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性脑梗死患者检验凝血功能及血清胱抑素C的检验价值研究

2021-08-02高潞

中国典型病例大全 2021年7期
关键词:血清胱抑素C凝血功能

高潞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检验凝血功能及血清胱抑素C的检验价值。方法:采用分组对照方案进行研究设计,研究时间为2019年10月-2021年4月,研究对象为我院登记并确诊的43例疾病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同时期在我院登记的43例健康人员为健康组进行研究对照,比较两组人员凝血功能及血清胱抑素C的检验结果,并分析进展型、完全型病患的检验结果差异。结果:与健康组人员进行比较,可发现疾病患者CysC水平、FIB水平高于健康组,P<0.05,比较不同病型患者,发现进展型患者的CysC水平、FIB水平要高于完全型。结论:急性脑梗死疾病的发作会显著改变患者凝血功能及血清胱抑素C水平,在进行临床治疗时,可借助该两项指标及时调整、制定治疗方案,提高治疗质量。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患者;凝血功能;血清胱抑素C;检验价值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026(2021)07-040-01

脑组织神经细胞是人体内最为敏感的细胞之一,在供氧、供血中断时间超过8-10min便会出现不可逆的受损情况,为患者留下较为难愈的后遗症状,因此临床上比较重视疾病的急救治疗判断[1]。通过结合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疾病判断,更有利于临床医师了解患者疾病进展情况,提高诊断效率,展开准确治疗[2]。基于此,本文将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检验凝血功能及血清胱抑素C的检验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4月期间在我院登记并确诊的43例疾病患者设为研究组;另选同时期在我院登记的43例健康人员为健康组进行研究比较。研究组患例有男性25名,女性18名;患者的年龄区间为47~73岁,平均年龄为(60.69±5.12)岁。健康组人员有男性24名,女性19名;人员的年龄区间为46~74岁,平均年龄为(60.37±5.26)岁。两组人员性别、年龄差异无明显差异。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了解研究内容,愿意配合参与并签写知情协议;②患者经实验室检查部分标记物水平上升;③人员无严重的血液科疾病或其他恶性肿瘤、脏器性疾病。

1.2方法

对所有人员进行检查指导,要求其于第二日晨间在空腹状态下来院进行抽血检查,抽取所有人员外周静脉血样5mL,运用离心机以3000 r/min速度进行处理,取血清组织,运用院内全自动血凝分析仪对患者凝血功能进行检测;运用院内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结合颗粒增强透射免疫比浊法进行血清标本中胱抑素C检测。

1.3观察指标

比较疾病患者与健康人员凝血功能与CysC(胱抑素C)水平差异,并对比疾病患者中完全型与进展型间的差异,其中凝血指标包含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凝血酶原时间)、TT(凝血酶时间)、FIB(纤维蛋白原)四项水平。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计算统计软件:SPSS20.0;计数资料表示:(n,%),检验:X2,统计学差异的判定标准:P<0.05。

2 结果

经研究发现疾病人员与健康人员CysC水平为(1.51±0.17)mg/L、(1.00±0.36)mg/L,t=8.40,P≤0.05;比较疾病组完全型、进展型患者CysC水平(1.21±0.11)mg/L、(1.59±0.13)mg/L,進展型要明显高于完全型患者,t=14.63,P≤0.05,数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组间凝血功能,健康组患者的FIB要低于疾病患者,其余指标则更高,比较进展型、完全型患者凝血功能差异,进展型患者的FIB水平更高,其余3项则相对较低,见表一、表二。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一种较为常见脑血管疾病,病势变化较为迅猛,对患者脑功能损伤比较严重,具有一定的救治难度,及时确诊患者病症,了解其疾病进展情况,对提高疾病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3]。

在本次研究中,比较我院疾病患者与健康体检人员凝血数据与CysC数据,发现数据差值明显,患者CysC水平、FIB水平相对较高,随着患者病情病势加重,其加重其CysC、FIB水平会呈进一步上升趋势。研究发现,在正常情况下,人体CysC水平含量稳定存在于多个组织器官中,对于胱氨酸蛋白酶产生抑制作用。当患者出现脑部供血不足,脑梗死症状发作后,会导致组织蛋白酶(胱氨酸蛋白酶)的异常表达,机体为维护内环境稳定,会进一步提高CysC水平,所以急性脑梗死患者会存在较为明显的数值上升表现[4]。而且症状发作同时,还会导致患者凝血系统异常,容易引起凝血功能亢进与过度凝血问题,提高了血栓形成概率,因此患者FIB水平有所提高,其凝血时间指标则有下降趋势。

总而言之,在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结合凝血功能及血清胱抑素C的检查情况进行治疗、诊断判断,更有助于提高治疗方案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范玉刚. 急性脑梗死临床血清胱抑素C及凝血功能的检验价值分析[J]. 临床检验杂志, 2019, 008(001):48-49.

[2] 刘科, 李强, 贾叶华,等. 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急性后循环脑梗死患者颅内外大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分析[J]. 河北医药, 2019,09(23):3539-3542.

[3] 张莲.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胱抑素C水平相关性分析[J]. 临床检验杂志, 2019, 008(003):61-62.

[4] 武婧, 刘秀敏, 邓沫,等.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和胱抑素C在急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0,14(3):405-408.

猜你喜欢

血清胱抑素C凝血功能
老年人血脂异常与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血清胱抑素C关系的临床研究
血清胱抑素C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应用
血清胱抑素C、尿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手术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监测的临床意义
中医药对于脓毒症凝血功能障碍及血小板囊泡分泌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
血清胱抑素C和γ—谷氨酰转移酶在糖尿病早期肾损伤的诊断价值
血清胱抑素C检测评价妊高征肾功能
氯吡格雷与依达拉奉联合治疗对急性脑梗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观察
窒息新生儿血清胱抑素C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探讨凝血功能检测对手术患者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