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数据挖掘的熏洗坐浴剂防治肛周脓肿术后用药规律分析

2021-08-02廖志远孙平良梁运特赖斯华

亚太传统医药 2021年7期
关键词:苦参熏洗频数

廖志远,孙平良,梁运特,汤 勇,赖斯华,张 琴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3.广州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广东 深圳 518000)

肛周脓肿,中医称为“肛痈”,是发生于肛管或直肠周围软组织,间歇的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感染的一类疾病,是临床上仅次于痔病的肛肠疾病,约占肛肠疾病中的30%以上[1]。肛周脓肿一旦形成,通常不能自愈,手术是目前治疗肛周脓肿的最佳方法[2,3]。肛周脓肿无论是采取脓肿切开引流术还是挂线引流术都需要较大的创面,且手术部位特殊,加上粪便污染等因素,都难以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影响创面愈合延迟,推迟术后康复时间,因此如何有效防治术后并发症,是困扰着每一个肛肠科医生的难题之一[4]。

中医治疗肛痈病历史悠久,中药熏洗在《五十二病方》和《外科启玄明·疮疡宜溻浴洗论》都有提及[5]。中药熏洗是以多味中药制成的外用汤剂,肛周脓肿术后采用中药熏洗坐浴,可借药力和热力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以减轻患者病痛,湿润蒸腾的热气可使肛门括约肌松弛,皮肤温度升高,毛孔开放,微小血管扩张,血液和淋巴循环加快,药液中的有效成分容易被创面组织吸收,从而发挥最佳治疗效应[6]。多项研究表明,中药熏洗防治肛痈术后并发症疗效显著。然而,以往的研究多从名医经验或验方等方面入手,缺乏关于用药规律方面的总结分析,为传承中医处方用药经验带来一定困难。因此,本研究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软件传承中医药文化精髓,进行临床推广,对近10年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万方数据库中关于中医药熏洗坐浴剂防治肛周脓肿术后的文献进行整理,从中挖掘防治肛周脓肿术后并发症的中药方剂组方规律,以便更好地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来源

本研究文献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检索期限为2010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根据数据库的检索规则,运用主题词联合自由词或关键词的方法进行综合检索,检索词包括“肛周脓肿”“肛痈”“术后”“外洗”“熏洗”“坐浴”等。纳入标准:选择中医药防治肛周脓肿术后并发症的所有文献,以及相关的病案报道、专家治疗经验等文献。排除标准:①综述类、Meta分析类或组方重复出现的文献;②文献中组方用药未记录者、无具体用药或者单味用药等;③未行手术治疗文献;④细胞、动物等基础研究。依据以上标准筛选出符合条件可供录入的方剂共105首。

1.2 数据库的建立

初步筛选出105篇期刊文献,将文献中105首方剂的基本方进行录入,以此建立中药数据库。在录入过程中,由两人分别进行中药数据审核,以减少错误,确保数据录入的准确性。

1.3 数据的规范

药物名称、分类、性味归经等均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和《中药学》进行统一[7,8]。

1.4 数据分析

使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2.3[9]、EXCEL2013、SPSSMODELER14.1等软件为工具,对纳入标准的熏洗坐浴剂的温度、药液体积、兑水体积、坐浴时间、疗程进行归纳总结,对纳入标准的中药进行网络化可视分析展示,并利用Apriori建模进行关联规则分析。

2 结果

2.1 熏洗坐浴剂的使用

熏洗坐浴剂的使用方法在纳入标准的105篇文献中,有70篇明确提到防治肛周脓肿术后并发症应如何使用。患者熏洗坐浴前应排空大小便,将煎好的中药液兑一定体积的温水,趁水温高时对肛门进行熏蒸清5~15 min,待水温降至35~45 ℃时,坐入水中,泡洗10~20 min。

2.2 坐浴的温度

在纳入标准的105篇文献中,有75篇明确提到坐浴时的温度。在使用中药药液进行坐浴时,需先将中药药液与一定体积的温水混合,待冷却至接近人体温度时方可进行坐浴。根据文献规律总结,坐浴的温度一般在35~45 ℃之间,见图1。

2.3 熏洗坐浴剂的原液体积与兑水体积

熏蒸坐浴作为肛肠科常见的给药方式,其给药体积和兑水体积均会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和利用。在纳入标准的相关文献中,有90篇相关文献阐述了原液体积,有80篇相关文献表明了兑水体积。根据文献规律总结,熏蒸坐浴剂的原液体积一般在100~300 mL之间,兑水体积常在1 000~2 000 mL之间。详见图2、图3。

图2 90篇文献中药剂常用中药原液体积分析

图3 80篇文献中药剂常用中药兑水体积分析

2.4 熏洗坐浴时间

在纳入标准的105篇文献中,有80篇明确提到熏洗,95篇详细介绍了坐浴时的时间。在使用方法里我们知道熏洗和坐浴时分开进行的,温度与时间也有很大差异,根据文献规律总结,熏洗的时间多在5~10 min,坐浴的时间一般在10~20 min之间。详见图4、图5。

图4 80篇文献中常用熏洗时间分析

图5 95篇文献中常用坐浴时间分析

2.5 坐浴疗程

在任何给药方式中,治疗周期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是一个很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根据纳入标准的相关文献研究,有35篇文献对使用疗程、频次做出了详细规定。统计结果显示,熏洗坐浴剂治疗每天2次,7天为1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

2.6 熏洗坐浴剂防治肛周脓肿术后并发症用药规律

2.6.1 中药频次分析 将文献中所涉及的105首方剂中的全部中药进行排序,共137种中药,累计出现频数654次。在105首方剂中,使用频数≥15的药物共16种,累计出现461次。使用频数居前3位的中药分别是:苦参(63次,13.67%),黄柏(58次,12.58%),大黄(37次,8.02%),见表1。苦参有利尿杀虫、清热燥湿的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苦参碱能抗病毒,同时能促进干扰素表达,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10]。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柏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调节免疫等作用[11]。大黄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大黄具有广谱抗病原微生物作用,同时增强免疫功能、抗氧化、抗肿瘤等[12]。

表1 肛周脓肿术后熏洗中药复方常用药物使用频数 (n=16)

上述3种药物通过抗炎、抗菌、调节免疫等作用,治疗肛周脓肿,对于临床中医药防治肛周脓肿术后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6.2 药物功效分析 依据数据库中记录的105首方剂,对其全部中药的功效进行分类统计分析。137味中药涵盖17种功效分类,使用频数居前4位的是:清热燥湿药(163次,24.92%),散瘀止痛药(78次,11.9%),消肿生肌药(63次,9.63%)和清热解毒药(59次,9.02%),见表2。

表2 功效分类统计分析

2.6.3 四气、五味分析 药性药味依据《中药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分类标准,对纳入标准的高频药物(使用频数≥5)进行药性药味统计分析,如果一味中药有多个药性药味,则全部统计在内。在137味中药方剂中,分析后可以看出:药性寒(342次,52.29%)和温(186次,28.44%)常见,药味苦(497次,75.99%)和甘(254次,38.83%)居多,见图6。

图6 药物药味药性归纳统计

2.6.4 归经分析 依据《中药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分类标准,对纳入标准的高频药物(使用频数≥5)进行药物归经统计分析。如果一味中药有多个归经,则全部统计在内。在105剂中,累计归经,出现频数居前4位的是:肝经(421次,21.01%),脾经(313次,15.62%)、胃经(283次,14.12%),大肠经(219次,10.93%),见表2。

表2 药物归经归纳统计

2.6.5 高频药物关联规则分析 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软件中“数据挖掘分析-用药-中药配伍-关联分析”对105首处方进行自动分析后得出:置信度≥0.22,支持度≥0.15,提升度≥0.78,本文展示出关联分析中同现频次≥19次的中药配伍药对。举例说明,苦参-黄柏同时出现的频次为41次,置信度=0.65,表示“同时包含苦参和黄柏的处方”占“本研究所有处方中包含苦参处方的比例”为65%,公式表达:Confidence=P(A∪B)/P(A)。支持度=0.39,表示“同时包含苦参和黄柏的处方”占“本研究所有处方的比例”为39%,公式表达:Support=P(A∪B)。提升度=1.18,表示“包含苦参的处方中同时包含黄柏的比例”与“包含黄柏处方的比例”为1.18,公式表达:Lif(A→B)=P(B|A)/P(B),提升度反映了关联规则中的A与B的相关性,提升度>1且越高表明正相关性越高,若提升度<1且越低表明负相关性越高,提升度=1表明没有相关性。见表3。

表3 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分析

3 讨论

肛周脓肿,中医学称之为“肛痈”,是发生于肛管或直肠周围软组织,间歇性急性或慢性化脓性感染的一类疾病,是中医临床上仅次于痔病的一类肛肠病,属于肛肠疾病的常见类型,患者常伴有红、肿、热、痛等症状,并可持续加重,一旦诊断为肛周脓肿,往往无法自愈,立即手术是目前治疗该病的最佳方法。无论是切开或挂线引流,术后均会留下较大的创面,因其手术部位的特殊,加上粪便污染等因素,都难以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且影响创面愈合的延缓和术后康复时间,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症,一直是困扰肛肠科医师的难题之一。

在防治肛周脓肿术后并发症的使用经验中,对使用熏洗坐浴剂的相关使用规则进行了归纳总结:坐浴的温度一般在35~45 ℃之间;泡洗时间10~20 min左右;熏蒸坐浴剂的原液体积一般在100~300 mL之间,兑水体积常在1 000~2 000 mL之间;熏洗坐浴剂治疗每天2次,7天为1疗程,一般治疗2~3个疗程。

对防治肛周脓肿术后并发症的熏洗坐浴剂进行了深入分析,运用较多的是清热燥湿药和散瘀止痛药及消肿生肌药等;根据关联规则分析,分析出防治肛周脓肿术后的熏洗坐浴剂主要核心药对为苦参-黄柏、苦参-蒲公英、黄柏-蒲公英、黄柏-赤芍、黄柏-大黄、苦参-芒硝、苦参-五倍子、苦参-金银花等。由此可见防治肛周脓肿术后并发症主要以清热燥湿药、散瘀止痛药和消肿生肌药等相互配伍使用。

熏洗坐浴作为一种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给药方式,常常被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熏洗坐浴剂克服了传统中药汤剂的服药困难、药效难以直达患处、接受度低等缺点。临床上虽然已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尚未有较为规范的操作指南,且其用量、用法、坐浴时间等未有统一的规定,且在使用时出现的相关不良反应时,也缺乏对应的处理措施。

综上所述,本研究用药频次统计以及关联规则分析可知,防治痔术后并发症选药上遵守了痔病热毒蕴结的病机本质,治法多以清热燥湿、散瘀止痛、消肿生肌为主导,从而也证实了从湿热瘀滞论治的方法,分析临床使用熏洗坐浴剂的基本规律可为临床防治肛周脓肿术后并发症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然而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未能进一步分析使药、佐药等作用,且纳入的文献数量以及质量有待提高,这些在后续研究中还需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苦参熏洗频数
苦参可缓解帕金森病症状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独活寄生汤加减配合中药熏洗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分析
苦参生品及其炮制品的2种不同提取方法的抗菌药效研究
消渴病痹证实施中药熏洗的效果及可行性分析
扭伤、痔瘘、荨麻疹…… 中药熏洗疗法 在家也能进行
频数与频率:“统计学”的两个重要指标
治阴道霉菌
中考频数分布直方图题型展示
学习制作频数分布直方图三部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