密结合,将学校的课程与市场项目标准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人才培养效果。今后应积极提升工作室的数量和质量,力争实现建筑类研究生工作室培养的全覆盖,为他们提供更加有效和针对性强的学习机会。
(二)完善工作室的配套制度,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导师工作室作为建筑类研究生的主要培养空間,应进一步完善配套制度,通过制度来保障研究生在思政教育、课程学习、学术能力和专业技能四个方面的培养质量。目前有导师工作室
陷入唯项目主导研究生培养的误区,特别是业务型工作室研究生终日忙于实践项目,无暇顾及其他教学环节,甚至出现为完成项目而旷课的情况。因此,应完善工作室配套制度,协调好日常教学与项目实践之间的关系,明确工作室的师生关系和项目成员之间的权责,坚持以实现研究生的全面培养为第一原则,坚决杜绝唯项目论,绝不能把研究生当成廉价劳动力,鼓励导师为学生提供课程调研、论文写作、学术会议和软件学习等方面的培养经费。
(三)完善研究生培养考核体系,激励产出高水平学术成果
考核是研究生培养体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考虑到工作室在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应把对工作室的考核作为一项指标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对现有工作室的类型和特色进行梳理,鼓励各工作室在满足自身研究生需要的情况下,设定一定数量的开放性岗位,为其他导师的研究生提供接受工作室培养的机会。同时,在年度考核的时候,对优秀团队设置一定数量的奖励。应有别于优秀班级或支部的评选,允许以工作室为单元进行评优申报,鼓励不同年级的研究生组成团队,将合作完成工作室的实践项目和学术成果作为评选材料来参评。为鼓励研究生高水平成果的产出,可以加大这类成果在评选中的分量。另外,导师还应对研究生在工作室实践项目中的实际表现和工作质量进行考核评价,并根据考核成绩给予适当的劳务补贴。
四、结语
工作室不是一个新的概念,它由来已久,在建筑类专业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也越来越受到认可。传统工作室单纯强调通过实践教学环节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而现在的导师工作室应兼顾学生在课程教学、思政教育和学术能力等方面的需求,因此,导师工作室模式
的完善也是提升导师自身知识技能和道德涵养的过程[11]。在工作室中,导师不应像中小学教师一样,仅满足于完成日常上课任务,也不能成为一味追求实践项目进度的项目负责人,而应成为集高尚师德与工匠精神于一身的产学研高质量转化的团队负责人,而研究生则是这个团队重要的组成部分。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2] 贾璐. 高校建筑学院教授工作室发展研究[D]. 天津: 天津大学, 2012.
[3] 王国荣. 建筑学专业高年级建筑设计教学新模式——设计工作室体制探索[D]. 西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0.
[4] 詹笑冬. 建筑教育中的工作室教学模式研究[D]. 杭州: 浙江大学, 2013.
[5] 周琦. 工作室教学法,建筑学训练的根本之路[J]. 建筑与文化, 2013(4): 15.
[6] 方茂青, 田密蜜. 以工作室制模式为背景的城市规划设计课程的教学思考[J]. 华中建筑, 2012, 30(5): 167-170.
[7] 谭健妹, 刘金成, 徐云辉. 城乡规划专业本科教育实训室教学模式探索[J]. 福建建筑, 2017(4): 125-128.
[8]李显秋,陆志炳,董萍,李瑞雪,李婧瑜.导师小组制的本科建筑设计课程体系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6):242-243.
[9] 王志远, 黄春华, 赵康宁. 基于校企合作的建筑类研究生联合培养模式探索[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20(12): 170-171.
[10]山东建筑大学建筑城规学院.学院简介[EB/OL].http://39.100.133.50:81/about.aspx?id=19.
[11] 谭健妹, 谢宏坤, 刘金成. 城乡规划专业教育中伦理意识培养途径研究[J]. 高等建筑教育, 2016, 25(6): 1-5.
A discussion on the effect assessments of supervisor studio in the training of
Master of Architecture: the case of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ZHAO Hu, MA Chengchen, TONG Hui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Urban Planning,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Jinan 250101, P. R. China)
Abstract:
To further optimize the supervisor studio education mode and improve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the Master of Architecture, based on the literature review of supervisor studio research, 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unction of supervisor studio in the cultivation of architecture graduate students from four aspec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urriculum learning, academic ability and professional skills. Moreover, the survey adopts a questionnaire method to evaluate the training effect of the students in Shandong Jianzhu University, and finally proposes targeted optimization strategies.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the studio has become one of the main space carriers for the Master of Architecture, and played an important and positive role in the training process.
Key words:
supervisor studio; architectural major; the training of graduate students; effect framework; effect assessments
(责任编辑 王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