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行动过程取向为导向的护理模式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2021-08-02代红英
代红英
(固始县人民医院 妇产科,河南 固始 465200)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妇科多发疾病,常见于育龄女性,患者表现为痛经、月经不调、性交疼痛等症状,若无及时治疗,可引起不孕[1]。目前针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临床可给予药物或手术治疗,通过改善子宫内环境缓解痛经,但无法左右患者因负性心理、不良生活习惯等引起的痛经,因此对患者健康行为进行引导具有必要性[2]。健康行动过程取向(HAPA) 理论模型是一种健康行为改变模型,其认为个体行为改变和维持是认知、行为及情感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目的在于通过有效措施使个体从行为意向转化为外在行为[3]。本研究选取固始县人民医院92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进行干预,旨在观察HAPA 为导向的护理模式其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92例,按照入院顺序不同分为两组,各46例。常规组年龄20 ~43 岁,平均(31.67±5.53) 岁,病程2 ~19 个月,平均(10.28±4.01) 个月,学历:初中10例、高中19例、大专及以上17例。HAPA 组年龄20 ~45 岁,平均(32.75±6.08)岁,病程1 ~20 个月,平均(10.74±4.38)个月,学历:初中11例、高中17例、大专及以上18例。两组一般资料(年龄、病程、学历)均衡可比(P>0.05),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2 选取标准
纳入标准:(1) 妇科检查发现盆腔内有不活动包块或痛性结节,B 超检查盆腔内发现囊肿;(2) 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诊治指南》[4]中相关诊断标准;(3)均有痛经症状表现;(4)自愿参与本研究且签署同意书;(5) 意识清楚,可正常沟通交流。
排除标准:(1) 研究前未采取镇痛措施;(2)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3) 患有精神障碍性疾病;(4)无视听及语言功能障碍。
1.3 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为患者讲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病因、治疗方法及健康行为养成的重要性,给予用药指导、饮食建议及运动锻炼指导,劝导患者保持良好心态配合治疗。
HAPA 组给予HAPA 为导向的护理模式。组建HAPA 护理小组,由护士长作为组长带领妇科主管护师及护士进行HAPA 理论模型学习,通过循证,搜集HAPA 理论模型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案例,后制定出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健康行为改变方案。(1) 行为信念干预。①前意向阶段。开展一对一访谈,由护士长作为采访者,主管护师陪同记录及录音,以半结构形式对患者展开访谈行动。首先通过提问了解患者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了解程度及其确诊后心理感受,然后倾听患者主诉发现其所存在不良生活习惯及负性心理,最终由护士长纠正患者错误认知,引导其树立健康行为改变信念。②意向阶段。主管护师与患者互加微信,每周通过微信为患者发送子宫内膜异位症相关教育知识,指导患者开始养成健康行为习惯,针对患者提问予以专业解答,帮助患者开始行为改变。(2) 行为计划干预。与患者充分沟通后,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医院实际情况及病情需要制定出符合患者需求的个性化健康行为转变计划( 为期3 个月)。(3) 自我行为干预。①行动阶段。从饮食、生活习惯、心理调节、运动锻炼4 个方面使患者养成健康行为习惯。饮食上,禁忌辛辣、生冷等刺激食物,以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为主,咖啡、饮料、浓茶等尽量少食;生活习惯上,叮嘱患者养成良好妇科卫生习惯,每天更换内裤,洗净后在太阳下暴晒,每天温水清洗会阴部,注意经期卫生,保持良好的性生活习惯,规律作息等;在心理调节上主张患者多倾诉内心想法,结合运动锻炼,如瑜伽、慢跑等,发泄内心压力及情绪,保持乐观积极心理态度;在运动上,引导患者养成每天适度运动习惯,重在坚持。②维持阶段。每周与患者电话联系1 次,了解患者一周内的行为习惯情况,督促患者长期坚持,对不正确或需改进方面进行指导。
1.4 观察指标
(1) 选取自我效能感评分(GSES)[5]评价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分为4 个等级,10 分为1 级,表明自信心很低甚至自卑;11 ~20 分为2 级,表明自信心偏低,有时会自信心不足;21 ~30 分为3 级,表明自信心较高;31 ~40 分为4 级,表明自信心非常高。满分10 ~40分,得分越高自我效能感越强。(2) 选取成年人健康自我管理能力测评表(AHSMSRS)[6]评价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由自我管理认知(14 ~70 分)、自我管理行为(14 ~70 分)、自我管理环境(10 ~50 分) 共3部分内容组成,总计38 ~190 分,得分越高说明自我管理能力越强。(3) 选取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7]评价两组干预前后应对方式,包括消极应对(0 ~24 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越倾向于消极;积极应对(0 ~36 分),评分越高表明患者越倾向积极应对。(4) 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8]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痛经程度,分值为0 ~10 分,分值越高表示痛经越严重,护理人员依据患者对疼痛程度的描述进行打分。
1.5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2.0 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情况比较
干预后,HAPA 组1 级、2 级、3 级、4 级的自我效能感水平较常规组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效能感情况比较[n(%)]
2.2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干预后,HAPA 组自我管理认知、自我管理行为、自我管理环境评分较常规组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s )单位: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比较(± s )单位:分
组别 例数 自我管理认知 自我管理行为 自我管理环境干预前HAPA 组 46 36.25±5.66 34.20±6.87 26.59±4.83常规组 46 37.14±6.03 35.60±7.03 27.30±4.90 t 0.730 0.966 0.670 P 0.467 0.337 0.486干预后HAPA 组 46 52.19±7.48 55.86±8.52 37.68±7.62常规组 46 45.37±6.20 47.69±7.83 31.57±6.65 t 4.761 4.789 4.097 P<0.001 <0.001 <0.001
2.3 两组干预前后应对方式评分比较
干预后,HAPA 组积极应对评分较常规组高,消极应对评分较常规组低,差异显著(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干预前后应对方式评分比较(± s )单位:分
表3 两组干预前后应对方式评分比较(± s )单位:分
组别 例数 积极应对 消极应对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HAPA 组 46 17.48±3.67 30.28±4.73 17.63±4.57 9.67±2.58常规组 46 17.96±3.82 25.24±3.60 16.89±4.06 13.55±2.10 t 0.589 5.751 0.821 7.911 P 0.557 <0.001 0.414 <0.001
2.4 两组干预前后痛经程度评分比较
干预后,HAPA 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4。
表4 两组干预前后痛经程度评分比较(± s )单位:分
表4 两组干预前后痛经程度评分比较(± s )单位:分
组别 例数 VAS 评分干预前 干预后HAPA 组 46 7.23±1.62 3.28±1.05常规组 46 6.85±1.40 4.91±1.85 t 1.204 5.197 P 0.232 <0.001
3 讨 论
据数据统计,约84.5% 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日常生活中仍有护理服务需求,可能原因在于,仅依赖药物或手术无法缓解因不良生活习惯及心理因素导致的痛经[9]。基于此,妇科护理人员应重视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的健康行为干预。
HAPA 模型是由德国心理学家在班杜拉的“自我效能模型”基础上进行的改进及创新,其以行为转变过程及其阶段性特点(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行动阶段等)作为研究重点,可有效促进患者健康行为转变[10]。本研究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实施HAPA 导向的护理模式,结果发现,患者痛经程度减轻,自我效能感水平及自我管理能力显著提高,表明此护理模式对患者健康行为及痛经症状均有积极影响。本研究基于HAPA 模型要求,重点关注患者行为转变过程,将护理方案划分为3个主要方向,分别为行为信念干预、行为计划干预、自我行为干预,同时经过深入分析后又将护理过程分为前意向阶段、意向阶段、行动阶段、维持阶段进行针对性干预,前意向阶段及意向阶段主要以认知提升、信念建立、健康行为初步干预为主;在行动阶段则正式开始实施健康行为转变计划,将潜在信念转变为行动;在最后的维持阶段通过护理人员的监督指导,使患者能保持长期坚持习惯,最终实现患者健康行为转变,改善其痛经程度。此外,本研究还有结果显示,患者经过HAPA 导向的护理模式干预后其应对方式发生较大转变,由既往的消极态度转变为积极主动态度,可见,经过认知、信念、行为等相关措施实施,患者已形成健康行为意识,随之对待疾病及治疗的态度也发生转变。
综上所述,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以HAPA 导向的护理模式干预,能提升其自我效能感和自我管理能力,可促使患者积极主动面对疾病及治疗,降低痛经程度,干预效果良好。